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3g網路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3g網路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3g網路歷史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公斤!2公斤!2公斤! 沒想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哥的體重竟然降了2公斤!從67公斤降到65公斤啊😱😱😱🎉🎉🎉 兩個星期前,得知哥入圍56廣播金鐘獎的最佳社區節目主持人獎,當時在開心之餘,也開始擔心因為三級警戒期間,哥天天在家煮大餐,體重直飆67公斤的歷史新高,衣櫥裡的西裝套裝根本穿不下去! 偏...
同時也有4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0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1月10日 主持: John Connor 1.10 【香港斷網?!】警突然網路封鎖“香港編年史“,中共隨時斷香港網攔截境外訊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網路歷史 在 股海舵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58:00
晚安 #crushershare40 好險昨天寫完,不然又要拖了🤣 6486互動 一、公司介紹、產業 股本3.69億 母公司2419仲琦持有45.21%股權 而3380明泰又持有仲琦60.79%股權 互動主要銷售模式為結合國際網路暨電信大廠軟硬體及專業技術,整合開發應用平台,提供解決方案,為台灣...
3g網路歷史 在 藍色隧道 Art Wor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07 16:44:15
你知道嗎?大部分的衣索比亞人都沒有看過或聽過「黑豹」這部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這部電影在我們心中或是媒體的宣傳下:是一部大部分由非裔製作讓全世界非裔民族感覺到驕傲以及充滿非洲文化未來性無限可能的電影,但他們真的沒有共鳴!我拿著照片跟3G限速網路找給他們看。 儘管我們在肯亞以及衣索比亞各地看到少數...
-
3g網路歷史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10 10:45:00【1.10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1月10日
主持: John Connor
1.10 【香港斷網?!】警突然網路封鎖“香港編年史“,中共隨時斷香港網攔截境外訊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1) Payme 97114085
(2)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3) 我們英國的paypal户口
https://mewe.com/i/tuesdayroadtonyjohnny
https://gab.com/TuesdayRoadWorldwide
https://twitter.com/Tuesdayroad1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6步曲!!
1. 節目月費贊助
2.收看廣告,
3.訂閱節目Youtube頻道,
4.俾like,
5. facebook Twitter share
6.建設性留言,痛擊五毛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
3g網路歷史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10-09 19:05:10完整教學影音DVD分享申請 http://goo.gl/lsqo7
手機成為第二大上網工具「手機成為所有人不能忽略的大舞台」,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吳善同表示,3G的到來,就像是以往內容網站從撥接到了寬頻世代,網站本身的能量變得不一樣了,也創造出更多新生服務。
手機已經逐漸成為電腦之外,最主要的上網工具。其中,3G手機「數量」的成長,將僅次於個人電腦的2.23億台,成為第二大的上網設備。在中國,手機早已成為比電腦還重要的上網工具,光是目前把手機當成主要上網工具的人,就有高達兩百萬之多。
Google把 GPS 和 Google Maps 結合了起來。
即時高速公路路況
停車場車位
結合YOUTUBE
Google Mobile GPS and Google Maps 的效果如何,但由網頁上的圖看起來,似乎基本的定位功能算是堪用。
網頁上雖然暗示也有導行的功能,不過從圖上看不太出來。
使用 Google Maps 等等之類線上即時地圖服務來當 GPS 地圖資料的好處是地圖資料的正確性比較高,不過缺點是必須要隨時有網路連線,這主要是礙於各家地圖服務為了保護地圖資料,都不允許使用者在本地端進行地圖資料的快取和暫存,這間接限制了這類服務與 GPS 結合的可行性,同時也增加了使用這類服務來結合 GPS 時的操作成本。
