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30歲考公職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30歲考公職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30歲考公職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30歲考公職產品中有1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黑箱、腐敗、中正廟:中國黨不想讓你知道的史實】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9/8公布中正紀年堂轉型方案,規畫「#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包括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此方案是搜集被蔣政權屠殺的受難者團體與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從畢業以後到退休 大約有40年的時間都在工作 勞保和國民年金這兩項 佔了我們人生超過一半的時間 這些社會保險 在我們人生最後退休的2-30年也非常重要 如今卻可能有破產危機 如果不是強制納保,該不該加保? 不加保的話 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案可以替代這些保障? 上週新聞報導台北市一名周姓女子 ...

30歲考公職 在 Summe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08:04

:生活中不友善的眼光太多了。 遇到時⋯常常我也不知該怎麼調適心情 當下是難過 生氣的⋯ 但身邊沒有人可以幹話時 我會開始跟自己一連串以下的對話 轉換當下的心情 :她認識我嗎? / 不認識 :那她的反應很重要嗎? / 不重要 :對方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有傷害到我嗎? 沒有。 接著我會想想我自己這...

30歲考公職 在 Chen Bo-Ru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36:41

防疫期間不能出門,好多原本要考的試應該都要延期了,而且不知道要延多久。 但整個心都靜下來了,感覺可以整理思緒寫一些過往。 剛好最近還有東西要報考,回了學校印成績單,想起學生對我來說那是什麼樣的一個詞。 「噩夢。」我會這樣回答。原因是對我來說在學生時代,生活只有無止境的書,書,書。還是讀書。很大的因...

30歲考公職 在 Catherine庭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7 10:41:21

(寫完發現自己好像在寫人生回憶錄哈哈哈圖很醜文很長不過還是希望大家有耐心看完) 媒體又在冷飯熱炒!! 我相信很多網友看我看到很煩了 但我真的一點都沒有想傷大家眼睛的意思 今天早上一起來 就發現自己莫名奇妙上了東森的網路新聞 還強調什麼”母獅子” 用極其物化女性的方式在形容我 非常的不尊重 尤其在這疫...

  • 30歲考公職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00:03:18
    有 1,367 人按讚

    【黑箱、腐敗、中正廟:中國黨不想讓你知道的史實】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9/8公布中正紀年堂轉型方案,規畫「#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包括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此方案是搜集被蔣政權屠殺的受難者團體與專家等多元意見後,考慮兼顧轉型正義與銘記歷史刻痕,並將空間還給人民。對此,中國黨如喪考妣,暴跳如雷,例如主席參選人朱立倫表示,要反過來打倒文化台獨,更質問要不要拆中山高。


    其實,如何去除獨裁威權,高雄在14年前早就示範過一次。


    大家都知道,文化中心原本叫做「中正文化中心」,在1970年代,和權力中心相隔甚遠的高雄政壇,為了表忠諂媚老蔣,把壽山改名萬壽山,愛河改名仁愛河,不久後的1974年,也計畫在林德官舊棒球場的土地上,興建「中正堂暨中正圖書館」,說是要「獻給蔣公九十歲誕辰的獻禮」。但蔣介石當時身體已如風中殘燭,隔年就一命嗚呼。


    市府原本還想改名「中正紀念堂」或「中正紀念館」來「緬懷 領袖」,結果好笑的是被中國黨中央政府打槍,理由是不能和中央的中正紀念堂混淆。1979年搭上十二大建設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政策,擴大規模,成為「中正文化中心」,也因此,成為在圖書館、表演廳中央立有一神龕狀空間,立有巨大坐姿銅像的特異文化建築。


    2002年,謝長廷市長任內推動多處公園改造地景工程,將原本圍繞文化中心的圍牆拆除,擴大人行步道成為「市民藝術大道」,原本支撐欄杆之間的石鼓經過重新設計,搭配當季藝文活動不定期更換圓形燈片,這項工程獲得好評,也沒有太多爭議。又過了不久,在2007年,陳菊市長決定讓「文化去政治化」,移除蔣介石銅像,並將「中正」去掉,改成單純的「文化中心」。這次就踩到中國黨痛腳,引起藍營劇烈反彈,但風波並未持續多久。從2002-2007這段時間內的「文化中心空間解嚴」,讓園區回歸文化用途,也增加了市民活動空間。


