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60年代用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60年代用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60年代用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60年代用語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みぃちゃんのゲーム実況ちゃんね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が如く0 誓いの場所の再生リスト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zWiVDNbG_9nPGEQP7WMY-drv1C3Av-Y ★予定や今後の事など書いてますので、良ければご覧ください。 https://www.youtube.com/cha...

60年代用語 在 陳德政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2 22:50:33

〈讓音樂成為一棟發光的禮堂—小山田圭吾的Audio Architecture〉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結的音樂。」— 歌德 詩人歌德在18世紀提出這個看法時,世間尚沒有Pro Tools那樣的聲音剪輯軟體,音樂與建築的相似性,只在詩人的腦子裡聚合,無法被其他人清楚得「看見」。 如今,數位...

60年代用語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4:22:48

【杰式學堂】 有馬上猜到這個俚語真正意思的人請舉手🙋‍♂️(今天的俚語有音檔😁)  當我查到這個俚語的來源時,覺得有點害羞、好笑 😳 有點猶豫要不要跟大家分享。不過一想到我們其實很常會聽到這個俚語,就還是決定教大家😂  這其實是來自60年代,巴黎監獄犯人之間的用詞。一剛開始犯人們會用這個說...

60年代用語 在 梁祖堯 【演員 / 廚師 / 業餘農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02:30:31

【To win a war, You have to start one!】 . The Normal Heart撰於80年代初,是編劇Larry Kramer 的切身經歷,呈現當時愛滋病議題的真實情況,劇中人物幾乎都是他認識的人們的寫照。 . 現實生活中的Kramer,除了是劇作家,也是一位同志運...

  • 60年代用語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3 07:57:30
    有 1,178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913)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從流行文化中,可以看到1967年香港人社會意識大轉變。

    1949年中共建政後,五十年代大批大陸人來港,其中由江浙人帶來工商業,和上海的流行文化,對社會影響最大。當時不是叫流行曲,而是叫國語時代曲,流行歌星是周璇、姚莉、白光、李香蘭和吳鶯音;到六十年代,就是台灣的流行歌星佔領香港市場,姚蘇蓉、湯蘭花、蘇芮、歐陽菲菲、翁倩玉以及一直紅到九十年代的鄧麗君。粵語流行曲不是市場主流。電影方面,五六十年代從永華,到長城、邵氏、電懋、國泰,這些拍國語片的電影公司佔領了大影院市場,與西片互領風騷;粵語片的製作很多,但多在街坊流連的小影院放映。

    1967年11月,暴動剛退潮,香港第一家無線電視TVB 誕生。TVB 的新聞報導,和電視劇、處境劇的製作,覆蓋了香港相當大比率的人口。

    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許氏兄弟的電影、特別是許冠傑的粵語流行曲冒起,風行全港,由此而帶入香港粵語流行曲、電視劇、粵語電影的新時代。香港流行文化爆發式的興旺,不但覆蓋全港,更風靡東南亞、台灣、歐美等地華人社區,以至文革後的大陸。香港歌星、影星、導演、作曲作詞者,出現好多超級奇葩,可說歷史僅見。

    這就是香港的黃金時代。從1967年末開始,只有這二三十年。短短時間,在良好管治和充分自由的空氣下,就創造出許多奇蹟,產生許多傳奇人物。在戴麟趾、麥理浩開始的大刀闊斧建設市政與革新中,最值得稱道、當時我也認為是最難得一件事,就是創立了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的成功,將香港締造成一個公平社會。

    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反映了香港人對這個英治下的地方,產生越來越強的認同感。在所有的華人地區仍然處於不同程度的不自由的狀態下,香港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在香港可以看到所有在海峽兩岸被禁閉的消息和評論。香港人在公平的法律制度下,可以自由做任何不違法的事。香港公共事務、交通、稅制、醫療,提供的服務比任何地方都方便。七十年代之後到香港生活的人,無論從大陸、台灣還是世界其他地方來,大都認為香港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沒有之一。

    2017年,羅恩惠導演拍了六七暴動的記錄片《消失的檔案》,引起關注。她原想將記錄片的內容出書,並邀我寫序。我的序寫了,書卻沒有出成。

    我在序中,引用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Paul Gauguin)在1897年的一幅畫作中的三句問話:「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香港人從哪裡來?不用說,絕大多數香港人來自中華大地。我們是什麼人?我想在1967年前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市民都會說「我是中國人」,至於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當時社會輿論的主要左右派之分。我們往何處去?那就各有選擇了,除了在香港土生土長、有些家族生意繼承的本地人之外,1949年後從大陸來的人,大概那時候都不會認為香港是他們永久的家。鄰近的強權使許多人不安,他們想把香港當作跳板,藉此跳出海外,遠離中國。

