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Chord Hugo 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Chord Hugo 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breadf ( Lifting Turn )看板Headphone標題[閒聊] Chord...
原家用系統是Hugo2配強力漢子,辦公室就用Hugo2直推
Hugo2不大,帶著上下班也還能負擔
但對於RCA每天插拔感覺有點怕怕der
考慮後決定另弄一個家用訊源
在想要找哪台的時候正好讀到了一篇review
https://headphonesnstuff.blog/2019/02/18/chord-hugo-tt-2-review/amp/
把TT2寫的很適合拿來推平板耳機
於是就帶著LCD3去試聽了一下
https://imgur.com/vQgvS73
偷看一下PSU規格,15V/4A
https://imgur.com/8DLsaKZ
總之聽完之後,姆咪心動動
後來又帶了T1去二訪,試聽後決定包軌
所以這台就出現在家裡了XD
https://imgur.com/C3mw5hS
TT2 DAC規格比Hugo2更進步,TAP lengths大約接近兩倍
類比輸出的部分刻意加強了power
default開機是Amp mode,可以切到DAC mode
此時是單端固定2.5V RMS或平衡固定5V輸出,數位音控不起作用
講到音控,TT2終於除了那顆音量球的顏色以外,有音量數字可以參考,方便多了
TT2在Amp mode下,背板rated spec單端7W/8 ohm or 平衡18W/8 ohm
耳機孔有插入端子會強制進入Headphone mode
說明書於Headphone mode下沒額外寫規格,我猜應該跟Amp mode的單端輸出差不多
這功率推耳機當然是綽綽有餘
號稱弄個轉接線,就能直推高效率小喇叭
不過實務上應該比較少人這樣做,機器會很燙
這邊有一些實測數據可以看看
另外也有high/low gain的電壓擺幅可以參考
https://topnewreview.com/chord-electronics-hugo-tt2-review/amp/
目前大約聽了一個月左右
整體算是厚聲派,細節是自然湧出而不是刻畫出來,不燥不火,寬鬆自然
尤其是低頻的解析更勝Hugo2
搭配LCD3,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音場大一圈
低音的punch與高音域營造出的空間感比原本系統更好
聽NieR Automata 美シキ歌的時候,第一聲鼓下去可以震到心坎
背景的合唱和主唱,除了橫向音場,感覺舞台縱深也被拉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MFhY_sl9E
岔開一下
前陣子massdrop開了Cardas Clear Light耳機線的團
趁機跟了一條for Audeze,跟LCD3非常搭
剛開聲的時候超難聽的,低頻整個不見,粉噪+白噪run了一陣子之後低頻才回來
廠線的風格是鬆且軟,換上Clear Light音像更凝聚,低頻很有彈性
高音的部分,有線條無毛邊,非常美聲
人聲結像清楚,但氣氛營造卻也不會輸廠線
考量到開團價格,是很超值的耳機線
不論是原本的系統還是TT2,都只有單端的耳機孔
所以當初Clear Light也是訂6.3mm TRS頭
不過最前面放的review內,作者也有提到他用平衡輸出推Susvara
心一橫,搞了條3pin XLR母轉4pin XLR母
然後把Clear Light靠近6.3mm那邊切下一段,改頭成4pin XLR公
6.3 TRS連同切下那一小段再改4pin XLR母
這樣就可以用同一條耳機線比較單端與平衡輸出差異
TT2有記憶音量的功能,且Amp mode & Headphone mode是分開記憶的
high gain情況,用同曲目將聲壓調整到差不多後比較
Amp mode平衡輸出的音場硬是又比Headphone mode單端更大一圈
此時的空間層次感讓LCD3拿來聽大編制交響也毫不遜色
很好奇平衡輸出真有這麼神奇,於是將Amp mode切到low gain
結果,音場縮到跟Headphone mode單端差不多!
