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90年代西洋歌曲排行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90年代西洋歌曲排行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90年代西洋歌曲排行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90年代西洋歌曲排行榜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 4:26 ​ 看到上面這串符號與數字,會讓你想按下播放鍵嗎?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聆聽音樂的管道,已從實體唱片、錄音帶或CD,轉變為數位串流的形式。根據串流平台的統計,現代人使用串流平台的比例從 2013 年的 21% 快速上升到 2018 年的 75%。你我可能都還...

  • 90年代西洋歌曲排行榜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8 22:00:44
    有 1,426 人按讚

    ► 🔘──────── 4:26
       ​
    看到上面這串符號與數字,會讓你想按下播放鍵嗎?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聆聽音樂的管道,已從實體唱片、錄音帶或CD,轉變為數位串流的形式。根據串流平台的統計,現代人使用串流平台的比例從 2013 年的 21% 快速上升到 2018 年的 75%。你我可能都還經歷過買專輯重複播放的年代,現在卻已完全習慣於用手機連線一鍵播放串流音樂的型態了。​

    總歸一句:「我們,回不去了。」​
     
     ​
    但倘若以為回不去的只有音樂載體的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不要來污辱我的美了。唱片工業的改變,不只是從實體改成線上串流而已。照理說,在音樂產業蓬勃發展,各種相關技術日漸精進的情況下,比以往還要更為自由的創作者,理應來到了百花齊放的年代。但事實上,受歡迎的熱門歌曲,比過去還來短得多。​
     ​
    大家可以想想,在眾多的歌曲之中,你會怎麼挑選喜歡的新歌呢? ​

    除了原先就喜愛的歌手,我們對於新歌的喜好與否,往往在歌曲的前 30 秒便已決定。其實這是受到所謂「#30秒法則」的影響。​

    「你在 Spotify 上面每點擊一首歌曲,可以讓音樂家獲得約新台幣 0.02 至 0.15 元;但前提是,這位聽眾要持續播放這首歌曲至少 #30秒。」⏰​

    而創作人為了迎合市場,也開始大量「生產」前奏短、好記的歌曲。事實上,翻開音樂排行榜的榜單,近 5 年內低於 2 分 30 秒的熱門歌曲,就上升了 5%。你可以現在隨手點開個 90 年代金曲(例如周格泰導演拍的 MV),拉到 2:30 時間軸在某些經典的搖滾樂曲中,甚至才剛剛開始唱第二遍的主歌。
     
    不過,串流音樂可不是第一次因為載體的改變而影響音樂長度喔!
     
    ​如果你是西洋老歌的愛好者,可能會發現,1950 年代流行歌曲,比如貓王的許多代表作,都是 2 分鐘左右的歌曲,從頭到尾節奏都沒有明顯變化,一路唱到底。這並非偶然,而是因為當時流行的 45 轉唱片(又稱 EP 唱片),多半只能容納這個長度的歌曲,而流行歌曲的發行又與市場口味、廣播電台息息相關,久而久之,流行歌曲「3-5分鐘」的傳統就此固定下來。​

    總之流行歌曲從來不只是音樂人或是專業鑑賞家的事情,而是與整個社會緊密結合,音樂的載體、聽眾的品味,都有可能對流行音樂的走向產生重大影響,而在這個分眾化的年代,流行歌曲為了「出頭」,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像,但好歌卻也沒有因此消失,仍有許多樂迷在支持著這些獨特的音樂。​
    ​​
    想了解更多平台載體改變音樂創作長度的故事嗎?
    趕快點進 #故事慢新聞【CD、Spotify與留聲機效應:新歌為什麼越聽越像?】吧:https://bit.ly/3hIkgVI

  • 90年代西洋歌曲排行榜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7 11:33:10
    有 0 人按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ReT6KN2G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