    英國維持在香港的管治,是為了觀察和接觸中國;中國讓英國繼續管治香港,是以香港作為通向西方世界的窗口。中英雙方都沒有把香港市民當一回事。如果中英都沒有把香港當一回事、而許多香港人又把這裡視為「跳板」的話,這個「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就不是香港人的永久的福氣。

    當中國在極左狂潮下,用語講到要「粉碎港英統治」而結果卻是「香港還是那樣子」,就意味著這裡可以作人生的長期規劃了。儘管英國那時候已經知道1997年會有條約到期的問題,但在中共不干預下,全力建設一個輝煌的香港,可以使英國在國際社會的關顧下,提高與中國議價的能力。

    儘管中英雙方都各有打算,但香港人就在這個歷史時空,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最方便最發達的經濟文化,最文明最公平的社會秩序。香港流行文化的奇蹟般崛起,意味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已經從「我是中國人」轉為「我是香港人」,至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了。這之後,身份認同的民調雖有起落,但倘若沒有先驗的政治觀念,整體趨勢就沒有什麼懸念了。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2018年民調顯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的,指數破紀錄高達83分。

    「我們往何處去」?儘管九七問題泛起,和近年政治環境大轉變,使香港人在六四後、九七前和現在,都掀移民潮,但留下來的和離去的,心中仍然追求著憧憬著那黃金時代的香港。(62)

    圖1,香港流行文化的先驅者——許氏兄弟和父母(網上照片);

    圖2,香港新聞業輝煌時期的傳媒人,前左起,毛孟靜,黃應士(TVB新聞總監),張敏儀,包雲龍(亞視新聞總監),黃志強(港台新聞部);後左起,林旭華(商台),邵廬善(港台),吳明林(港台),李怡,蘇狄嘉(港台),戴天,李錦洪。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60年代用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30 12:00:07
    有 1,499 人按讚

    一個男人因為殺了自己的太太,而決定成為一名作家,並寫下了20世紀公認的經典文學之作《裸體午餐 Naked Lunch》(1959)。


    一切要先回到1946年。32歲的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因為偽造麻醉藥品的處方被捕,當時的他還沒有成為一名「聲名狼藉」的作家。他與女友瓊.佛瑪(Joan Vollmer)兩人都深陷毒癮,而布洛斯則同時以販毒來換毒。


    為了逃離司法制裁,布洛斯倉促地與佛瑪成婚,在1950年逃往墨西哥定居。不過這對新婚夫婦對彼此卻很快陷入厭倦,少了毒品的催化,生活的現實逐漸放大。擁有雙性戀傾向的布洛斯轉而向其他男人尋歡,而深受戒斷症狀所苦的佛瑪則染上酗酒惡習。


    在1951年9月6日,夫婦倆與友人在酒吧聚會。酒醉的布洛斯取出一把手槍,高呼現在是玩「威爾.泰爾(William Tell)」的時候了。該遊戲的玩法,是將一個物品放在一方頭上,另一方試圖擊落之。同樣醉醺醺的佛瑪也同意了,將高腳杯放在自己的頭頂上。


    布洛斯的子彈呼嘯而過,射穿了佛瑪的腦門。


    事發後,布洛斯被當地監獄拘留了13日。後來因為他的家人前來賄賂墨西哥官員,使得他得以獲得保釋。在現場的友人則謊稱布洛斯是在裝子彈的時候誤射,彈道學專家也收了一筆賄賂,故同意為這個說法背書。但眼見審判不斷拖延,布洛斯最後寧願逃回美國受審,最後被判入監兩年。


    到底當時的具體事發經過為何,也沒人說得清,有人認為布洛斯是蓄意殺妻,而他們的好友、「垮掉的一代」的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則主張瓊.佛瑪在死前幾週就有厭世傾向,指出她同意參與這場遊戲正是意味著她可能本來就想求死。


    無論如何,殺害妻子之後的威廉.布洛斯忽然覺得有股力量激發了他,讓他得以義無反顧地投身寫作事業。他自言:「如果不是因為瓊的死,我永遠不會成為一名作家。」並強調有一股「醜陋的精神」要佔有他的心智,而透過寫作與之對抗,是唯一的出路。


