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488的網紅心靈僻靜花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知扭曲,會帶來焦慮。 你很常焦慮嗎?和別人約好了,遲到、下雨、塞車是否讓你不耐?不如預期的事發生、變動或改變,是否牽引著你的心情及內在景色?世事間的變幻會讓你在內心譴責自己並且責怪他人嗎? 這些焦慮的情況其實很有可能來自於扭曲的認知,一個人的認知也就是對事件的看法及想法,或是對人事物的理解,是...

  • 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17 07:42:02
    有 83 人按讚

    認知扭曲,會帶來焦慮。

    你很常焦慮嗎?和別人約好了,遲到、下雨、塞車是否讓你不耐?不如預期的事發生、變動或改變,是否牽引著你的心情及內在景色?世事間的變幻會讓你在內心譴責自己並且責怪他人嗎?

    這些焦慮的情況其實很有可能來自於扭曲的認知,一個人的認知也就是對事件的看法及想法,或是對人事物的理解,是個人重要的信念或基模。而這信念及基模則源由幼年時期與原生家庭成員互動下所產生的,比如從小在女性多數男性少數家庭下長大的男孩,會學會上完廁所把馬桶蓋放下歸回原位,以方便下位女性使用者使用。而上完廁所把馬桶蓋放下就會是這個男性對於這件事的認知;但相反地若是在一位男性多數的家庭長大下的孩子,很有可能沒有這個習慣也不認為把馬桶蓋放下是「原位」,也許在他們家中馬桶蓋掀開才是原位,那麼這樣的信念基模所導致的認知差異就會是人際互動間容易磨擦的點了。到底你說的原位是原位,還是我說的原位是原位。很多事情其實也沒有正確答案,只是認知不同而已。

    但是什麼是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呢?也就是早年的邏輯錯誤所支持的思考基模,依照認知治療鼻祖也曾是精分分析師的艾倫.貝克(Aaron Beck)所分,有九種認知扭曲分別為:

    1. 雙極性思考:

    也就是全有或全無,非黑即白的思考過程。依照之前分享的克萊因的客體理論,這種雙極性思考可以說是母嬰分化未完全,也就是尚未整合好媽媽與壞媽媽,認為對自己不利的都是壞人。因此容易在他人表達與自己不同意見時,有著想要抵制反駁他人思想,或是感到他人對自己的價值否定感。

    比如說我表達對一件事的看法,而當你表達的看法與我不一致時,我會感覺你在攻擊我,於是我要反擊回去,而內在感受是覺得你在否定我這個人,你就是覺得我什麼都不懂,我很笨,你最厲害,而不是單純的你的想法與我不同。
    或者另一個例子,如果這件事我沒做成,我下半生就完了;如果這次沒被晉升,我就是個失敗者。

    2. 選擇性摘要:

    從事件中選取某個想法或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認知。比如我覺得你看不起我,所以當你很大聲地宣告你一年賺多少錢時,我覺得你就是在貶損我,認為我比你差很多,看不起我。而這樣的感受太令人不舒服,於是防衛機制出現反擊或迴避。但其實是源自於我埋藏在底層的低自尊感,而投射在他人身上的自大,讓他人來演出被我壓抑的自大感,但因為被我潛抑所以看著你演出我會很不舒服,於是我就攻擊你自負自誇讓人討厭,甚至返向回來覺得你根本是看不起我。

    3. 讀心術:

    認為自己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比如我約你去逛街,但你推說有事不能,我「認為」我知道你其實是因為不喜歡我才不跟我去逛街的。

    4. 負向預測:

    相信某些不好的事要發生,但沒有證據來證明這件事。比如考試結果出爐前,我會覺得我這次一定考不過,但並沒有任何跡象或證據來支持這種想法。

    5. 災難化:

    誇大事件的不良結果,以致於變得擔心害怕。比如我這個月業績不好,那我接下來人生該怎麼辦?我沒有一技之長,又無法換工作,那麼我老了存款花完了要如何過生活,到時候也沒有體力賺錢,我該不會淪落到睡在路邊吧?

