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820林道高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820林道高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820林道高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萬的網紅Joyce 食尚樂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多人問的 🥰 住宿心得感想寫在這篇給你們收藏 優缺點兩極 記得要看完唷 ✍ ️ (( 😘 更多更快更即時分享+ IG 🔍 #joycewu1120 )) 📍 #微光會館 座落於台東的「全包式會館」 意思是會館像個園區一樣 裡面有規劃多項設施可以體驗 不出會館在裡面待整天也有行程...
820林道高繞 在 ᵞᵁ ᴸᴱ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19:07
📍畢祿山 這次挑戰中橫四辣裡的中辣—畢祿山。 一開始長8.4K的林道起伏不大, 背著重達15Kg的背包還算好走, 經過廢棄工寮和瀑布後不久後, 就抵達了畢祿登山口營地, 晚上就在這裡搭營過夜。 隔天的凌晨四點半起登, 一夜沒睡的我精神意外的好, 總長有2K的垂直攀升旅行 一路要陡上800m, 途中...
820林道高繞 在 Joyce 食尚樂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多人問的 🥰
住宿心得感想寫在這篇給你們收藏
優缺點兩極 記得要看完唷 ✍
️ (( 😘 更多更快更即時分享+ IG 🔍 #joycewu1120 ))
📍 #微光會館
座落於台東的「全包式會館」
意思是會館像個園區一樣
裡面有規劃多項設施可以體驗
不出會館在裡面待整天也有行程
也可以請他們規劃客製海上遊玩
🥰 喜歡這裡漂亮而且隱密的獨立園區
整個園區植物和建築都賞心悅目
像座特別重劃的森林大公園
提供人工設施可以玩樂也保留了自然樣貌
很符合都市人渡假喜好
適合在這裡放空體驗東部漫生活~
👙 露天泳池
早上日光浴 晚上有星空美景
若在這裡有特別規劃一些活動或表演
搭配簡單的吧台和點心更能讓旅客游泳之虞可以在池畔放鬆身心靈~
整天會有蟲鳴鳥語道早安伴夜遊
園區內植物很多常常會有昆蟲打招呼
還有自己養的川普雞、梅花鹿限時參觀
大面積的樹林道落羽松季節時值得期待
自家栽種的葡萄樹都在葡萄景觀步道區
私人湖區不只景色秀麗早晨可看東岸日出
玩玩釣魚、踏船活動也相當有趣 💕
另有客製化行程可以安排,像是
朔溪、衝浪、浮潛、遊艇派對等等
- 關於設施
除了天鵝船玩到一半壞掉🤣
被擱淺在湖中需要有人拉繩搭救
其他設施算維護很好感覺還算新
- 關於住宿
這裡有分成客房or別墅的選擇
我們是七個朋友一起包棟別墅
入住的是198平方米的「時光別墅」
空間非常寬敞
有起居室和三間房和衛浴
衛浴非常大
浴室都有雙洗梳台
乾濕分離 獨立淋浴和衛生間
每個浴缸都是可以容納2-3人的大小
活動空間大 住起來十分舒適!
不過大自然環境環繞難免蚊蟲多
晚上會有蜘蛛和其他昆蟲不小心入房
有小朋友的人可能要多多注意預防措施
- 關於三食
餐廳座位舒適
不僅採光好窗外視野也很好
早晨或日落都可以觀賞美景兼用餐
下午茶
點心很有台灣味
日式禪風擺盤配上窗外山景
看起來簡單的麻糬、黑糖糕都好吃
晚餐
是幫我們七人配好的合菜
內容剛剛好飽足
包含6菜1湯1甜1飲 共兩套
吃得到蛋、肉、蒸魚和蔬菜等等
還有自家栽種的樹葡萄汁
部份內容吃不夠還可以續
餐點雖然少了在地特色
但每道都滿好吃也不油膩
12宮格早餐
白粥搭配豐富的小菜選擇
吃得到多種蔬菜、魚、炒蛋、蘿蔔糕等等
還有手工饅頭和樹葡萄汁可以搭配
所有內容吃完都可以再續唷
真是營養均衡又飽足
- 關於服務
服務人員都非常親切樂於服務
可惜人力不足每人都需分飾多角
匆忙中也無法即時提供服務
非常辛苦 🙏
像是
餐廳的人服務完
發現客人用餐完想去游泳
但游泳池沒有人力
餐廳員工就要馬上跑去泳池服務
館內制度不完善也沒有彈性
因人力不足常常有問題找不到人馬上處理
我們準時抵達
卻晚了一個多小時讓我們check in
告知房間還沒有整理好
我們等待的時間中
因為午茶時間還沒有到
疲憊中挨著餓 在這等待不能先買到解饞食物
沒有因為耽誤我們check in 延後退房時間
退房時間堅持11:00前
或是加收 $600/時
感受不太好
在大大的園區內不能開車只能步行
高爾夫球車會用在行李和入退房載送
若有長輩或是小孩孕婦的話可能會有些不便
期待房內會有在地特色點心或是飲品
不是一般超商就買的到的奶茶和泡麵
住宿沒有提供room service
沒有販售宵夜零食販賣機或販賣部
記得在外面要先買好再回來喲 ~
😌 喜歡慢慢享受園區內豐富設施的話
至少要規劃三天兩夜的行程才夠
不然扣除用餐時間會都在趕趕趕
玩的也容易不盡興
會館模式的品牌設定和園區規劃
提供民宿規格服務以及未成熟的人力管理
和這裡的定價與我們的期待值小小落差
可惜了這裡像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當次小分享 報告完畢😊✍️
#台東景點 #台東民宿
#台東秘境 #台東美食 #taitung @ 微光會館
820林道高繞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放與開發:從高爭議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看山林政策】
行政院於2月20日通過《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其中第十五條增訂「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得不受各級國土計畫限制變更土地使用。
意思是什麼?就是中央希望獲得一把開發專用的尚方寶劍,只要是國家重大建設,任何開發案就得以快速通關。我認為這個修正案的影響深遠,其範圍不只是平地,山地也包含在內,值得我們關注山域政策的人多加注意。
.