    不過他說指稱的「醜陋的精神」不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是真的相信有邪靈入侵他的身體。於是布洛斯非常認真地投身神秘學研究,親自走訪哥倫比亞、祕魯尋找巫醫迷幻藥雅哈,也參加過驅逐惡靈的薩滿教儀式。他的創傷也意外對後世的流行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據說包括「23之謎」(23 Enigma)和2012年世界末日的馬雅預言,都是威廉.布洛斯最早開始散布。


    為了對抗體內的邪靈,威廉.布洛斯寫就《裸體午餐 Naked Lunch》,在1959年出版。很難具體敘述故事劇情,因為該書是一部沒有明確情節的非線性敘事之作,大概是關於一名特務(作者投射)逃離警察追捕而來到墨西哥之後的生活。由於布洛斯本身確實在一個尚未全球化的時代,便有周遊南美、歐洲與北非等地的經驗,於是他的作品本身不具有典型美國式的浪漫主義,一切見地都是獨樹一幟的,甚至存在大量乏人使用的生澀用語或市井色彩的黑話。


    布洛斯本人在60年代時也開始執導實驗短片,因此也產生了將之搬上大銀幕的構想,不過人物太多、場景太多、沒有明確故事、太多淫穢場面等等,他也很快打消了念頭。


    不過,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在1991年完成了這項不可能的挑戰。只是他也知道如果照著小說拍,電影肯定無法成立,直言如果真的照小說拍,預算恐怕要一億美金,「然後被全世界所有國家禁映」。


    於是他決定另闢蹊徑,採取的角度是融合更多威廉.布洛斯的人生真實經歷在其中。甚至也可以說,這是一部威廉.布洛斯的傳記電影,「同時也有一點《裸體午餐》的情節」。


    柯能堡在布洛斯的首肯之下,自由地將他對這個作家的理解轉化在故事之中,包括殺妻造成的心理陰影、藥物濫用與同志生活等等。看過原作小說的影評人無不為柯能堡的創造力感到驚艷,影評人喬納森.羅森鮑姆(Jonathan Rosenbaum)更將片中如同夢魘的迷幻場面與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橡皮頭 Eraserhead》(1977)相提並論(附圖)。


    但一般觀眾恐怕就沒那麼領情了,影迷固然可能會為大衛.柯能堡創造的奇幻場面感到著迷,但如果事前不知道威廉.布洛斯的生平與他的小說,根本無法看懂。因此觀眾口碑與票房雙輸。


    也許很多觀眾真的就像《辛普森家庭 The Simpsons》(1989-)當中霸子與他的朋友們一樣,被片名誤導,以為這是一部成人電影。當他們看完走出戲院之後,阿浮說:「我想這個片名至少搞錯了兩件事。」(意指這部電影既無關裸體,也與午餐無關。)(附圖請見留言處)


    就現在來看,無論是原作小說還是電影版,《裸體午餐》都被視為經典。不過它同時也令新一代的學者感到尷尬。威廉.布洛斯聲稱自己是在殺妻之後才獲得了投入寫作的動力,雖然他堅稱自己真的是誤殺,也入獄服了刑,但他卻也的確利用了此一事件,讓自己獲得了一種神話地位。不僅成為文壇傳奇,也成為反文化運動的偶像人物。


    如果現在有人說自己的才華是靠殺人得來,一定會面臨抵制,但在上個世紀時居然沒有任何人覺得他的言論有任何不妥。難道瓊.佛瑪的性命真的不比威廉.布洛斯的文學作品還來得重要嗎?如果他活過21世紀,能否逃得過取消文化的狙擊呢?又或者,既然人已辭世,這樣的事情就不需要再繼續追究了呢?


    各位,你怎麼看?

    甲上娛樂 #裸體午餐 #NakedLunch #威廉布洛斯 #WilliamBurroughs #JoanVollmer #大衛柯能堡 #DavidCronenberg

  • 60年代用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4 17:50:42
    有 63 人按讚

    英皇戲院將獨家放映《花樣年華》4K 修復版,海報亦剛發佈。

    電影我看過應該三或四遍,第一次是大學時,那時開始喜歡電影,在大學圖書館發現它的DVD,雖然早知它是全球知名的電影,但在異鄉看到云云影碟庫中有一隻來自香港舉世認同的佳作,不禁有點自豪。然而,借了碟回家,看罷又不太理解電影好在哪裏。反倒認為王導其他作品如《春光乍洩》更優秀(現在回想,應該是被《春》的話題性吸引)。

