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820林道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820林道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820林道歷史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山是個愛好收藏的長者,懷著人們忘卻在歲月中的記憶,靜靜迎接下一個明天。 有多少人料想的到,還有著那麼一台1985年上市的初代傳奇國產檔車-光陽與HONDA技術合作,一推出就造成轟動的王牌 135(HX 135),靜靜佇立在人倫林道的一處轉角,安享晚年呢? 當年就是這台車,激發了YAMAHA推出另...
820林道歷史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山是個愛好收藏的長者,懷著人們忘卻在歲月中的記憶,靜靜迎接下一個明天。
有多少人料想的到,還有著那麼一台1985年上市的初代傳奇國產檔車-光陽與HONDA技術合作,一推出就造成轟動的王牌 135(HX 135),靜靜佇立在人倫林道的一處轉角,安享晚年呢?
當年就是這台車,激發了YAMAHA推出另一個傳奇:追風135(RZX 135)與之較量;在那個經濟起飛的1980年代,掀起了一股全台競速,爭奪「最速國產機車」寶座的風潮。大度路、文心路、屏鵝戰備道... 這些存在於5、6年級生記憶中的熱血名字,與二行程高亢的排氣聲和陣陣白煙,重新組合出了「我們的青春」這幾個字。
雖然在1989年,光陽推出了有殼仿賽NSR 150、隔年YAMAHA推出了雙缸仿賽FZR 150後,王牌與追風正式和競逐速度的舞台告別,但無疑雙雙成為了台灣中年人心目中,曾經的那台「最潮的車」。
人倫林道的王牌,見證了很多事。
它見證了一個機車競速時代的興衰,
油箱上的夢想之翼,見證了HONDA與光陽合作的曾經,
而這一台,同時也見證了台灣林業的興衰。
————
台灣山裡加起來總長超過3600km的林道遺跡裡,有許多都留有「野狼機車」的蹤影,中平林道、武界林道、820林道、730林道...
它們被主人遺忘在山裡,漸漸被大自然吞噬,直到有某個念舊的車友走過,清清他們身上的落葉,讓它們更容易被來者欣賞。
而這台王牌,則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台,同時保存完整度也是眾林道機車遺跡裡前幾高的。也因為它的高完整度,往往會吸引路過的朋友,坐上去拍照留念。
然而,我卻沒有這麼做。
因為我想到了820林道上,那台身首異處、屍骨不全的車。
沒有一種機械結構,在經過30年鏽蝕無人照料之後,還禁得起高頻率的跨坐的。只要不斷有人去坐,擺出騎車的姿勢,那麼遲早有一天,所有的機車遺跡都會變成820林道那部的樣子,因為KUSO照而解體、崩毀,成為前輩的記憶碎片。也將證明,我們願意犧牲擁有歷史價值的事物,來換取一張可愛的KUSO照。
其實它們,都是台灣山林中獨特的風景,保存了屬於年代的記憶。靜靜的欣賞它,讓自己、還有同行的朋友們,下一次還能跟30年前的記憶打招呼,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呢!
喜歡原汁原味的老東西嗎?
山裡很多,期待你也能看見完整的它們!
就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守護山中所有的老記憶吧!
#希望你也能看見
820林道歷史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RTSPIRE📜〈萬物夜議,夜談眾生:記一場山野中的當代藝術集會〉
這次參與「人類世實驗學院:高山與當代藝術」計畫的主題「物的議會:步道.古道.警備道」,一行人從高雄桃源荖濃溪畔的林道步行上山,不是為了朝聖一個歷史遺址與舊路,而是開始讓身體、汗水、落葉、植物、土壤、山野、歷史地景交融在一起,逐步意識到彼此之間深層聯繫。而過程中逐漸勞累、疏鬆的身體與渙散的精神,或許是讓人們對於周遭事物的相互關係變得更敏銳,使得對話可以更直覺,也敞開思緒與肉身讓萬物的知識得以滲透——迎接萬物夜議的前奏。
✍作者
梁廷毓|第七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0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820林道歷史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前因為假期不足的緣故,山人上網盡是尋覓兩天內能完成的路線,其中之一正是鼎鼎有名的「畢羊縱走」。
... 看到一些生猛的紀錄,甚至有人能在一日內完成呢!正常步行時間大約14小時這樣 ... 🤔
也不是不行啦,但是考慮到畢祿山、羊頭山的登山口相距約20公里,俺才不想加碼踢公路咧!又看到大禹嶺某民宿老闆能夠提供接送服務,但我假如走的太晚才下山,豈不是太麻煩人了嗎?
左思右想,還是報了商業團。如此交通和公糧問題一起解決,更說動了兩個朋友一起參加,皆大歡喜!!
.
此商業團的規劃是第一天至畢祿山登山口附近紮營過夜,隔天一日之內完成畢羊縱走。因為請協作揹帳篷進去先搭好的緣故,團員僅需自備睡袋、睡墊,和分攤揹第一日的公糧而已。
但1位嚮導帶11位隊員,怎麼看就是不太對勁,莫非是畢羊這條路線太簡單了嗎?😅
好在嚮導發了無線對講機給押隊志願者,不然這隊伍一拉長完全就是會出現「非自願獨攀」的樣子。也罷,反正我原本就研究過這條路線,慢慢走最後也不會太心驚驚。
這一天,就是輕鬆沿著等高線健行,看看回歸自然的820林道長什麼樣子囉!
這條路的歷史遺跡說來還不少,例如斑駁的路牌、側翻的車輛和空餘骨架的機車,稍微留心都能看到喔~
-------------
註:本紀錄的時間點之後820林道即發生坍方,想去的人請記得查詢最近的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