    然而,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成功去政治化以後,台北中正紀念堂也計畫拆除圍牆,增加開放性,卻造成劇烈反彈,甚至當時北市府趕緊把僅有二十多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列為古蹟。後續每次討論到去除「中正」,將空間還給人民,重新客觀看待歷史的提議,都引發中國黨陣營破口大罵。


    但若我們回歸歷史,中正紀念堂的興建本身,就是一項充滿問題,涉及欺騙人民、浪費預算、黑箱作業的可疑決策:


    ■經費來源欺騙人民,不斷追加天價預算
    蔣介石死後,行政院經治喪委員會會議決議,決定在臺北市擇地興建「中正紀念堂」。當時治喪委員會召集人俞國華公開宣佈:各界捐獻的中正紀念堂籌建款項達新台幣一億四千八百多萬元,此外還有人捐獻水泥、玻璃等建材,因此,第一期建築「可以不必動用政府的經費。」(聯合報,1976-7-10)然而,該年10月,建築經費就變成5億元(含兩廳院),到完成時,經費已經膨脹到本體11.8億,其中8.8億由政府預算支應。後續兩廳院因工程延後,預算更增加到74億。中正紀念堂預算草率決定,不斷膨脹,可以說是黑箱作業,其中好大喜功、奢靡腐敗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佔用市政發展用地,排擠各項重大建設
    11.8億的預算,聽起來好像不多?但在1976年中正紀念堂動工時,台灣國民所得僅1053美元,2021年預計已達33310美元(以上均主計處數據)。而當時興建一整個港口(台中港)50億,整座國際機場(桃園)100億;現在建一個貨櫃中心(高雄洲際二期)1125億,一個航廈(桃園三航)1000億。換算中正紀念堂造價,約今日300億。在當時台灣進行多項建設時,也算一筆相當大的開銷。

    另外中正紀念堂預定地,原本在1974年台北市府規劃為「第二商業中心」,包含18~50層高的辦公大樓和24~30層高的旅館和公寓多棟、四棟百貨公司、文化中心、世貿中心、綠地等空間,投資額150億台幣,相當於信義計畫區+兩廳院的機能。卻因為中正紀念堂而全部推翻,因而台北市府重做都市計畫,把都心改到信義計畫區,也推延了開發的時程。為了個人崇拜,大筆消耗國家預算,打亂都市計畫,讓市政延宕數年,這些成本從來沒人去追究。


    ■競圖黑箱作業,圖利特定廠商
    1976年,中正紀念堂舉行國際競圖時,曾要求作品須具「創造新穎設計」、「獨特風格」、「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實用」,結果卻是參選作品中唯一不具現代風格,還提了兩個案子的楊卓成作品得標。當時,籌建小組號稱聘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評審,但奪得第一名的建築師陳邁(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表示:評審雖然喜歡他們的案子,但在會議上無法做成正式決定、要讓蔣宋美齡從國外返台做最後決定,而蔣宋美齡回來以後連圖也沒看,只丟下一句話:「選中國式的就好。」可以說是黑手介入競圖。

    其實,楊卓成的代表作包括早年的士林官邸、圓山飯店,以及多座蔣介石行宮,更多次與蔣宋兩人當面討論建築設計,是深得蔣家歡心建築師。整體設計完全投蔣家所好,牌樓參考中國明代十三陵,堂體外型則參考中國廣州的中山紀念堂,佈局參考中山陵,但規模更大,就是要「超越國父」。而台階89階象徵蔣介石歲數,格局仿造中國帝王陵寢,建築加上傳統廟宇、墳墓一定會用的「雲紋」,擺明就是蓋「帝廟」而非紀念堂。當時政府放任不具任何公職身份的蔣宋美齡,為個人喜好隨意推翻競圖結果,以法治國家來看,就是一種舞弊、圖利熟識廠商的行為。


    這樣疑點重重的工程,在黨國體制的掩蓋下,居然變成台北的象徵,中國黨的精神堡壘,實在諷刺至極!


