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3/21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3月⠀
⠀
❶ 將來銀行總經理離職⠀
⠀
▍將來銀行的將來在哪裡?⠀
⠀
3/18日,將來銀行的總經理劉奕成離職,引起各方的震驚,也讓大家的目光關注到「將來銀行」這家公司的業務上。將來銀行是台灣目前呼聲高的純網銀前三家業者。除了將來銀行,樂...
【03/15-3/21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3月⠀
⠀
❶ 將來銀行總經理離職⠀
⠀
▍將來銀行的將來在哪裡?⠀
⠀
3/18日,將來銀行的總經理劉奕成離職,引起各方的震驚,也讓大家的目光關注到「將來銀行」這家公司的業務上。將來銀行是台灣目前呼聲高的純網銀前三家業者。除了將來銀行,樂天銀行、Line Bank都已通過金管會的核可,拿到銀行營業執照的純網銀業者。⠀
⠀
雖然官方給出劉奕成離職的答案是因為「個人生涯規劃」,但是因為最近業務上的前進困難,也不免讓外接有其他臆測。將來銀行在競爭對手紛紛取得營業執照後,卻遲遲無法通過金管會的關卡。金管會的主委黃天牧,過去就提到,在多次查訪將來銀行的過程,發現許多缺失(如:資訊系統、資安)都沒有達到主管機關的要求。⠀
⠀
團隊內部也因為不少資開發的問題,讓無卡提款、連結電子支付帳戶等功能都無法正常運作。而將來銀行的資訊系統則是委託股東中華電信一起開發,在中華電信沒有金融系統經驗的情況下,金融與資訊的工作價值觀衝突也被傳出在內部油然而生。⠀
⠀
在金融產業,如果沒有良好的資安維護,會產生的後果可說是非常巨大,也因此管控會非常地嚴格。在劉奕成辭退總經理後,職位會由董事長鍾福貴暫時代理。腦粉未來也可以持續觀察這個神秘的金融科技產業。⠀
⠀
❷ 臉書公關操作:感謝蘋果⠀
⠀
▍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
⠀
蘋果在去年年底便重磅宣布,即將在今年初的 iOS14 推行新隱私政策。任何 App 有追蹤用戶的行為時,不管是透過蘋果在 iPhone 和 iPad 裡綁定的廣告識別碼(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IDFA)或是第三方業者的追蹤機制,都必須事先詢問用戶是否允許。⠀
⠀
原本臉書以代表小企業之名,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購買全版廣告,大力抨擊蘋果新的隱私政策。因為許多網路公司都會使用 IDFA 這個識別碼來收集用戶的使用數據,進行廣告的投放和評估廣告的效益。如果不能使用 IDFA(假設大部分的用戶可能都不會同意?)將不利於收集用戶資料和精準地投放個人化廣告,廣告的收益也會因此下降。⠀
⠀
但在3/18 臉書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的話鋒突然一轉,感謝蘋果新的隱私政策,讓臉書處於一個更有利的位置。因為當第三方追蹤管道弱化後,將會促使更多企業和商家們改到臉書和Instagram 銷售商品、進行商業活動,以便使用臉書原本就擁有的(第一方)用戶及用戶資料。⠀
⠀
臉書其實在2020年便推出了Facebook Shops和 Instagram Shops。接下來臉書將會引進更多的商品和功能,全力培植自家市集,為蘋果即將進行的大改動做好萬全的準備。⠀
⠀
❸ 臉書可能推出兒童版IG⠀
⠀
▍ 你知道IG有年齡限制嗎?⠀
⠀
不知道各位腦粉們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用IG呢?以利編自己大約是在高中時期入坑這款社交軟體,時至今日也用了將近六七年,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管道,更別提現在還多了腦洞的帳號以及許許多多支持我們的粉絲,更感覺到其重要性。⠀
⠀
不過也因為平台上愈來愈多形形色色的內容出現,造成兒童使用上的疑慮,因此臉書日前便證實可能在未來推出兒童也能安心使用的IG。⠀
⠀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臉書有意針對未滿13歲兒童推出專屬的Instagram平台,內含許多安全把關功能,使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子女使用社交軟體。其實早在2019年,臉書為了保障兒童的心靈健康,規定用戶在申辦帳號時必須填寫生日欄位,低於13歲者不得註冊。不過就像許多國高中男生在某些時間點會突然短暫變身18歲一樣,這類的防護措施顯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對兒童的保護相當有限。⠀
