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37歲懷孕要生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37歲懷孕要生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37歲懷孕要生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37歲懷孕要生嗎產品中有1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B型肝炎疫苗的誕生,和臺灣的B肝「清零」計畫】— 臺灣大學醫學院倪衍玄院長專訪 你未滿35歲嗎?恭喜,你是免除肝癌威脅的新生代! 半世紀以前,台灣人淪陷在B型肝炎病毒的輪迴裡。出生的那一刻,就被上一代感染B型肝炎病毒;成人後育子、再傳染給下一代;3, 40歲時,身體逐漸被...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網友分享自己不願意開房間AA制的觀點,認為男女承擔的風險本就不一樣。 #兩性 #男女 #AA制 飲酒作樂害慘肝!營養師警告超標數據! 👉https://youtu.be/vKs35wxKykI 窮養小孩還富養好?心理師說出真正關鍵 👉https://youtu.be/rkZ27RG4Iwg 爸有新...

37歲懷孕要生嗎 在 森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12:30:33

端午節要到了,大家吃粽子了嗎?先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 以前忙碌的時候,根本連停下來的時間都沒有,現在因為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所以有空就看新聞關心一下疫情,但新聞看多了,只能說這些社會亂象真的讓我直搖頭。 - 疫情嚴峻,不管怎麼宣導不要群聚、要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但就是有人耐不住寂寞,硬是要...

37歲懷孕要生嗎 在 ?妮可?慢 a.k.a. Nicole K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4:13:14

左圖2014年;右圖2021年,都是五月。 最後一張是重訓1年多後的照片。 👈🏻左圖的我是在3~4年內流產兩次 和做了兩次月子之後,我們決定不再懷孕,剛開始自己在家跳操ㄧ個月左右的時候的我。 當時體重大約62-64kg,家用體脂率是34%-35%。 是我這輩子除了懷孕以外最胖時期, 隔一年多後踏入...

37歲懷孕要生嗎 在 肯迪肯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00:07:19

萬歲與媽媽的37℃ #對於母乳有感而發 小萬歲從出生那一刻開始 就是母乳寶寶 還沒當媽媽的時候 就懷疑自己有奶能餵母乳嗎 懷孕前 立下餵半年好了的自我約定 孩子出生後很矛盾的改口說餵三個月好了⋯⋯ 那個矛盾是時間和身體的累 沒辦法自由管控時間的累 每天無數次洗擠乳器也累 不知道吃到什麼奶量變少的累...

  • 37歲懷孕要生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2 17:30:47
    有 38 人按讚

    《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B型肝炎疫苗的誕生,和臺灣的B肝「清零」計畫】— 臺灣大學醫學院倪衍玄院長專訪
     
    你未滿35歲嗎?恭喜,你是免除肝癌威脅的新生代!
    半世紀以前,台灣人淪陷在B型肝炎病毒的輪迴裡。出生的那一刻,就被上一代感染B型肝炎病毒;成人後育子、再傳染給下一代;3, 40歲時,身體逐漸被病毒消磨、損耗,從肝炎→肝硬化→肝癌而死。
     
    病毒從母傳子、子再傳孫,永無止盡,堪稱一場永遠無法醒來的噩夢。數十年前,B型肝炎在台灣的盛行率居然高達20% !換言之,每五人就有一人終身帶有病毒,注定落入「肝癌三部曲」的詛咒。
     
    然而,就在四十多年前,一群勇敢的科學家、政治家,力排眾議、引入劃世代的B型肝炎疫苗,讓超過九成的新生兒,一出生就有抵抗力,就此斬斷了病毒的邪惡詛咒。讓我們搭著時光機,隨著臺灣大學醫學院倪衍玄院長,回到半個世紀以前,來到那個奇蹟的世代 。一窺B肝疫苗和台灣的淵源,以及它未來的發展吧!
     
    ■發現B型肝炎病毒的歷史
    ■天時、地利與人和,B肝疫苗在台灣的歷史
    ■為什麼B肝疫苗不像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打?
    ■B肝疫苗現今的新發展?
    ■台灣的B型肝炎「清零」計畫?
     