    若是回歸正常,就算不追究當初決策者的責任,將城市空間去除威權象徵,並納入蔣介石執政時期政治迫害與屠殺下受難者的記憶,賦予更多元的使用空間,也只是最低限度的剛好而已。在這點上,台北反省歷史的能力,實在遠遜高雄太多。

  • 30歲考公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1 15:06:30
    有 215 人按讚

    #99啪的線上課程計畫 -#問卷調查

    【用動態資產配置打造穩定報酬|提早達到人生財務目標】

    填問卷-拿課程優惠:https://pse.is/3lhpe4

    #加碼抽3名免費課程
    #要你加入Line群組的都是詐騙

    大家好,我是99啪,曾經擔任公職多年,在40歲的時候提前達到財務目標,決定辭職退休。
    .
    在這段投資旅程中,我接觸了很多領域,也學習過很多投資方法,包括價值投資、動能操作、固定收益、各種資產配置等方式。很多朋友希望我能分享這方面的經驗,幫助他們達到財務目標。
    .
    其實,這些方法各有所長,但如果要我挑選的話,我會優先選擇「動態資產配置」。因為這是經過國外研究、長期歷史回測及個人實證多年後的心得。
    -
    使用 ETF 做為投資工具,進行全球佈局,再搭配定期的動態調整,長期回報的表現會更好(股市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約7~9%)。
    .
    而且與一般資產配置方式相較之下,風險管理也做得很好,波動及回撤更小,能通過各種股災的考驗,在投資的回報上會更穩定。
    -
    更重要的是,你只需要花很少的時間精力下就能達成,不用再花時間看盤、研究個股或總經等,同時結合了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優勢。
    .
    我認為這是低風險、高效益,而且規則明確容易執行,非常適合多數人學習的投資策略。
    -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與 PressPlay Academy 開設一堂【用動態資產配置打造穩定報酬|提早達到人生財務目標】線上課程,
    .
    希望能幫助大家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讓資產能穩定成長,提前達到人生財務目標,也能省下更多的時間來享受生活,追求更均衡的人生財富。
    .
    【這堂課有什麼特色?】
    .
    ① 建立完整資產配置觀念,瞭解如何評估及分析各種策略的優劣勢

    ② 學會進階的動態資產配置策略,打造個人專屬投資組合

    ③ 訂定人生財務計畫,學會運用資產配置提早達到目標

    ④ 完整的投資流程設計,課堂上會逐一示範操作,學員課後能自行實作演練
    .
    [完整課程內容,都在問卷當中 ► https://pse.is/3lhpe4

    【這堂課程適合誰?】

    ① 還沒有基礎的初學者

    ② 忙碌沒空研究,希望能更有效率投資的上班族

    ③ 未來有具體人生規畫,希望能及早達到目標的朋友(如買房、存退休金等)

    ④ 績效起伏大,希望能讓獲利更穩定的投資朋友

    ⑤ 希望能降低風險,打造穩定現金流的退休族
    .
    對課程有興趣的你,歡迎幫我填問卷,協助我把這堂課規劃的更好!
    .
    2021/9/30 (四) 前填寫,開課時就會寄送折價券給你!!
    .
    首次規劃課程特別加碼,只要追蹤按讚、留言分享「你投資上碰到的問題」或「未來的財務目標」、然後「公開」分享,開課後會抽出3位朋友贈送免費課程
    .
    ► 前往填寫問卷:https://pse.is/3lhpe4

    #留言要你加入Line群組的都是詐騙

  • 30歲考公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5 21:46:29
    有 34 人按讚

    [ 盈響力閱讀-母親節系列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
    #心理劇 #精神分析觀點
    #媽媽有愛也有愛正是完整的人
    「下決心不再打小孩,但只要他不聽話,又會忍不住動手……」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難道會害他嗎?」
    「要是孩子跟他爸爸一樣,怎麼辦?」
    「我這麼用心在教養小孩,為什麼會變這樣?」

    以上這些話語,你是否感到熟悉呢?
    明明已經全心全力愛著孩子,卻只換來孩子的厭惡、逃避甚至反抗;種種狀況讓你身心俱疲、焦慮不安,卻只能茫然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尹宇相醫師透過30多年來的診療經驗,在診療的過程中協助無數的母親發現自己的「投射」對孩子的影響。投射簡單來說就像是投影機的概念,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或問題丟給別人,並且認為是別人的,單純的投射就是所謂的歸因「是你害我的」「是你造成的」這類型的,或者自己不喜歡某個小孩,就覺得小孩一直找碴,其實是自己討厭孩子,所以一直找孩子碴。

    父母若能夠開始辨識自己的有色眼鏡,就能慢慢調整濾鏡的顏色,但有些濾鏡,是在自己的潛意識中!

