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711寄杯可以跨店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711寄杯可以跨店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711寄杯可以跨店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711寄杯可以跨店嗎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007的網紅愛創業iStartu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章探討 #超商咖啡之戰 #寄杯VS不寄杯 #小7VS全家】 有文章提到711不寄杯原因是因為會導致現金流不穩定 然而以2018年來看,咖啡營收只占全年的6% 怎麼看都不會影響到整體現金流吧??🧐🧐 雖然目前711不做寄杯還是能贏過全家不少 但是全家的跨店寄杯領取,轉贈咖啡,這些功能⚙...

  • 711寄杯可以跨店嗎 在 愛創業iStartu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6-19 12:30:04
    有 39 人按讚


    【文章探討 #超商咖啡之戰 #寄杯VS不寄杯 #小7VS全家】
    有文章提到711不寄杯原因是因為會導致現金流不穩定
    然而以2018年來看,咖啡營收只占全年的6%
    怎麼看都不會影響到整體現金流吧??🧐🧐
    雖然目前711不做寄杯還是能贏過全家不少
    但是全家的跨店寄杯領取,轉贈咖啡,這些功能⚙️🔧🔨⛏
    以及額外的附加效應已經逐步威脅小7龍頭位置
    難道711還是要維持這種「穩定」的銷售方式嗎
    龍頭坐久了難免缺乏成長與創新
    從2017年PChome的潰敗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但是說不定711之後也會有什麼驚人操作也不一定啦😎😎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

  • 711寄杯可以跨店嗎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2-21 12:58:44
    有 711 人按讚


    開工啦!如果勞基新法沒有照政府預期性的資方會自律,預估年中下旬會有更多人投入創業市場;雖然我很喜歡觀察研究不同產業類別,但還是先以我正在職業也是很多人覺得門檻相對較低的餐飲業討論。

    年前新聞有播明星投資的連鎖燒肉店五家剩下兩家,其中一家也正評估是否要繼續營業?而且因為沒有獲利,所以不是所有正職員工都有年終獎金(業主說要看表現)。
    有家火鍋業者因開放讓消費者自帶食材且不額外收費,執行兩個月就以「為食安把關」結束服務。
    跨國連鎖餐飲集團負債29億,全球關閉6家餐廳;房東怕業者倒閉而自動減少三成房租。
    排隊名店不再排隊,媒體報導的店悄悄收店;連鎖餐廳撒錢買業配與財經新聞釋出利多消息,同時附上自家股票編號。
    台北東區、天母商圈、遠企商圈大量閒置的租售空店面,以及一杯220元(另收10%服務費)的冰拿鐵。

    讀完上述的內容,大家有看出端倪了嗎?
    現在是一個賣吃的都極大可能會賠錢的時代。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不合理的店租絕對是主因。
    超過2萬元的租金,房東就得繳納10%的租賃稅與1.多%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But!!!大部分的房東都將這些費用含在租金內,還要店家到國稅局與健保局申報。

    食材成本只有往上漲,如餐廳的牛肉已經漲了3次、豬肉2次、雞肉1次,漲價的理由不重要,反正也不會降回去。
    桶裝瓦斯的費用更是連續漲,連北韓試射飛彈都是漲價誘因。

    人事成本漲不是因為廢除的一例一休,要人加班本來就要付費啊,因為加班的時間就是營業時間;如果加班的支出無法靠營收打平,解決方案就是準時下班打烊,而非新法要用1:1換補休。(或是30人以上的公司勞資協調以及通報主管機關就能領到加班費。)

    因為員工都有年資,每年都要調漲才能留住好人才;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與休假,讓員工可以培養休閒嗜好以及人際關係,他們才能有健康的身心狀態進行單調乏味卻忙錄的工作(沒生意除了老闆哭哭,員工耗在那也累)。

    所以上班11、12小時後,還能間隔8小時再開始上班,以及連續上班12天再休息2天,都只是為了讓更多資方在市場中獲得較高的生存機會;但這只是方便了本身就體質不良的事業體,以不理性的經營方式苟延殘喘,而他們的存在會影響到那些人道經營的業主,終究傷害的是整體市場與國民健康。

    我很喜歡一些酸民笑我左焦(當然很多是讚美),但上述這段話明明就超右派的啊:《政府不介入讓市場自由競爭,淘汰無良靠壓榨獲利的企業,進而讓好的資本發展起來》。是不是右到90度了呢!?

    如我們經營的餐廳,其中2個月的純利是要支付員工的年終以及平日的獎金,雖然不是新聞上常播報的(高階)員工領10個月,但我們盡一家小店的最大能力,讓工讀生都有紅包可以領。

    讀到這裡如果你們剛好是不懂勞基新制帶來彈性好處而想投入餐飲業的朋友,以我這短短近四年的經驗可以分享小撇步:
    1、創業規模能小就小,自己要投入不要想請人幫你賺錢。
    2、如要請正職員工,請務必評估對方的人品與個性,不然除了金錢損失外,光管理與處理行政的心力時間,就是無法量化的成本。
    3、如越廚 Viet's Kitchen所在士林區的的坪數店租約在六萬(含稅)左右,如果其他單坪租金更高的區域,同樣的坪數要產出更多營收,才有辦法經營生存,只是這只得寄望更多來客數與拉高客單價(但要問自己憑什麼!?)。
    當然一出手都有千萬資金的朋友請直接忽略我。
    4、6萬左右的店租,每月至少要做到80萬才有可能在「帳面上」獲利一滴點兒。(這是非常粗略的算法,僅供參考)
    5、不要隨便買業配,花那些錢不如拿來投資自己的店。
    6、餐廳最終是人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的地方,食物品質與用餐環境才是最根本的核心價值。

    越廚邁向第四年,我們每天都戰戰兢兢的在經營,一有閃失就可能前功盡棄,也希望想創業的朋友,先不要想能賺多少錢,而是能把事情做到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