⠀
有鑑於此,臉書也在這幾年做了不少努力。像是在2020年4月22日臉書便對外宣布於全球70個國家推出兒童版通訊軟體messenger,除了讓家長有權利查看小孩的使用方式外,兒童也有特製的動圖與濾鏡可以選擇。日前IG的專案負責人Adam Mosseri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未來有可能開發的兒童版IG也會遵循類似模式,讓家長有權限查看子女的社群使用內容以及管控聯絡人等等,為孩童打造更無害善良的網路環境。⠀
⠀
以利編看到這則訊息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臉書為孩童的社群網路安全進行的許多努力的確在往更有效的方向邁進,但也憂心時時受家長監控的社群會不會反倒讓孩童的選擇受限,失去社群軟體推廣自由交友的初衷。 ⠀
⠀
▶文案 #腦編 #千層編 #以利編 🖋⠀
製圖 #千層編 🎨⠀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愛心、或是分享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當然別忘了追蹤 @big.brainhole,我們每週一、六固定分享商業新知🤯⠀⠀
📍更多商業時事請看 👉 #腦洞商業時事⠀⠀
⠀
#腦洞大開#bigbrainhole#腦洞商業時事#將來銀行#網銀#純網銀#劉奕成 #臉書#兒童#網路安全#IG帳號#facebook#apple#ios#廣告#行銷#平台#市集#商品
70邁app註冊 在 星光好選喆&電癮好選喆【贈獎專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送票好康來囉!!
星光好選喆的觀眾朋友趕快來抽電影票🤩
獻給想要向前邁進的人們,充滿感動的冒險故事
日本暢銷近70萬冊,感動全日本的動人繪本登上大銀幕《#煙囪小鎮的普佩》要來贈票啦!
.
⭐️索票辦法:
1.訂閱「電癮好選喆」YouTube頻道:https://pse.is/P58MU
2.將訂閱成功畫面截圖並貼至底下留言區。
3.標註要參加的場次(A場次或B場次)
.
*下載 MAGIC HOUR APP(magichour.tw) 免費登記參加更多最新電影特映場次~
這次沒抽中的朋友,還是可以在APP上免費登記報名,一樣有機會在APP上抽中參加特映喔。
Ø ios下載 https://tinyurl.com/24wfrpdv
Ø 安卓下載 https://tinyurl.com/8m9fpnat
.
⭐️符合以上辦法就有機會獲得【#煙囪小鎮的普佩】電影特映券序號一組,票數贈完為止:
A場次:
交換券使用日期:03/23(二)19:00(請於2021/03/22(一)中午12:00前兌換)
地點: 台中新光影城
B場次:
交換券使用日期:03/23(二)19:00 (請於2021/03/22(一)中午12:00前兌換)
地點: 台南新光影城
兌換APP:Magic Hour (magichour.tw)
.
⭐️活動細節:
*一人1組電影特映券序號。
*將於110/3/20(六)下午公佈得主。
* 兌換流程:至 Magic Hour特映app→免費註冊並成為會員→選擇指定電影及場次→輸入電子序號→完成登記→現場須核對證件領票
*每組序號僅能在兌換期限內使用一次,不得轉讓、轉售、掛失,亦不得要求兌換現金或其他商品或服務。
*為避免影響訂票人觀影權益,請填寫真實姓名,姓名及個人資料僅供特映活動確認身份及現場取票使用。
*APP訂票成功後,請註冊者於場次前一小時憑本人任一證件於影城現場取票,限本人親取恕無法代領。
*影城現場取票時提供之電影票券為已劃位之對號入座票券,不得要求變更座位或重新劃位。
*影城取票時間期限、放映場次、級別及其他放映現場相關事項,皆依各放映影城現場規定。
*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暫停、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及活動最終解釋權。
*若有特映及註冊相關問題,請來信至 magichour@gpx.tw 將盡快為您處理。
.
