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70年代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70年代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70年代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70年代台灣產品中有8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0的網紅吳志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傘界的LV品牌 每個人家中都有好幾把雨傘,千萬不要小看它,在60、70年代,台灣曾是全球雨傘的主要製造基地,每年超過100億元的外銷佳績,獲得「洋傘王國」稱號;但90年代起,傘業紛紛出走中國,台灣產業面臨轉型和外流的慘況,今天邀請到的來賓,不僅度過那段陣痛期,更製作出陽傘界LV,看遍了台灣雨傘王國的...

70年代台灣 在 林郁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2:33:50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展覽座談 👇現正報名中👇 https://reurl.cc/Lb86oy MACA VIDEO展覽《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論壇,將以「生命政治」作為計畫發想,再次回歸思考「人」存在於現代都市裡的生存問題。70年代台灣告別農業景觀後進入都市主義,正如梭羅所言:「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

70年代台灣 在 林郁晉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33:50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展覽座談 👇現正報名中👇 https://reurl.cc/Lb86oy MACA VIDEO展覽《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論壇,將以「生命政治」作為計畫發想,再次回歸思考「人」存在於現代都市裡的生存問題。70年代台灣告別農業景觀後進入都市主義,正如梭羅所言:「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

70年代台灣 在 黃 銘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52:36

林昀儒/鄭怡靜這面奧運桌球混雙銅牌實在意義非凡。 ​ 台灣桌球不是沒有輝煌過。早在 1950 到 70 年代,台灣在國際賽會成績非常優異,甚至在世界名列前茅;一直到 1971 年退出聯合國後,在國際體壇漸遭中國排擠,自此與國際水平越拉越大。 ​ 而後,在世界的桌球賽事上,無論男女,一向都是中國制霸。...

  • 70年代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4 15:36:51
    有 1,262 人按讚

    #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苗博雅 MiaoPoya

    大家的參與前後跨越近四十年,見證台灣女性參政歷程並實踐其中。整個座談會實在是太精彩了,感謝兩三百位與會者一起渡過了精彩的150分鐘。

    #婦女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性平運動」比較認識,但其實台灣發展性別平等,是從婦運開始的。

    這場座談會世代傳承的意義格外重要,關心性別議題的各世代,可以直接由運動者的分享,了解婦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含台灣成為 #亞州最性別平等國家 的歷程。
     
    #女性參政所帶來的改變與意義

    今天座談會主題是「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參政」只是其中一種實踐路徑。

    女性參政不是只為了女人要平等的權利,而是一個女性邁向平權的象徵與過程。如果性別真的已經很平等,以佔據人口一半來看,應該要有一半的決策者是女性,但實際並沒有。

    此外,女人參與公共事務,也會改變政治的結果。許多研究都看到,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會讓公共政策不一樣;因為女性會更關心和家庭相關的公共政策與下一代,例如托育、健康、照顧和教育。
     
    #四起女性參政的重要事件
    台灣在女性參政上有許多重要的事件,以下列舉我自己最熟悉的4起事件作為分享:
     
    1️⃣1996年,彭婉如女士擔任婦女發展部主任時,成功推動「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要求民進黨內各類公職選舉提名,保障女性名額佔1/4,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2️⃣2000年,當時婦女團體遊說了所有總統候選人承諾,當選後,女性內閣比例要1/4。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女性內閣比例21.4%,是首次台灣內閣女性超過20%(42位中有9位是女性)。
     
    3️⃣2005年,修憲的關鍵突破之一是「不分區立委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婦女保障名額」,這件事我自己有親身參與推動。

    當時,立委要從「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我們提出實證研究,說明單一選區對於女性不利,所以做出要求, #成功獲得跨黨派支持。

    這個關鍵改變,保障了全國113位立委中,即使區域立委皆無女性當選,至少還有17位女性能擔任不分區立委,佔整體的15%。

    也因此,愈來愈多女性的努力與傑出表現 #能被看見(之前是連機會都沒有);連帶影響更多女性能夠進入國會,到我們這屆女性立委比例已突破4成,不只是有史以來最高,也是亞洲之冠。
     
    4️⃣2016年,社會民主黨提名的區域立委,候選人中6位中有5位是女性,只有1位是男性,女性佔83%。

    當時還有人質疑說:女性候選人這麼多,社民黨是不是厭男?但反過來,過往常見許多候選人提名多為男性時,卻鮮少遭受質疑。

    #女性參政還要更往前

    過去,婦女運動為台灣女性參政打下重要基礎。現在,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為下一個世代創造更加性別平等的公共參與環境。

    我在立法院,有兩個相關的修法提案:

    🍀 內閣單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的修法草案:

    台灣在2007年就簽署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公約),其中第23號一般性建議便指出,女性參與政治和公共生活的比例應達30%至35%。