    如本文最初所述,B型肝炎病毒極為頑強,能潛藏在細胞、藥物難以殺滅。為了達到治癒的目的,部分團隊開發治療用的DNA疫苗,希望能誘導出更強的免疫細胞,找出、消除藏有病毒的細胞。可惜目前仍在實驗室階段,未進入臨床試驗。
     
    目前台灣使用的疫苗保護力非常好,並且也能貫徹一出生就施打的公衛政策,所以在年輕世代(35歲以下)裡,B肝帶原率已低至0.5%。我們發現,那些極少數體內有病毒的年輕人,其母親多數也是B肝帶原者。因此若想達到台灣的「B肝清零」計畫,可以採用兩種策略:
     
    1. 若B肝帶原的女性懷孕,在接近生產(懷孕的最後一期)的時候,服用抗病毒藥,盡可能地將體內的病毒量壓低,將垂直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 若母親不願意或不方便吃藥,那麼新生兒從一出生就開始接種疫苗,並且緊密地追蹤、治療,在感染風險的最早期,就給予醫療介入,讓新生兒有著最好的控制,盡可能讓B肝病毒的循環,停在上一代。
     
    ■完整文章,詳( 科技部 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531c806-e6ab-4b07-98cb-dd42347e14aa
     
    #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37歲懷孕要生嗎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6 16:27:49
    有 116 人按讚

    「輸卵管水腫」是因為輸卵管堵塞,進而導致積水,造成輸卵管末端腫大,除了讓卵子無法進入輸卵管與精子相遇外,其水腫液體也會逆流回子宮影響胚胎著床。有研究也指出輸卵管水腫的病人在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成功率試其他人的一半,所以如果有輸卵管水腫的情形,都建議再進入療程前先做手術處理。

    這位好朋友她定居在美國,在美國曾做過試管療程但幾次下來都沒有成功,在輸卵管檢查時發現是雙側輸卵管水腫,在做完輸卵管切除術後進入試管療程,很幸運的在106年順利懷孕生下大寶,也就是照片中比YA的可愛小女孩,之後他們一家回到美國,繼續嘗試試管療程準備生第二胎,但在胚胎植入前子宮著床的環境一直有液體存在無法順利植入胚胎,之後他回到台灣再度來我的門診,希望可以比照第一次成功懷孕的經驗,可以順利懷上二寶。

    很高興得在今年順利讓他們帶著二寶回美國。祝福大家都能跟他們一樣,好孕成功順利懷孕,也祝福他未來孕產期一切順利。

    -----畢業心得如下-----
    我是住美國的林小姐
    在今天看到驗孕棒的兩條線的時候,我有些不敢置信,更多是狂喜,

    終於畢業了

    想起植入失敗時,看到成功試管寫的畢業文,深深激勵我,她說,試管跟機率有關,自己的條件不好,所以她就要比其他人做更多次的取卵跟植入,總有一天會懷孕,最後她成功成為母親,在她經歷N次植入之後。

    受她影響,突然有感而發想寫個試管人生的畢業文,希望試管的在校生,看到我波折的經歷,心情可以好一點。
    ~~~~~~~~~~~~~~~~~~
    32歲:在美國取卵 (花60 萬 )植入失敗

    第一次做試管失敗,心裡大受打擊,開始自我懷疑的想:難道自己的決策錯了嗎?

    花了老公這麼多錢,為什麼別人懷孕一下就中了,自己卻必須要花錢還不能懷孕。

    不是說那個誰試管做一次就中了雙胞胎嗎?說好的雙胞胎呢?

    在美國植入後連續打了15天的屁股長針安胎而且醫院不幫忙打。安胎針每天晚上都是老公打,而且還沒中,真的超級崩潰。

    決定回台灣做試管。開始上網找資料,大家都推黃建榮醫師,發現台灣植入不用每天打油針,便宜技術又好,毅然決然地買機票去台灣做試管!
    ~~~~~~~~~~~~~~~~~~
    33歲:在台灣黃醫師檢驗出。輸卵管水腫造成不孕,切左邊輸卵管、(腹腔鏡手術)回美國休息三個月
    之後又右邊輸卵管子宮外孕(剖腹手術)
    ~所以兩邊輸卵管都沒了,休息夠了又飛台灣黃建榮婦產科,開始試管療程

