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70年代日本女演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70年代日本女演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70年代日本女演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70年代日本女演員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你想到恐怖電影時,是不是總是想到導演老是找許多年輕的俊男美女演員在鏡頭前尖叫或看著電影中的反派角色殺死這些年輕演員,然後覺得這是一種透過物化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來販賣恐懼的低俗流行文化或資本主義呢?實際上,這個以年輕女性作為恐怖題材的核心其實帶有80年代開始崛起的性別研究色彩。過去被認為是登不...

  • 70年代日本女演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9 17:10:24
    有 15 人按讚

    當你想到恐怖電影時,是不是總是想到導演老是找許多年輕的俊男美女演員在鏡頭前尖叫或看著電影中的反派角色殺死這些年輕演員,然後覺得這是一種透過物化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來販賣恐懼的低俗流行文化或資本主義呢?實際上,這個以年輕女性作為恐怖題材的核心其實帶有80年代開始崛起的性別研究色彩。過去被認為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年輕女性的家庭、情感或自身認同煩惱,逐漸在80年代的恐怖片以及日本少女恐怖漫畫成為故事主要的劇情以及轉折點。換句話說,這些「少女的煩惱」逐漸成為了大眾對於關係衝突、情感壓抑以及對無力改變未來的無力感之具象化象徵。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以及公開討論與呈現情感文化的變遷,也是配合著70-80年代開始的性別意識興起,因此,這些恐怖對小編來說,不再只是代表著廉價對於性別的剝削,而是某種具有時代感的意義(也可能只是小編本人對於伊藤潤二的喜愛!)。

    -------------------------------------
    恐怖漫畫最受歡迎的時期,就是80年代,光是這時期的恐怖漫畫週刊就超過20種以上。我們甚至可以將1986年視為全日本少女熱愛恐怖漫畫的最高峰,因為當年一本恐怖漫畫月刊《萬聖節》(ハロウィン)創刊了,它在商業上的大成功,創造了一個新的社會流行詞彙:「少女恐怖漫畫熱潮」。

    《萬聖節》並不是第一部80年代的恐怖漫畫期刊,但它創刊號上的副標題,卻宣示著它龐大的野心:「(滿足)那些無法單純被快樂滿足的人們!」而它也的確迅速成為喜愛尖叫的少女們的最愛:A5的大開本(屍體飛散的畫面比少女的臉還大)、高達400頁以上的大份量(本體就是一件殺人兇器),等等。最棒的是,當代一流的恐怖漫畫家紛紛坐鎮《萬聖節》:恐怖大師楳図かずお(楳圖一雄)、血腥噁心系的御茶漬海苔、幻想力滿載的高橋葉介等等。

    這本雜誌對恐怖風潮的另一項重大貢獻,就是拉拔了一批日後成為恐怖漫畫界中堅的實力漫畫家。現今說到恐怖漫畫,言必稱之的伊藤潤二先生,他的職業生涯,就是從《萬聖節》舉辦的「楳図かずお賞」(楳圖一雄獎)裡出道的,他第一部被楳図かずお與菊地秀行等大師讚賞的出道作品,正是至今仍然被傳誦的《富江》;而在《萬聖節》的創刊號出道的,還有日後以華麗畫風的高帥美男子聞名的篠原烏童;以及本人是個大眼美女,而筆下的少女也是大眼美女——眼睛大到畸形詭異——的犬木加奈子等等。

    -於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因此而生,為什麼80年代的少女們,會喜歡這些「少女恐怖漫畫」?