    第二次看,則可能是回港數年後某夜。看的原因想不起了,大概是因為不相信自己當初的品味,便打開買了的港版DVD再看一遍(那張碟後來送了給一位從荷蘭來港的碩士交換生朋友)。看完比第一次的感覺好很多,特別這次留意到美術上的仔細(的而且確,實在很少有香港電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唯美地呈現了60年代的香港。我大概明白為何大家(特別是西方世界)這麼喜愛這個電影。

    最近一次看,大概是兩年前。因為某些原因,要查看電影主角的造型,順便又看了一遍。這次看Criterion 的藍光版,修復得非常好,只是這次觀影,沒有了第二次看時那種為之驚艷的感覺。電影沒有變,變的只是已看了兩三遍該戲的我,對電影觀察和感受又有些不同。美術是美,但卻覺得周慕雲和蘇麗珍兩人的感情關係沒有像電影其他部份一樣琢磨得那麼深刻。這時,我已看過《偷情記》Brief Encounter 數遍(亦有很多人比較過兩部電影),那是我其中一套最喜愛的電影,即使一對主角(跟《花》一對主角一樣)沒有發生怎麼具戲劇性的情節,但他們的關係、雙方的愛與拉扯,兩人共同面對的困難統統都極之深刻動人。兩人在車站橋下的道別,在月台上的不捨,不光是畫面上構圖漂亮出眾,畫面背後的意義亦為之深刻。相反,珠玉在前,《花樣年華》就有一點比下去。

    上年有消息說王把電影修復成4K版本時帶來一些爭議。電影又好像被「修整」過一遍。當然,這是王導的作品,他想怎麼改沒有人會/可阻止,同時亦總會有萬千粉絲支持。不過客觀來說,這次修復(修改?抑或應該用大陸用語「整治」?)真的會把電影的質素提升嗎?或只是又一次消費自己的創作。我不禁有點懷疑。

    不過,難得大銀幕上映,我也會入場看一遍。拭目以待。呵呵。

  • 60年代用語 在 みぃちゃんのゲーム実況ちゃんね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12-09 17:00:00

    ★龍が如く0 誓いの場所の再生リスト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zWiVDNbG_9nPGEQP7WMY-drv1C3Av-Y

    ★予定や今後の事など書いてますので、良ければご覧ください。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ooewY7xEMi1N8l-Hh4dtw/about

    ★Twitter(メイン)
    https://twitter.com/1021minmin

    ★Twitter(YouTube用)
    https://twitter.com/miichangames

    ★りりろぐ(ノ)・ω・(ヾ) ブログやってます!
    http://clan39.blog.fc2.com/



    【関連作品の実況動画】
    ★龍が如く 極 の再生リスト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zWiVDNbG_-8es2Tx-BUC_YN6u5pyHh3

    ----------------------------

    1988年、空前の好景気を迎えた日本。

    東京・神室町、大阪・蒼天掘の二大歓楽街を舞台に、あらゆる欲望が交差する。

    ----------------------------

    この作品は2015年3月12日に発売された作品で、
    第一作目『龍が如く』の過去のお話になります(*^_^*)
    桐生さんと真島さんの二人の関係が明らかになります!
    ヤクザの世界や用語など、あまり詳しくありませんが、
    龍が如く極で学んだことを活かして
    私なりにまったり楽しんでプレイしていきますので
    皆さん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n*´ω`*n)♪

  • 60年代用語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09-30 00:45:23

    升旗易得道-強國生還者 2016年9月29日 主持:Win,MJ

    第一節:強國用詞你懂的 / 用詞大不同 / 國內潮語分享

    第二節:繼續強國用語 /足球術語 / 神馬是漲姿勢

    第三節:我在廣西的日子 / 物價指數回到60年代 / 當你只剩中菜選擇 其實香港確係美

    網址 : http://www.tuesdayroad.com/
    Facebook: facebook.com/cannonhit2/

  • 60年代用語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9-30 00:45:22

    升旗易得道-強國生還者 2016年9月29日 主持:Win,MJ

    第一節:強國用詞你懂的 / 用詞大不同 / 國內潮語分享

    第二節:繼續強國用語 /足球術語 / 神馬是漲姿勢

    第三節:我在廣西的日子 / 物價指數回到60年代 / 當你只剩中菜選擇 其實香港確係美

    網址 : http://www.tuesdayroad.com/
    Facebook: facebook.com/cannonhit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