為什麼這篇FE 28mm F2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FE 28mm F2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Furch (呼嚕嚕)看板DSLR標題[開箱] Sony FE 28mm F2.0 開箱/實拍時...
FE 28mm F2 在 興趣使然的攝影師 Enzo Lu | Youtube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8 01:32:33
是被囚禁的星空 還是翩翩的螢火 文案 @noyiaphoto 攝影 @enzos.fotography 後記 梅嶺太美,一張無疊圖 星空螢蟲一把抓📸 #螢火蟲 #螢火蟲季 #星空攝影 #星空 #星空撮影 #starrynight #stars...
其實沒想到有這麼多人會想看 28mm F2,
剛好我自己也也滿喜歡這顆鏡頭的,寫起來也還算順,那就....來開箱吧!
以下圖文多建議點網誌好讀版:http://immian.com/sony-28mm-f2-0/
以下 PTT 版正文:
輕便先決 Sony 28mm F2.0 開箱
從 2013 年年底 Sony 推出初代 A7 起算,事隔一年餘,也就是 2015 年初 Sony 就發表了這顆 FE 28mm F2.0,這時候 Sony A7 II 才剛發表沒多久,Sony FE 鏡頭群也還未發展茁壯,在 Sony 的 Roadmap 上,這時候推出的 FE 28mm F2.0 不僅優先於 50mm F1.8 這類基本款定焦標頭,同時也是 Sony FE 鏡頭中數一數二平價與輕便的選擇,與大光圈不相稱的是,它的濾鏡口徑僅僅 49mm,雖是金屬鏡身但重量也只有 200g,這樣的設計即使是放到今天,也可說是異類般的存在,更不用說還可以附掛兩顆轉接鏡了。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26_6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26_6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44_8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44_8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4_71.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4_71.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47_19.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47_19.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1_8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32_1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32_1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34_69.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34_69.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6_2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6_2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9_3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59_30.jpg)
這顆鏡頭有多小呢?就拿大三元之一的 Sony 24-70mm F2.8 GM 來對比吧!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802_63.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802_63.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805_2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805_28.jpg)
Sony 28mm F2.0 實拍照片
照慣例,以下實拍照片皆為機身 X.Fine Jpeg 直出,測試機身有 A7、A7 II、A7R II,除縮圖之外沒有裁切,也未經任何後製軟體修圖。
絕佳旅伴
28mm 是個非常常見的焦段,包含我正在用的 iPhone、曾經擁有過的 GRD 都是等效 28mm,在真正用 28mm F2.0 拍攝前,我一直以為用定焦 28mm 拍攝的視角就如同手機一般,構圖上理應不會有什麼差距。
但我忘了最重要的一點,感光元件取勝的 Sony 機身,可以為這顆鏡頭帶來決定性的不同。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15_5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15_58.jpg)
28mm F2.0 的好處是 — 它太輕便了,在出門前整理裝備時不太需要考慮「要不要帶這顆鏡頭」這件事,背包有空位就帶吧!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21_91.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21_91.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26_73.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26_73.jpg)
輕巧、方便攜帶、單手就可掌握,也因此我很喜歡用 28mm F2.0 來拍攝旅途中的所見所得。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32_1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32_18.jpg)
這顆鏡頭中等偏清淡的發色,搭配 A7、A7 II 時稍嫌缺乏特色,但搭配 A7R II 之後的機身拍出的照片倒是頗為清透。
若是機身掌握得宜,晴天也可拍出怡人的大藍天。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35_31.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35_31.jpg)
站在同樣的地點,我可以用手邊同樣是等效 28mm 的器材拍出一模一樣的構圖,但我想照片的可看性應不及 A7+28mm F2.0 這樣的組合。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37_15.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37_15.jpg)
抗耀光與星芒