反覆比較後的結論是:音場與輸出電壓擺幅應該有頗大相關
參考前面review的測試數據來看
https://imgur.com/PFMJbc1
low gain XLR out與high gain Headphone out擺幅差距不大
high gain XLR out則是再大了約兩倍
實際聽感方面
單端Headphone out雖然音場較小,但包圍感更佳
在低音的差距尤其明顯,punch感是單端hi>平衡lo>平衡hi
平衡high gain的低頻下潛一樣深,但卻收得更快一點
low gain Headphone out就不特別提了,聽起來悶悶的,LCD3剩下美美的中頻XD
若音樂類型是流行人聲,單端可能會更對胃口
另外單端或平衡low gain的情況,用室內樂小編制的小提琴做比較對象
以Chausson - Concert for Violin, Piano Op. 21第二樂章為例
https://youtu.be/3YtzOHFeJ6s?t=906
若切到平衡high gain,甜美細膩的感覺消失,取代的是擦弦的空氣感
但也可以講成聲音粗一些,總之音色會略有不同
若此時比較鋼琴規模感,是high gain勝
以我個人喜好,目前都是用平衡high gain在聽,懶得換曲還要切gain
切一次要等十幾秒有點煩
單就平衡low gain與單端high gain對比,平衡的音像定位更清楚一些
不過若非大編制器樂,其實對比不如high-low gain切換來的明顯
平衡high gain還有個缺點是,音場加大,器樂人聲距離都會變遠
包圍感較弱,容易不知不覺加大音量,需小心傷耳XD
最後稍微提一下搭其他耳機的聽感
T1和Z1R搭TT2,同樣在high gain Headphone out感覺出比原本系統更大的音場
Z1R不難推動,但切到了low gain時低頻變鬆了,high gain彈性更佳
此外切換high/low gain除了音場廣度和深度有差別之外,音像高度的差距更大
彷彿從挑高5米的房間走進剩2.5米的樓中樓
T1不用說,low gain混濁定位不清,high gain的音場則是比原系統更大
拿來聽交響的爽度很夠,完全可以指出每個樂器的方向與前後層次
可惜手上的阿基八是6.3 TRS,考慮也去改個頭接平衡XD
如果沒意外,年底前應該有機會拿到THX AAA 789(等小馮等的好苦...)
到時候再來跟TT2內擴pkpkpkpkpkpk
789輸出帳面是略低於TT2平衡,不太確定最高電壓擺幅
看不同的擴,會不會在細膩音色與寬廣音場間取得更佳平衡點
雖說選TT2就是想把擴和線的部分省下來啦...XD
--
﹡ Fly me to the moon ﹡ ﹡ ◥█◣
Let me play﹡among the stars ﹡ ██ꈠ﹡
Let me see what spring is﹡like on Jupiter and Mars ﹡ ██兞1;5;32m﹡ In﹡other words hold my hand﹡ ﹡ ◢██ꈠ ﹡ In other﹡words darling kiss me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18.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73124444.A.918.html
但DAVE推力有限(約單端2W),而且又懶的處理電源
乾脆就退而求其次了XD
有試過拿長物誌的太平天國2,串在原廠PSU和TT2中間
聲音更乾淨了,也呆掉了,變的扁平
線電沒試過,但猜測不一定是改善
短期內應該沒有計畫要試了
搭Hugo2的聲音很滿意,聲音細緻柔和,非常透明,不是暖聲混濁派的
T1和LCD3推起來其實有模有樣,就是氣勢音場punch差了TT2一截
寨主調真空管工作點,故意加了一點點二次諧波失真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聽起來特別愉悅XD
如果是比較易推的耳機,比如說GH4或Z1R,其實是很好的搭配
GH4比較放,用強力漢子修飾之後聲音很耐聽舒服,唯一阻礙就是耳罩舒適度了
MDR-Z1R也是具有類似效果,讓高音線條比較沒這麼過衝,低音控制力和衝擊也很不錯
拿來推IER-Z1R超級好聽的,音場堪比耳罩
小缺點,OTL輸出大電容開機充電的時候會有個小突波
開機時別把耳機接著開,耳罩耳機還好,小耳道承受功率太小有機會受損
溫機一段時間後再插耳機比較好,溫機時間短的話,插入6.3端子可能還是會有啵一聲
另外就是麥克風效應比較嚴重,真空管對這個比較敏感
大概是這樣吧
※ 編輯: breadf (118.167.101.192 臺灣), 11/08/2019 1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