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36題心理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36題心理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36題心理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36題心理學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閱部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不是偶然,而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彼此傾聽對方某個時間的聲音。每個人都是一個武裝的個體,在面對一個陌生人時,是很難放開自己的枷鎖,這36道問題就是想要讓雙方兩人擁有機會,可以更加認識彼此。 -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

36題心理學 在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8:51:58

#變動下的自我照顧 這兩天因為疫情變化的關係,民眾們(特別是家長)應該都感覺到焦慮與不確定了。 其實我也是,想到停課了三個月,開學一週,如果又要進入三級,所有過去關在家的大大小小是要重來一次,想到就非常崩潰。 然後我想到上次演講『疫情下標籤化』的主題,有聽眾和我回饋: #疫情...

36題心理學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56:57

既是情人、又是最好朋友的相知相惜相愛,這大概是臻於完美的愛情狀態了吧。 - 總是有些文學作品裡這麼說著 兩個人,因為不了解而相愛,因為太了解而分開 在初嚐愛情的青春時期 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是頗為困惑的 知道了地雷在哪、什麼事情會開心、怎麼相處自在 越是熟悉不是應該越親密才對嗎? 難道路上成雙成對...

36題心理學 在 許藍方 Gracie Hs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3:18:40

#drgracieofficial 關於性愛,我個人回覆問題的立場已經多次說過: 1。我所謂的「性愛」是建立在「兩情相悅」之下,「單純的性高潮」(生理高潮,無論心理舒服與否,譬如:達到高潮的被性侵者,亦或者達到高潮的性工作者,不在我平時與各位探討或分享的「伴侶間的性愛」當中。 #煩請有意見或想...

  • 36題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0 09:49:37
    有 130 人按讚