#煙囪小鎮的普佩 #車庫娛樂 #ETtoday分享雲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星光雲 #ETtoday看電影
電影預告👉http://yt1.piee.pw/3dfuy8
70邁app註冊 在 Flying with Justin 酒店/航空常客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ileslife Hong Kong 邁生活正式進入香港!所有交易享四倍哩程及抽高達一百萬Avios!!!
唔知咩係Mileslife就入呢度睇我介紹文啦:
https://flyingwithjustin.blogspot.com/…/news-updatemileslif…
未註冊既可以係呢度Download個APP,從手機APP Store download 「Mileslife」,登記帳戶,如為新帳戶可在推介人寫「JUSTIN1000」,會有1,000 哩程劵,可在下次消費時使用。消費滿$299可得額外1000哩:
https://www.mileslife.com/useraccount/invite/…
目前兩個優惠正在進行中,活動日期由即日至9月5日。第一個係所有交易可以有4倍哩程,如果本身去$1 HKD=1哩既餐廳,即係變成$0.25 HKD = 1哩!
第二個係最多transactions(每個交易要59 HKD以上)既可以得到100,000 Avios!共十個名額!😍😍😍😍
***讀者提醒,記得語言設置為英文才可以參加活動。(即簡體中文頁面不行)***
*台灣的朋友* 聽說下一步就要進軍台灣了,當然會幫大家緊密注意的!
70邁app註冊 在 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intech中國 - #行業動態
[ 招行要做金融科技銀行,平安要做科技公司]
最近招行和平安發佈了中期報告。除了靚麗的成績單,更令人關注的是,在中報里,這兩家發端於深圳的金融機構,不約而同地喊出了轉型金融科技的最強音。
招行中報稱,該行明確定位「金融科技銀行」,對標金融科技企業,加快向「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目標邁進。
在今年3月份公佈的2016年年報里,招行行長田惠宇表示,必須舉全行「洪荒之力」,推進以「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為目標的金融科技戰略。
這一次,招行直接明確了「金融科技銀行」的最新定位,再次走在了中國銀行業前沿。
今年3月初,繼加入R3之後,招行與英國央行、波士頓聯儲等11個組織加入「超級賬本」,意味著該行區塊鏈技術應用進入加速度模式。招行還在國內銀行業中率先推出了智能投顧系統。
作為深圳特區的另一顆金融明星,多年來,平安一直力推綜合經營與金融科技。
在剛剛公佈的中報里,董事長馬明哲表示,「智能科技的時代正在來臨,贏科技者贏未來。我們期待不遠的將來,逐步將平安從資本驅動型的公司轉變為科技驅動型的公司。」
據介紹,平安擁有中國金融機構中規模領先的大數據平台,大數據科學家超過500人,科技研發人員超過兩萬名,多項成果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決策AI技術以及平安區塊鏈技術等在上百個場景中應用。
在上週五舉行的中期業績說明會上,平安首席財務官兼總精算師姚波說,「平安科技的運用,不單單運用於內部子公司,同時也在逐漸向外輸出。我們希望通過交流,看是不是能更進一步改變或提升平安原有的傳統估值模式,不僅僅把平安當成一個金融公司或保險公司進行估值。」
或許,在馬明哲看來,哪怕即將邁過萬億市值,也並不值得驕傲。馬明珠心心念念的是兩大科技巨頭——騰訊和阿里,它們的最新市值都達到了4000億美元左右,不僅是中國市值最高的兩家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亦名列前茅。一些券商分析師更是喊出了「PAT」替代「BAT」。
短短幾年間,以騰訊和阿里為代表的科技巨頭,掀起了一股互聯網金融浪潮,並推動金融科技成為主流;與此同時,它們不斷斬獲金融牌照,拓展金融版圖,並且在支付、理財乃至借貸領域逐漸建立重大優勢。
招行和平安越來越意識到,在走向未來的路上,它們的最大對手,並非四大行或者人壽、人保,而是騰訊和阿里。
未來已來。一個新金融時代,悄然間降臨了。
《招行:舉全行「洪荒之力」推進金融科技戰略》
據中報披露,招行按照上一年度稅前利潤 1%提取專項資金設立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鼓勵全行利用新興技術進行金融創新。