    6. 過度概括:

    依據幾次負向經驗,而過度概括扭曲想法。這很像把上一個災難化泛濫化,就是一件事會牽到另一件事,而變成全部事都很慘。比如因為我數學考試不及格,我就是一個很不會考試的人,我不是一個好學生,以後出社會我怎麼找工作,我根本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7. 貼標籤:

    對自我的負向看法,是由於幾個錯誤或犯錯而自我貼標籤所創造出來的。也就是上述過度概括的延伸版,延伸到個人的自我觀點都受影響。也就是你考試都不及格,等同於你出社會找不到好工作,你這種人撿角了。

    8. 誇大或貶抑:

    誇大不完美,或是貶抑美好之處。明明事件進行地不錯,但我就是覺得那天簡報講得不好;或是事件已過了很久,我還是忘不了那天自己所犯的錯誤,怎麼可以犯這種錯,怎麼會這樣,我到底在幹什麼啊?

    9. 個人化:

    認定一件與個人不相關的事與自己有關,會產生個人化的認知扭曲。比如今天出門下雨、開車遇到塞車、同事出錯、老闆盯業績,全世界都在針對我,是看我不爽就對了啦!

    以上認知扭曲若常發生,會導致我們無法好好評估與計劃,就容易感到焦慮、挫敗或憂鬱。因此若是你感覺到自己正在焦慮,也許可以檢視一下焦慮的當下,你是如何思考的。對一件事的認知,是否有上述扭曲的成分存在而導致自己朝某個方向思考,而產生某種情緒或感受。

    被感知的東西,往往是感知者的一個延伸。

    #雜念與雜唸
    #對心理及靈魂運作有興趣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統計人數中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時間:
    很多同學在尋問其它時段,我想先開放這三個時段,你們可以自行選班,人數滿即開課。
    A:星期三晚上8-9點
    B:星期四下午3-4點
    C:星期六晚上7-8點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 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 在 北歐心科學 NordicHear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30 19:44:34
    有 266 人按讚


    虛偽的左派深層政府最害怕真相,它們利用媒體與學界掩飾一切、愚弄人民。當你表現出一點不同意他們觀點的跡象,種族歧視、反移民人權、反女權、反性別平權、反福利政策、反環保綠能的帽子馬上扣下。當然,我說的是現今的美國;而台灣,支持民主黨「進步價值」的左派青年、知識份子,甚至是媒體,在21世紀初也開始有這種傾向。

    挑這篇已不是「新聞」的報導其實具有重大意義,首先是美國主流左媒竟然可以無下限到連一名頭戴 MAGA 帽子的青少年都要啟動戰爭機器聯合瘋狂追殺;然後被「取消」的青少年在媒體和網路霸凌下毫不退縮,悍然提告,讓多達13家媒體露出其反基督、反傳統價值、反川普的原形,而跳得最歡的《CNN》最早對假新聞以鉅額賠償和解。再來是這名青少年提到左派以政治正確「取消」美國人民的存在感,只因違反「進步價值」且拒絕保持沉默就會被媒體與網路聯合壓制、封殺。許多人因而被解僱、被羞辱甚至被威脅。

    這就是所謂的「取消文化」,請參考︰https://www.storm.mg/article/2842201

    還有一點,是媒體慣用且十分有效的方式:「洗新聞」。當發生對媒體與其背景不利的事件後,媒體不是淡化處理就是不斷製造「新聞」以沖淡影響,進而讓該事件在民眾記憶中消失。

    屬於時代華納集團,也是以負面新聞攻擊川普最多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26日同意肯塔基州考文頓天主教學生尼克·桑德曼(Nick Sandmann)提出的訴訟中,以「未披露」的2.75億美元金額達成「假新聞」和解,起因是該媒體以虛假新聞「報導」了他與一位老年美國原住民權益運動者的遭遇,而導致假新聞病毒式傳播,使這名學生遭受網路霸凌,俗稱被「取消」。

    桑德曼的律師托德·麥克默特里(Todd McMurtry)和林木(Lin Wood)去年3月對《CNN》提起了2.75億美元的訴訟,原因是1月在華盛頓特區考文頓天主教高中學生在「為生命遊行」的事件錄影顯示,桑德曼和參加印地安原住民遊行的內森-菲利普斯對峙中以微笑相迎。《CNN》和其它全國性媒體以假新聞誤導的方式播放了這段影片,暗示桑德曼和幾個戴著 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的學生在嘲諷菲利普斯。