【開放山林 / 開發山林?】
這跟我們山友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喜愛的山林都位於這「國土」之內,即使不少步道都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之中,還是有大面積的山域──尤其是淺山地帶,長年遭到開發力量的覬覦與剝削,從苗栗石虎保育的困境即可見一斑。
另一個是山屋。2019年拍板的《山林解禁》政策一環正是要全面整建現有山屋,提供我們更好的服務品質。話雖如此,現行《國土計畫法》將山域大部分土地都列為保育用地,原則上不供建物使用,讓興建山屋成為困難的任務。
即使主管機關同意,建案還要通過《建築法》、《水土保持法》、環評,時間皆浪費在法規上打轉;換句話說,山屋本來就是個沒有統一標準的東西,對於凡事必須合法的公家單位來說,無非是個燙手山芋。
從此修正案推測,或許行政院拿寶劍一揮,就能夠繞掉國土計畫的層層規範,兌現政策開出的山屋支票嗎?若說山屋整建是為國家高山觀光奠定基礎,當然也可以是國家重大建設。
為何我會有如此聯想?為這一道修正案辯護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在《山林解禁》政策中扮演主導角色的張景森。與建設最為相關的行政院營建署,還是國家公園的上級單位。
.
【從國土計畫到國土保衛戰】
這又是一個開發與經濟的兩難命題。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此事,當然是希望人民寄予信任,讓他們能夠免受管制,順應情勢快速執行國家級的重要建設;但從環團的角度來看,何謂重大國家建設並無標準,等於中央球員兼裁判,假如開發派當權的話,環境又要面臨一波浩劫。
此修正案首當其衝的議題,倒也不是跟開發機會有限的山域有關,而是平地上的違章建築、違法農舍民宿、違章工廠等等。政務委員張景森認為,現行國土計畫法最嚴重問題是「限時完成」和「僵化無彈性」,也就是說一定期間內的重大民間投資和政府重大建設都得卡關,況且限時通過又會讓政府在壓力之下規劃失當,所以這把尚方寶劍能爭取一個緩衝空間。
這就是這一場「國土保衛戰」的背景介紹。
然而,根據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國土計畫的公民參與能量不足,等同於各地政府主推的計畫往往缺乏民間團體的督導,說明會、公聽會一場一場接著開,瞭解並能提出建議的公民卻非常有限。
.
【我們山友們該如何看待此事?】
就我來看,許多政策的結果都是如此,只要沒有人持續的關切,最終我們往往只會在承受苦果時恍然大悟。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想懲罰性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不就是民間長年缺乏登山教育以及政府體制法令不完善的共業嗎?
山域政策影響我們熱愛的山林環境──或是說更明白一點,「政治」影響一切環境。我國目前登山文化正處於轉型期,對於山林該開發吸吐更多訪客,或是該以管制保證訪客體驗尚無共識。假如修正案通過,政府大權在握,你說未來會不會出現高山纜車?豪華山屋BOT?大型淺山開發案?高山休閒農場?高山露營區?沒人能證明一定會有,也沒人能證明一定不會有。至於這些可能性是不是大家所樂見,就不知道了。
我支持山域地帶應保持原特性,限縮環境中人造物的痕跡,才是真正的自然。我知道的傳統登山者,理應是讚許獨立精神,喜歡遠離文明與水泥的一群人,不是進入山林依然要享有同樣便利的速食消費者。
所以,即使政府強調要經行政院核准的計畫才行,但這個權力是如此的巨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認為中央應該顧慮到民間監督能量不足的現狀,提出更好的方案,以免未來真的成為了濫權的特別通道。
更進一步來說,開發對地方影響最鉅,但假如這個「地方」是處於弱勢的偏遠鄉鎮,哪裡會有能力為自己爭取權益,與掌握大權的政治菁英、政黨派系、大型財團對抗?甚至部分在地人士短視近利,得到好處就輕易放行,破壞水土保持、環境汙染等問題卻是要全民一起吸收。
.