明年筆電內建WiMAX
無線通訊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溝通、生活及工作模式,未來WiMAX無線寬頻網路,因為其寬頻且可攜式的特性,幾乎可取代今日ADSL加Wi-Fi的網路接取模式,甚至3.5G。也許有一天WLAN將成為一項過渡性的歷史名詞。
話說回來,WiMAX是否是一項值得投資的明星產業呢?想想台灣沒有強勢得標的兩家電信龍頭,不難知道在現階段,還是有許多的質疑。
過去電信業者因為有著 3G網路建制的經驗,新技術成本過高,且使用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似乎不如預期。這也是造成很多設備業者心存觀望的主因,而讓態度趨於保守。
台灣是終端設備開發的大國,就終端設備業者的角度,就不能等待了,只有積極跟上WiMAX的技術發展,才有機會在眾多競爭國家中繼續保持優勢。 -
3g網路歷史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2-10-09 19:05:09清晰板:http://www.10g.com.tw
手機成為第二大上網工具「手機成為所有人不能忽略的大舞台」,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吳善同表示,3G的到來,就像是以往內容網站從撥接到了寬頻世代,網站本身的能量變得不一樣了,也創造出更多新生服務。
手機已經逐漸成為電腦之外,最主要的上網工具。其中,3G手機「數量」的成長,將僅次於個人電腦的2.23億台,成為第二大的上網設備。在中國,手機早已成為比電腦還重要的上網工具,光是目前把手機當成主要上網工具的人,就有高達兩百萬之多。
Google把 GPS 和 Google Maps 結合了起來。
即時高速公路路況
停車場車位
結合YOUTUBE
Google Mobile GPS and Google Maps 的效果如何,但由網頁上的圖看起來,似乎基本的定位功能算是堪用。
網頁上雖然暗示也有導行的功能,不過從圖上看不太出來。
使用 Google Maps 等等之類線上即時地圖服務來當 GPS 地圖資料的好處是地圖資料的正確性比較高,不過缺點是必須要隨時有網路連線,這主要是礙於各家地圖服務為了保護地圖資料,都不允許使用者在本地端進行地圖資料的快取和暫存,這間接限制了這類服務與 GPS 結合的可行性,同時也增加了使用這類服務來結合 GPS 時的操作成本。
明年筆電內建WiMAX
無線通訊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溝通、生活及工作模式,未來WiMAX無線寬頻網路,因為其寬頻且可攜式的特性,幾乎可取代今日ADSL加Wi-Fi的網路接取模式,甚至3.5G。也許有一天WLAN將成為一項過渡性的歷史名詞。
話說回來,WiMAX是否是一項值得投資的明星產業呢?想想台灣沒有強勢得標的兩家電信龍頭,不難知道在現階段,還是有許多的質疑。
過去電信業者因為有著 3G網路建制的經驗,新技術成本過高,且使用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似乎不如預期。這也是造成很多設備業者心存觀望的主因,而讓態度趨於保守。
台灣是終端設備開發的大國,就終端設備業者的角度,就不能等待了,只有積極跟上WiMAX的技術發展,才有機會在眾多競爭國家中繼續保持優勢。
GOOGLE地圖 Windows Mobile 6 iPHONE GPHONE 模擬器 湜憶電腦 10g tqc 證照 考場 線上影音教學網站 OFFICE Word Mobile Excel Mobile PowerPoint Mobile 2007 2003 TCPMP Player 吳清輝老師 博士 ACCESS 基礎入門 免費課程 電腦證照考試 考電腦證照 tqc認證 tqc考生服務網 tqc題庫下載 tqc教學 tqc題庫 中英打軟體 遠傳電訊課程
3g網路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公斤!2公斤!2公斤!
沒想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哥的體重竟然降了2公斤!從67公斤降到65公斤啊😱😱😱🎉🎉🎉
兩個星期前,得知哥入圍56廣播金鐘獎的最佳社區節目主持人獎,當時在開心之餘,也開始擔心因為三級警戒期間,哥天天在家煮大餐,體重直飆67公斤的歷史新高,衣櫥裡的西裝套裝根本穿不下去!
偏偏接下來又有兩個星期連續的台南美食工作,正煩惱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而且在不影響工作和健康下,也能輕鬆的減回64公斤的理想體重時,機緣巧合下接觸了 #豐田健康 的#阿拉伯糖,也開始進行兩星期的 #阻醣 計畫。
沒想到這兩星期哥每天在午、晚餐前,各吃一包阿拉伯糖,帶著實驗又期待的心情,持續的進行簡單又便利的阻醣功課。
剛剛站在體重機上的那一刻,看見數字在「65」的指標時,哎呀呀,覺得這實在好神奇啊👍👍👍
太好了🥰🥰🥰
2公斤拜拜了🎉🎉🎉
.......................................................................