    我已提出「行政院組織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條文草案」,希望台灣的內閣比例,#任一性別不得低於1/3,本草案已於去年9月一讀通過。

    🍀 政黨補助款5%培育多元人才參政的政黨法修法草案:

    促進女性參政已是國際潮流。以韓國為例,2004年起,政府對各政黨所補助的經常費之10%必須用來促進婦女參政,約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2.5%。

    台灣應參考南韓培育女性參政之作法,培育多元族群(含女性)參政人才制度性的財源應更加擴大。因此我將提案,建議「多元參政人才培育」費用比例,應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5%。
      
    #座談會精彩分享摘要

    昨天4位重量級與談人以及1位神秘嘉賓的精彩分享及回應,我就自己印象最深的點盡量摘要,希望能為這場豐富座談留下一些紀錄,也跟大家分享:

    🙋♀李元貞

    1982年婦女新知雜誌創辦人/台灣婦運先驅/淡大中文系榮譽教授/《眾女成城》作者

    20世紀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興盛,人權觀念開始被提出,但當時很少討論兩性平等,也缺少對於婦女議題的重視。

    所以我和好幾個婦運夥伴就在80年代婦女新知基金會知基金會,把全台各方面的婦女議題,包含兩性平權、女性各類議題(婚姻、家庭、就業、參政等),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提出主張及批判,讓社會能夠看見。

    我在威權時代做婦運時,常常被人家罵說:「你那什麼問題啊?!女人都已經有婦女節了,台灣哪裡有什麼兩性不平等?!」等話語。

    也因為我離婚,所以那時大家就說:「元貞就是因為離婚,心理有問題,一天到晚要講兩性平等。」

    當時的我面對人家這樣說,就覺得更要去提兩性平權;當人家說婦女哪有什麼情慾好談時,我就更要去談。
     
    婦運的努力從早期,一直到後來好多婦女團體紛紛成立,推廣各種不同面向的婦女議題,真的愈來愈好。

    當然推動過程中,也有很多的競爭與辯論,例如早期提出的婦女就業較無爭議,後來情慾部分的爭議就比較多。但整體來說,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權益愈加關注與提升,尤其是年輕人,對此我相當開心。

    🙋♀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2001年創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8年教授退休/2020代表台灣基進參選不分區立委/現任台灣基進黨 性別發展部 顧問
     
    今天的主題「眾女成城」雖然是「女」性為主,但這之中也有男性的參與。

    元貞寫的《眾女成城》這本書中就有提到,早期消基會的創辦人之一柴松林,每次婦女運動時,他就是一個白髮蒼蒼的男人站在一群女性中,跟大家一起遊行與支持。

    有人會說你們都不包括男人,我覺得不是,重點是以女性為主體,任何支持性別平等的男性,也都會是我們的好夥伴。

    談到女性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認定應該要很寬廣,我們的發言、開會、上街遊行、課堂教學、在外演講或寫書等,這些都是公共事務;我們不應該只將參選和擔任公職當成參與公共事務。

    例如當時劉毓秀堅持要從母姓,這個行動和發言就改變了大家的思考,去反思為什麼姓一定要用父親的姓?為什麼不能用母親的姓?
     
    另外,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1983年的暑假,我和婦女新知的夥伴聚在一起,大家開會討論 sexual harassment 這詞要怎麼翻譯?後來決定要翻成「性騷擾」;隔年,華航空服員做身體檢查時遭到醫師性騷擾,這個詞就開始有意義、成了公共議題。

    🙋♀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為什麼歐巴桑會參選?一個是身為小民的不服氣,另一個是做為一位女性的不服氣。

    不久前富比世雜誌指出,女性在領導國家時,比較具有公開透明、當機立斷、富同情心、鼓勵對話與交流等特質,也使得許多國家遠離新冠肺炎的疫情威脅。

    我們很希望女性能夠帶進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為父權文化其實影響我們生活各個層面,也影響了政治的場域,比方說逞凶好鬥真的是唯一的樣子嗎?

