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25坪平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5坪平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5坪平房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59的網紅WanChi's Time 晚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拍攝這支影片,在籌備期跑了幾次桃園山上,陪同我深度探訪幾個家庭。就這樣和一位剛好正在進行義診的美國醫生,在一個有12個孩子的家庭相遇。 我以盡可能輕柔方式進入那個巷弄中的巷弄,約10幾坪大的平房,醫生剛好正在對著孩子們進行基礎衛生教育:「擦藥之前,記得要消毒手、噴這個酒精、...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荷蘭第一棟3D列印平房日前完工,負責打造的團隊號稱列印工作只花了五天就完成,房子目前已由一對退休夫妻承租入住,28坪附設兩間臥房,每月租金約2萬7新台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77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
-
25坪平房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05 21:27:16荷蘭第一棟3D列印平房日前完工,負責打造的團隊號稱列印工作只花了五天就完成,房子目前已由一對退休夫妻承租入住,28坪附設兩間臥房,每月租金約2萬7新台幣。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77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25坪平房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3-13 16:21:42180312東森 民國63年新莊11.5坪7.8萬元 網友:房價回不去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I0uLMZZiJRU
新北市新莊的正邦社區一整片平房都是住宅,附近就是菜市場,緊鄰中港大排,生活機能還算方便,但時間回到民國63年。
記者 蔡錦倫、鍾佩芸 採訪報導……↓
一張舊報紙,勾起的不是回憶,而是回不去的房價金額,有網友分享民國63年的舊報紙,在新莊正邦社區11.5坪只要7萬8000元,訂約金也只要5000元,44年過去了,現在房價漲多少。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現在可能要超過30倍以上,一坪30萬左右,所以房價漲幅確實是高於物價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說與其擺放現金,不如買不動產。」
上新莊地區如果10年以上中古屋一坪要價35萬上下,公寓或更舊的房子一坪也要大約30萬,對比當年11.5坪7萬8千元,一坪大約只要6700元,高了超過40倍,讓網友感嘆地說,當年一碗陽春麵只要5塊,現在陽春麵要一碗50塊來計算,只漲了10倍,不過現在絕對找不到78萬元的房子,房價漲得太誇張。但真的是房價炒太高嗎?其實是以前的錢比較大。
記者 鍾佩芸:「民國63年基本工資是600元,如果想要買7萬8千元的房子,就算是不吃不喝,薪水、房價假設都沒變,也要10.8年才能買得起。」
台經院副研究員 劉佩真:「房價部分除了在供需決定因素以外,其實還包括土地的成本、建築的成本、勞動成本,也就是說油價、房價、物價所產生的連鎖效應。」
台經院也分析,房價與物價不能相提並論,房價受到石油及民眾投資的因素影響,漲幅一直都比物價高,所以也別羨慕60年代,當時一般人要買房其實也沒想像中輕鬆。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8/03/180312-6311578.html -
25坪平房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3-30 01:14:21《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下首座落成的公共屋邨。於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市政局成立「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徒置專員一職,「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1955年,政府決定有系統地推行徒置計劃重點為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的石硤尾的兩層高平房相繼被拆卸,興建21座第1型徙置大廈取代,連同1954年興建的8座,成為全香港首批共29座的六至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均為120平方呎,在兩翼相連的中央走廊處設有公用的廁所和淋浴設施,該等大廈於80年代初改建為有獨立廚廁的單位。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7至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2型徙置大廈。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其後政府工務局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7座7層高的廉租屋大廈,最初稱為「偉智街政府廉租屋邨」,於1964年落成,每兩個單位共用一廁所。當中第3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7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一級文物的建築物。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構思改建成青年旅舍。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香港政府以期限七年託管協議(Entrustment Agreement)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中心以自負營虧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除藝術創作外,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會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以至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樓高9層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可供租用面積約11萬平方呎。石硤尾工廠大廈於1977年建成,自2000年起開始空置,總實用面積8,640平方米。中心的設計盡力保留原石硤尾工廠大廈的特色,在翻新物料上也會盡量保持七十年代工廈的粗樸風格,地面也是「石屎」質地,底層樓底高度14呎9吋,上層每層為8呎3吋,負重限制為每平方呎150磅。其中約5萬平方呎提供約100個中、小型單位租予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另外約3萬平方呎提供約6至7個大型單位租予藝術機構,小單位面積由291至385平方呎;中型單位面積由483至804平方呎;大單位面積由874至1,040平方呎;最大的單位面積則由1,298至1,326平方呎,中心附設3個藝廊及1個實驗劇場、食肆、金及其他商店。中央庭園提供1個表演場地,用作舉辦小型藝術及文化活動之用。大廈每層亦設有一個共用空間,擺設雕塑及舉辦活動。
25坪平房 在 WanChi's Time 晚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拍攝這支影片,在籌備期跑了幾次桃園山上,陪同我深度探訪幾個家庭。就這樣和一位剛好正在進行義診的美國醫生,在一個有12個孩子的家庭相遇。
我以盡可能輕柔方式進入那個巷弄中的巷弄,約10幾坪大的平房,醫生剛好正在對著孩子們進行基礎衛生教育:「擦藥之前,記得要消毒手、噴這個酒精、或是好好洗手,細菌就會怎麼樣?」「跑光光~」夥著從包著尿布到稚嫩理事的眼神,醫生教會他們「消毒」這件事。
「那酒精是什麼呢?誰有酒精?」
「這裡有~」我從側背帆布包裡拿出自己隨身的酒精瓶。
醫生轉頭斜眼看我,「妳要給他們嗎?妳是給他們 materials 的嗎?他們需要的是 education ,等妳願意,才算真正開始做好事,妳懂嗎!」
嗚~~~倒抽了一口氣,我沒回話,沒說明來意,只是繼續靜靜的看著醫生把孩子們抱起來細心的解說療程。
那天回程中,安靜的坐在後座,腦中不斷思考醫生說的話,也想著怎麼樣才算是「真正幫助他人」?
