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我應該是打AZ疫苗,副作用比較明顯的人,所以我整理了一下我的時程紀錄給大家參考
🔶打AZ疫苗
本人狀態是生理期第三天,我打左手,打針當下手臂有點脹痛,但打完後就都沒什麼感覺,回家開始狂喝水+吃維他命C
🔶第12小時
前12小時我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一切如常,而且當下很想...
有鑑於我應該是打AZ疫苗,副作用比較明顯的人,所以我整理了一下我的時程紀錄給大家參考
🔶打AZ疫苗
本人狀態是生理期第三天,我打左手,打針當下手臂有點脹痛,但打完後就都沒什麼感覺,回家開始狂喝水+吃維他命C
🔶第12小時
前12小時我完全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一切如常,而且當下很想吃烤肉,還在那邊選購電烤爐哈哈哈哈😂
結果真的過了12小時,忽然一陣寒意,開始畏寒,然後體溫在10分鐘內從37度上升到38.5度,燒起來後左手開始很痛,頭暈接著全身開始痠痛,吃了一顆普拿疼,體溫微幅上升維持在38.7度左右。
🔶第15小時
燒到39.2度,全身發燙,但普拿疼最快也要隔4小時才能再吃,冰枕+退熱貼拿出來用,起碼溫度沒有再上升了。因為一直喝水就會一直要去上廁所,還有生理期也需要更換衛生棉,但我全身酸痛到起床都是一種煎熬哈哈哈,簡直完美詮釋「腰酸背痛」這個詞,腰痛到走路站不直。這時候開始隱隱有點噁心反胃感
🔶第20小時
已經吃了第二顆普拿疼,但體溫還是在39度左右,全身除了肌肉痠痛,關節也開始會不定時的刺痛,而且我屁股也超痛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在床上不管怎麼躺都非常不舒服,頭昏昏沉沉的,然後我右腳還有點腳麻,但過約10分鐘就沒有再麻了,只剩下痛😂
🔶第24小時
再創高峰體溫來到了39.8,吃第三顆退燒了但體溫還是下不來,一直在盜汗,而且全身爆幹痛,然後我的左半身三不五時會有好像被電到的刺痛感,痛到躺在床上哀號,然後打電話給男友哭🤣🤣🤣這時候我燒到 喝溫熱的水,卻覺得這個水是涼的,一直跟我爸說「水怎麼還是冰的」,真的超擔心腦子會燒壞哈哈哈。
🔶第30小時
吃第四顆退燒了,體溫最低有到38.7度,但大部分都還是維持在39度左右。全身還是滿痛的,而且我要起床先用右手支撐身體,我的手腕就痛到彷彿骨折,自己一邊起床一邊痛到唧唧叫,但是一直喝水就真的會一直跑廁所QAQ 感覺很累但都睡不著,攤在床上懷疑人生。
🔶第39小時
打完疫苗至今一直都睡不著,這時候終於入睡了約2小時,也有開始退燒了,體溫來到38.1度,但關節跟肌肉都還是滿痛的,這時候頭痛感覺升級了,又痛又脹還三不五時刺痛一下。
🔶第41小時
又開始畏寒發燒了,剛剛還在38.2度,五分鐘後再量就燒到38.7度,於是吃了第五顆退燒,左手整隻手的疼痛感加劇。
🔶第46小時
體溫終於降下來到37.5度,但全身跟左手都還是滿痛的,全身無力,一樣只能攤在床上。
🔶第48小時
體溫回歸37.1度落在正常值了,但還是不太能下床,全身還是滿痛的,也很疲憊,繼續攤在床上。
🔶第50-54小時
體溫在37.1 - 37.7度之間徘迴,就一直狂喝水。現在主要就是左手臂脹痛跟腰很酸痛,頭還是滿脹痛的,但全身的肌肉痠痛跟刺痛有緩解了。
🔶第55小時
我忽然又開始發燒,左胸口會間斷性疼痛,肚子跟手腳出現一片一片的紅疹,打1922一直忙線接不上,我爸直接帶我去家附近的診所就醫,診所醫生建議我轉診去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因為不排除可能是血栓
🔶第57小時