    桑德曼的家庭律師指責該網媒欺負這位戴著紅色「讓美國再次偉大」球帽的考文頓天主教高中生,以推動其政治目的,《CNN》對此予以否認。與它的「事實第一」公關策略相反,《CNN》無視事實,將其反川普行動放在首位,對桑德曼發動了為期7天的媒體霸凌,對他進行虛假、惡毒的攻擊,而他的「罪過」不過是戴了一頂 MAGA 的紀念帽。根據3月提起的58頁訴訟說。

    托德·麥克默特里告訴《Fox News 福斯新聞網》,針對多達13家其它被告的訴訟將在30到40天內提出。其中包括:《ABC 迪士尼》、《CBS 哥倫比亞》、《The Guardian 衛報》、《The Huffington Post 赫芬頓郵報》、《NPR 國家公共廣播電台》、《Slate 板岩》《The Hill 山丘》、《Cincinnati Inquirer 辛辛那提詢問者》、《North Jersey Media 北澤西媒體》等。他補充說,針對《WP 華盛頓郵報》和《NBC環球》的單獨訴訟已經提告。

    《News Break》CNN settles $275M “FAKE NEWS” lawsuit with Covington Catholic student Nick Sandmann

    https://www.newsbreak.com/…/cnn-settles-275m-fake-news-laws…

    弄虛作假的美國主流左媒,終於踢到鐵板。但比起川普動了它們大老闆們的乳酪,擋了每年至少數千億美元財路來說,幾億美元的賠償還不算什麼。預料這些主流左媒不會學到教訓,對川普的負面報導仍將持續。

    如果看過週五晚介紹《絕望者之歌》的讀者網友,應該可以猜出尼克·桑德曼就是來自鐵鏽地區的貧窮藍領白人階級「鄉巴佬、紅脖子老粗」後裔,是川普啟動製造業回流美國,讓「鄉巴佬」們有了工作,桑德曼才有機會就讀大學。也正是「鄉巴佬」文化,讓他擁有強烈愛國心並保有傳統價值觀;而且對媒體與網路的聯合追殺,他不但沒逃避,還對所有製造假新聞霸凌的媒體提告,這正是「鄉巴佬」們信奉的行事方式。

    桑德曼參加「為生命遊行」而引發此一事件,原因在於他支持《心跳法案》。根據美國最高法院「Roe vs. Wade」(同時也是墮胎合法化的關鍵法令)中,允許在24週以內墮胎。之所以會有24週這個決定,是因為醫界認定24週的寶寶可以在體外生存下來,形成獨立的生命。實行《心跳法案》的州則是將這個時間點提前到8週左右,除非胎兒或母體有醫學上的問題,不能合法墮胎(要不然就要去美國其他州進行手術)。

    再談到左膠,他們似乎忘記這個專頁只是個人閱讀後的寫作平台,而不是媒體。竟然要求有評論就必須要雙方各打50大板的假中立,如果提到拜登戀童癖就要談川普風流史;好比你批判國民黨貪腐、親中、舔共,也必須同時罵民進黨墮落一頓才行。既然左膠連翻譯的修飾與註釋也要挑三揀四,本文以下就對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的這篇報導完全直譯。其實即使完全直譯,他們同樣會批評《Daily Mail》不中立,說得好像《CNN》、《NYT》、《WP》、《WSJ》、《NBC》、《ABC》、《CBS》、《BBC》、《VOA》都很中立一樣。

    《Daily Mail》26 August 2020

    【標題】

    不服輸的考文頓天主教青少年尼克·桑德曼戴上了讓他「聲名狼藉」的 MAGA 帽子,他抨擊激進左派媒體,說他拒絕被「取消」。

    【前言】

    17歲的尼古拉斯·桑德曼(Nicholas Sandmann,又名 Nick 尼克)週二在共和黨大會第二晚演講時戴上了他的「 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

    他說媒體試圖「取消」他,只因為他戴著一頂 MAGA 的帽子。

    「我的生活在那一刻永遠改變了,主流媒體的全面戰爭機器進入攻擊模式」,桑德曼在第二晚說。桑德曼在林肯紀念堂的台階上與美國原住民權益運動者內森·菲利普斯(Nathan Phillips)對峙時的影片引發了病毒式傳播。

