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ortical ribbon sign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ortical ribbon sign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ortical ribbon sign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ortical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疾病給了你較長時間的喘息機會,讓你能選擇擺脫這種令人招架不住的生活,重拾某種平衡,那你心中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某部分可能會抗拒康復。 如果你遠離真誠的生活方式,忙於照顧他人、取悅他人,早就忘記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該如何真誠地生活,那麼疾病不只是一記警鐘,更是一個出口。 患者最深層的希望、恐懼、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4萬的網紅メンタリスト DaiG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この動画内で紹介したおすすめ動画・ニコニコ動画は 知識のNetflix【Dラボ】で見放題! 今なら20日間無料→https://daigovideolab.jp/ 🐈 ▶︎オススメ動画 コロンビア大学式【8つの集中力タイプ診断】自分に合った集中状態への入り方を見つける →【今なら20日間無料】...

cortical 在 闕壯理|醫師 Dr. Joh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42:38

「大腦的真實樣貌」 人類大腦🧠的皮質——位於人腦的外層,是生命的精華。沒有皮質複雜的運作,就不會誕生偉大的科技與藝術。 神經外科醫師潘菲爾德(Wilder Penfield),在二十世紀初突發奇想,把大腦皮質各個區域所對應的功能,畫成卡通圖,命名為皮質小人(cortical homunculus...

cortical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Lin Physi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17 08:34:41

【Controlholic控制狂的走馬看花:D】 運動單元motor unit,以骨骼肌為例,指的是運動神經,以及它支配的所有肌肉纖維。運動神經傳遞神經衝動,讓它連接到的肌肉產生收縮。 運動神經的神經元(細胞體)位於大腦的運動皮質,腦幹或是脊髓中。運動神經元又分為上運動神經元與下運動神經元,它們...

cortical 在 老師說我PE要加強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1:42

星期五夜間實習的時候被同學問到這個問題,其實還滿有趣的! Myasthenia gravis又稱重症肌無力,是個自體免疫造成的神經疾病。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產生對神經與肌肉間訊息傳遞物質--乙醯膽鹼(Ach)受體的抗體(AchR antibodies),因此運動神經終板(motor end plate...

  • cortical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0 07:15:00
    有 1,075 人按讚

    如果疾病給了你較長時間的喘息機會,讓你能選擇擺脫這種令人招架不住的生活,重拾某種平衡,那你心中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某部分可能會抗拒康復。

    如果你遠離真誠的生活方式,忙於照顧他人、取悅他人,早就忘記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該如何真誠地生活,那麼疾病不只是一記警鐘,更是一個出口。

    患者最深層的希望、恐懼、需求與渴望常透過疾病表現出來,這是因為其他表達管道都已經被堵住。

    如果疾病已經變成你認同的一部分,或是你心目中自己的一部分,那麼揮別疾病彷彿就失去部分的自己。因此治療身分認同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到自我和疾病是可以區分開來的,少了疾病的你仍然是完整的,而且自患病中學到的經驗甚至能在往後助你形塑新的自我意識。

    摘錄自《#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有些老人家會用身體的不舒服,來表達心裡的不舒服,或者吸引他人的關心。有些孩子在無意識中,透過生病得到大人的注意,或者因此減少父母的爭吵。生病可能會有附帶的好處,讓當事人不自覺地想保持在生病的狀態。

    再舉一個之前書中談到的研究。一位童年曾被性侵的女性讓自己保持肥胖,或許是在無意識中,希望自己變得比較沒有吸引力,藉此保護自己。

    罹患疾病跟自我認同交纏在一起,在這篇文章的解析之下,變得脈絡分明。能夠讀完最近這幾篇文章的朋友(晚上還有最後一篇),我真的要給您拍拍手,是需要花些心神,但我自己感覺很值得。

    祝願您,能透過生病,來認識更深層的自己!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466001611099283

    ... ... ... ... ... ... ... ... ... ... ... ... ... ... ...