    34 歲:在台北做試管,成功得一女
    感謝台北黃建榮大神醫生,讓我體驗為人母的喜悅
    ~~~~~~~~~~~~~~~~~

    36歲:在美國換了三個試管醫生,子宮排卵植入日一直有水,最後一個醫生連續5個月的植入日都照到有水,不敢放卵,把我的驕傲信心殺的片甲不留⋯。

    我只好特地回台灣找大神黃建榮醫師做試管。(嗯⋯台灣前十大名醫真的太強了,每天去診所都7、80個人同時等看診,等待都兩個小時起跳,每天大量練技術不強也很難啊!)
    ~~~~~~~~~~~~~~~~~~
    37歲:回到了厲害的台北試管黃醫生,排卵日醫生說子宮沒水,突然我眼睛泛紅,很想哭!感覺可以離開子宮有水的魔咒,

    但醫生說我的子宮肌瘤已經長到五公分了。在著床的地方很近必須要剖腹,我說不能三點腹腔鏡嗎?醫生說剖腹才可以最不傷害子宮的方式拿掉肌瘤。

    什麼!!曾經有人說剖腹一次老七歲!
    之前莫名其妙剖過一次,生過剖一次,現在還沒生老二又要剖一次!!我的肚子命怎麼那麼慘!想起之前生產的剖腹之痛,心裡有一點慘兮兮的笑不出來,苦味蔓延著整個舌腔,我懷孕的路怎麼這麼苦,比一次吃了10斤的黃蓮還苦

    但為了老二只能拼了,不然怎麼辦

    剖腹取子宮肌瘤,休養幾個月又開始試管療程,有一種急迫感~再不生就更高齡了,(現在都是困難模式了,以後一定是地獄模式)
    ~~~~~~~~~~~~~~~~~~
    38歲:開始取卵植入只有1顆可以用 植入失敗

    問護士為什麼會失敗。護士說我38歲活產率只有31 %
    好吧!聽起來很有道理。再接再厲!連續做再取卵

    38歲:開始取卵植入,本來抱著62%的成功機率!(2個31%)還想著再失敗再去做的精神!結果中了!

    姊妹們!我終於畢業了!經歷了二次剖腹手術、二次腹腔鏡手術,4次取卵、4次植入、15次排卵周期超音波子宮有水。

    做試管嬰兒這件事希望我這輩子可以不用再經歷了,其中起起伏伏的經歷、心情,真的只有做過N次試管的人才會懂,一次的失敗,要付出的真的太多。
    一切都過去了。
    未來即將要來。

  • 37歲懷孕要生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1 14:05:35
    有 655 人按讚

    《阿富汗時時刻刻第六天》

    *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從阿富汗大規模撤離“必有人命損失的風險”。

    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迄今為止,美國已經在“歷史上規模最大、難度最大的空運之一”中營救了 13,000 人。

    但總統關於美國撤離人員不受塔利班阻礙的建議與他自己的國防部長説法相互矛盾。

    拜登先生因塔利班的接管而面臨國際批評。

    “任何想回家的美國人,我們都會送你回家,”拜登表示他已經取消假期以應對危機。

    拜登於美國東岸時間8/20發表演說,之後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美國軍方將對 至少65,000 名希望離開的阿富汗盟友,做出“撤離承諾”,但他補充說撤離美國公民是美軍“優先事項”。

    “毫無疑問,這次疏散任務很危險。它涉及我們部隊的風險,而且是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

    拜登表示,沒有必要加派美國軍隊進入喀布爾救出被困美國人,塔利班允許任何持有美國護照的人進入機場。

    然而,來自喀布爾的國際媒體均報導美國公民難以抵達機場。

    據 Politico 報導,國防部長奧斯汀 (Lloyd Austin) 在周五的一次簡報中告訴國會,一些試圖離開阿富汗的美國人,在前往機場途中,遭到塔利班武裝分子的毆打。

    週五,拜登又再次駁斥了情報失敗的說法,稱官員們“一致認為”塔利班如此迅速上台“極不可能”。若非阿富汗總統及其政府官員逃離棄守,情勢不會惡化的這麼快。

    拜登總統也駁斥了阿富汗事件損害了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聲譽的說法,堅稱“我們的國際盟友對我們的信譽,沒有疑問”。

    拜登將阿富汗戰爭描述為與盟國的“共同努力”,表示他將與 G7 盟國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行動。