    他在1月份與《CNN》達成了秘密和解,在起訴索賠2.75億美元後,他聲稱媒體的報導是誹謗。訴訟指稱草率的新聞報導錯誤地將他描述為種族主義的煽動者;事件的完整鏡頭顯示,美國原住民權益運動者首先逼近他;和解金額仍然保密,但在法庭上卻奇怪的險些被披露。

    【內文】

    一名肯塔基州的少年因去年在林肯紀念堂與一名美國原住民互動的視頻而聞名,他週二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二天發表講話時表示,他不會屈服於「取消文化」。

    17歲的尼古拉斯·桑德曼在大會上表示,他認為新聞機構在報導這一事件時受到「反基督教、反保守主義、反唐納德·川普」偏見的驅使,因為他戴著一頂紅色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

    「如果他們推進的敘事毀了一個來自肯塔基州考文頓少年的名譽和未來,那就這樣吧」,桑德曼在林肯紀念堂--讓他成名的事件發生地--預先錄製的消息中說 「這將教會他不要戴 MAGA 帽子」!

    這位考文頓天主教高中學生與《CNN》達成了和解,他以誹謗罪起訴《CNN》。由於法院規則的怪異,這筆金額幾乎被披露,但現在將「維持保密」,因為大流行病將預定聽證會推遲到他18歲生日之後。

    2019年1月遭遇的錄影顯示,桑德曼和美國原住民權益運動者內森·菲利普斯站得很近。桑德曼看著對方,不時還微笑著;菲利普斯則唱著歌、敲著鼓。

    桑德曼說,媒體在報導他們的對峙時,試圖「取消」他。

    「我的生活在那一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流媒體的戰爭機器全面啟動,進入攻擊模式」,桑德曼聲稱。「他們這樣做,沒有調閱事件的完整錄影,沒有調查菲利普斯先生的動機,也沒有詢問我的說法。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真相並不重要」。

    「我知道了發生在我身上的遭遇是有名字,它叫做被取消」,他繼續說「被取消就是發生在這個國家各地人們拒絕保持沉默而被極左派壓制的事。許多人被解僱、被羞辱甚至被威脅。通常,媒體是一個主動的參與者」。

    桑德曼堅持說:「但我不會被取消,我努力反擊,揭露媒體對我的所作所為,贏得了個人的勝利」。

    「雖然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但我期待有一天,媒體能恢復提供平衡、負責和承擔責任的新聞報導。我知道川普總統也希望如此」,桑德曼最後說。

    他還稱川普是「'媒體不公平報導的最大受害者」。

    桑德曼週二在大會上詳細介紹說,他在華盛頓特區上學時買了這頂 MAGA 帽子,參加支持生命的「為生命遊行」年度抗議活動時穿過首都。

    「2019年1月,我參加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生命遊行活動,在那裡我為捍衛未出生的生命而示威」,桑德曼在他預先錄製的演講中詳細介紹了這一活動。「當天晚些時候,我買了一頂『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因為我們的總統唐納德·川普是我們國家歷史上最支持生命的總統,我也想表達對他的支持」。

    旅途中,菲利普斯走到這名戴著新的紅色 MAGA 帽子學生面前在,在離他臉部幾英寸的地方敲了敲鼓後,桑德曼引起了病毒式傳播。這名少年因為在對峙中的一臉笑容而受到媒體指責。

    桑德曼週二解釋說,「尷尬的微笑」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想法,避免讓自己尷尬或進一步刺激菲利普斯。

    桑德曼在1月份與 CNN 達成了秘密和解,此前他起訴該網媒索賠2.75億美元,並稱該網媒在去年一段病毒傳播影片的報導中誹謗他。

    據《辛辛那提問詢報 Cincinnati Enquirer》報導,和解金額似乎是通過肯塔基州肯頓縣的遺囑案件披露的,因為當時桑德曼還是未成年人,不能直接索要這筆錢。

    由於法院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中的拖延,根據法院文件,桑德曼最近年滿18歲,不再是未成年人,可以自己索要這筆錢。