在零售金融領域,招行堅持「手機優先」策略。截至今年6月底,招商銀行 APP 累計下載客戶數 4,805萬戶,年度活躍客戶數 2,855 萬戶;掌上生活 APP 累計綁定用戶數 3,753 萬戶,年度活躍用戶數 3,195萬戶;e 招貸產品交易規模 381 億元,餘額逾 300 億元。
在財富管理領域,招行在業內率先推出智能投顧產品——「摩羯智投」,上半年其申購規模累計達到 45 億元,平均回報位於非貨幣基金的前 1/3。
在支付結算領域,招行已上線國內及亞太地區首個區塊鏈跨境領域項目——跨境直聯支付區塊鏈平台,同時以移動支票打造企業移動支付結算業務新生態,截至報告期末,移動支票有效交易筆數 674.59 萬筆,同比增長 443.94%,交易金額 3,324.64 億元,同比增長 373.49%。
此外,招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長迅速。截至報告期末,註冊用戶 3,131 萬戶,核批客戶 1,189 萬戶,累計發放貸款 1,262 億元,貸款餘額323 億元,不良率 1.15%。
早在此前的2016年年報中,招行行長田惠宇就表示,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下一個十年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最大因子,金融科技將會重新定義商業銀行的經營之道。
「我們必須舉全行‘洪荒之力’,推進以‘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為目標的金融科技戰略。」田惠宇說,要不設上限地尋求數據、科技人才,加快敏捷開發和雲技術的創新應用,設立專門投資基金,孵化金融科技項目。
《平安:擁有規模領先的大數據平台》
馬明哲在此次中報中表示,平安持續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聚焦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四個核心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在醫療健康科技領域構建起完整的服務模式,在患者、提供商、支付方之間形成閉環。
據介紹,作為國內最早擁抱Fintech理念的公司,近10年來,平安每年拿出數十億元的科研資金,投入金融科技、醫療健康科技,通過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變革傳統金融業務模式、服務模式。
在金融科技領域,平安孵化了陸金所、金融壹賬通、壹錢包等金融科技服務平台;在醫療健康科技領域,孵化出平安好醫生、城市一賬通、萬家診所等醫療健康科技服務平台。
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的專利申請數高達1,458項。平安自主研發建成金融行業最大規模的專有雲平台,集團超過70%的核心業務系統已接入平安金融雲。
平安的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達99.8%,世界領先,且已成功應用於200多個集團內外部場景。
在人員上,平安集團擁有20000多名研發人員,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高達19%。此外,集團還與國內外頂尖大學、知名研究所等合作,如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研發金融及醫療領域的新技術。
在數據上,平安擁有中國金融機構中規模領先的大數據平台,數據規模高達8.5PB,單個用戶數據標籤達20,000個。
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及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已穩定應用於集團內外醫、食、住、行、玩及金融等多個場景中。
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專利申請數高達1,458項,覆蓋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雲技術及風險監測等多個技術領域。
source: 決策者金融研究院
http://mp.weixin.qq.com/s/X5m-gTLRDDE9VdsWpr_k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