    不知道是從哪位漫畫家開始引領少女恐怖漫畫的風潮的,畢竟恐怖漫畫從60年代即已在日本興起。也許是漫畫家們終於發現了,「大恐怖時代」中叫得最大聲的觀眾就是少女們。因此,有意識地瞄準少女們為主要客群的少女恐怖漫畫大量地出現。這些漫畫都有著相似的要素:描寫女性的苦惱。
    少女們永遠充滿苦惱,對外貌的苦惱、對體型的苦惱、對愛情憧憬的苦惱、對所愛之人開不了口,然後意中人跟人跑的苦惱⋯⋯幾乎是每位少女都有過的共通痛苦體驗。有苦惱,就有貪嗔癡,就有恨、怨、忌妒,深藏在少女三千煩惱絲底下的這些負面情緒,成了恐怖漫畫家們最愛的題材。
    80年代的少女恐怖漫畫,大量地以少女們日常的心靈毒素為創作靈感,並且將它們化為種種形象可怖的惡魔與邪靈。有時被霸凌的少女無意中召喚出了魔物,無情地殘殺學校裡的惡霸;有時少女卻又為了負心漢,甘願自身成為妖魔的餌食,死也要拖情人一起下地獄。這些故事裡的主角都是女性,但卻並非都是傳統少女漫畫裡楚楚可憐的形象,她們可以是完美的被害者,卻也可以是完美的加害者(當然很多時候兩者都是)。誰不想得到愛情、美貌與人氣呢?萬千年輕讀者們透過恐怖漫畫,抒發這種青春期裡難解的苦惱,把內心的殘酷一面藉由尖叫去發洩,獲得精神上的救贖。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00945

  • 70年代日本女演員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5 18:26:29
    有 538 人按讚


    【1943.01.15 樹木希林】

    去年底,導演奉俊昊與是枝裕和對談中,開頭便直接提到前年逝世的樹木希林女士,「九月結束《寄生上流》拍攝後,就收到我平常就很喜愛的樹木希林女士離世的消息,當時非常的震驚。我也是在拍完片後,才有機會看《小偷家族》,在已知樹木希林女士已逝的狀況下看這部電影,當下的感覺非常不同...。雖然很遺憾沒能和她見上面,但她在電影中那場海邊的戲,自言自語地,對眼前一切說著感謝的樣子,當時全世界應該都有這種感覺,對我來說那也是樹木希林女士最後的告別。」

    這是樹木希林女士不在後的第二個生日,名字已成為絕響,但身影依舊存在於多數電影中。心想著,依她的個性絕對不希望自己死後,還要被人消費、出書,也一如樹木希林女士那句,「你說有人因為我說的話而得到救贖?這已經是依存症了啦,拜託自己想想吧!」


    當年或許是感受到自己壽命已盡,樹木女士一年內就接演了《#仙人畫家熊谷守一》《#小偷家族》《#日日是好日》三部日本電影,一如她最喜歡的那句不知道出自於何處的名言,「時候到了的話,就帶著那份驕傲,躲到一邊去吧。」四個月過去了,樹木希林消失的只有肉體,其餘的全都被電影、電視影像保留,一如在年底的日本唱片大賞回顧,依然都能看到樹木女士帶著笑容的倩影。噓,就讓這場躲貓貓遊戲繼續下去吧,畢竟她都說「我不想再活一次,我這輩子已經過得很充實了。」

    一個名字能值多少錢?對於樹木女士來說,大概值2萬200日圓。30歲時演出《寺内貫太郎一家》70多歲的老太太,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演員,當時她還是「悠木千帆」一個用了十幾年的藝名,卻在某次黑柳徹子的談話節目的拍賣單元,將自己的名字賣掉。雖然那個年代也流行過換團名的懲罰遊戲,但那只限於搞笑藝人組合,然而樹木希林卻只認為「家裡沒有好賣的啊…」藝名成了身外之物的東西。失去名字的她,原本想改用本名内田啓子,卻被丈夫以沒有個性為由反對,甚至還被久世光彦(兩年後因在節目上被樹木爆料不倫戀,而反目成仇的節目製作人)怒斥,「藝名改變後你就誰也不是,把它買回來吧…不然叫『母(haha)啓子』,老了之後就加上濁音『母(baba)啓子』。」

    最後她決定隨手拿一本字典,翻著翻著發現唸き(ki )的字最多,又很喜歡這個讀音,決定以「樹和木聚集在一起,就能成為獨一無二的稀有林=只要人們聚集在一起便能從中孕育些什麼,這樣組成的名字不錯吧!」日文讀法KiKiKiRin的怪名字就此與樹木希林的怪,成了人如其名的存在,「其實我原本覺得ちゃちゃちゃりん(Cya Cya Cay Rinn)更好,但是因為沒有漢字只好作罷。」


