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3kw發電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3kw發電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3kw發電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3kw發電機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綠能河港水陸聯運:期望高雄航運新紀元 文/ 洪正 今天高雄遊艇展開幕,除了展出各類遊艇外,台灣第一艘純電動新造渡輪「旗福一號」15-16 日也在新光碼頭靜態展出。並在 17-18 日行駛「新光碼頭-旗津輪渡站」航線,提供參展遊客體驗。 這艘渡輪總重 99 噸,長 25.2 公尺...

  • 3kw發電機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3-15 18:30:00
    有 188 人按讚


    #綠能河港水陸聯運:期望高雄航運新紀元
    文/ 洪正
     
    今天高雄遊艇展開幕,除了展出各類遊艇外,台灣第一艘純電動新造渡輪「旗福一號」15-16 日也在新光碼頭靜態展出。並在 17-18 日行駛「新光碼頭-旗津輪渡站」航線,提供參展遊客體驗。
     
    這艘渡輪總重 99 噸,長 25.2 公尺,可承載 150 名乘客、46 輛機車,造價約 5500 萬元,船身由靖海造船承造,機電則使用德國 BAUMUELLER 廠設備,擁有 80 顆電池,最高速度 9 節,平均巡航速度 6 節,可連續行駛 4 小時。
     
    目前高雄鼓渡航線渡輪船隊八艘渡輪船齡偏大,原本都是柴油動力,在今年「旗福一號」、「旗福二號」加入營運後,未來也將以汰換為全電動船隊為目標。
     
    我本身是輪機專業出身,電動船其實不是新科技,早在 19 世紀末期,在燃油船外機尚未成熟時,因蒸汽引擎無法小型化,電力驅動的小型船便蔚為一時。
     
    而在 1930 年代,美國海軍許多大型水面艦(如 33000 噸的田納西級戰列艦)就採用了柴電驅動的配置,燒柴油發電,而由電動馬達推動螺旋槳。而柴電潛艇潛航時,當然也是用電力推動。
     
    而近年推進系統的趨勢,大致未脫過去路線,朝大型「混合動力」船,以及小型「純電動船」兩方向發展。由於環保法規日趨嚴格、電池效率提升,使得電動船又重新出現在河湖或近海水域。
     
    而載客電動船也早就在高雄「橫行」多年,愛河上的遊船,從 2010 年開始,以陸續更換為純電能船。雖一開始以「太陽能」為宣傳,但實際上太陽能發電量功率 3KW 僅佔船隻耗電量的 20% 左右,還是靠岸電供應為主。
     
    在港區行駛、載客百人的渡輪,則和河輪不同,功率需要到 MW 等級。2017 年過年前,高雄輪船公司將旗下原本柴油動力的「快樂輪」進廠改裝,由晉航企業施作,結合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技術移轉,移除柴油主機,代以 50 組鋰電池、發電機併聯的船舶直流微電網,成為複合電力渡輪。今年「旗福一號」則更進一步,重新打造純電力推動渡輪。
     
    高雄渡輪船隊的電力化,當然有減少港區空污、增加能源效率、提升搭乘舒適及低速操作性能的多重優點,是我們所樂見,但趁此時間,我也要提出幾點建議:
     
    1. #電動船產業高雄生根:
     
    各位讀者可以注意到,快樂輪由國內公司自行改裝,但旗福一號還是要從德國整廠引進動力。據目前公開的一些消息,國產電能系統零件自製率不高,在電控系統、系統穩定性上仍不如歐洲大廠,要打破 ABB、SIEMENS 等大廠統包,進而做「整系統內外銷」,還有相當難度。
     
    我們一向認為,高雄發展產業需要多重配合,在政府採購上優先使用國產設備、加強產學合作技轉、推動船舶中心南遷,都是讓電動船產業生根的配套措施。
     
    2. #建構河海水陸轉乘網:
     
    目前高雄的內河、海運航線都逐漸電動化,在污染減少下,我們希望航線能更深入普及。
     
    例如 2007 年時,市府曾投資兩億推動「愛河溯航」計畫,讓愛之船可以開到愛河之心,然而短短三年左右,就因鐵路地下化圍堰工程,以及太陽能船頂棚高度等問題停航。個人認為,在愛河之心旁重大開發案(義大義享天地)到位,中都發展加快下,愛河重新復航對鹽埕、三民、鼓山觀光的串連絕對是重要的。
     
    航線並可透過「流行音樂中心」左岸的航運中心轉乘,整合「渡輪」與「愛之船」,推出更多元的觀光遊憩路線。沿線幾個站點更可轉乘輕軌、捷運、台鐵,讓大高雄航運走向綠能、兩棲新紀元!