#阻醣計畫,跑跑跑🏃🏃🏃
👍 澳洲醫療級營養師林上筳特別獨家複方研發 有別於市面上單方阿拉伯糖。
👍 「豐田健康」阿拉伯糖除了一樣有3g阿拉伯糖阻斷60%來自澱粉和糖的吸收外,再加上3g有斷油效果的「藤黃果」,含有多酚美容效果的「白藜蘆醇」,和改善腸道健康的益生菌「酪酸菌」,增強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109種「蔬果酵素」。
👍 讓你安心滿足口腹之慾,還能補足每日所需的養分。
❓❓「阿拉伯糖」怎麼吃❓ ❓
每天飯前或吃甜點前先吃一包再用餐,就能達到最佳效果。
📢歡迎有興趣的粉絲朋友們一起參與 「阿拉伯糖」的阻醣計畫❤️❤️❤️
📢輸入優惠碼:dannylablarba,就可以享有9折優惠(1890買到一盒(20包)還能再享Mr.豐田免運的福利)
📢網路購買平台:Mr.豐田
✅ 傳送門:https://bre.is/qW74ZXXo
3g網路歷史 在 康承親子概念藥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還有沒有人有需求想再買兒童智慧定位手錶嗎?
最近不少人在敲碗想要入手⌚️Hereu HERO Watch
這一團的價格,依然會是 #市面最優惠
開團價格真的跟官網差好多!!
還加贈六大好禮💪💪💪💪💪💪
#尤其今年要上小一的可以好好來看看喔!
記得自從孩子拿到小一新生入學通知那天
局長和夫人覺得"天哪~我孩子要上小學了!!!"
人生的另一個階段,開始我們想讓他學會獨立自主
但又不免擔心現在壞人這麼多,誘惑這麼多
該怎麼樣在離開我們身邊時仍讓爸媽放心
當孩子真的遇到危險或是不小心迷路時能及時聯絡
而手機又很不適合給他們使用太容易看到不適當的內容
而且也很怕這樣的娛樂產品會讓他們上課分心啊!!
#當爸媽真的就是擔心那麼多
#開心看到孩子成長又害怕他們的安危
-
去年,很驕傲又很開心我們遇見了Hereu HERO Watch
是全台首款奈米科技兒童智能定位手錶⌚️
深耕台灣多年的 Hero Watch
擁有做兒童智慧手錶最完整的技術
從2G到4G 歷經4年👍👍
聆聽上萬位名家長的反饋意見
我們一直努力研發不斷更新
只為擺脫過去
#智能手錶易耗電 #不防水 #充電不便利的迷思
身為雙寶爸的局長,說真的對定位手錶要求不高
只要能讓我
✓即時定位我的孩子
✓能在不打擾孩子的情況下知道他周遭的環境
✓能與孩子撥打電話聯絡
✓孩子能戴的舒適而且一般洗手能防水
✓手錶的待機時間夠長
而Hereu HERO Watch超過好多好多
感受到品牌的用心開發,讓我們這些有小孩的爸媽好安心
1. 全球首款奈米科技防水兒童手錶
2. 可替換電池兒童手錶,延長使用時間
3. 遠端看看、聽聽-隨時都可以看寶貝在做什麼
4. 電話、網路電話、視訊電話-關心不是距離
5. 定位、歷史軌跡、安全定位-保護你寶貝安全
#可以取代手機與寶貝做聯繫,不再讓寶貝緊盯手機螢幕
1⃣支援4G VoLTE:最新4G網路技術,3G網路中止後一樣可以進行語音通話功能
2⃣四核心:四核心CPU讓效能是雙核的好幾倍速度
3⃣Android 9.0 :讓系統保持最新狀態穩定運行
4⃣可拆式電池:搭配750 mAh大容量鋰電池 三天待機,秒換100%容量電池繼續使用
5⃣奈米科技防水:主板螢幕防水後,寶貝洗手戲水更放心
6⃣APP下載:真正的智慧手錶就該如此
7⃣記憶卡擴充:最高32GB容量記憶卡擴充
8⃣複合式材料螢幕:讓手錶更加堅固耐用
-
很多人很擔心的 #防水 這次Hereu HERO Watch採用的是奈米技術防水塗層保護主機板/螢幕
💪HeroWatch使用奈米防水技術(PECVD)工法並配合密閉抽真空設備,將奈米等級的塗層顆粒覆蓋上主機板以及螢幕上,因為塗層的縫隙比水分子還小,所以可以隔絕濕氣對電子產品的影響💪💪💪💪💪
#今年雖然還沒有新款上市
#但系統2月也有提供更新升級
#有興趣想要開團通知的請留言+1吧
3g網路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
2021.5.17
0.