    「我這個人不中用」「我沒什麼本事」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用來當作拒絕片約的話術。甚至不能用熱愛演戲女演員來形容樹木女士,「我是為了生計才不得不當演員,與其說是為了角色努力,不如說是為了活著而努力。」其實多數的時候,真的很難理解樹木女士說的是真心話還是玩笑話,或者說,她是把兩者發揮淋漓盡致的人吧,「演藝圈非常有趣。所以比起作為演員而生存,我更喜歡作為藝人而活著。」不禁聯想到台上載歌載舞,唱著〈林檎殺人事件〉的樹木希林。

    原本立志當藥劑師,卻在考大學時因滑雪骨折而錯過考試,陰錯陽差地成為劇團文学座的一期生,比起拍電影、上電影,樹木希林反而拍無數的廣告,只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拍完,我可是很懶的人。」

    一生中演過100多部電影,卻只主演過兩部電影,然而樹木希林的偉大不在於角色,而是她對於自己、作品本身的「質疑」。是枝裕和說,他拍電影的動力之一來自於能夠寫出能夠被樹木女士認同的作品,在正式開拍《小偷家族》之前,樹木女士便質疑「明明是會帶著婚戒與家中擺放佛壇的設定,卻不知不覺讓一堆人進到家裡,不可能無所謂吧。又為什麼會和兒子兒媳疏遠。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很難理解。」

    最後,是枝裕和重新追加老太太的丈夫和小三重組家庭的複雜過往,以及松岡茉優因母親偏心而離家出走的人物設定。而那一場在海邊拍攝的戲,樹木希林對安藤櫻飾演的信代說:「你真漂亮!」和最後望著在海邊玩耍的家人們時,動了動嘴角,無聲說了聲「謝謝」(日本上映時並無特別顯示字幕,台灣才有)的即興演出,也讓是枝裕和又再一次改寫劇本,特別加強安藤櫻泡澡和最後會客室的戲。


    是枝裕和的繆斯女神,或許真的是樹木希林,因為她的存在才得以讓電影變得更好,例如《比海還深》就是為她量身打造,浴室拿下假牙、出發去掃墓之前塗上口紅都是樹木的點子,「或許一般人以為他應該很喜歡即興演出,其實對於演戲,他是經過非常細密的計算後才肯踏上舞台的人。拍片第一天就會告訴我『台詞會一字一句地按照劇本說』,有想法時也會說『我想這麼做,如果不喜歡剪掉也沒關係。』

    合作過六部電影,是枝裕和將她當作第人生二位母親,在6月8日電影上映時,她抓著是枝的手臂說,「你就把老婆子的事忘了吧!你要把你的時間,用在年輕人身上!我就不再和你見面了。」9月15日,同樣的日子,是枝裕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兩位女人,皆在這一天過世了,「接到訃告後,我來到您靈前守夜。時隔三個月見到的您,依然那麼美,美得端莊而大氣。看到您的那一刻,我終於悟出,您不願與我相會,是為我着想,想要減輕我失去您的悲傷。我就像《小偷家族》當中您那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女所做的那樣,用指尖觸摸了您的頭髮和前額,然後把您在電影中所說的話,又說給了靈柩中的您。」

    拍《#戀戀銅鑼燒》也是一樣,沒有預約甚至是通知劇組的情況下,就去見了原作中做為原型的患者,隻身前往的她還被對方誤以為是住在附近的奇怪老太太。而在片場無意間發現樹像是呼吸般冒出熱氣,「那完全是樹木希林導演,帶著攝影師說『把我現在的樣子拍下來』才拍到的奇蹟畫面。」

    「我們也有活著的意義。」靠在樹上的樹木希林,從樹中冉冉升起的白煙,不是特效也不是人工,是大自然之於樹木希林女士的顯靈。


    好像寫再多,也寫不完樹木女士的一生,即使是被紀錄片導演跟拍一年,仍會說著「像我這樣的老太太有什麼好看的…這樣拍真的有趣嗎」。被丈夫家暴、劈腿後仍不願與對方離婚,說著「如果有來生,有重生的機會,無論如何,我都會時刻警惕著,不能再與這個人相見。如果來世再次與他相遇,我依然會重複一次如此狼狽的一生。」以旁人的角度來看,這無非是一名傻女子,但這就是專屬於樹木女士的浪漫,畢竟她的人生從來沒有走在世人心中的正軌上。