    當患病成為身分

    【文/ 傑佛瑞.雷迪格】

    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扮演許多不同角色。有時候,疾病可以帶來你迫切需要的喘息機會。也許你的生活中出現無法控制、難以招架的壓力,因此身體停擺,讓你能趁機休息。對許多人來說,患病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受到照顧,他們終於可以把自己置於第一優先。病人不必自己做決定,甚至可能無法主動要求受到照顧,疾病直接為他們安排這個選項。這可能是疾病的意外優點,這部分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

    但如果疾病給了你較長時間的喘息機會,讓你能選擇擺脫這種令人招架不住的生活,重拾某種平衡,那你心中連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某部分可能會抗拒康復。如果你遠離真誠的生活方式,忙於照顧他人、取悅他人,早就忘記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該如何真誠地生活,那麼疾病不只是一記警鐘,更是一個出口。

    也有時候,疾病可能與我們的身分認同交織交纏,成為自我知覺的一部分,使我們難以區隔自我與疾病。我每天都會在醫院看到類似的情況,不論是在一般醫學或精神醫學科,患者最深層的希望、恐懼、需求與渴望常透過疾病表現出來,這是因為其他表達管道都已經被堵住。你該捫心自問:疾病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疾病已經變成你認同的一部分,或是你心目中自己的一部分,那麼揮別疾病彷彿就失去部分的自己。因此治療身分認同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到自我和疾病是可以區分開來的,少了疾病的你仍然是完整的,而且自患病中學到的經驗甚至能在往後助你形塑新的自我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我們常輪替換上不同的身分角色。請想像一個玻璃稜鏡:小巧、透明,看似簡單。不過對著光看,稍稍旋轉角度,稜鏡就會接連變換不同的顏色:粉紅、藍色、紅色。你有眾多不同版本,你是某人的先生或太太、兒子或女兒、兄弟或姊妹;你也是某人的老闆、愛人,或是童年老友。你對待小孩的方式和對待爸媽非常不一樣,但這不代表你沒有做自己或不真誠──這只是人類生活的正常樣態,這是長時間與他人經營不同關係所必要的深層互動方式。我們的身分會隨情境而改變。

    有時候,我們會故意旋轉稜鏡,呈現出特定的身分樣貌。比方說,我注意到有時候患者會希望我擺出權威醫師的角色,展現出膽識與嚴厲,不過也有時候,我會察覺到他們需要我暫時脫下醫師的白袍,以友人的身分和他們對談,展現我自己的擔心與害怕。我執業多年才逐漸知道什麼時候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拿捏平衡。

    有時候我們會自動變換不同身分,但不會特別意識到這個動作。比方說,你可能哄小孩睡覺後走下樓陪伴配偶,這時候你無意識地從媽媽的身分轉換為妻子。我和患者相處時,我會稱呼這個動作為變換面具。我們身分的個別面向就好像面具,露出一部分,隱藏另一部分:露出我們身分中的某一個特定面向,隱藏其餘所有面向。

    我們身分的面向也像是世界為我們貼上的標籤,有時候並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不論你把身分中的各個面向當成面具還是標籤,一定要謹記的重點是,這不是你的全貌,也不能準確表現出你這個人。疾病可能會變成我們脫不下來的一副面具、撕不掉的標籤,長期的慢性疾病或絕症更是如此。治療身分認同的先決條件在於看穿表層的標籤或面具,了解這之下你真正的本質。稜鏡雖然有無限多個面向,但最終仍是一個美麗的物件,你也是如此。

    眼睛所見之下還有更深層次的我們,靈性傳統長期以來試圖以心靈的文字來捕捉這個面向。著名的神經外科醫師懷爾德.潘菲爾德(Wilder Penfield)描述他進行腦部手術的方式:移除部分顱骨後,這時患者保持清醒,他會以小型電擊觸碰患者的腦部,刺激大腦不同部位掌管的觸覺、味覺、記憶、感官知覺、動作。潘菲爾德醫師研究出大腦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繪製所謂的皮質小人(cortical homunculus)腦功能圖像。但另一個為人所知的軼聞是,潘菲爾德醫師沒有找到掌管自我的部位。醫師刺激大腦不同部位引發各種動作與感官知覺時,患者總是說:「那是你弄的,不是我。」

    當前文化中,我們的身分認同常受他人觀感左右,最後反而讓別人來定義自己,不過實際上我們真正的身分認同更為深層、完整而根本。我們的所作所為或過去的行動都不能定義我們;我們也不一定是親密愛人眼中的我們,我們更不等於疾病。真正的自我看不見、摸不著,隱藏在所有標籤與面具之下,那我們要如何經歷到所謂的前景背景變換,看見並體會到真正的自我?我們該如何改變感知,祛除一切面具(尤其是疾病的面具)並看見真正的自己?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
    為什麼有些人的病自己會好,其他人卻不行?哈佛醫院權威逾15年研究,解開啟動人體自癒力的4大關鍵,癌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都可以不「藥」而癒!
    博客來|https://reurl.cc/v1YQAe
    金石堂|https://reurl.cc/4mKLOv
    誠品|https://reurl.cc/Xk1Ab0
    讀冊|https://reurl.cc/VXAYvY