我爸載我到亞東醫院急診室,我家人嚇瘋,我自己也怕爆,急診室醫生問診之後,安排我做了心電圖、X光、抽血檢查,並開藥給我吃。等了一個多小時後,報告出來血栓指數正常,其他數值沒有什麼異常,應該是比較嚴重的過敏。開了一些藥請我回去吃,再觀察看看。我從小到大吃藥吃海鮮都沒有過敏,偏偏AZ過敏,這一輪下來真的快去掉我半條命🥲
🔶第66小時
這段期間都沒有再燒起來了,身體不適改善很多,現在比較明顯的症狀剩下還會頭暈,還有左手輕微的脹痛,差不多這樣!身上的紅疹也退的差不多了
綜上所述,如果真的有AZ戰士很怕跟我一樣會有比較顯著的副作用,我個人的建議:
1.先準備好大量的水,因為副作用開始來的時候,痛苦到不知道幹嘛只能狂灌水,尤其半夜家人都在睡覺了,根本來不及燒水哈哈哈哈,而且會很希望水就放在床邊伸手可及的地方🥲
2.普拿疼起碼要一盒,維他命C其實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就是加減吃哈哈哈
3.有網友分享喝椰子水滿有效的,但這個我來不及嘗試,也許AZ戰士也可以先準備起來
4.冰枕跟退熱貼也可以先買好,因為退燒藥最快4小時才能再吃一顆,但等待退燒藥的時間根本追不上我燒起來的速度哈哈哈哈
5.有異常真的要就醫嗚嗚嗚嗚,打疫苗還是要有人陪伴照顧比較好
另外非常感謝大家限動的各種回覆跟關心,攤在床上又睡不著的時候,看到暖暖的訊息真的很感動啦
最後,祝大家打疫苗順利 平安健康
#az疫苗 #az疫苗第一劑 #aZ疫苗心得分享 #az戰士
24小時心電圖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二尖瓣脫垂症後群施打疫苗後續
上次分享我被歸為第9類是因為二尖瓣脫垂,所以有媽咪私訊我,希望我能分享打完AZ疫苗後的情況,因為家中也有二尖瓣脫垂的家人,對打疫苗很擔心。
二尖瓣脫垂是很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很多都是家族遺傳,而我就是如此。
二尖瓣脫垂的患者大都沒有症狀,有些患者則會或多或少出現心悸、胸悶、胸痛、焦慮、容易疲勞、呼吸不順、頭暈、偏頭痛等等。此外,在外觀上體型常會顯得較為瘦長、偏低的血壓。
我是症狀很明顯的人,上述的症狀都有,曾經在捷運上暈倒被救護車送進醫院,戴了24小時心電圖觀測,也有一點心律不整的問題。
我在打疫苗前也是有點緊張的!
週五早上10點打完AZ後,手臂微痛,打完2小時後開始有點倦怠,下午睡了30分鐘後依然做該做的事情,晚上煮飯陪艷寶說故事。
大約晚間9:30後開始有感,身體有點微發熱,覺得夯夯,然後身體各關節處開始痠痛,是重感冒的那種痠痛,或是過度運動的那種痠痛。
胸口有點刺痛感,但不是一直刺痛,是偶有電流經過的那種刺痛,不過也是微微的。
這些對我而言這都是可忍受範圍,不過還是吃顆止痛藥,想說可以比較好睡。
但是躺上床就開始畏寒,只能用棉被包自己包得緊緊的,有點胡言亂語的問:「冷氣是不是開太強。」
狼爸:「25度還是最弱風量耶!」
艷寶一直喊麻麻我摸不到你,我要摸著妳睡覺,我的高需求大魔王,雖然已經不用我抱睡,但是四肢一定要像樹懶一樣全都掛我身上,小手放在我的肚子裡摩擦,才願意入睡。
好不容易才哄到她願意摸狼爸睡,感謝艷寶展現超人的肚量願意屈就。
我的副作用是關節痛、肌肉痛、頭痛、畏寒、發熱,胸口刺痛感只有在一開始有症狀時有出現一下下,隨後就沒有了。
半夜3點,突然醒來,發現症狀全都沒有了,一瞬間有海闊天空的感覺。
早上起來就是頭有點痛,身體還有點痠,到晚上已經36小時,只剩下打針的手臂有微微脹痛感。
看樣子我還是可以被稱為年輕人吧!初老而已。
我外公90歲,心臟裡裝了3根支架,施打後也是只有疲倦嗜睡,沒有太大的副作用。
所以,我想如果和我一樣也是二尖瓣脫垂症候群的人,真的不用太擔心喔!