抗耀光表現中等(考量到價格的話是優等),不過星芒可說是幾乎沒有XD。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2204_71.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2204_71.jpg)
至於正面硬幹太陽時就….放棄吧,不建議硬縮光圈去犧牲畫質,再說縮光圈後的星芒其實也沒多好看。
有些遺憾的是雖然 28mm F2.0 有大光圈,但因為星芒太醜的緣故也有些限制了它在夜景上的用途。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2207_42.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2207_42.jpg)
人像
相較於 50mm、85mm 這類中長焦的人像鏡,28mm 在拍人時有很明顯的瘦臉效果,透視也還不至於到太誇張的程度。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15_5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15_58.jpg)
在 Sony 所推出的全片幅 FE 鏡頭中,28mm F2.0 是少數適合單手拍照、構圖的輕便鏡頭,因此在拍攝時可以空出一隻手來做許多事情。
例如,引導 Model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18_45.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18_45.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12_63.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12_63.jpg)
又例如:拍 Follow Me 系列
如果沒有 Model 可以拍,也可以牽你女友/老婆的手: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29_2.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29_2.jpg)
好!如果你沒 Model 拍,也沒女友可以牽,那自己去吃拉麵總行了吧?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32_39.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32_39.jpg)
28mm F2.0 的最近對焦距離是 29cm(放大倍率 0.13x),使用手動對焦時會稍微拉近至 25cm(放大倍率 0.16x),實在算不上出色的表現,因此在拍攝餐桌美食時還是以整桌構圖居多,較無法拍攝特寫畫面。
多出來的一隻手,拍邊緣人視角多方便啊(?)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35_99.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35_99.jpg)
我們經常用畫質等各種指標來評斷鏡頭的優劣,但其實在很多時候,拍得到、拍得快比起畫質還要更加重要。
「我們的旅途中都會有這樣的照片:即使它並不美,但卻別具意義」
就像我並沒有想把這個糰子給拍得多漂亮,我只是想快速的紀錄這件事而已,而這種輕便正是 28mm F2.0 所獨有的。
這樣的體驗,隨著每一次出遊,感受也愈加深刻。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26_23.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26_23.jpg)
這是我在松本市其中一晚的晚餐,在拍攝前我還在攝氏 2 度的松本市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整個人又冷又餓,熱騰騰的晚餐上桌時老實說只想趕快吃光光,拍照什麼的就隨便了,這時候就交給最快速方便的 28mm F2.0 吧!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37_63.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37_63.jpg)
最近的放大倍率這樣就是極限了,聽說手動對焦可以近個四公分?算了,先吃再說。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40_47.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40_47.jpg)
低光
散景不算柔順、畫質稱不上出眾,但這不代表它在畫質上的表現不佳,再怎麼說,它也是一顆大光圈定焦鏡,該讓大光圈發揮的低光場合,28mm F2.0 其實也不會令人失望。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56_10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56_10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505_36.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505_36.jpg)
想想如果我帶的是 24-70 F4 ZA,這時候 ISO 就必須拉到 12800 了...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50_7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450_7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501_68.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501_68.jpg)
輕便的代價
作為一顆同焦段光圈最輕便的鏡頭,Sony 28mm F2.0 還是有一些先天的限制存在,那就是仰賴數位修正來維持光學表現。在 A7 系列機身選單「機身補償」中的「失真補償」,預設為「自動」且不可調整,意味著裝上機身後就必須強制開啟失真補償。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強制關閉它的失真補償呢?有的,下面這張照片是先對焦完成後,再透過土炮的方式遮蔽鏡頭電子接點,強制讓機身不認得這顆鏡頭後所攝得的,可以看到這顆鏡頭的原始表現不僅桶狀變形較為嚴重,周圍也有畫質較鬆散、邊角失光的狀況。但必須說明的是,遮蔽鏡頭電子接點是非正常的拍攝方式,也不符合常理使用習慣,這麼做的目的,只是想知道這顆鏡頭數位修正的幅度有多少。
以下站在同一位置拍攝「數位修正全開」以及「遮蔽鏡頭電子接點」兩張,並製作 Gif 比較兩者的差異。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342_95.gif
![](http://img.immian.com/20180116013342_95.gif)
在輕便之餘,Sony 28mm F2.0 其實也無法突破物理的障蔽,相對的在光學表現上做了點犧牲。但值得慶幸的是這是一個數位的時代,28mm F2.0 正是用來設計與 A7 系列機身相輔相成的存在。
但,需要擔心數位修正嗎?