    週五,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姆表示,只要美國拋棄一名美國公民或阿富汗盟友,美國國會應該彈劾拜登。

    幾位民主黨人也批評了拜登。紐澤西州參議員鮑勃梅德斯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他表示,他計劃要求拜登,全面解釋什麼叫:從阿富汗的有缺陷撤軍。

    拜登總統表示最近幾天喀布爾的場面“令人心碎”。來自阿富汗首都的圖片顯示,隨著塔利班加強對該國的控制,成群結隊的人,正拼了命想逃離。但他們被擋在機場外,或是前往機場的路上。

    依照目前撤軍的進度,即將到來的 8 月 31 日美國撤軍最後期限之前,仍有數萬人等待撤離。

    拜登先生本週稍早曾表示,他考慮在831日期之後,繼續在阿富汗維持必要軍隊以確保所有美國公民撤離。

    拜登表示目前美國在阿富汗有近 6,000 名士兵,幫助撤離工作並維持控制喀布爾機場。

    但試圖離開阿富汗的人,光只是為了到達機場,就面臨著大量人群,尤其塔利班的檢查站阻撓。

    對此,拜登只回答:美國一直與塔利班政權保持聯繫。

    美國東岸時間週五,當被記者問及美國是否會考慮擴大機場外的安全範圍時,拜登表示,此舉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他沒有具體說明那可能是什麼。

    據五角大樓表示美軍於週五以三架軍用直升機進入喀布爾市中心,幫助將169 名美國公民: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說,部隊在“短”時間內冒險越過邊界,到達僅 656 英尺外靠近機場跑道的一家酒店。

    這是自喀布爾淪陷以來美軍首次進入該市。

    北約秘書長史托滕貝格週五告訴記者:“我們的飛機比人還多,因為讓阿富汗當地仍留在喀布爾的人們——尤其是阿富汗人——進入機場,現在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同樣在周五,由於目的地國卡達機場已達飽和,從喀布爾起飛的美國航班暫停了至少六小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之後表示,中東和歐洲的 11 個國家已同意代替卡達人道救援充當阿富汗撤離人員的過境國。

    拜登在演講中表達了對這些人的同情,並表示他認為沒有人可以“看到這些照片而不感到痛苦”。

    他指的是人們試圖逃離阿富汗的可怕畫面。

    星期五他的言論聽起來像昔日的拜登,不再如ABC訪問時如此尖銳而且無情。

    長期以來拜登被崇拜者描繪成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物。

    這與他在本週早些時候發表的言論不同,當時他對撤軍的決定採取挑釁的語氣。選民——包括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對他的策略感到疑惑,並對他將這場災難歸咎於他人的方式感到不滿,無論是川普還是阿富汗軍隊。

    根據民意調查追踪機構 FiveThirtyEight 的數據,他的支持率目前處於上任以來的最低點 - 49%,這表明許多選民對他的領導能力心存疑慮。

    總統正試圖贏回他們,但對許多人來說,他的努力太少,也可能太晚了。

    * “回來,回來,”英國士兵對聚集在機場大廳的人群尖叫,英國大使館撤離的人在那裡被帶走,然後儘速搭機,飛出去。

    在英國士兵面前,許多人瘋狂地揮舞著他們手中英國護照,希望能被允許通過,但另一群揮舞著橡膠軟管的塔利班保安將他們推回去。

    人群中的許多人沒有收到任何他們將被疏散的跡象,但無論如何他們還是抱著一缐希望,抵達機場,迫切希望找到一條離開阿富汗的方法。

    多數人都收到了英國大使館的電子郵件,告訴他們到達這裡,等待航班處理。

    其中包括來自倫敦西部的Uber司機赫爾曼德汗,幾個月前他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到阿富汗探親。

    他將一堆英國護照出示BBC記者。 “在過去的三天裡,我一直試圖進去,”他絕望地告訴BBC記者,而他的兩個年幼的兒子正在他身邊。

    這裡還有 另一個擁有英國護照的Khalid,他曾是英國軍隊的翻譯。他的妻子兩週前剛生了一個孩子,他很害怕孩子會死在這樣的場景中。 “我從早上就一直在這裡,”他說,“塔利班在路上猛烈抨擊我。”