    「我把自己的身體上想做自己的東西,但身體是借來的最近我開始這麼想了。因為年輕的時候我一直隨心所欲地使用他,事到如今我想對他說聲抱歉也為時已晚了。但是想到我能把借來的東西放回去了,就覺得輕鬆多了在別人看來這恐怕就是叫覺悟吧。我現在能帶著自信這麼說了。到今天為止我的人生都活得非常好,我就以此和大家告別。」

    每年回顧樹木希林女士一點,好像就能更堅強地活著,說不定這真的是某種依存症。


    #樹木希林
    #生日快樂

  • 70年代日本女演員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15 18:26:28
    有 539 人按讚

    【1943.01.15 樹木希林】

    去年底,導演奉俊昊與是枝裕和對談中,開頭便直接提到前年逝世的樹木希林女士,「九月結束《寄生上流》拍攝後,就收到我平常就很喜愛的樹木希林女士離世的消息,當時非常的震驚。我也是在拍完片後,才有機會看《小偷家族》,在已知樹木希林女士已逝的狀況下看這部電影,當下的感覺非常不同...。雖然很遺憾沒能和她見上面,但她在電影中那場海邊的戲,自言自語地,對眼前一切說著感謝的樣子,當時全世界應該都有這種感覺,對我來說那也是樹木希林女士最後的告別。」

    這是樹木希林女士不在後的第二個生日,名字已成為絕響,但身影依舊存在於多數電影中。心想著,依她的個性絕對不希望自己死後,還要被人消費、出書,也一如樹木希林女士那句,「你說有人因為我說的話而得到救贖?這已經是依存症了啦,拜託自己想想吧!」


    當年或許是感受到自己壽命已盡,樹木女士一年內就接演了《#仙人畫家熊谷守一》《#小偷家族》《#日日是好日》三部日本電影,一如她最喜歡的那句不知道出自於何處的名言,「時候到了的話,就帶著那份驕傲,躲到一邊去吧。」四個月過去了,樹木希林消失的只有肉體,其餘的全都被電影、電視影像保留,一如在年底的日本唱片大賞回顧,依然都能看到樹木女士帶著笑容的倩影。噓,就讓這場躲貓貓遊戲繼續下去吧,畢竟她都說「我不想再活一次,我這輩子已經過得很充實了。」

    一個名字能值多少錢?對於樹木女士來說,大概值2萬200日圓。30歲時演出《寺内貫太郎一家》70多歲的老太太,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演員,當時她還是「悠木千帆」一個用了十幾年的藝名,卻在某次黑柳徹子的談話節目的拍賣單元,將自己的名字賣掉。雖然那個年代也流行過換團名的懲罰遊戲,但那只限於搞笑藝人組合,然而樹木希林卻只認為「家裡沒有好賣的啊…」藝名成了身外之物的東西。失去名字的她,原本想改用本名内田啓子,卻被丈夫以沒有個性為由反對,甚至還被久世光彦(兩年後因在節目上被樹木爆料不倫戀,而反目成仇的節目製作人)怒斥,「藝名改變後你就誰也不是,把它買回來吧…不然叫『母(haha)啓子』,老了之後就加上濁音『母(baba)啓子』。」

    最後她決定隨手拿一本字典,翻著翻著發現唸き(ki )的字最多,又很喜歡這個讀音,決定以「樹和木聚集在一起,就能成為獨一無二的稀有林=只要人們聚集在一起便能從中孕育些什麼,這樣組成的名字不錯吧!」日文讀法KiKiKiRin的怪名字就此與樹木希林的怪,成了人如其名的存在,「其實我原本覺得ちゃちゃちゃりん(Cya Cya Cay Rinn)更好,但是因為沒有漢字只好作罷。」


    「我這個人不中用」「我沒什麼本事」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用來當作拒絕片約的話術。甚至不能用熱愛演戲女演員來形容樹木女士,「我是為了生計才不得不當演員,與其說是為了角色努力,不如說是為了活著而努力。」其實多數的時候,真的很難理解樹木女士說的是真心話還是玩笑話,或者說,她是把兩者發揮淋漓盡致的人吧,「演藝圈非常有趣。所以比起作為演員而生存,我更喜歡作為藝人而活著。」不禁聯想到台上載歌載舞,唱著〈林檎殺人事件〉的樹木希林。