我想記錄這件事情的發生時間 2021年5月17日,蘋果日報將出版最後一天的紙本報紙,從實體通路中謝幕。這篇文長,會從新聞媒體的數位轉型,新媒體平台與演算法的競爭,來討論這件事情。
一樣的,我想先聊這件事情的發生。
蘋果日報在 5月14日,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會在 5月17日最後一次發行紙本,於 2021年5月18日後停刊,不再發行紙本報紙。
蘋果日報 曾經在台灣是與 自由時報 互爭發行量第一的報紙媒體,在iPhone 3G 開賣的2008年,發行量達 50萬份,而依照他公開信的內容,目前發行量僅約10萬份。
蘋果日報紙本停刊,這在台灣的社群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競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
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記錄一下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時刻
1.
自媒體的時代中夾生存的傳統媒體
先簡單談一下自媒體時代,發聲有多容易。
我們在談自媒體,談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媒體。但我們忘了談一件事情,那就是媒體也慢慢地就像一個人一樣,在社群平台上面有個數字—追蹤數。一起在這裏追求著觸及和流量,以及影響力。
那些媒體所打造的組織,仰靠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設備。但現在你只要打開臉書,或是打開 Youtube,按幾個鍵,走完一段大約三分鐘的程序,你就可以開始一趟自媒體之旅。有一個媒體的名稱,在上面寫寫字,按下送出後,就會傳到非常多人的面前。
就像你現在所看到的這篇文章,和這一個自媒體。
在稱作「研究生」的這個自媒體裡面,我是記者,也是編輯,還是個主筆。這個媒體廣編不分離,我還要自己談廣告,接業配。唯一一個我不用做的事情,就是通路。因為臉書幫我處理好這件事情,我不需要去煩惱,要如何把訊息傳達到閱聽人手上。當然,我會面臨一些其他更麻煩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稍後再說。
「通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傳統媒體產製流程的人,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情。
2.
傳統媒體的產製成本
我當年還是新聞所的學生時,帶著一群高中生參加聯合報新聞營。大家對於走到一個報社,會驚呼的,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編輯,更不是那一堆名為「編輯台」的電腦。因為那些都太抽象了。
對,大家最興奮的,是龐大的印刷機器。
一個報紙的產製過程,並不是在把「文章按下送出」後就結束。要送印,送印完後要派報。在凌晨有一群人開著車把報紙送到你家附近的某個橋下,以便躲雨。然後送報員再去橋下領取那些報紙,挨家挨戶的配送報紙。當然啦,現在已經很少人在訂報,報紙最後沒有到你的信箱,可能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這個過程,用現在的網路語言講,大概就是「把你的文章,經過演算法後,在臉書牆上出現」。這一句話說得簡單,但在傳統報紙中,卻是要一群人每天在凌晨完成的事。
我希望大家不要誤會,運用臉書傳送資訊內容,讓文章在幾秒鐘後就能傳遞到全世界臉書使用者面前,並不是沒有成本。裡面有大量的工程師,維護機器的人員,甚至是網路的鋪設等等。他一樣有很多的費用會產生。只是當你在運營自媒體的時候,不用去想這些事情,因為「平台」已經幫你想好了。
我在學校教媒體創作時,第一堂課我會跟學生聊這件事情:「在十五年前,我還坐在這間教室裡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的新聞記者時,我們談採訪,聊編輯,學報導,操作技術。但是沒有一堂課會告訴你,要如何開一間報社,怎麼開一家電視台。但現在,這堂課在台大發生了,我們這堂課,就是要你從零開始做一個自己的媒體,從品牌定位,編輯台的規劃開始做起。」
為什麼十五年前做不到的事情,現在能做到?因為通路。當通路的成本降下來了,甚至是所謂的「系統化」,在發行一個自媒體的過程中,少了很多的事情要做。那些,可能是新世代的媒體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我本來想聊電視和 Youtube 媒體產製流程的關係。不過因為這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留待之後有相關事件,再一起討論。
接下來,我想切入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當媒體在網路上只剩下品牌。
3.