    2018年時南部還有男性議員的候選人,看板設計是把自己和金正恩的照片併在一起,然後下標說:敢說敢做敢爭取。

    但其實民意代表不只是爭取福利,更是要喚起民眾的參與才對。且這個照片雖然下面寫了「傾聽民意」,但金正恩這個人物本身就和民意有所衝突。

    當然,我們也不能認同女性候選人穿著結婚禮服下標說要嫁入議會。

    我們的參選是希望創造一個新的文化,包含女性帶來新的政治文化、更多的對話、溝通、同理.以及讓這個政治不是一個金錢的競賽。推動參政平權,支持更多女性和一般的小民能夠進入政治場域來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改善。

    🙋♀ 苗博雅 MiaoPoya
    台北市議員

    我自己剛好是在解嚴的1987年出生,我等於是大家努力奮鬥下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先前二、三十年大家努力做的倡議和教育,今天台灣是不會進入到讓像我這樣子的一個人選上議員的時代。
     
    過去二、三十年,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了一件工作,就是台灣性別平等法制工程其實是做得相當好。

    尤其是我有時候跟其他亞洲國家,例如香港和日本的朋友經驗交流時,他們常提到台灣有一些在亞洲相當亮眼的數字,比如說女性國會立委的比例、女性政治人物的比例、婦女的就業率及勞動參與率等等,他們常問說到底台灣做什麼麼才有今天的成果?

    我認為過去大家努力推動各種法律制度,顯著提升婦女與各種性少數、LGBT族群的法律地位以及國家公權力的保障,這點非常重要。
     
    包含《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等等,正因為台灣有這些相對完整的法律保障,讓我們的婦女不管是在職場、家庭,或我們現在不斷培育出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學校內,都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更自由地發展自我。

    🙋神秘嘉賓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從現任各級民選政治人物的女性比例:
    總統100%
    立委41.6%
    縣市長31.8%
    縣市議員33.7%
    村里長16.6%

    就可以看到,和我們很驕傲的立委及縣市議員女性比例相比,女性村里長的比例相對很低;且在我們推女里長運動前,更只有13.9%。
     
    保障名額帶來了正面的效應,讓許多女性的亮麗表現被看見,讓愈來愈多女性被提名;但在保障名額制度無法執行的村里長層面,則必須要婦運的陪伴與支持。
     
    2016年的資料顯示,社區女性志工的比例有69%;但女性村里長只有14%、女性社區協會理事長只有19.3%,都不到1/5,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況,必須要系統性的改變。

    --------
    以上是 女書店「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的首場摘要分享,接下來還有6場次。

    下一場接棒的是10/8(五)晚上,由紀惠容監委所主持的「女性身體自主權與社會保護機制」,相信精彩可期,請大家持續關注女書店臉書,報名參加!

    婦女運動四十年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改變是可能的!

    我也會在國會繼續推動修法與政策監督,讓台灣成為一個讓所有人不分性別與認同,都能平等自在生活的地方!

  • 70年代台灣 在 林郁晉- Yu Jun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6 20:38:56
    有 21 人按讚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展覽座談

    👇現正報名中👇
    https://reurl.cc/Lb86oy

    MACA VIDEO展覽《壟罩下的巨大哀愁》論壇,將以「生命政治」作為計畫發想,再次回歸思考「人」存在於現代都市裡的生存問題。70年代台灣告別農業景觀後進入都市主義,正如梭羅所言:「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 」人們在此蜷曲、競爭、掠奪的同時又試圖將關係維持在一個奇妙的平衡之間。
    在現代治理技術下,建立起某種治理技藝的受限原則,這個原則不再像17世紀的法律那樣外在於它,而是內在於它———即是治理合理性的內在調整/限制,其確立了一種人面對介於要做之事和所用方法,與不要做之事之間的治理實踐本身中,及為所謂「自由的限度」的討論。本次論談將邀請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展出藝術家王鼎曄、陳嘉壬、策展人林郁晉共同討論,反思當代在治理制度下衍生出的「自由的限度」中,人的自身主體性該如何開展與共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時間|2021/09/05 pm02:00-04:30

    主持人|策展人/林郁晉

    與談人|藝術家/王鼎曄、陳嘉壬、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83KNZR

    #王鼎曄 #吳柏賢 #陳嘉壬 #黃彥超 #黃淑蓮 #蔡傑 #鄭爾褀 #鍾知庭 #林郁晉 #A_Dark_Cloud_of_Sorrow_Looms_Over
    #MisanthropeSociety厭世會社
    #厭世會社

  • 70年代台灣 在 林郁晉- Yu Jun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4 20:40:39
    有 7 人按讚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展覽座談

    👇現正報名中👇
    https://reurl.cc/Lb86oy

    本次座談為免費參加,因現場座位有限,需事先點擊上方連結報名,現場參觀時,還請依循工作人員引導,全程配戴口罩、進行手部消毒、測量體溫,並完成實聯制登記。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時間|2021/09/05 pm02:00-04:30
    主持人|策展人/林郁晉
    與談人|藝術家/王鼎曄、陳嘉壬、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83KNZ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CA VIDEO展覽《壟罩下的巨大哀愁》論壇,將以「生命政治」作為計畫發想,再次回歸思考「人」存在於現代都市裡的生存問題。70年代台灣告別農業景觀後進入都市主義,正如梭羅所言:「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 」人們在此蜷曲、競爭、掠奪的同時又試圖將關係維持在一個奇妙的平衡之間。