    #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楊舒涵、魏與晟
    .
    本書的付梓仰賴於許多事物的貢獻。我們引進了多方的資源,雄心壯志地期待本書能針對多重的讀者群,包括心理學研究人員、臨床心理學家以及心理治療師,同時也包含了其他領域的發展學家。從最一般的層面來說,我們希望可以突顯 #發展心理學對於心理治療與心理病理學有多麼重要。我們整合了心理學發展的科學知識,以及與成人及兒童工作的臨床經驗,來解釋心理治療。我們相信,只有在個別心理治療師與專業研究人員雙方能持續合作的情況下,患者才能受到最好的照顧。像這樣的整合,其價值當然無法馬上獲得所有人的接受(見Green 2000; Wolff 1996),也確實不需如此。心理治療師主要是透過談話來給予病人臨床上的幫助,因為這些病人所尋找的幫助不(只)是藥物,更是一個願意對他將心比心的人。相關學科在科學上的進展不一定會對心理治療的實務有所幫助,比如說,1940與1950年代霍爾(Hull)與史金納(Skinner)所提出的學習理論研究,對當時的心理動力取向治療師就沒什麼幫助,卻有益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比較強調行為與環境,較少關注個人與意義。
    .
    我們的工作立基於那些傑出的前輩們,他們在精神分析與發展的理論上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也建立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馬勒(Margaret Mahler)、布洛迪(Brody)、埃姆德(Emde)、史騰(Stern),與其他許多人士。特別鼓舞我們的例子是安妮‧柏格曼(Anni Bergman 1999),她是分析師瑪格莉特‧馬勒知名的共同研究者,在她的書中,完美地整合了發展理論與臨床思維。讀者們也可在本書中發現柏格曼書中的許多想法,只是換成稍微不同的觀點來講。所有心理治療的發展都是起源於對人類發展的觀察,因此必然會共同享有許多重要的特色。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本書中討論的許多想法──像是父母鏡映的社會生物回饋理論、目的論與意圖位置、反思功能、精神現實中的精神等同與假扮模式、異化自我、心智歷程、情感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都為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提供了真正的新方向。
    .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書的思維與關注的方向並不侷限於精神分析,我們還運用了心智哲學的概念,以捕捉與描述嬰兒是如何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成就自身心智的歷程。人類會透過他人來探索自己,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的唯心主義,而後精神分析式的心智哲學觀又進一步地拓展了這樣的想法(Jurist 2000)。在社會認知的領域中,心智哲學的運用相當普遍。但我們的理論導向有些不同,因為除了認知外,我們也同樣關注情感。也因此我們援引了依附理論,依附理論強調嬰兒與原初照顧者的關係品質會影響到嬰兒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並且有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確切來說,我們的工作不只借用了依附理論,更對依附理論做了重大的重新概念化。我們認為,依附並不只有依附關係本身而已,而是能更進一步發展出表徵系統的能力,這可能是人類為了有助於存活而演化出來的功能。因此本書另一個具有貢獻的面向,便是舒緩了過往精神分析與依附理論的一些長期緊張關係 (Fonagy 2001)。
    .
    本書的書名是由三個標題(情感調節、心智化、自我發展)組合而成,主要內容就是在談這三個主題與其相互間的關係。我們主要關注嬰兒、孩童、青少年到成人的心智中,對心理狀態表徵的發展。心智化是一個發展理論界很熟悉的概念,論述了 #個體是如何理解到自己運用心智的方法,#好用以調整對於外在世界的經驗。心智化可說是自我發展的根本,因為心智化會逐漸豐厚內在組織,讓個體能參與社會,並與共享此能力的他人構築出複雜的人際關係。另外,我們也用「反思功能」這個詞,為「個體有多少心智化的能力」做出操作型的定義 (Fonagy, Target, Steele, & Steele 1998)。
    .
    心智化會立即令人聯想到自我的兩個層面:主體性(agentive)與表徵性(representational),也就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90)所說的「主格我」(I)與「受格我」(Me)。自我表徵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詹姆斯的「受格我」,或是「實體自我」(empirical self)(Lewis & Brooks-Gunn 1979),指的是我們認為自己身上所真實擁有的一系列特徵發展,儘管這可能是藉由推論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反應而得來(Harter 1999)。因此,心智化的這層面在精神分析理論與認知理論中,都是有著長久歷史淵源的概念(Morton & Frith 1995)。但是自我做為心智主體,或我們在他處所說的「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這個概念(Fonagy, Moran, & Target 1993; Fonagy & Target 1995),相對來說是常被忽視的研究主題。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對鞏固自我主體性的發展歷程這個議題的漠視,可能是因為在傳統上受到太多笛卡兒主義者「第一人稱權威」的影響,認為個體能夠直接並正確無誤地得知內在的心智狀態,而不是將其看成是一個困難重重的發展成就。瑪西亞‧卡佛爾(Marcia Cavell 1988, 1994, 2000)的工作尤其提醒了大家,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其實與笛卡兒主義相差無幾。精神分析與人類發展學經常附和笛卡兒的傳統假設,認為心智主體性的經驗是天生的。我們試圖在本書打破這個主流哲學傳統,提倡心智主體性應該是種逐漸發展或建構出來的能力。
    .
    對於意圖行動之表徵的發展與哲學研究都顯示出,意圖心智狀態的表徵可能有更為複雜的內在結構。個體可能可以部分意識到這些意圖結構,也可能完全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情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要能理解到自我是個心智主體,就得透過人際經驗,特別是與原初客體相處的經驗。#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這兩種要素結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兒童區分內在與外在的現實,也能從人際溝通中區分出內在心智與情緒歷程。在本書中,我們會同時運用臨床材料與實證研究,佐以發展上的觀察,來呈現嬰兒能經驗到自己是個擁有心智的有機體,或是經驗到他自己的心理自我這件事,並非先天固有,而是從嬰兒期至兒童期逐漸演化出的一種結構。這樣的發展極為仰賴兒童與更為成熟、友善及具有反思的成人進行互動才能完成。
    .
    我們認為,心智化不僅只是一種認知歷程,同時也是透過與原初客體的互動來「發現」情感的過程。因此,本書也會把重點放在「情感調節」這個概念上。在許多發展理論與心理病理學的領域中,這個概念都十分重要(例如Clarkin & Lenzenweger 1996)。情感調節就是主動調整情感狀態的能力,與心智化關係密切,因為心智化就是自我感與主體感的基石。在我們的想法中,情感調節是心智化的前提;但是我們也相信,一旦個體開始心智化,情感調節的本質便會有所轉變。在此我們辨識出情感調節可以是種情感狀態的適應,若發展出更複雜的型態,也能運用情感來調節自我。「心智化情感體會」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更成熟的情感調節能力,讓個體能在自身情感狀態中,發現主觀的意義。我們認為,在每一種心理治療取向當中,心智化情感體會都是療效的核心,這代表著 #個體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 #這種經驗遠遠超出了僅能在理智上理解感受的狀況。也是在這種境界中,患者的抗拒與防衛才有意義,因為此時治療者對抗的不只是特定的情緒經驗,同時還是一整個心智模式的功能;這些受損的模式不只會扭曲心智表徵,阻礙療效的進展,同時也抑制了心智功能 (Fonagy, Edgcumbe, Moran, Kennedy, & Target 1993)。所以我們可能會誤解自身的感覺,以為自己處於某種感受,但實際上真正感覺到的卻可能是另一種情緒。不僅如此,個體甚至有可能會把自己從情感豐富的經驗世界中踢出。比如說,有些人沒有能力從心理和心理社會的前因後果設想而一再重蹈覆轍,這可能就是因為此人的心理歷程受到了廣泛的抑制,或是鞏固這些能力的心理歷程發展出了問題。
    .
    我們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理論更豐厚了先前的理論學家所提出的論點,如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談的依附的演化功能。我們認為,早期客體關係的演化功能是為了使幼兒打造出某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充分地開展出理解他者與自我心智狀態的能力。我們假設,對於自我與他人心智的反思,都是建構出來的能力,是由早期關係演化而來。對人類而言,發展出能解讀人際互動的心智結構非常重要,而由於心智化又是人際功能的核心,由此推論,心智化在演化上必定有其特別的地位。語言當然是象徵性互動的主要方式,但為了要適當地運用語言,就需要組織主觀世界。內在狀態必須要有其意義,才能夠用來與他人溝通;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解讀他人的心智,才能在工作、情愛與遊玩時與他人合作。
    .
    本書會清楚強調,早期的人際經驗是最初的中介變項,影響著往後心理疾患與心理治療中會出現的心智能力。某種層面上,我們延續了心理社會取向的傳統,認為親職與早期的人際環境是發展病理學中的關鍵 (Cicchetti & Cohen 1995; A. Freud 1981; Masten & Braswell 1991; Rutter 1993; Sameroff 1995; Sroufe 1996)。儘管我們支持上述的觀點,但在上個世紀的精神病學與社會科學中,隨著領養與雙生子行為基因學研究證據出爐,上述觀點也開始陸續遭到批判(Eaves et al. 1997; Hewitt et al. 1997)。這些研究者們認為,過去的研究因為無法控制好基因上的變項,而過度高估了社會環境的影響。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當前的精神病學文獻都變成了單純的先天論觀點,覺得只有基因資料是寶貴的,而且還有著精神分析這種只注重心理層面資訊的學門所無法提供的價值。其結果就是,早期環境只剩下少許影響,而且這些影響還是由於生理因素的緣故,而非心理因素(例如Marenco & Weinberger 2000)。
    .
    (未完待續,更多詳請請見本書)
    .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
    📖 https://tinyurl.com/4j7sms3h