    皇冠文化集團
    https://www.facebook.com/crownbook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cortical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4 02:22:11
    有 40 人按讚

    【Controlholic控制狂的走馬看花:D】

    運動單元motor unit,以骨骼肌為例,指的是運動神經,以及它支配的所有肌肉纖維。運動神經傳遞神經衝動,讓它連接到的肌肉產生收縮。

    運動神經的神經元(細胞體)位於大腦的運動皮質,腦幹或是脊髓中。運動神經元又分為上運動神經元與下運動神經元,它們有很長的軸突:上運動神經從腦部出發,連接到脊髓;下運動神經元從脊髓出發,連接到它要控制的目標:可以是骨骼肌——產生動作;或是顱神經——可產生表情、咀嚼、發聲以及吞嚥;或是連接到內臟器官。

    美國西雅圖艾倫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及匈牙利塞格德大學(University of Szeged)研究團隊,在2018年合作發表了一篇研究,提出並命名了一個新類型的神經元:玫瑰果神經元(rosehip neuron)。

    就像肌肉有不同的分類,神經元的分類方式也有不同的切入點,例如使用形狀、用不同的基因和蛋白質表現、或是電生理學特性(例如動作電位的頻率和適應性(adaptation))來區分。

    Highlight蠻有趣的幾點:

    1. 神經科學家發現,和一般的錐狀神經元比較,這個新發現的神經元樹突很濃密,狀似玫瑰花果,因而命名。
    2. 這個玫瑰果神經元並沒有在囓齒動物的腦部(沒錯就是實驗常用的小白鼠)被發現,只有人類大腦中有。
    3. 玫瑰果神經元是抑制型的神經元。
    4. 玫瑰果神經元連接到遠端的錐狀神經元樹突。

    目前雖然尚無更多的相關研究,不過科學家們懷疑,此發現可能可以解釋:為何一些腦部疾病的治療,在動物實驗中似乎有效,但轉移至人體時反而失敗。

    以及,玫瑰果神經元有連接到錐狀神經元的樹突,而錐狀神經元發送指令,由下行神經路徑負責輸出,因此玫瑰果神經元,可能可以針對下行指令進行調控。結合我們已知,屬於抑制型的神經傳導,跟精細的動作調節十分相關。玫瑰果神經元對於動作控制到底有什麼影響呢?也是令人十分期待後續的研究結果。

    參考資料:
    Boldog, E., Bakken, T.E., Hodge, R.D. et al. Transcriptomic and morph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a specialized human cortical GABAergic cell type. Nat Neurosci 21, 1185–1195 (2018).

  • cortical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30 07:08:59
    有 36 人按讚

    工作壓力爆煲?專家教你公餘減壓法,跟工作壓力劃清界線 - Venus Law

    根據香港近年調查,上班族認為工作不會帶來壓力的只有22.6%,反映了大多數人對上班還是心存抗拒,加上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home office),想追求work-life balance,首先要學識增強效率方法,及如何在下班後,真正做到「熄機」紓壓!

    向工作壓力Say No

    上班時要爭取高效率,有助完成更多任務,同時也是為了爭取下班後能夠真正的放鬆。 奈何現代科技發達,帶來通訊方便的同時,也令上下班界線變得模糊,不少人即使放了工,仍不停接受有關工作資訊,該放鬆時不能放鬆,最終苦了自己的身體及精神健康。

    Mind HK行政總裁Hannah Reidy教授指出:「當一個人未能將工作及生活協調時,他們會感到自己受到兩邊的拉扯。同時會經歷以下身體徵狀,如肌肉痠痛、頭痛、胸悶,甚至出現驚恐症(panic attacks);此外,他們也會發現自己有失眠、難以專注及難以放鬆等問題。」這正正就是不少上班族的現況:返工時難以專心,收工又不停回想工作時失誤;最後睡眠質素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切勿依靠酒精紓壓