其實也不用想這麼多,享受空出一隻手的輕便,這顆鏡頭在旅途中能帶給你的會比想像中多更多。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17_52.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17_52.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40_95.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5235340_95.jpg)
平凡中的不平凡
這顆鏡頭我曾經在 2015 年上市時測試過一次,當時給出的評價是「輕便、C/P 值高但畫質並非頂尖的選擇」,與 Sony 其他鏡頭相較,這也是一顆較沒有個性、表現也平凡許多的鏡頭,與 Sony 之後發表的諸多鏡頭相較,28mm F2.0 的表現實在說不上突出,但直到二年後再次買回這顆鏡頭,我才重新發掘到 28mm F2.0 的魅力。
28mm F2.0 在 Sony 全片幅 FE 系統中有一個第一、兩個第二、一個第三:
濾鏡口徑最小(與 55mm F1.8、35mm F2.8、50mm F1.8 相同都是 49mm)
體積第二小(僅次於 35mm F2.8)
價格第二便宜(僅次於 50mm F1.8)
長度第三短(次於 35mm F2.8、50mm F1.8,但其實只比前者長了 0.5 mm )
一般來說,一個相機系統中最便宜的定焦鏡會是 50mm F1.8,其次會是 35mm、40mm 這樣的焦段,將 28mm F2.0 這樣的大光圈定焦規劃為入門鏡並不是常見的做法,M4/3 雖然有 Panasonic 14mm 定焦餅乾鏡,Nikon 也有便宜的 28mm F2.8 D,但光圈 F2.8 稍稍有些尷尬。若要在其他系統中找到 28mm 大光圈的搭配,大多要訴諸 28mm F1.8 這樣的鏡頭,相較之下 Sony 28mm F2.0 則以輕便為優先,並利用數位修正來彌補物理限制,其實是一顆頗為奇特的存在。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40_30.jpg
![](http://img.immian.com/20180113004740_30.jpg)
在 28mm F2.0 發表當時,Sony 鏡群還尚未 Bigma 化,仍有不少鏡頭仍是依循著輕便、經濟就是王道的理念而開發的,例如 55mm F1.8 ZA、APS-C 的 24mm F1.8 ZA 都是光學表現極佳、體積又輕巧的名作,而值得慶幸的是 28mm F2.0 仍然是一顆為無反光鏡系統打造、以輕便性為主要訴求的鏡頭。而隨著 Sony A7R II、A9、A7R3 這幾年來一路上市,這顆鏡頭也並沒有跟不上機身的解析力,反而加強了對焦速度與發色。能有這樣方便的鏡頭,身為一路走來的 A7 玩家其實也甚感欣慰。
雖然高度依靠數位修正來補償畫質,但令人意外的是這顆鏡頭在 DxO Mark 上的分數其實還不錯,銳利度 35 分、總分 40 分,相較同焦段類似光圈的鏡頭雖不能說是勇冠群倫,但也堪稱一時之選,大多數狀態下稍稍縮光圈就能有不錯的畫質表現。
如果要我總結一句話,我會認為 Sony 28mm F2.0 是這樣的一顆鏡頭:
「平凡的畫質、不平凡的設計、非凡的使用體驗」
優點:便宜、小巧、輕量、質感佳、無可取代的單手操作性、擁有兩顆轉接鏡支援
缺點:全開時畫質較鬆散、高度仰賴數位修正、基本無星芒可言、放大倍率不佳
==
Sony 全系列鏡頭開箱/實拍/評測 系列連載中
http://immian.com/category/photography/sony/
下一顆應該就輪到 85mm F1.8 了吧XD
如果是望遠變焦鏡的話,這三顆大家會比較想看哪個呢?
70-200mm F4 G、70-300mm F4.5-5.6 G、100-400mm F4.5-5.6 G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2.160.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16262211.A.127.html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hRGJSTql.jpg?e=1739112431&s=cE8eH89jdNtTtyXKGR4Ybw)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pwkFAJSl.jpg?e=1739072560&s=ZY0zXOvrxJVfFtZbT2nA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