  • 36題心理學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7:00:05
    有 37 人按讚

    綠豆爸・粉圓媽帶領 #幸福讀書會
    5/4起每週一~六晚間21:00~21:30
    就在 綠豆爸.粉圓媽.幸福學・學幸福
    ·
    📗【週二主題】心理學
    選書:依戀效應
    作者: 皮特‧羅文海姆
    出版社:三采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8733
    ·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經營友誼,卻老是把對方嚇跑?
    為什麼在職場上,我總是無法與人好好相處?
    為什麼我和伴侶明明不適合卻又互相吸引,最後又總是互相傷害?

    原來,幼童時期與父母的互動,
    會深深影響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

    每個人都有一種依戀模式,
    你是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還是逃避型依戀?
    找出自己的依戀模式,
    你需要的不是一段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的內心。

    二十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心理學理論
    現代行為心理學的基礎
    認識依戀理論,認識自己,重新與他人建構正向的關係

    你是否好奇過,
    為什麼自己與人互動時,
    總是犯著相同的錯誤?
    明明想表現得落落大方,卻常常焦慮恐慌、狼狽不堪?
    明明很在意這段友誼,最後卻總是惡言相向、火爆收場?
    明明很喜歡對方,同時卻又想逃離他/她?

    其實,這一切都可能是你的依戀模式在悄悄作祟!

    你需要的不是一段新關係,而是認識自己的內心。
    找出自己的依戀模式,
    才有可能徹底改變生活中的糟糕關係。

    36道依戀指數測驗題,找出自己的依戀模式。
    12則真實案例分享,掌握四大依戀模式成因,
    10項依戀功課,全面扭轉生活中的負面關係。

    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就能正確運用它,
    尋找合適的戀愛對象或工作夥伴,修復婚姻、友情等各種人際關係,
    還能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遵循本書課程的指引,
    一個母親可以運用依戀理論,教養出乖巧又快樂的孩子;
    一對戀人可以在知悉彼此依戀模式的前提下,經營出一段成功的關係;
    一間小公司可以利用依戀理論,讓焦慮依戀型的員工發揮獨到專長。

  • 36題心理學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3-08 07:58:15
    有 324 人按讚

    這次邀請到直播訪問的特別來賓是 Joyce。 Joyce 是加州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紐約醫學院線上課程兼任教授,這次的直播聚焦在現代科技人的心理健康、看心理醫生的一些迷思、及如何幫助自我達到好的心理狀態。