  • 3kw發電機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8-02 17:58:58
    有 36 人按讚


    綠能村的想像與行動 達魯瑪克部落繼續向前行(上) (08/01/2017 Green Indside)

    文字、攝影:洪維志(台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時序進入7月,又到了東魯凱族的小米收穫祭。繼2016年首次在祭典現場裝設太陽能板,2017年環境保護聯盟、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等團體再接再厲,獲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與多家光電設備業者贊助,繼續擴充裝置容量。更特別的是,取得了「綠能憑證」、從而開啟獲利新契機。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的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台東市中心約11公里,人口約1300人。達魯瑪克是魯凱族語「一群人居住之地方」的意思。部落在1940年代才逐漸形成,但1969年一場焚風所造成的大火,改變了居住空間的安排。同時礙於經費與時間急迫,多數建物至今仍未取得相關的建築與使用執照。

    由於部落缺乏在地就業機會,具固定收益的經濟機制,如民宿、農業產銷班等發展不易,故青年菁英外流的情形嚴重、社區相關的專業人才也不足。在這個困境下,「百分百綠能部落」的構想,2015年9月在部落工作坊的會議中,被正式提出。希望透過部落居民共同參與、自主規劃社區能源規劃與執行,來擴展「再生能源自給自足」的可能,同時也是作為對抗政府核廢料貯存政策的抗爭策略。這個構想的提出,亦是觀察到部落擁有再生能源的發展潛力,如充足日照、社區內部有川流式水力的東興發電廠等。

    能源自主從理想到行動,卻是有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如前所述的建物屋頂因缺乏使用執照,無法躉售給台電。或者以社區為單位之貸款融資不易,抑或是台電尚不接受雙向電表的申請等諸多法規限制。部落也嘗試從各樣的方式做突破,如成立合作社、申請政府補助等。

    以再生能源為主軸之自力發電的經濟模式,獲得台灣環保聯盟、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的支持。2016年7月21日,在部落傳統的小米收穫祭之文化廣場旁,首次架設了3kW地面型太陽能板。

    小米收穫祭典結束後一個月,部落的綠能推動小組與上述NGOs接續在社區活動中心之屋頂架設了4.6kW太陽能板系統。同年10月1日,部落中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南教會屋頂也裝設了3kW。2017年1月,又於巡守隊辦公室上方安裝了小型風力發電機並搭配小型儲能裝置。風光互補的雛型雖然出現了,但正如村長所言,目前部落內部缺乏相關之再生能源專業人才,後續維運的問題還是只能等待外援。

    另一方面,新科技技術,要如何透過「文化轉譯」的過程,融入傳統原住民的生活型態與文化祭儀活動,如太陽之子swmalralrai的部落傳說及圖騰象徵,而部落內規範、禁忌,也同樣會影響了再生能源的發展過程,如設置位置等。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www.greeninside.com.tw/?p=4336


  • 3kw發電機 在 解密科技寶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11-19 21:00:00
    有 136 人按讚


    #颱風天斷電不用怕!
    .
    不像工廠一般使用的高壓氫氣鋼瓶占空間又有儲存風險,
    更沒有沒有傳統化石原料的發電機空氣汙染問題,
    「3kW級化學氫燃料電池系統」找到安全的「硼氫化鈉」粉末來替代危險的氫氣,只要將粉末加水倒入系統,三秒就可立即提供電量!
    瞭解更多:http://official.meetbao.net/tech/12605
    .
    #技術應用
    #3kW級化學氫燃料電池系統 #中科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