當媒體只剩下品牌
當我們在談「自媒體」的時候,常常只看到一個面向,就是「品牌本身在網路上也是個媒體」。但我想邀請大家看到另一個面向,就是「媒體在這些平台上,也只剩下品牌」。
在一個臉書平台的演算法推播,或是 Youtube 去推播一則影片,又或者是你用 Google 去搜尋一則新聞。媒體的內容,跟其他網路內容,其實長得沒什麼兩樣。
對,就是一樣的,臉書貼文只有一種介面,Youtube 影片也只有一種介面。差別只是他有沒有把這個「品牌」,塑造出一個「媒體的形象」,或是「新聞的形象」。
如果我說「 東森新聞」是個媒體,你可能點頭如搗蒜。但我如果說「 卡提諾狂新聞」是個媒體呢?你可以會想一下,最後大概會告訴我,不是吧,他是個娛樂粉專。
那請問「眼球中央電視台 」是媒體嗎?「志祺七七」是新聞嗎?還是那只是「視網膜 Retina」和「張志祺」的個人品牌?「niusnews 妞新聞」,「小日子」,「PopDaily 波波黛莉的異想世界」他分別是用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你眼前?
試著想一件事情,在一個分眾的時代,一群人坐在咖啡廳聊天,都沒有辦法的定義出什麼是媒體,那麼平台的演算法能做到這件事情嗎?或是說,你期待他幫你做到這件事情嗎?
這邊我要先說一下,媒體存在的價值和企業品牌,個人品牌,和政府機構之類的「自媒體」相比,他們的確在資源上和社會意義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想讓大家思考的是,或許這些所謂的「傳統媒體」有著不一樣的使命在,但是當他放在「臉書」「Youtube」這些平台上的時候,他們對平台來說,對閱聽人來說,差異可能比你想的小很多。
十五年前,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疫情的訊息,可能會打開電視,或是去買份報紙。但現在,你可能會打開臉書或是 Youtube,又或是Google 一下,聽聽 Clubhouse 。想一下你的確診資訊是從哪來的?是「蘋果日報」「聯合報」「TVBS」這類的傳統媒體嗎?還是從哪個政治人物的粉專看到的呢?或是「衛福部」自己開的直播?
講一下我的好了,我的主要資訊來源是「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以及這個自媒體的作者兼編輯兼總主筆及Clubhouse製作人,人稱林氏璧的孔醫師。
如果放在十年前,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非常荒謬的事情,「什麼?你聽一個教你玩日本的部落客告訴你防疫?你怎麼不看電視呢?」
但我可以相當有信心的說,雖然聽起來好像違和感很重,但十年後的現在非常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而且不會質疑這個合理性。
是的,蘋果日報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大家腦中想像的其他媒體。還有政府官方的自媒體,還包括了一個在疫情下轉行的「日本旅遊部落客」。
4.
你的新聞不是我的新聞
傳統媒體碰到數位轉型時,還面臨到一個挑戰,就是人力資源的重新調配,和演算法的競爭。
在網路上你應該會常看到這樣的留言「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這句話看似憤怒有道理,但應該不少新聞從業人員,只能看著這句話苦笑。
一家報社,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聞。如果你有經歷過在早餐店翻報紙的年代,可能也有跟我一樣的訓練 — 運用十分鐘吃早餐的時間,看完兩份報紙。
一份報紙最重要的新聞,稱作「頭版頭」。他的意思是,在一整份報紙裡面的第一頁,最上面,寫在報紙名稱附近的新聞。這一則新聞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意味著「這份媒體為昨日一整天,選出來最重要的事件。」裡面有著價值觀判斷和意識形態。換句話說,換個媒體,或是換個媒體的老闆,甚至是換個總編輯,可能都會選出不同的事件。在十幾年前念大眾傳播科系的學生們,都受過這樣的訓練 — 比報。比報訓練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分析各家報紙對於「頭版頭」新聞的選擇。
好,我們現在把傳統「頭版頭」新聞的概念,放在臉書上,會變成什麼呢?