24小時心電圖副作用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90731.心電圖簡介
早安
我是顏純左醫師
台南下營和平診所負責人
本診所附有減重門診
雷射靜脈注射
全身健康檢查
預約諮詢聯絡電話06-6892-269
@純醫分享第127篇
1090731A篇
心電圖是心臟檢查最基本的
心臟是靠著心肌的收縮和擴張來將血管血液運送至全身
其中產生的微弱電流流經全身
檢查的基本原理就是左前胸放置數個電極
用以偵測流經體表的心臟電流變化再將它傳輸到機器分析並以記錄。
心電圖的種類就好幾種有
靜止心電圖
有運動心電圖
24小時心電圖
根據不同的需要給予不同的檢查
本診所採用的是靜止心電圖
它的適應症是判定
心臟位置
心肌肥大
心律不整
缺血性心臟病
心電圖檢查時操作者會在受測者的胸前接上電極。
所以請受測者將上衣脫掉和拉開露出胸口
貼好電極後開始執行偵測。
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沒有其他的副作用
可以請受測者安心的進行檢測
因為心臟出來的電流很小所以要加避免一些干擾
有下列幾個事項要遵守的
1.檢查時受測者要保持輕鬆的態度不要亂動,不要談話
這些動作都會影響肌肉收縮
產生電流波而干擾原本心臟的波動。
2.有一些會干擾電波的物品如手錶,手機,金屬扣還有絲襪等要卸掉再測試。
3.為了讓其他外在干擾心跳的因素減到最低程度,所以檢查前一小時請勿抽菸,喝咖啡,茶等刺激性食品,也不要進行激烈運動,應保持情緒平穩,不要緊張。
4.穿著寬鬆的衣服先避免穿著緊身衣。
心電圖檢查不需要空腹,可以隨時做而且可以馬上看報告。
本院所採取的是靜止心電圖可以按照以上原則,來做最好的檢測。
24小時心電圖副作用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除了遊戲、社群軟體、支付等,騰訊長期在醫療領域上亦有著墨,而 AI 心電圖也是騰訊醫療 AI 實驗室專注的產品之一。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常見的疾病,且心電圖有價格便宜、無副作用、普及率高等優點,然而中國真正精通心電圖的醫生只有約3.6萬人,但每年全國有2.5億人次做心電圖檢查,基本上是1:7000的比率,考慮到大量患者一天要做數十次的心電採集檢查,醫患不平衡更加嚴重。
也因此,騰訊將 AI 帶入心電圖領域確實能解決不少問題:
1)臨床監控。在急診和老人院,醫生需要對患者進行24小時心電監控,如果能用人工智能算法幫助醫生在監控過程中釋放壓力,減少他們關注的壓力,可以提高醫生的效率;
2)異常定位。在大醫院,如果人們想要做Holter可能排一兩個星期,能看的醫生太少,如果通過人工智能的做法幫助醫生看Holter的時候快速發現異常,從而加快標註;
3)診療輔助。越來越多家庭患者會通過各式家庭心電儀採集數據,上傳到雲平台,由遠端的專家進行標註,但是這個遠端的專家一來需要標註大量的量,比較疲勞,而且一些信號可能產生誤判、漏判,但是有人工智能的輔助,就可以減少漏判、誤判;
4)風險預測。對術後、院後的患者,監測患者回家出現的指數,若出現惡性心臟事件,人工智能可發出通知,建議回去複診,或者通知家人關注患者健康情況。
https://36kr.com/p/5163770.html
➡AppWorks Accelerator #18 正在招募 AI & Blockchain 團隊!現在就申請加入大東南亞區最大的創業者社群:https://bit.ly/2TJrF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