    原本立志當藥劑師,卻在考大學時因滑雪骨折而錯過考試,陰錯陽差地成為劇團文学座的一期生,比起拍電影、上電影,樹木希林反而拍無數的廣告,只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拍完,我可是很懶的人。」

    一生中演過100多部電影,卻只主演過兩部電影,然而樹木希林的偉大不在於角色,而是她對於自己、作品本身的「質疑」。是枝裕和說,他拍電影的動力之一來自於能夠寫出能夠被樹木女士認同的作品,在正式開拍《小偷家族》之前,樹木女士便質疑「明明是會帶著婚戒與家中擺放佛壇的設定,卻不知不覺讓一堆人進到家裡,不可能無所謂吧。又為什麼會和兒子兒媳疏遠。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很難理解。」

    最後,是枝裕和重新追加老太太的丈夫和小三重組家庭的複雜過往,以及松岡茉優因母親偏心而離家出走的人物設定。而那一場在海邊拍攝的戲,樹木希林對安藤櫻飾演的信代說:「你真漂亮!」和最後望著在海邊玩耍的家人們時,動了動嘴角,無聲說了聲「謝謝」(日本上映時並無特別顯示字幕,台灣才有)的即興演出,也讓是枝裕和又再一次改寫劇本,特別加強安藤櫻泡澡和最後會客室的戲。


    是枝裕和的繆斯女神,或許真的是樹木希林,因為她的存在才得以讓電影變得更好,例如《比海還深》就是為她量身打造,浴室拿下假牙、出發去掃墓之前塗上口紅都是樹木的點子,「或許一般人以為他應該很喜歡即興演出,其實對於演戲,他是經過非常細密的計算後才肯踏上舞台的人。拍片第一天就會告訴我『台詞會一字一句地按照劇本說』,有想法時也會說『我想這麼做,如果不喜歡剪掉也沒關係。』

    合作過六部電影,是枝裕和將她當作第人生二位母親,在6月8日電影上映時,她抓著是枝的手臂說,「你就把老婆子的事忘了吧!你要把你的時間,用在年輕人身上!我就不再和你見面了。」9月15日,同樣的日子,是枝裕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兩位女人,皆在這一天過世了,「接到訃告後,我來到您靈前守夜。時隔三個月見到的您,依然那麼美,美得端莊而大氣。看到您的那一刻,我終於悟出,您不願與我相會,是為我着想,想要減輕我失去您的悲傷。我就像《小偷家族》當中您那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女所做的那樣,用指尖觸摸了您的頭髮和前額,然後把您在電影中所說的話,又說給了靈柩中的您。」

    拍《#戀戀銅鑼燒》也是一樣,沒有預約甚至是通知劇組的情況下,就去見了原作中做為原型的患者,隻身前往的她還被對方誤以為是住在附近的奇怪老太太。而在片場無意間發現樹像是呼吸般冒出熱氣,「那完全是樹木希林導演,帶著攝影師說『把我現在的樣子拍下來』才拍到的奇蹟畫面。」

    「我們也有活著的意義。」靠在樹上的樹木希林,從樹中冉冉升起的白煙,不是特效也不是人工,是大自然之於樹木希林女士的顯靈。


    好像寫再多,也寫不完樹木女士的一生,即使是被紀錄片導演跟拍一年,仍會說著「像我這樣的老太太有什麼好看的…這樣拍真的有趣嗎」。被丈夫家暴、劈腿後仍不願與對方離婚,說著「如果有來生,有重生的機會,無論如何,我都會時刻警惕著,不能再與這個人相見。如果來世再次與他相遇,我依然會重複一次如此狼狽的一生。」以旁人的角度來看,這無非是一名傻女子,但這就是專屬於樹木女士的浪漫,畢竟她的人生從來沒有走在世人心中的正軌上。

    「我把自己的身體上想做自己的東西,但身體是借來的最近我開始這麼想了。因為年輕的時候我一直隨心所欲地使用他,事到如今我想對他說聲抱歉也為時已晚了。但是想到我能把借來的東西放回去了,就覺得輕鬆多了在別人看來這恐怕就是叫覺悟吧。我現在能帶著自信這麼說了。到今天為止我的人生都活得非常好,我就以此和大家告別。」

    每年回顧樹木希林女士一點,好像就能更堅強地活著,說不定這真的是某種依存症。


    #樹木希林
    #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