-
社福公益在社會存在相對正向的角色,不過其他角度看,開始有了企業、materials 介入,本質是否真的就變了呢?
「如果想要等到強大,才願意幫助他人,這樣實在是一個控制狂!對未來有太多想像的掌控了。
當然知道社會上永遠有不平等的關係存在,但如果永遠認為自己力氣不夠,而不願開始改變、盡一份力,你想改變的事永遠不會有開端。能夠做到缺少中的0.1%,那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啊!」前座的前輩這樣說著。
「別小看自己,也不要過度放大自己。」
-
後來我開始閉關整個週末,想著該怎麼寫腳本才能真正傳達組織的意念、孩子們的需求、現況,但又得保護孩子的隱私,免除孩子們被貼上任何標籤的影片呈現方法呢?不是矯情催淚、不是販售孩子,而是想透過影片告訴大家「這件事」。
直到開拍前一刻,我坐在車上翻著分鏡圖,除了顧及畫面美感、流暢度之外,也不斷檢查敘事方式,該怎麼在「嗜血式閱讀媒體」社會風氣下,能夠兼顧閱讀、及「保護孩子們」。
最後,透過第一次分享自己的作品,讓身邊的人知道這件事、知道綠色方舟全人協會、知道他們正在做的事。當我們為了早餐店阿姨忘記幫奶茶去冰而生氣一整個上午時,能夠想起這群孩子,希望能有一個好好讀書、看故事書的孩子們。
我們永遠都是幸福的,相對幸福很多。
「到底什麼是做好事?」
希望看完這個影片,這群孩子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力量,有機會,也希望你們可以為他們帶來一個成為大樹的機會。或是盡可能分享給任何人知道。
「好的事」,是你開心、我也開心。
就算年紀很輕能力很小,
還是可以盡力拉一下,那些朝妳伸出手的人,
社會體系下的問題的確不會完美解決,
但會有一個被看見、被解決的開始。
/
Written by Wan-Chi Tsai
Director|Wan-Chi Tsai
Camera Jie-Han Tsai
Gaffer Bo-Lun Wang, Jie-Han Tsai
Editor Wan-Chi Tsai
Color Wan-Chi Tsai
ADR Yi-Rung Lee
25坪平房 在 QQme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陣子聽到身邊許多朋友跟我說,很喜歡看我寫關於 #英國買房 的文章,覺得非常有趣、又獲益良多。 天啊,沒想到這類文章居然能夠引起共鳴,我終於找到了未來轉型的路(誤),那我就不客氣地繼續寫了喔!
今天這篇,想跟大家聊聊英國人對於買房換房的觀念。
我不知道台灣現在大多數人對於換房的想法是什麼? 但至少以台灣長輩的觀念來說,買房的前提就是希望可以住一輩子,能不換就不換,未來再繼續傳給子女。 可是在英國(尤其在倫敦),我發現很多人的觀念會是採 #階段性 買房,畢竟房子很難一次買到位。
比較常見的買房/換房時機是:
1. 剛工作或結婚時先買下第一間套房/一房一廳。
2. 生小孩後大約在孩子2-3歲時,為了擠進學區而換房。
3. 等小孩再大一點、 或是生二寶時,為了給予孩子跑跳空間而換到有後花園的House。又或是等孩子上中學,可能又會為了學區或是學校距離而搬家。
4. 孩子都長大離家後,不需要用到這麼大的空間,老了也不適合一直爬樓梯,所以再換住到公寓或是鄉下的平房。這樣的換房動作稱作downsizing。
所以在英國,人的一輩子換過3-4間房以上,是非常正常的事兒;為了孩子的學區而孟母三遷,也是再普遍不過。 所以每當台灣的朋友問我說:妳怎麼又要換房? 我的回答是「這大概是身為父母的階段性任務」
況且英國租金高昂,治安好/機能好/學區好的區域,兩房20幾坪的公寓一個月可能就得花費10萬台幣以上的租金,與其每年讓上百萬石沉大海,還不如買房還貸款更划算!