    桑德曼是來自肯塔基州帕克希爾的考文頓天主教高中的學生之一,他們於2019年1月在華盛頓特區參加「為生命而戰」反墮胎集會。

    他與內森·菲利普斯面對面的鏡頭在網路上廣為傳播,後者當時正在參加一場單獨團體支持美國原住民權利的示威活動。

    戴著一頂紅色「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的桑德曼和菲利普斯後來都說,他們正試圖化解參加各種示威活動的三個不同團體之間的緊張關係,其中包括顯然是為了反抗議美國原住民而到來的希伯來以色列黑人。

    遭遇的錄影顯示,菲利普斯走到桑德曼身邊,並站在離他很近的地方,桑德曼注視著他,有時還微笑著,菲利普斯在他臉旁唱歌和敲鼓。

    桑德曼後來解決了對《CNN》和其他媒體的訴訟,稱他們斷章取義,誣陷他和其他考文頓學生嘲諷和恐嚇菲利普斯。

    這位肯塔基州的少年是週二(8月26日)在虛擬的共和黨全國大會上預定的發言人之一。

    桑德曼安排在集會的第二天晚上發表演講,敦促選民再次選舉唐納德·川普總統,當時的主題是「機會之地」'。

    桑德曼現在在推特上自稱是特蘭西瓦尼亞大學學院(the Transylvania University College,源於拉丁語,意指「在森林那邊」)共和黨人的發言人,他在推特上說,他無法表達「我對能參加今年的 RNC(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是多麼興奮」!

    他將與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川普(Melania Trump)和國務卿邁克·龐佩奧(Mike Pompeo)一起出現在大會上,因為大會關注許多熱門議題,包括墮胎和中東政策,並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描繪成過於極端,無法贏得11月的選舉。

    「我們需要繼續談論喬·拜登的激進政策」,川普連任競選經理比爾·斯蒂芬(Bill Stepien)週二接受《政治家 Politico》在線採訪時說。「我們越是談論喬·拜登及其黨內激進派推行的民主黨政策,我們的情況就越好,我們在這場比賽中的勝算就越高」。

    上個月,桑德曼的律師發誓要對《CNN》和《華盛頓郵報》採取額外的法律行動,因為他們涉嫌違反了他們在最初訴訟中達成的和解協議中的保密協議。林木(Lin Wood)律師將這兩家媒體再次置於他的訴訟範圍內,他指責《CNN》主播布萊恩·施泰特勒(Brian Stetler)和一名郵報記者在推特上炒作和解協議,違反了保密協議。

    【NICK SANDMANN 在 RNC 的演講全文】

    大家晚上好,我是尼克·桑德曼。我的名字是尼克·桑德曼,我就是去年在林肯紀念堂台階上與一群抗議者相遇後被媒體誹謗的少年。

    在開始之前,我要感謝川普總統給我機會分享我的一些故事,以及為什麼它對今年11月的選舉如此重要。

    2019年1月,我參加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為生命遊行」,在那裡我為捍衛未出生的生命進行了示威。當天晚些時候,我買了一頂「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因為我們的總統唐納德·川普是我國歷史上最支持生命的總統,我也想表達對他的支持。現在回想起來,我怎麼可能想到,戴上那頂紅帽子的簡單舉動,就會釋放出左派的仇恨,讓自己成為全國各地網路和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目標?

    作為來自肯塔基州,亞伯拉罕·林肯的出生地,我和同學們參觀了林肯紀念堂。我發現自己與內森·菲利普斯和其他職業抗議者面對面,希望把我變成最新的海報孩子,顯示為什麼川朗普是壞的。雖然媒體把我描繪成臉上帶著「無情笑容」的侵略者,但實際上,錄影證實我是背著手站著,臉上帶著尷尬的笑容,隱藏著兩個想法。一、不要做任何可能進一步激怒在我臉上敲鼓的人的事情;二、想聽從家人朋友的建議,千萬不要做任何讓家人、學校、社區難堪的事情。

    在我知道發生了什麼之前,一切都結束了。菲利普斯先生的一個煽動者同伴大喊「我們抓住他了」!「這一切都在錄影上」,「我們贏得了爺爺」!我以為是一次奇怪的遭遇,但很快就發展成了一個包含影片的重大新聞。

    我的生活在那一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流媒體的戰爭機器全面啟動,進入攻擊模式。他們這樣做,沒有調閱事件的完整影片,沒有調查菲利普斯先生的動機,也沒有詢問我的說法。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推進他們反基督教、反保守主義、反唐納德·川普的敘事方式。如果他們推進的敘事毀了一個來自肯塔基州考文頓少年的名譽和未來,那就這樣吧,這將教他不要戴 MAGA 的帽子!