我在課堂上,或是去各大學演講討論「網路媒體識讀」的時候,會告訴學生一個重要觀念「編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一項是運用符號和編輯的手法,來決定什麼新聞應該要被看到。而這項工作,現在的競爭對手往往不是人,而是演算法。」
首先,大家不用去質疑「重要新聞沒人報」這件事情。如果你有機會走去便利商店,買一份報紙,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奇怪了?怎麼跟我平常看到的新聞差這麼多?」
以前的媒體,大家是一起看到頭條新聞的,但你在臉書上看到的內容卻完全不是。
這麼說吧,媒體選出來最重要的新聞,放在「頭版頭」,會在你買報紙的當下強迫看到。但是放在臉書上,你可能對他無感,就滑過去了。臉書會判斷這則新聞「大家比較沒興趣」,於是觸及就變低,更少人看到了。
反而是那些會被認為「媒體都沒新聞報了嗎?幹嘛寫這個。」的新聞,本來可能只是在報紙裡面的一個小角落的奇聞軼事。你在吃早餐的十分鐘可能根本沒機會翻到,但是因為在網路上「大家用手指投票」的結果,讓臉書認為這是個很多人有興趣的文章,所以才會被你看到。
所以下一次要抱怨的時候,可以把對象轉移到臉書身上,因為媒體的總編輯,可能有跟你有一樣的無奈感。
久而久之,大家也對這件事情有更強的認知。一則重要的新聞,以前媒體可以用很大的力量來推播。可以放在頭版頭,可以發號外,可以大篇幅報導。但現在,他除了下一個「臉書跟你都會一起被騙的標」,或是花大筆錢下廣告之外。幾乎沒有路可以走。
就像上一節所說的,媒體不只要跟媒體搶流量,在這平台上,他要跟所有人搶流量。就算他要下廣告,競爭對手也不只是媒體,更多的是房地產,電商,甚至是網紅業配之類的,以前不會被拿來相提並論,曾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競爭對手。
5.
大家還看報紙嗎?
回到本質的問題,大家還看報紙嗎?如果報紙的工作是要及時傳遞新聞,那個「及時」可能無法挑戰更「即時」的網路。試想假設你買報紙的目的不是為了新聞,那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說傳統媒體都不做數位轉型,這個問題我很難給出明確的論述。因為的確,在傳統媒體轉型做網路的初期,有很多試行錯誤 (Trial and Error) 都發生過。現實中,有非常多失敗的轉型案例,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的傳統媒體,都有或多或少的轉型成功。所以我們在討論的不是「蘋果日報」這個品牌要收掉了,而是「紙本型態」要在新一波的媒體的典範轉移中成為過去式。
蘋果日報在這一次發的公開信中提到:「數位洪流超乎我們想像,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數位平台的壟斷,造成廣告資源的大量流失,對紙媒不啻是沈痛打擊。」
這一段話,很多人認為是搪塞之詞,但他的確也說出了現在媒體的挑戰。這邊,我想邀請大家站在更高的維度來看這件事情。
在二十年前,如果你想要「下廣告」,廣告大概會「下在媒體」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媒體扮演的角色,是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但是現在,大家獲得資訊的來源是哪裡呢?網路還沒起飛,手機還沒普及之前,媒體幾乎壟斷了大家的消息來源。電子媒體因為「媒體的近用性」和「使用頻譜公共財」等因素,扮演了許多重大新聞的傳遞角色。
但現在,你早上睜開眼睛,是打開蘋果日報的官網,公共電視的頻道嗎?還是跟我一樣,看 LINE,刷 IG,看臉書,滑 Youtube 呢?
如果在這些平台上,媒體只剩下品牌,要爭你的眼球得跟其他自媒體平起平坐,獲得演算法的青睞。那麼他也是一個跟你和我一樣,想獲得發語權得看人臉色的單位。
即便他的品牌價值,影響力,依舊在民眾的心中高居不下。但很遺憾的,他的廣告收入來源,得和其他的自媒體分享。還有更令他們的心煩的是,利潤要上繳給他的上游平台:臉書和 Google。
6.
