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23台灣大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23台灣大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23台灣大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23台灣大事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非凡電視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9/23 #開盤 #重點 📍「非凡股市最前線」直播點這: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聯準會 #縮減購債 #升息 美國聯準會今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決定基準利率按兵不動,維持逼近於零的水準,主席鮑爾表示「可能很快在下一次會議上」宣布縮減購債,並暗...

2023台灣大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2 12:28:44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6/12-06/18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港警大動作搜捕蘋果日報 香港新聞自由已死 6/17清晨香港警察拘捕五名蘋果日報高層,並進入蘋果日報大樓搜查資料,據國安處表示,港蘋自前年起至今已多次於報導中呼籲外國勢力制裁港府、中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中的「串謀勾...

2023台灣大事 在 腦洞大開|商業時事X 議題分析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8:58:02

【6/07-6/13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6月⠀ ⠀ ❶ 晶華出售達美樂⠀ ⠀ 晶華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在10日召開董事會議,決議將出售達美樂披薩股份有限公司全部的股份給「澳洲達美樂」。本次出售金額為17.04285億元,預計在簽約後的90天完成交割。⠀ ⠀ 澳洲達美樂是在世界最...

2023台灣大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13:34:18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4/10-4/16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日本核廢料擬排入海中 中韓台表達抗議  根據中央社報導,日本政府於本月 13 日表示,將把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水,於稀釋為日本標準 1/40 後排入海中。此聲明引發中國與韓國的嚴正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日本的決...

  • 2023台灣大事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08:55:54
    有 30 人按讚

    9/23 #開盤 #重點
    📍「非凡股市最前線」直播點這:https://tw.tv.yahoo.com/stock-watch/

    #聯準會 #縮減購債 #升息
    美國聯準會今日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決定基準利率按兵不動,維持逼近於零的水準,主席鮑爾表示「可能很快在下一次會議上」宣布縮減購債,並暗示最快將在明年升息,早於先前預期的2023年。
    👉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10923A001020

    #美股 #聯準會利率決策
    市場對中國恒大危機擔憂緩解,加上聯準會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股四大指數同步走揚,半導體、銀行、能源股領漲,道瓊反彈超過300點,與標普同寫2個月以來最佳單日漲幅,費半指數大漲2%。
    👉https://news.ustv.com.tw/newsdetail/20210923A001018

    #台股秋劫 #張錫
    台股遇秋劫,昨慘遭外資大舉賣超355.6億元,衝擊大盤重挫350點。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台股是被誤殺」,預料恒大事件落幕後便可反映基本面回升,投資人可趁機撿好股票,包括被誤殺的權值股、基本面佳的半導體股。

    #記憶體 #DRAM轉跌
    記憶體報價傳出高點回跌,集邦科技最新報告看淡記憶體後市,示警第4季DRAM合約價將開始走跌,平均跌幅達3~8%。美系外資也認為,NOR Flash市況吹冷風,需求走緩將不利相關廠商定價,牽動南亞科、華邦電等營運。

    #第三代半導體 #漢磊 #嘉晶
    車用、5G及快充裝置推動第三代半導體進入成長爆發期,國際IDM大廠英飛凌、安森美為避免生產鏈因疫情發生斷鏈危機,已開始釋出碳化矽、氮化鎵晶圓代工訂單,台灣漢磊和嘉晶承接IDM廠訂單直接受惠。

    #台股 #股市 #開盤重點 #非凡新聞 #ustvnews

  • 2023台灣大事 在 施志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0 19:30:01
    有 99 人按讚

    【2021年九月第一週 國內外大事報你知】
    【一週大事關注焦點:歐盟擬增加稀土產量減低對中國依賴/美副總統訪星就印太政策演講/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運費飆升/中國取消與立陶宛農林牧談判/行政院公布五倍券擬十月領取/111年國防預算歷史新高】

    國外:

    #歐盟擬增加稀土產量減低對中國依賴
    歐盟正在擬定計畫,希望擴大當地環保稀土磁鐵的產量,以因應未來電動車的需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美副總統訪星就印太政策演講
    美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東南亞,於新加坡就印太政策演講,批評中國對南海國家威脅,擅自聲稱有南海大部分主權。美方則重申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承諾。

    #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運費飆升
    Delta病毒影響亞洲工廠的生產,海上運輸受牽連,不得不將運費提高,加上中國清零政策及限制邊境管制,少數確診就連帶港口的暫停運作,影響海上運輸供應。

    #中國取消與立陶宛農林牧談判
    因台灣問題,中國召回立陶宛大使,近期立陶宛農林牧產品出口及原料皆受到中國阻礙及進口,中方已暫停立陶宛農林牧談判進口許可程序。