    我了解到,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有一個名字。它稱為被「取消」,就像在廢止、如同被撤銷、如同作廢的意思。

    被取消就是發生在這個國家各地人們拒絕保持沉默而被極左派壓制的事;許多人被解僱、被羞辱甚至被威脅。通常,媒體是一個主動的參與者。

    但我不會被取消,我奮力反擊,揭露媒體對我的所作所為,贏得了個人的勝利。雖然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但我期待有一天,媒體能恢復提供平衡、負責和承擔責任的新聞報導。

    我知道川普總統也希望如此。我很自豪地說,在我的媒體噩夢中,我一直得到川普總統堅定不移的支持。我知道你會同意我的說法,當我說這個國家沒有人比唐納德·川普總統更是不公平媒體報導的受害者。

    在11月,我相信這個國家必須團結在一個總統身邊,他呼籲媒體,拒絕讓他們創造一個敘事而不是報導事實。

    我相信,我們必須與一位將挑戰媒體回歸客觀新聞的總統一起。

    我相信,我們必須一起擁抱我們的第一修正案的權利,而不是躲在對媒體的恐懼中,也不是躲在科技公司或憤怒的暴徒中。

    這值得我們為之奮鬥!這是值得投票支持的!這就是唐納德·川普總統所代表的。

    謝謝大家今晚聽我講話,還有一件事...讓我們...讓美國再次偉大!

    《Daily Mail》26 August 2020
    Defiant Covington Catholic teen Nick Sandmann puts on the MAGA hat which made him notorious as he rails against 'the radical left media' saying he REFUSES to be 'canceled'.(內有影片)

    https://www.dailymail.co.uk/…/Covington-Catholic-teen-Nick-…

  • 8個跡象別再相信你老闆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06 15:38:44
    有 1,536 人按讚


    李開復:認真對待你的年度計劃

    又到了總結逝去的一年,規劃新一年的時候了。你的2018年年度計劃實現了多少,2019年的年度規劃又想做些什麼呢?

    最近看到的一個段子:“ 2019年我的目標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該在2017年完成的我在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2015年制定的目標!”

    希望你的年度計劃不會是這樣。好好規劃年度計劃,對人生會有意想不到的影響。

    ▍制定明確目標,知道為何活著

    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一個明的人,一定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上進心的人,一定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為什麼活著。

    哈佛大學有一個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其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狀況很有意思。占3%的人,25年來幾乎不曾改過人生目標,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如白手起家的老闆、行業精英等;占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不斷達成短期目標,生活狀態穩步上升,如醫生、律師、工程師等;占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中下層,過著安穩但沒什麼成績的生活;至於那27%沒有目標的人群,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失業、抱怨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你選取什麼樣的目標,制定什麼樣的計劃,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設定一個好的目標,是人生一次心靈的旅行。我們最終出現在什麼地方不是偶然,而是我們內心的願望得以實現。

    無論是工作、學習、家庭,如果你缺少目標,沒有計劃,你就會感覺缺少了前進的動力,沒有了目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沒有方向,你怎麼努力怎麼付出?所以不是你不能成功,而是缺乏目標。

    ▍制定計劃的6個關鍵

    •目標明確

    有個人經過一個建築工地,問那裏的石匠們在幹什麼?三個石匠有三個不同的回答:第一個石匠回答:“我在做養家糊口的事,混口飯吃。第二個石匠回答:“我在做整個國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第三個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三個石匠的回答給出了三種不同的目標,世界上沒有懶惰的人,只有缺少明確目標的人。

    • 目標可行

    很多人在制定計劃時,通常壯志淩雲,給自己提出很多要求,但在執行時就發現有些是做不到的,大多數人會因此全盤放棄。我建議不妨挑一件可行但有難度的去做,尤其是第一次。人總是需要靠著一些小小正面的成就感,慢慢建立自信。
    心理學家克裏斯•哈特說,大部分人設定的是達不到的目標,根本算不上年度計劃。像在年內結婚、中彩票等。這些不是決定,而是願望。因此,年度計劃的目標必須是可控的,實際的、現實的和積極的。成功的秘密在於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且放棄面面俱到。還有就是當你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時一切就豁然開朗了。
    很多人最終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一開始的目標出了錯。一個恰當有效的目標,是指引自我心靈的明燈和助推劑。