    想要改善受壓情況,不少人會選擇下班後跟同事、好友happy hour,一吐苦水之餘,透過酒精的鎮靜作用,換來一晚安眠。

    致力推動大家對精神健康了解及關注的精神健康基金會副主席,兼註冊精神科醫生丁錫全則認為,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一開始是有效的,但當飲酒的分量愈來愈多,控制不好時很容易就會變成酗酒,當不喝時反彈也會更明顯,焦慮也會更強烈,精神狀況會比之前更差。」雖說小酌可以為身體帶來益處,但以酒解愁卻是適得其反。

    跟上司溝通 劃清工作界線

    眼看不少求診者不懂拒絕工作上的指令,最終將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丁錫全醫生認為:「如果上司或僱主時常在你下班後仍要求你工作,應跟公司訂立協議,在不同的特定時段,由不同的同事去分擔任務。」透過與上司、老闆對話,能讓上司明白,若希望團隊更有效率,就該讓員工有休息的時間。

    另外,如你的工種真需要長期on call,以下方法更可助你為自己爭取一點喘息空間。

    「讓公司知道,你每天也有一段"private time",可能是做運動、或其他興趣,當身邊人知道你的習慣,即使當他們得不到回應時,也能理解你的情況。」

    Off Duty減壓活動

    對工作壓力有所認識後,不少人也會有所疑問:放工後應如何放鬆自己? 事實上,每個人受用的減壓方式也有所不同,Reidy教授教路:「先列出一張『理想活動清單』,想想有哪些你平常沒時間做,但做起來會令你感覺良好的活動。要特別留意,清單中是否有些活動是用來『逃避壓力』,例如:酗酒、自我封閉等;而不是『釋放壓力』。」

    常見的釋放壓力活動包括冥想、行山、聽音樂、看電影 ...... 當中最受專家們推崇的,定少不了運動。

    「因為身心有很強烈的連繫,當我們能真正地讓身體放鬆,心理也會得到很大幫助。」Reidy教授建議在公餘時間多做運動,如欠缺動力,除了參加不同的健體計劃,亦可以參加Mind HK推出的"Move it"挑戰,從每天三十分鐘做起,養成習慣。

    你是否工作壓力過大?

    每天問自己以下問題,可以幫助發現潛在的情緒及壓力問題!

    1. 我感覺如何? 用作理解內心情緒。可以從數字評分下手,當天分數特別低或高時,再回想是甚麼事令你有這種感受?

    2. 今天發生了甚麼好事?/有甚麼可以做得更好? 從好事入手提升自信,並從一天的經歷中學習。當回想不起好事時,就要額外注意自身的情緒!

    3. 明天有甚麼計劃? 幫助提升動力,並幫助及時發現對生活的無力感。 *TIPS 下載一個紀錄心情的app,以簡單方式追蹤自己的情緒變化,這可幫助自己發現,是否長期情緒低落、焦慮等,更可讓你對自己有更深的理解。

    壓力是原罪?

    像對精神病一樣,不少人對壓力也有些誤解,丁錫全醫生則解釋:「壓力本身是中性的,而壓力的定義也很主觀。好的壓力(Eustress)可以幫我們集中精神,提高生產力;適當的壓力對我們也有所幫助。若當事人主觀地預期到負面結果(如:工作怎樣也做不完/如何才可達到上司期望?),這就是「壞的壓力」(Distress),精神會緊張,身體會過度分泌壓力賀爾蒙「皮質醇」(cortical steroid),免疫力下降,情緒容易抑鬱,衍生出不同的情緒病。」

    香港人的work life balance

    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19年公開的數據,香港人每周工時中位數是43小時。換言之,每位香港成年人,最理想每周可分配125小時用於「享受生活」。

    原文:Cosmopolitan

    #職場 #生活 #健康

  • cortical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2-16 21:00:16

    📘この動画内で紹介したおすすめ動画・ニコニコ動画は
    知識のNetflix【Dラボ】で見放題!
    今なら20日間無料→https://daigovideolab.jp/
    🐈
    ▶︎オススメ動画
    コロンビア大学式【8つの集中力タイプ診断】自分に合った集中状態への入り方を見つける
    →【今なら20日間無料】https://daigovideolab.jp/

    ▶︎オススメ本
    メンタリストDaiGo の 自分を操る超集中力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9nddLi


    ▶︎References
    Supported by Yu Suzuki http://ch.nicovideo.jp/paleo

    Andrew C. Gallup(2016)Yawn duration predicts brain weight and cortical neuron number in mammals

    https://www.nicovideo.jp/watch/1568563084

    ‪ この動画は、参考資料から考察した科学の面白さを伝えるエンタメです。あくまで一説であり、真偽を確定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