    Joyce 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拿到心理諮商碩士, 再到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教育心理學系心理諮商博士,在台灣與美國的許多醫院及心理諮商中心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曾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及亞洲大學心理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

    矽谷作為全球科技中心,是世界人才嚮往的工作及居住地點,路上名牌名車充斥,大公司裡高薪聘請的名校碩博士一堆,看起來十分光鮮亮麗、令人心生嚮往,但現實是工作競爭激烈、生活壓力非常大。在這次直播中 Joyce 會分享她從心理醫生的角度來觀察,科技人不為人知的 "後巷真實人生" 中,心理可能有面臨什麼樣的通病或現象、可以怎麼自我照顧以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會討論 如果真的有需要看心理醫生了, 公司會知道嗎? 員工會不會因此被貼上標籤、被公司差別待遇? 最後,會系統性的介紹一些心理諮詢的種類。 直播前及過程中也歡迎大家提問討論。

    為了這次直播, Joyce 做了超級充分的準備, 她還特別準備了投影片來輔助說明!如果你聽完後和我一樣覺得受益良多, 歡迎追蹤 Dr. Joyce Sun - CA Psychologist. 心理學家在矽谷 的頁面, 如果你聽完覺得想利用公司的 EAP 或是醫療保險來找 Joyce 諮詢, 直播中有談到她的執照是可以看加州及佛羅里達州的居民,美國其他州要再確認,台灣可能不行,中國可以,因為最近肺炎,她的諮詢都改為線上對談, 她的個案有人還是想要見面談,所以她有一兩個空缺出來, 機會難得, 如果你有興趣, Joyce 的心理所網頁是: https://www.peacefulsunshine.com/

    以下是直播訪問的一些內容大綱、搭配 Joyce 推薦的資源連結
    ---------------------------------------------------
    矽谷灣區人的心理狀態
    一般性常見的壓力: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self-esteem/ self-image, career confusion, relationships, parenting issues, kids/teens (佼佼者父母的失落與不願面對);

    正式的診斷 :
    bipolar, OC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nd other diagnoses


    矽谷的公司文化 v.s. 亞洲教育的特質 (12:50)
    Make impact & creative v.s. Being helpful and obedient
    跟別人比 & 老是看自己的不足
    移動的終點線 (高中要前三志願、大學要國立、研究所要...)
    健康的心電圖與不健康的心 (加上內向敏感,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想被看到)
    沒有很謙虛 = 自大討人厭
    集體主義 v.s. 個人主義 (要聽話/要得到認可,結構跟明確方向才有安全感)


    破碎的蛋黃哥 (自我認同與核心價值) (26:30)
    我可以! 我不需要”幫助”
    對自己
    對孩子 (青少年自殺等,錯失早療的介入)


    什麼狀態建議諮詢 (36:45)
    治療/復原模式、平時自我照顧模式、個人成長探詢模式


    防疫期間的自我照顧 (40:26)
    與現實接軌 (專家建議、合理的準備、不要過度幻想)
    固定的新聞時間
    運動
    興趣、嗜好
    朋友們互相支持
    正念練習
    身體照護: 泡澡、按摩、伸展、深呼吸
    五感練習
    意象練習
    珍惜、祈禱


    看心理醫生的感覺? 公司會知道嗎? 會不會被 fire ? (51:20)
    不會,confidentiality,甚至不可能知道你是否有看心理師
    唯一的例外: 被送來做工作適任評估,但公司只能拿到 yes or no 的回答


    矽谷科技人的特殊性困擾 (58:40)
    登山攻頂者
    靈肉分離者


    加州心理師執照種類 (1:01:00)
    博士: Licensed Psychologist
    碩士:
    Licensed Professional Clinical Counselor (LPCC)
    Licensed Marriage and Firmly Therapist (LMFT)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LCSW)

    精神科醫師 Psychiatrist: 開藥、部分的精神科醫生也提供心理諮商與治療


    美國的心理服務資源 (1:04:00)
    保險 (網絡內外)
    EAP
    公司的額外補助
    disability/ unemployment
    自費 (心理師搜尋網站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低價網路諮商、open path)
    社區資源 (冥想團體、正念中心、瑜珈 、breath work)


    對策 (1:08:50)
    平衡報導
    肯定自己的每個小成就,內在歸因
    不只是認知層面的肯定,還要情緒的回應
    定義你專屬的蛋黃哥 (核心價值)
    個性、優點、興趣、價值觀、哲學觀、可轉移性的技術、
    他人對自己的整體印象等
    用行為 (包括肢體語言/眼神) 改變感覺 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怎樣的心理治療才有效 (直播中沒時間講,但 Joyce 有準備的內容)
    個案要負的責任
    想改變的動機
    準備度
    願意分享的程度
    回家功課的努力度
    親朋好友的支持等