    • 計劃具體

    制定一個目標時要儘量具體化、可衡量。例如,不要將目標訂為「多做善事」,這不夠具體,也無法衡量,可改為每個月到老人院做義工一次。如果你的年度計劃是在2019年戒煙的話,你必須說明在哪一個月完成。如果是減肥,你必須具體到減掉多少分量和要花多長時間。

    加拿大卡爾登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蒂莫西·皮曲爾認為:新年計劃是一種“文化拖延症”,是人們徹底改造自我的一種嘗試。人們制定計劃是為了激勵自我。但人們往往尚未準備好改變他們的習慣,特別是那些不良習慣;而這是年度計劃失敗率高的原因。

    彼得赫爾曼教授及其同事已經鑒別出他們稱之為“虛假希望綜合症”的心理狀態;這意味著那些人的計劃極為不現實且與他們內心中對自我的看法不一致。這一原則反映了積極肯定的原則。當一個人對自己做出的積極肯定是自己都不能相信的那種時,那些肯定不僅無益,而且有害自尊。

    哈特博士建議人們夢想可以宏大,但是計劃要具體。“寫下你的各項計劃,在每一項後面注明要實現該項計劃你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還要加上詳細的時間安排。”

    • 計劃慎做

    我們常常選擇先去做緊急的事,例如明天就要考試,一定會花時間去準備,不必靠年度計劃來督促自己。但人生中有太多重要卻不緊急的事,年度計劃必須挑選對人生有影響力,或重要的事,例如健康、前途、累積學識、人際方面成長相關的計劃。

    學好英文是個典型的例子,從人生學習的角度來說,學好英文很重要,但沒有急迫性。尤其離開校園後,如果不在外商,或是工作上用不到英文,就可能鬆懈,十分可惜。

    •計劃要堅持

    改變一個習慣大約需要三個星期,通常困難重重。往往人們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不願堅持到底。他說,“你會經歷焦慮、迷惑、喪失動力以及懷疑自我。然而這些都是你取得進步的跡象。假如你堅持,你也許會實現自己的年度計劃。”

    另外還提醒大家不要只想著果實,而忘了制定基本規劃:達到目標需要的那些活動。

    • 計劃要結果導向,要總結

    計劃要重視結果導向,而不只是過程。例如,1 個月減重1 公斤,而不只是每天早上不吃飯;或託福成績提升50分,而不只是每天花時間背單字。Time-based 有時間性,在某段時間內完成計劃。
    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目標,你需要首先反思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可以列一份清單:“你是否完成了年初的計劃?較之一年前,你是否更健康、更快樂、或更成功?你是否更喜歡自己?如果答案是‘是’,你是走在正軌上。但是假如你感覺進退兩難,你需要問自己有哪些事情要改。歸根到底,重復同樣的事情如何能夠讓你進步呢?”對自己的計劃有一個總結。

    ▍個人分享

    我分享一個擴展人際關係的年度計劃。多年前,我從中國調回美國微軟總部,為了拓展社交圈,我計劃多認識新朋友,雖不像Mark一天認識一位,但我規定自己每週和一個新朋友吃飯,或喝茶。

    去哪兒找那麼多人吃飯啊?我教你我的秘密:每次和新朋友吃飯,談話中留意有沒有什麼他的朋友是你希望認識的,吃晚飯前務必請他再介紹一位朋友給你,增加你的社交圈。

    其實人生有很多機運,不是靠著最要好朋友的“強”關係,而是維繫你的上百個“弱”關係; 如果能夠掌握更多人脈,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機會。如何認識新朋友?可以請朋友引介關於新技術、產品管理、投資領域中的佼佼者,這樣既能認識新朋友,也能增廣新知識,拓展新視野。

    人總是有惰性,喜歡窩在自己的舒適圈,要想成長,就必須改變。當你訂下年度計劃,認真執行一陣子後,你會發現,任何新目標都可以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再刻意執行。想要改變,就先從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