    他提及,佛洛伊德提及我們人有自我、超我、本我的三個我,自責這種自我數落的行為,本身就是超我在數落自我的作用。
    然而,當現實中自己吼叫、怒罵孩子、動手打人的行為,常是被超我媽媽數落「你這樣還配當媽媽嗎?」「小孩遲早會被你毀掉~」當超我過多的自責和焦慮產生,就會更壓抑,於是造成下一輪的惡性循環,感到自己都快分裂了!書中提到健康的超我能夠幫助我們自我成長,但不健康的超我則是會拿苛責、完美,讓內在慾望過度被壓抑,不給自己喘息的空間,常陷入不完美的擔憂中!

    而在父母心理面的孩子,和外面真實的孩子,一但落差太大,超我就會發揮作用是「我的孩子消失了,現在剩下的只是劣等品」這樣極端的想法,於是更加苛責和要求孩子,其實是內心過不去的坎,而造成無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滿和指責造成眼前孩子只剩奇怪!另一種被動的超我則是「害怕別人怎麼看」如果不跟別人一樣,別人會不會覺得我不盡力等等的心理狀態...。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還有一則故事,有一名育有三歲孩子的國小老師,上一秒很愛小孩,下一秒卻揍小孩,醫師以心理劇的方式進行親子教養的透析和看見,他協助這名無助的母親了解到他的「火大」背後的「潛意識」作用,他提及這兩次動手都跟婆婆有關,她在第一次懷孕的時候,婆婆說沒考上公職不准跟我兒子結婚,因為壓力過大不幸流產了!考上公職後,雖然順利懷上孩子,但潛意識中對於失去第一個孩子一直懷抱愧疚和攻擊,他的前意識對婆婆咆哮「你害死了我的孩子,哪有資格疼我兒子」巴不得直接惡言相向,現實中卻不斷忍住。在心理劇的宣洩後,他理解自己真實感受到的憤怒、對孩子的愧疚、對自己保護不了孩子感到罪惡和後悔(p.33)劇結束一個月後,主角主動與醫師聯繫,先前對孩子的殘暴行為意外的停止了,對婆婆的憤恨也緩解,與家人之間心連心的感受,讓他們重拾親密。

    對於愛,我們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於前意識的模糊空間裡面,值得去探詢,這本書提點父母要多「留白」別因外界督促亂了身為父母的腳步,提倡「一度法則」提醒我們在改變時,需要耐性的漸進式修正,做不到不要苛責,但要敏覺到「又來了」,日積月累的覺察後,每天一度,180天半年後也許就做到一百八十度了!

    最後,書中也提到許多母親認為自己的個性可能會毀掉孩子、每天在想怎麼樣才能不吼不叫、認為自己有缺陷「媽媽有傷痕一定對小孩有影響」、或是「0-3歲一定要由媽媽陪」這些想法等的問題點,並指出,母愛不是不良品,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供外界買單的商品,內心常懷內疚的媽媽、害怕犯錯的媽媽、擔憂孩子很可憐自己沒資格的母親,需要對這些想法按下「暫停鍵II」,針對有方向的覺察,#領略自己內心各種層次的風景,就有機會先將自己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媽媽的內在本就有各項本色,#底氣足,#養育有愛有設限,遇到阻礙也努力更正和學習,誰沒有傷痛過,誰沒有從傷痛中懷抱生存模式過日子,對 #生活覺醒,但不是警覺; #對孩子理解取代誤解,更不用擔心因一時怒氣就毀掉孩子,孩子也是我們生命的夥伴,透過我們的蛻變,這些捱過歲月的痕跡,都是我們跨越傷痛奮力去愛的家庭記憶,這些跨越更值得被珍惜和呵護!

    這個世代的父母,讓我們一起攜手 #領略自己的不足後,但 #也瞧見自己奮力蛻變的可愛!

    #方言文化
    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