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1照片分享第二彈!
不好意思,因為珮岑實在提供太多精彩的照片了,覺得不貼給大家看太可惜,於是就有了第二彈分享!(反正我也不太在意IG排版是否整齊,哈哈XD) 第二彈的主題是地表上風貌最神奇的首都之一,哈薩克的努爾蘇丹!
✅ 努爾蘇丹是個改過很多次名字的城市!過去兩個世紀總共改了5次名——...
Ep.41照片分享第二彈!
不好意思,因為珮岑實在提供太多精彩的照片了,覺得不貼給大家看太可惜,於是就有了第二彈分享!(反正我也不太在意IG排版是否整齊,哈哈XD) 第二彈的主題是地表上風貌最神奇的首都之一,哈薩克的努爾蘇丹!
✅ 努爾蘇丹是個改過很多次名字的城市!過去兩個世紀總共改了5次名——
- 最早的名字:Akmola
- 1832年升格為市鎮,依俄文習慣改名為Akmolinsk
- 1961年為了紀念赫魯雪夫推動的土地開發、糧食增產計畫,改名為Tselinograd(意為處女之地)
- 1992年蘇聯解體後,改回最早的Akmola
- 1998年成為哈薩克首都後,改名為Astana(意為首都)
- 2019年為了紀念前總統,改名為Nur-Sultan
✅ 努爾蘇丹是個「計畫城市」,是哈薩克為了將首都遷離阿拉木圖,精心打造的樣板城市,世界上類似的城市還有:英國殖民時代印度的新德里、巴基斯坦的伊斯蘭馬巴德、巴西的巴西利亞、澳洲的坎培拉等。當時還為此舉辦了國際競圖,最後由日本建築師黒川紀章獲得首獎,決定了今天努爾蘇丹的整體規劃。
✅ 以下進入照片分享的部分:
1. 神聖蘇丹清真寺(Hazrat Sultan Mosque),紀念亞薩維,中亞第一大
2. 國家石油公司(KazMunayGas)
3. 廣東移動通信(OPPO)
4. 市區一景
5. 和諧宮(國際會議廳)
6. 國立藝術大學
7. 總統府
8. 大汗帳篷娛樂中心百貨公司(Khan Shatyr)
9. 生命樹觀景塔(Bayterek)
10. 購物中心頂上的室內沙灘
🔊 收聽節目:
【EP41 [哈薩克] 什麼,你說阿拉就是騰格里!?——在突厥斯坦,發現中亞伊斯蘭教的多元面貌 ft. 遊牧過渡帶 廖珮岑】
Spotify open.spotify.com/show/4ax4pKjk6P2GvPgXvJ3n85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i=1000511632325
官網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FB: facebook.com/lifetimesojourner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Show note: ltsoj.com/podcast-ep041
訂閱電子報 forms.gle/AbaseALd4BrxBLka9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中亞 #內亞 #草原 #歐亞大陸 #遊牧民族 #蘇聯 #汗國 #穆斯林 #伊斯蘭 #騰格里 #薩滿 #帖木兒 #阿拉木圖 #努爾蘇丹 #天山 #國家公園 #絲路 #突厥 #哈薩克
akmola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廖珮岑:城市命名與政治角力 🇰🇿 】
.
「從阿拉木圖到努爾蘇丹,哈薩克的政治權力過度隨著首都轉移...」2019年10月,作者結束了蒙古的旅行,來到「努爾蘇丹」,這個有著總統名字的城市象徵了哈薩克的從蘇聯時期轉向今日的歷史重心移轉。
.
1991年,哈薩克在蘇聯解體後獨立,時任總統努爾蘇丹·納札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宣布準備將首都從阿拉木圖(Almaty)遷到1,200公里遠的北方、歐亞草原的中心——原本只是個小鎮的阿克莫拉(Akmola),後改名為阿斯塔納(Astana),在哈薩克語有「首都」之意。
.
遷都的決定,表面上是根據科學調查,包括阿拉木圖近斷層帶會有地震、並且阿拉木圖從蘇聯時代便已經高度開發、更與鄰國吉爾吉斯及中國僅一山之隔……然而這種種考量背後,事實上也是一次權力轉移──
.
要讓原本是蘇聯首都、俄羅斯人比例高的阿拉木圖退下政治地位,就要阻斷過往俄羅斯精英階層與國家權力中心的接觸;遷都也讓許多不願離開阿拉木圖的官員被半強迫地辭職。到了2019年,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更正式簽署了總統令,再次將阿斯塔納更改為努爾蘇丹。這座嶄新的城市也靜靜佇立在此,繼續見證哈薩克離開蘇聯獨立後的歷史與未來.......
#努爾蘇丹 #哈薩克 #歷史 #阿拉木圖 #蘇聯 #城市史 #城市 #總統 #阿斯塔納 #托卡耶夫 #首都
akmola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42照片分享第二彈!
不好意思,因為珮岑實在提供太多精彩的照片了,覺得不貼給大家看太可惜,於是就有了第二彈分享!(反正我也不太在意IG排版是否整齊,哈哈XD) 第二彈的主題是地表上風貌最神奇的首都之一,哈薩克的努爾蘇丹!