#其實就是先擁有第一間再以房換房的概念
———-
不過,這次在換房找房的過程中,我也深感時機歹歹。 由於英國的房子買賣都有實價登錄,所以我也發現20年前這區的房價假使25萬英鎊好了(約1000萬台幣),到現在整個可以翻好幾倍漲到100萬英鎊,看到歷史售價的我真的很吐血。不過,我們也不用羨慕人家,因為自己的父母那輩在幾十年前台北蛋黃區買一間房可能也才幾百萬,現在都不知道飆漲到什麼瘋狂價格了!
———-
離題了,總之就是換房的時機是一門學問,我們的下一間房就是希望可以讓Q姐弟一路住到大學,所以還在等待緣份。
圖為這幾天都耗在露台泡水的QDD。然後今天終於降溫了呼~
25坪平房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98年的板橋火車站】#板橋地名由來 #一起來留言
你知道現在的捷運府中站曾是板橋火車站嗎?
火車鐵軌變成了縣民大道,
車站出口周圍就是板橋舊站商圈。
1999年7月萬華到板橋鐵路地下化,
隨著板橋車站的啟用,舊站走入回憶。
一起來懷念
日期:1998-04-23
圖說:板橋火車站前面平日車水馬龍,昨天下午萬安防空演習禁行車輛,疏散行人避難,出現午後難得的淨空場面。
來源:聯合報
攝影:雷鳴
【1999-10-06/聯合報】
板橋舊站 莎喲哪啦!
【記者陳燕模報導】已廢棄的台灣鐵路管理局板橋舊站昨天由台北市捷運工程局雇工拆除,板橋舊站走過百年歷史,將由捷運板橋線府中站取代。銜接前、後站的人行天橋暫不拆除,供民眾通行。
隨著台鐵板橋舊站的拆除,板橋舊站前站的府中路將可直通後站的重慶路,台北市捷運工程局中區工程處副處長高宗正昨天表示,前、後站道路直接相通的問題,先前曾要由台北縣政府召集有關單位協調,因遇上集集大地震而沒開會,不過,捷運局會全力配合,隨時可以從府中站工程用地中撥出一條道路,供車輛、民眾往返前、後站。
台鐵板橋舊站被徵收作捷運板橋線府中站,板橋新站已於七月下旬啟用。
板橋舊站拆除工程由中華工程公司承包,捷運局副處長高宗正昨天上午督導拆除工程,分別從靠後站的一側及府中路一巷台鐵宿舍,挖土機摧毀木造平房,破碎機則破壞站體的鋼筋混凝土。拆除工程約需三天,加上清運拆除廢棄物需要九或十天。
板橋市受到台灣鐵路西幹線的橫切割為兩半部,台鐵板橋舊站更是把板橋精華區分為前、後站,只有人行天橋供民眾往返前後站,車輛要繞館前路或民權地下道。
【1999-08-25/經濟日報/33版/商業要聞】
板橋舊站前後站商圈將聯結
鐵道兩個月內拆除 重新找回人潮錢潮
【記者張婉珍報導】台北縣板橋舊站前後站商圈兩個月內將彼此聯結,以達轉運人潮流失後的互補作用。台北縣政府昨(24)日決定,將協調地鐵處在兩個月內拆除現有鐵道,打通前後站的交通。
板橋新站啟用至今甫屆滿一個月,已經對板橋地區商圈變化帶來重大衝擊。儘管新站商圈尚未成形,舊站周邊仍是板橋地區商業重鎮,不過由於每天進出的交通轉運人潮已經轉移,舊站商圈店家生意出現大幅衰退。
已有部分店家不敵高租金成本宣告結束營業。前站店租被迫大幅調降,後站商圈承租戶也醞釀要求調降租金當中。
前站商圈一服飾店店東吳鶴忠說,舊站關閉以來,附近店家來客人數估計減少五成左右,由於租金行情過高,已有不少店面不敵沈重租金成本負擔,宣告結束營業。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指出,板橋前站府中路一帶的店面租金行情每坪約為3,500元至4,000元,以服飾店為主;後站商圈如中山路一段、館前西路及重慶路一帶的租金行情更高,每坪約5,000元至8,000元。
由於租金負擔沈重,影響店家續租意願,前站已有部分房東調降店租,平均減少三成,部分減幅更達一半,調降幅度打破數十年來板橋車站商圈只漲不跌的慣例。
租金行情較高的後站商圈,雖然尚未有房東率先調降店租因應人潮衰退狀況,不過在多數承租店家的溝通協調下,租金行情可望將有一波調幅。
板橋舊站商圈店家已組成「板橋市商圈發展協會」,希望推動商圈再造,挽回後站商圈「北縣地王」的丰采。協會推動成員林煒竣說,新站商圈尚未成形,轉運人潮又不可能移往舊站,反而轉往台北車站商圈消費,影響結果是台北市稅收增加,北縣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