    在現代治理技術下,建立起某種治理技藝的受限原則,這個原則不再像17世紀的法律那樣外在於它,而是內在於它———即是治理合理性的內在調整/限制,其確立了一種人面對介於要做之事和所用方法,與不要做之事之間的治理實踐本身中,及為所謂「自由的限度」的討論。本次論談將邀請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展出藝術家王鼎曄、陳嘉壬、策展人林郁晉共同討論,反思當代在治理制度下衍生出的「自由的限度」中,人的自身主體性該如何開展與共存。

    #王鼎曄 #吳柏賢 #陳嘉壬 #黃彥超 #黃淑蓮 #蔡傑 #鄭爾褀 #鍾知庭 #林郁晉 #A_Dark_Cloud_of_Sorrow_Looms_Over
    #MisanthropeSociety厭世會社
    #厭世會社

  • 70年代台灣 在 吳志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9-20 12:05:47

    傘界的LV品牌
    每個人家中都有好幾把雨傘,千萬不要小看它,在60、70年代,台灣曾是全球雨傘的主要製造基地,每年超過100億元的外銷佳績,獲得「洋傘王國」稱號;但90年代起,傘業紛紛出走中國,台灣產業面臨轉型和外流的慘況,今天邀請到的來賓,不僅度過那段陣痛期,更製作出陽傘界LV,看遍了台灣雨傘王國的起落興衰,請李銘智董事長與大家分享,如何跟上科技趨勢,不斷精進製傘技術,將雨傘打響MIT招牌。

  • 70年代台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10-08 11:50:10

    茗香茶莊第三代傳人Michael(陳政建)四十一枝花,完美演繹一個「守」字,守古守己守份守成守勢守業 守着一家半世紀的茶莊
    73年,開了今天的茗香,由天台的炭爐焙茶開始。兒子Michael記着歷史,守父訓外,Michael還守着一個炭爐。茗香最名聞遐邇的,是半世紀來都自家加工、炭焙鐵觀音。炭火烘茶,茶香味醇,特別甘甜。
    炭焙茶葉,碰上70年代台灣風潮,香港茶勾起台胞相思情。80年代,日本掀起中國茶熱,日賣千斤。蔡瀾來求教,研製暴暴茶,結果銷到無貨!
    99年父親轉往國內批發茶葉及加工生意,怎知快人一步,反而開拓新方向,賺了一個貨倉的國產茶葉,成功結論是,努力加運氣所致。
    十多年來,Michael接手後由低做起。下至換光管洗廁所,摸炭爐、打堆、篩茶再到執倉管理,通通涉獵。初學炭焙茶,他烘燶不少茶葉,有時茶葉裝盤裝得不好,試過成盤跌入爐燒燶!
    時代變,Michael這代,確難再歷老父風光。做好本份是Michael的穩守方針。
    接掌以來最大改革,推行信用卡簽賬,爭取逾萬元消費散客。其他的,他都未敢寸進。作為第三代,都有壓力,阿爸經常說,錢賺多賺少不緊要,最重要不要壞了茗香個招牌。父子關係,一如焙茶,「茶為君火為臣,君臣相配」,千帆過盡,守業者,況味正如此。

    茗香茶莊
    地址:九龍城侯王道77-79號
    電話:2716 3698
    營業時間:9am-8pm


    想看更多精彩飲食影片,請即下載《飲食男女》最識食App!

    iPhone下載:
    http://goo.gl/jYHhdH
    Android下載:
    http://goo.gl/m8yPuf

  • 70年代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4-20 22:01:50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您還記得民國七十年代的台灣、有哪些代表性的是一個在國際政治局勢中變動相當大的年代,也是文化非常多元的年代,有布袋戲史艷文、有卡通科學小飛俠、有歌星鳳飛飛、還有影星李小龍。導演王嘉明最新的舞台劇作品,重返台灣70年代,演出超時空、又科幻、還帶點爆笑的故事。

    這齣搞笑又歡樂的舞台劇【李小龍的阿砸一聲】,其實跟李小龍的故事無關,但是阿砸這一聲,可是大有含意。
    第一次演舞台劇的亞太影后張榕容也說,包準觀眾看完之後,心裡一定不會""阿砸""。

    十個演員變身50個角色,導演王嘉明這齣新作品,把70年代的元素加在一起,有愛情、有歷史、有科幻、有神話,有民歌,也有恰恰。

    繼【麥可傑克森】引領觀眾集體追憶台灣80年代的流行與通俗文化之後,導演王嘉明的「常民三部曲」之二,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為象徵核心,回到台灣70年代,也要藉此隱喻,70年代台灣與世界政壇的局勢變化,以及身分認同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