✅ 努爾蘇丹是個改過很多次名字的城市!過去兩個世紀總共改了5次名——
- 最早的名字:Akmola
- 1832年升格為市鎮,依俄文習慣改名為Akmolinsk
- 1961年為了紀念赫魯雪夫推動的土地開發、糧食增產計畫,改名為Tselinograd(意為處女之地)
- 1992年蘇聯解體後,改回最早的Akmola
- 1998年成為哈薩克首都後,改名為Astana(意為首都)
- 2019年為了紀念前總統,改名為Nur-Sultan
✅ 努爾蘇丹是個「計畫城市」,是哈薩克為了將首都遷離阿拉木圖,精心打造的樣板城市,世界上類似的城市還有:英國殖民時代印度的新德里、巴基斯坦的伊斯蘭馬巴德、巴西的巴西利亞、澳洲的坎培拉等。當時還為此舉辦了國際競圖,最後由日本建築師黒川紀章獲得首獎,決定了今天努爾蘇丹的整體規劃。
✅ 以下進入照片分享的部分:
1. 神聖蘇丹清真寺(Hazrat Sultan Mosque),紀念亞薩維,中亞第一大
2. 國家石油公司(KazMunayGas)
3. 廣東移動通信(OPPO)
4. 市區一景
5. 和諧宮(國際會議廳)
6. 國立藝術大學
7. 總統府
8. 大汗帳篷娛樂中心百貨公司(Khan Shatyr)
9. 生命樹觀景塔(Bayterek)
10. 購物中心頂上的室內沙灘
🔊 收聽節目:
【EP41 [哈薩克] 什麼,你說阿拉就是騰格里!?——在突厥斯坦,發現中亞伊斯蘭教的多元面貌 ft. 遊牧過渡帶 廖珮岑】
Spotify open.spotify.com/show/4ax4pKjk6P2GvPgXvJ3n85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i=1000511632325
官網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FB: facebook.com/lifetimesojourner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Show note: ltsoj.com/podcast-ep041
訂閱電子報 forms.gle/AbaseALd4BrxBLka9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中亞 #內亞 #草原 #歐亞大陸 #遊牧民族 #蘇聯 #汗國 #穆斯林 #伊斯蘭 #騰格里 #薩滿 #帖木兒 #阿拉木圖 #努爾蘇丹 #天山 #國家公園 #絲路 #突厥 #哈薩克
akmola 在 浪遊工作室 - Stephen's Trave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哈薩克斯坦篇»------阿斯塔納(Astana),全球最怪異首都?
聯想到阿斯塔納,一般人都會想起方東昇主持「世界零距離」電視節目所介紹過的地方。在節目中講述到,這是全球最怪異的首都。什樣怪異呢?在電視節目中拍攝到阿斯塔納的新穎建築,有世界最大的帳篷購物中心,有像ㄧ棵樹的觀光塔,有像美國白宮但蓋上了伊斯蘭特色屋項的總統府,也有像金字塔,但更像巴黎羅浮宮之和平文化宮,也有像花瓣形的國家音樂廳。奇形怪狀的建築物把阿斯塔納打造日新月異,也因而把這座哈薩克首都顯得年輕化,且充滿活力。
1998年以前,當哈薩克還是定都於阿拉木圖(Almaty),阿斯塔納當時稱為阿克穆拉(Akmola),哈語意即「白色的墳墓」。因這裏冬季極度寒冷,氣温可降至零下40度,且長年被冰雪覆蓋。當時的阿克穆拉只是一個寥寥無名的邊陲小鎮,沒有任何特色可言。由於阿拉木圖位於地震帶,哈薩克政府決定於1998年把首都遷往阿克穆拉,並改名為阿斯塔納,哈語就是「首都」的意思。從此,再沒有了「白色的墳墓」,而是把整座城市改造,吸納了全世界知名建築師參與其中。至此,阿斯塔納成為了建築師的「遊樂場」。
到過阿斯塔納兩次,第一次為2007年,而第二次於去年2017年。2007年的阿斯塔納還是像一個小鎮般,雖然有些大型建築已相繼落成。到了2017年,整個阿斯塔納已變得面目全非。從機場坐車一路進入市區,已感受到像拉斯維加斯般燦爛的燈光,周圍金碧輝煌,燦爛奪目。
阿斯塔納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可算是生命之樹觀光塔(Baiterek Tower)。這座塔外形像ㄧ棵樹,而塔頂呈現一個金球。傳說有一隻金鷹,在生命之樹上誕下金蛋。這金鷹代表着快樂,和諧,和一切美好的事情。就在樹根下,有ㄧ條巨龍虎視眈眈着想隨時把金蛋吞下。這代表着生命經常活在邪與正的互相爭鬥中,也是生命之樹在哈薩克人心目中的意念。
大汗帳篷購物中心(Khan Shatyr Shopping Complex),被建造為全世界最大的帳篷。從遠處望可看到一座大型的白色帳篷高高的懸掛着。這一塊帳篷覆蓋着一座樓高十層的購物商場。裏面不只是店舖林立,更有一部跳樓機,觀光單軌車,還有一處為人造海灘。坐上觀光單軌車從樓高十層的商場中向下望,還是有點膽跳心驚。
去年剛好阿斯塔納舉辦了2017年世界博覽會,共有100多個國家參與。這也是中亞地區以及整個前蘇聯地區的第一次。這次博覽會也再一次把哈薩克的國際地位推向高峰,也給阿斯塔納多了一座全球最大的球體建築物-----哈薩克館。
阿斯塔納就是這樣的一個城市,跟全世界不ㄧ樣的首都。也許這也贏得了全球最怪異首都之稱。不過,這也顯出了哈薩克人勇往直前的視野,誓要把國家推向前瞻,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中亞經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