我認同政府對於開放山林上的努力,但開放與開發上的平衡乃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欲實現政策支票,應該要有更符合法治精神的做法。
別忘了報導者之前才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一度將820林道盡頭評為畢祿山屋預定地,卻少有人知道該處同時也是國寶山椒魚的重要棲所,是研究人員緊急通報才重新審議呢。
真的要將生態放在最前端,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國土計畫法修正案 #國土計畫法
820林道高繞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開放與開發:從高爭議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看山林政策】
行政院於2月20日通過《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其中第十五條增訂「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得不受各級國土計畫限制變更土地使用。
意思是什麼?就是中央希望獲得一把開發專用的尚方寶劍,只要是國家重大建設,任何開發案就得以快速通關。我認為這個修正案的影響深遠,其範圍不只是平地,山地也包含在內,值得我們關注山域政策的人多加注意。
.
【開放山林 / 開發山林?】
這跟我們山友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喜愛的山林都位於這「國土」之內,即使不少步道都在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之中,還是有大面積的山域──尤其是淺山地帶,長年遭到開發力量的覬覦與剝削,從苗栗石虎保育的困境即可見一斑。
另一個是山屋。2019年拍板的《山林解禁》政策一環正是要全面整建現有山屋,提供我們更好的服務品質。話雖如此,現行《國土計畫法》將山域大部分土地都列為保育用地,原則上不供建物使用,讓興建山屋成為困難的任務。
即使主管機關同意,建案還要通過《建築法》、《水土保持法》、環評,時間皆浪費在法規上打轉;換句話說,山屋本來就是個沒有統一標準的東西,對於凡事必須合法的公家單位來說,無非是個燙手山芋。
從此修正案推測,或許行政院拿寶劍一揮,就能夠繞掉國土計畫的層層規範,兌現政策開出的山屋支票嗎?若說山屋整建是為國家高山觀光奠定基礎,當然也可以是國家重大建設。
為何我會有如此聯想?為這一道修正案辯護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在《山林解禁》政策中扮演主導角色的張景森。與建設最為相關的行政院營建署,還是國家公園的上級單位。
.
【從國土計畫到國土保衛戰】
這又是一個開發與經濟的兩難命題。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此事,當然是希望人民寄予信任,讓他們能夠免受管制,順應情勢快速執行國家級的重要建設;但從環團的角度來看,何謂重大國家建設並無標準,等於中央球員兼裁判,假如開發派當權的話,環境又要面臨一波浩劫。
此修正案首當其衝的議題,倒也不是跟開發機會有限的山域有關,而是平地上的違章建築、違法農舍民宿、違章工廠等等。政務委員張景森認為,現行國土計畫法最嚴重問題是「限時完成」和「僵化無彈性」,也就是說一定期間內的重大民間投資和政府重大建設都得卡關,況且限時通過又會讓政府在壓力之下規劃失當,所以這把尚方寶劍能爭取一個緩衝空間。
這就是這一場「國土保衛戰」的背景介紹。
然而,根據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國土計畫的公民參與能量不足,等同於各地政府主推的計畫往往缺乏民間團體的督導,說明會、公聽會一場一場接著開,瞭解並能提出建議的公民卻非常有限。
.
【我們山友們該如何看待此事?】
就我來看,許多政策的結果都是如此,只要沒有人持續的關切,最終我們往往只會在承受苦果時恍然大悟。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想懲罰性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不就是民間長年缺乏登山教育以及政府體制法令不完善的共業嗎?
山域政策影響我們熱愛的山林環境──或是說更明白一點,「政治」影響一切環境。我國目前登山文化正處於轉型期,對於山林該開發吸吐更多訪客,或是該以管制保證訪客體驗尚無共識。假如修正案通過,政府大權在握,你說未來會不會出現高山纜車?豪華山屋BOT?大型淺山開發案?高山休閒農場?高山露營區?沒人能證明一定會有,也沒人能證明一定不會有。至於這些可能性是不是大家所樂見,就不知道了。
我支持山域地帶應保持原特性,限縮環境中人造物的痕跡,才是真正的自然。我知道的傳統登山者,理應是讚許獨立精神,喜歡遠離文明與水泥的一群人,不是進入山林依然要享有同樣便利的速食消費者。
所以,即使政府強調要經行政院核准的計畫才行,但這個權力是如此的巨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認為中央應該顧慮到民間監督能量不足的現狀,提出更好的方案,以免未來真的成為了濫權的特別通道。
更進一步來說,開發對地方影響最鉅,但假如這個「地方」是處於弱勢的偏遠鄉鎮,哪裡會有能力為自己爭取權益,與掌握大權的政治菁英、政黨派系、大型財團對抗?甚至部分在地人士短視近利,得到好處就輕易放行,破壞水土保持、環境汙染等問題卻是要全民一起吸收。
.
我認同政府對於開放山林上的努力,但開放與開發上的平衡乃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欲實現政策支票,應該要有更符合法治精神的做法。
別忘了報導者之前才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一度將820林道盡頭評為畢祿山屋預定地,卻少有人知道該處同時也是國寶山椒魚的重要棲所,是研究人員緊急通報才重新審議呢。
真的要將生態放在最前端,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國土計畫法修正案 #國土計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