    心理師的部分
    專業認證或學有所長
    感覺有安全感或至少不討厭
    你的個性/思考模式與心理師採用的理論技術的相容性
    你與心理師目標的一致性 (問題解決 v.s. 增加自我了解)


    推薦的影片連結
    TED Talk-Amy Cuddy: 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有中文字幕,尤其是 15:52 處的個人故事
    https://youtu.be/v_vkoz1_nd8

    婚姻及伴侶關係: Making Marriage Work | Dr. John Gottman,推薦 Gottman 的所有影片與書籍
    https://youtu.be/AKTyPgwfPgg

    推薦伴侶們讓關係更緊密的問題討論集- 201 Relationship Questions: The Couple's Guide to Building Trust and Emotional Intimacy:
    Amazon 連結: https://amzn.to/2wHmzmY
    博客來連結: http://bit.ly/2v4mlGn

  • 36題心理學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1-21 17:58:30

    愛,不是偶然,而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彼此傾聽對方某個時間的聲音。每個人都是一個武裝的個體,在面對一個陌生人時,是很難放開自己的枷鎖,這36道問題就是想要讓雙方兩人擁有機會,可以更加認識彼此。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第一階段:

    1.你可以選擇任何人來當你的晚餐嘉賓,你會選擇誰?
    2.你希望自己出名嗎?希望自己以什麼方式出名?
    3.在打電話之前,你是否曾經預演過自己要說什麼?為什麼?
    4.對你來說一個完美的一天必須具備什麼元素?
    5.你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上一次唱給別人聽呢?
    6.如果你能夠活到九十歲,而你能選擇保有三十歲的身體或三十歲的心靈活力,你會選擇保有哪個?
    7.你對於自己將如何死去,是否有過神秘的預感?
    8.說出三個我們之間共同點
    9.在人生中,你最感激的事情是什麼?
    10.如果你能改變你成長過程中的任何一件事,你會想改變什麼?
    11.花四分鐘時間告訴對面這位夥伴你的人生故事,越詳細越好。
    12.如果你明天一早醒來,你可以增加一個技能或能力,你希望是什麼?

    第二階段:

    1.如果有一個水晶球可以告訴你關於你的所有事、人生或是未來,你最想知道什麼是?
    2.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夢寐以求想做的?為何你沒有做這件事?
    3.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4.在友情中,你最重視的事情是什麼?
    5.你人生中最珍惜的是哪一段回憶?
    6.你人生中最糟糕的是哪一段回憶?
    7.如果你知道一年後你會死掉,你會想改變現在你的生活方式嗎?為什麼?
    8.友情對於你的意義是什麼?
    9.愛情以及喜歡在你人生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10.彼此分享妳的五個正向特質
    11.你們的家庭關係如何?你會覺得自己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更幸福嗎?
    12.你覺得自己與媽媽的關係如何?


    第三階段:

    1.造三個以「我們」開頭的句子。例如「我們都在這個房間裡感到⋯⋯」
    2.完成以下這個句子:「我希望有人能與我共享⋯⋯」
    3.若你將和你面前的人成為親密朋友,請跟他分享身為親密朋友該知道的事
    4.誠實的告訴你面前的人,你喜歡他的地方。(誠實到你絕得甚至不可能跟初次見面的人說這些話)
    5.和對方分享你人生中最尷尬的片刻
    6.你上一次在別人面前哭泣是什麼時候?還是你通常自己一個人哭泣?
    7.告訴對方,你已經開始喜歡他的某些特質。
    8.對於你而言,哪些玩笑開不得?
    9.如果你今晚就會死去,死去前沒有機會再與任何人溝通,你會最後悔沒和誰說什麼話?為什麼這些話你不及早跟他說?
    10.你的房子著火了,裡頭有所有你愛的東西,你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可以救出一個東西,你會選擇救什麼?
    11.家族裡的所有成員哪個人死去,你會最傷心?為什麼?
    12.分享一個你的私人困擾,並請你的夥伴給你一些建議。接著問問他對於你的私人困擾的看法。



    #36道問題 #心理學實驗
    :::::::👊上一集!:::::::

    情侶吵架,到底誰該先道歉?
    https://youtu.be/EA23V9D0GCA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讓自己的生命精彩
    有祐👦🏻
    喜歡睡、喜歡吃、喜歡料理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