傳播技術與我們
要討論新聞和新聞傳播,勢必得討論傳播技術的發展。在還沒有紙很貴的時候,我們寫的字都很短。當紙越來越便宜,我們也用更長的句子,來留存並傳遞訊息。從詩,到詞,到曲,乃至後來的小說散文。
大家可以想一下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在兩百年前,要多的精簡的寫下,才有機會被傳播出去。但現在我可以這樣一直打一直打,打成一篇臉書長文,完全不用考量用紙成本。這就是一種傳播技術的進步,改變了傳播的方式。
以前要寫一篇新聞報導,老師會告訴你:「把最重要的事情寫在最前面,用倒金字塔方式撰寫。」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這些原因中甚至包含了技術問題:因為編輯覺得你文章太長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最後一段拿掉。
但現在寫文章呢?
在報紙的年代,標題印在那邊直接進眼球。你對標題有興趣時,可以花半秒鐘的時間移動眼球,開始讀文章。對於一個閱聽人來講,「從標題到閱讀文章」的時間成本極低無比。但在臉書的世界,從按下標題,到你開始舒服的讀文章,要經歷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時間成本變高了,自然而然,吸睛的標題就變得無比重要。
當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你把重點都在第一段全部寫完了,大家拿到資訊拍拍屁股就走。就以前的觀點來說,會覺得無所謂,訊息有傳遞到就滿足了。但現在不一樣,如果大家看完第一段就走,演算法會判定這是個大家不想看的文章,於是就不幫你傳播,「只讓少數人看到這篇文章」。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但其實這背後有很多轉變跟著發生。
在課堂上,因為學生創作的載體在網路上,所以我絕對不會要他們用所謂的倒金字塔方式寫作。在做影片的時候,也不會教他們慢慢鋪陳。演算法是現實的,在你還沒建立風格之前,要跟他競爭,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情。
連在學校教課,都要打破過往的寫作模式,媒體裡面要做的轉變,大家可想而知。
一篇適合放在「報紙載體」的文章,和適合放在「網路為載體」的文章,絕對是不一樣的。閱讀習慣的不同,載體特性的不同,甚至是廣告擺放方式的不同,大大地影響了媒體的產製過程。
如果你認為「反正就一篇文章,紙本和網路都放就好了。」的話,可以試著想想看,多一套邏輯,能用一樣的成本完成嗎?所謂的客觀寫作,平衡報導,有辦法在不同載體上面用相同的模式呈現嗎?
7.
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
最近我演講最常聊的題目,就是談網路媒體識讀。我們與網路媒體的距離,已經密不可分。所謂的傳統媒體,運用著他多年累積的品牌,慢慢的也在網路媒體深耕。
很多念傳播科系的學生,會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覺得媒體不斷的沒落。但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抱持相反的想法,期望學生能好好的在這個時代發揮長才。
或許這是個傳統媒體沒落的年代,但現在絕對是人類史上「媒體傳播能量」最強的年代。隨著載體和傳播技術的改變,人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我們有更好的傳播工具,也有更公開透明的消息來源。
很多人說「蘋果日報轉型失敗」,其實我沒有這麼同意這句話。相反的,他做了非常多的事情,讓品牌在持續在這個時代繼續發揮影響力。結束紙本的發行,或許就是面對傳播技術的改變,在這條路上的一個重要決策。
對於經歷傳統媒體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痛的事情。我自己也經歷過蘋果日報全盛時期的年代,看著星光三班上「頭版頭」時,一大早興奮的跑去便利商店買報紙的讀者。若以一個純粹讀者的角度,我會緬懷蘋果日報陪我走過的那段青春歲月。但我相信,新聞從業人員,肯定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紙本謝幕了,品牌影響力依舊在。只是當媒體只在網路上的價值只剩下品牌,他的商業模式,人力資源分配,都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是蘋果日報紙本走入歷史的故事,他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而是給這個時代的一個標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經歷傳播媒體變遷重要時刻的你,多一些探討和省思的面向。
《蘋果日報紙本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