    國內:

    #行政院公布五倍券擬十月領取
    行政院公布五倍券規劃,預計九月下旬開始,十月領取,期限到明年四月。可進行數位綁定,信用卡悠遊卡都可使用。振興券可用在夜市、市場,繳學雜費、教育費等多種選擇。

    #111年國防預算歷史新高
    行政院會通過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國防經費為新台幣3726億元,較去年度增加108億元,約增3%,為歷史新高。

    -

    歐盟期望2050年達到碳中和,2035零燃油車,未來對稀土磁鐵的需求會增加,目前歐盟高達有98%,美國則有80%仰賴中國進口稀土磁鐵,這樣無法確保供應鏈暢通,歐美也不想完全依賴於中國。台灣本土也缺乏稀土,從國外進口也僅掌握稀土供應鏈的一半,多半仰賴中國進口,對稀土原端尚未有開採及精練的能力。

    拜登上任後相繼與歐盟及東南亞建立關係,這次賀錦麗訪問東南亞也被外界解讀為拉攏東南亞國家,強調多邊關係以應對中國威脅,也因美國有意爭取主導2023年APEC論壇,需要東南亞國家支持。

    疫情下牽一髮而動全球,早因零件缺件、原物料上漲的製造商,現在運輸費用成本飆升,部分取消出貨,加上中國清零政策,對海上運輸衝擊大,港口擁堵和貨運短缺會因疫情未得到控制而成新常態。受影響的製造商,恐會提高價格因應成本上升。

    中國暫停對立陶宛的農牧談判,這個屢試不爽的戲碼仍在上演,只要傷害中國核心價值都將受到懲罰。世界也應此為借鏡,與中國做生意談判,會遭到意識形態糾正。中國對立陶宛的對策,擺明台灣是紅線,但世界買不買單就其次了。

    新振興券十月可領取,使用期限拉長,搭上國慶、聖誕、跨年、過年至明年四月都可以使用。去年三倍券成功帶動內需市場,餐飲業回溫,今天五倍券限定民眾在特定產業上購買,搭配縣市加碼振興券,才有促進經濟的可能。

    中國對台灣威脅從沒停止過,雖然蔡政府2016上任後逐年增加預算,加上投資潛艦國造、增加軍售案,但台灣的國防預算僅佔GDP的1.9%,比中國少了20倍。對抗外敵需增加國防預算,國造能力等實戰能力,對於中國在台灣佈建的代理人操弄意識形態、政府高層間諜洩漏機密等,也因予以重視。

    #SeptemberW1 #Eventsoftheweek

  • 2023台灣大事 在 賴惠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3 17:00:09
    有 99 人按讚

    (接上文,0812 17:00貼文)
    所以碳中和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舉例來說,蘋果在去年7月公告,2030年蘋果所有業務及其製造供應鏈都會實現碳中和。而蘋果在2020年的環境報告書中,提及旗艦產品iPhone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近八成來自供應商,其中又以台灣廠商居多,像是台積電、鴻海等等。我們的企業如果想繼續吃蘋果訂單,就必須遵從蘋果的指示,使用綠電生產代工,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搶著買下台灣9成9的綠電憑證。

    排碳者付費的時代來了,已有超過40個國家開徵碳稅,並每年調高,以碳稅最高的瑞典為例,買一包IKEA的經典肉丸,加碳稅後必須多付43元台幣,買一支iPhone,加碳稅後會被多收超過300元台幣。碳稅可以是企業吸收也可能轉嫁給消費者,但如果全部碳稅都由蘋果付,一年會多出500億元成本,若做到碳中和,就不用付這筆錢。

    在台灣,我們的排碳將近一半來自工業(2019年環保署數據),十大排碳大戶佔了全台40%排放量(扣除肩負穩定發電任務的台電):台塑四寶佔了19%,中鋼集團佔了11%,剩下的是中油、台泥、台積電與長春石化。

    歐盟宣布2023年試行碳關稅,2026年正式實施,經濟部預料台灣銷往歐盟的鋼鐵、水泥、石化及造紙產業等會受影響。可以預見世界各國要達到減碳目標的方法之一,將是透過貿易政策。現在台灣大企業動起來了,但小規模公司比較難有人力與資源因應。如同去年的口罩國家隊、呼吸器國家隊,我們也該有減碳國家隊,現有的指揮層級應該可以再拉高,比照疫情指揮中心設置,因為碳中和絕對是攸關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大事!這個趨勢擋不住,政府責無旁貸要協助制訂標準、尋找方案,讓我們的企業順利減碳,特別是國營事業比如台電,這樣才有機會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未完,待續。

    #農業民生立委
    #碳中和超前部署很重要

    圖片:今周刊攝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