    步行不遠就是機場的主要入口。數千人,英國士兵有時甚至向空中開槍以控制人群。

    而進入裡面的唯一方法不是排隊出示證件證明,而是以某種方式擠過人群,然後在英國士兵面前揮舞文件,希望他們能允許你過去。

    在美國士兵駐守的機場門口,情況似乎更加混亂,而在機場的主要平民入口前,塔利班也經常向空中開火,擊退試圖湧入的混亂人潮。

    * 歷經敍利亞難民危機後,希臘不再慷慨。擔心來自阿富汗的移民激增,希臘在其與土耳其的邊界上安裝了 40 公里(25 英里)的圍欄和監視系統。

    “我們不能被動地等待可能產生的影響,”希臘公民保護部長 Michalis Chrisochoidis 在周五訪問埃夫羅斯地區時說。

    “我們的邊界將保持不可侵犯。”

    他發表評論之際,土耳其正呼籲歐洲國家為阿富汗移民承擔責任。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與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電話交談中表示,離開阿富汗的人數急劇增加可能“對每個人構成嚴峻挑戰”。
    埃爾多安先生說:“如果阿富汗和伊朗不採取必要措施,新的移民潮將不可避免。”

    * 十年前,拜登 (Joe Biden) 宣布支持阿富汗戰爭,當時的他警告說:“我相信,如果我們因為害怕,我們的國家將固步自封。”

    而過去一個禮拜,會是歷史評判他總統任期的主要評價嗎?

    白宮西翼的助手敲著電腦鍵盤,低著頭,而助手們像往常一樣閒聊著,掩蓋了廣闊世界正在發生的混亂。

    隨著美國結束其 20 年的戰爭,阿富汗令人震驚地重新落入塔利班手中,這引發了一場席捲從喀布爾到大衛營,各個角落的危機。

    在西方盟國被迫空運公民的六天裡,阿富汗人拼命堅持飛機離開該國,拜登承諾在 8 月 31 日之前撤軍,但他的能力和承諾已經開始響起空洞的迴聲。

    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國會將就退出阿富汗問題舉行聽證會,並為加快撤離步伐做出巨大努力。

    * Zia Ghafoori、他懷孕的妻子和他們的三個小孩於 2014 年 9 月從喀布爾的家中抵達美國。

    他持有五份美國簽證——這是美國駐阿富汗特種部隊對他提供翻譯服務 14 年的獎勵。
    但好處到此為止。

    抵達美國後,齊亞發現自己無家可歸 - 一位好心的志願者將其送到收容所,並告訴他,這將是他和他的家人開始新生活的地方。

    七年後,這段記憶仍然讓他憤怒。

    在他現在居住北卡羅來納州。

    他接受 BBC 採訪時,回憶,並努力看著他的孩子的眼睛,為把他們帶到美國而道歉。

    “我無法控制我的眼淚,”他說。 “在我為這兩個國家所做的一切之後,我問自己'這是我應得的嗎?'”

    現年 37 歲的齊亞曾經認為自己很幸運能夠來到美國。

    自 2001 年阿富汗戰爭爆發以來,成千上萬的阿富汗人為美國和盟軍士兵擔任翻譯、修理工和當地嚮導,當時西方軍隊入侵,從塔利班手中奪取了對該國的控制權。

    在這場將成為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衝突開始幾十年後,拜登總統宣布要在 9 月 11 日之前撤出美軍——即使塔利班似乎準備重新掌權。

    * 隨著成千上萬的公民和外國人試圖逃離阿富汗,喀布爾機場外的場景變得越來越絕望。

    自從塔利班在周末控制了該國並關閉了陸路過境點以來,首都機場已成為許多人離開該國的唯一途徑。

    但武裝分子表示,他們不希望阿富汗人離開這個國家。他們在機場路設立了檢查站,這是通往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的主要路線,塔利班襲擊了人們。

    一名匿名的塔利班官員告訴路透社,自周日以來,暴力事件已造成該地區 12 人死亡——被槍擊或人群踩踏致死——這意味著前往機場的旅程越來越危險。

    在機場大院的圍牆內,4000 多名美軍臨時控制此處。在外面,全副武裝的塔利班戰士現在包圍了外圍,製造了恐懼的氣氛。

    https://m.youtube.com/watch?v=XvGLDUhHO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