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22最高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22最高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22最高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22最高溫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107的網紅IAST Photograph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婚紗寫真  ̄ ̄ ̄ ̄ 在修佩芳和樹的照片時我幾乎都在內心尖叫:「太可愛了吧!!!!」 佩芳和樹都是嘉義出身的人,那天他們把我和丁憲打包到嘉義去拍 記得那天嘉義好像是全台最高溫,太陽完全沒有在留情 但是看到照片,就覺得能在這麼美的地方拍照真的好幸運 第一站是佩芳的老家,很漂亮的三合院 我們...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朋友啊!2021熱銷電子鎖前五名出爐啦!有VOC/SAMSUNG/YALE/Dormakaba/COMMAX,再告訴你特色在哪裡,台中實體店在哪?電子鎖沒電怎麼辦?耐用嗎?防盜嗎?防水嗎?安全嗎?價格?我家適合哪種鎖呢?安裝費用?為什麼一直叫不停?有電子鎖免費體驗門市?不買都要看! 全文閱讀:htt...

2022最高溫 在 柚子萱? (勛勛の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30:09

#開團中 ✨ KEMY KIDS #貪吃凱米穀物小捲心 🔺團購網址 https://meim.ai/5d5077 🔺開團時間 2021/06/07~06/13(23:59關團)  不可或缺的 #哄孩子神器  🇰🇷韓國穀物小捲心,食安是層層把關👍🏻  勛勛超愛,常常跟我討著吃~ 但我只...

2022最高溫 在 Elmama x Natalie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5:15:06

上禮拜我家樓下飄出濃烈燒焦臭味... 當時晚上九點多,我聞到有濃濃且可怕的燒焦味,一打開家門口,才發現所有鄰居都在尋找危險怪味來源! 後還我先生跟著大家一起去辦案,經過一番所有熱心住戶和警衛一番追查,推測是樓下剛搬來的住戶煮東西火未關所引起的🔥~ 自此之後,我晚上回家都會聞到該戶鄰居大火快炒的油味...

2022最高溫 在 愛上早餐ilisali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7 17:53:52

#日本三和玄米油團購來囉🌾🌾🌾 ▍團購連結 ▍https://gbf.tw/6j758 (需要連結可留言或訊息) ▍團購時間 ▍10/5~10/12 11:59準時關單 ▍預計完成出貨日 ▍預計10/15前出貨完畢 ▍運費說明 ▍本島運費100,滿900免運。 外島,國外不寄送。 ▍付款方...

  • 2022最高溫 在 IAST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6 11:42:55
    有 326 人按讚

    婚紗寫真
     ̄ ̄ ̄ ̄
    在修佩芳和樹的照片時我幾乎都在內心尖叫:「太可愛了吧!!!!」
    佩芳和樹都是嘉義出身的人,那天他們把我和丁憲打包到嘉義去拍
    記得那天嘉義好像是全台最高溫,太陽完全沒有在留情
    但是看到照片,就覺得能在這麼美的地方拍照真的好幸運


    第一站是佩芳的老家,很漂亮的三合院
    我們從三合院出發,在周邊走走拍拍,不知不覺也就拍了好多照片
    然後是漂亮的綠色隧道和綠油油的田
    最後是漁港以及《消失的情人節》中那片沙灘
    這些畫面都太美太美了~~好喜歡啊(手比愛心)


    在跟他們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
    從場景的照片、便服穿搭的照片都做成了 PPT
    也現場去勘景並且回傳給我們討論
    真的很謝謝你們的認真


    好的照片不是單方面努力就會有的結果
    遇到用心的新人時,就會想要更努力地去回應你們的真心
    而且不管什麼指令都做得到,我在修圖的時候忍不住想:是不是沒有事情難得倒這對夫妻啊?


    題外話:
    1. 佩芳是我遇到第一個試穿褲裝婚紗的新娘,超愛!
    結果因為她很嬌小,直接變歌仔戲(當場笑到快昏倒)
    2. 當時我問他們,為什麼樹叫樹(很文青的綽號)
    結果只是因為當時樹在話劇裡面扮演一棵樹的關係
    謝謝!!!!


     ̄ ̄ ̄ ̄ ̄ ̄ ̄ ̄ ̄ ̄ ̄ ̄ ̄ ̄ ̄ ̄ ̄ ̄ ̄ ̄
    HMUA| Couples Ding.Hsien. Makeup studio
    Gown| Juno Lucina 高級手工訂製婚紗
    Suit| 兔子威廉英式西服
    Bouquet| GREEN WALL FLORAL

     ̄ ̄ ̄ ̄ ̄ ̄ ̄ ̄ ̄ ̄ ̄ ̄ ̄ ̄ ̄ ̄ ̄ ̄ ̄ ̄
    🦔 婚紗詢問表單
    https://forms.gle/qaHYVDse2toAEKzo9

    #2021全年滿檔不接案
    #攝影詢問請從2022年2月開始
    #僅開放接案婚紗新人的婚禮紀實


    每個月的拍攝都是限量的,有拍攝需求請及早預約喔~
    各式寫真需求歡迎私訊詢問
     ̄ ̄ ̄ ̄ ̄ ̄ ̄ ̄ ̄ ̄ ̄ ̄ ̄ ̄ ̄ ̄ ̄ ̄ ̄ ̄
    Instagram|iast____(四個底線)
    已經沒時間更新的網站| http://iast-photography.com

  • 2022最高溫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31 15:49:26
    有 20 人按讚

    2050年是「氣候末日」的起點,為何台灣青年對氣候變遷「高感知」卻「低行動」?(12/24/2020 The News K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文:熊淳儀

    2020年全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變,除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外,接二連三的大火、暴雨、高溫、蝗害,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造成了生存上的危機。

    台灣在2020年之中,幸運地避開了肺炎的侵襲,我們似乎是上天眷顧之地一般,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台灣今(2020)年並非毫無感受到這些氣候異常的衝擊。面對一個沒有颱風的颱風季,今年的台灣面臨了缺水的危機;今年台北市也創下歷史高溫,事實上過去最高溫的十個年份,便有八個發生在過去十年。

    即便如此,台灣民眾大部分還是過著與往常一樣的日子:上班、上課、滑手機、抱怨老闆、抱怨政府等等,物質豐饒的生活讓台灣民眾可以輕鬆地掌握「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思維模式,氣候變遷在台灣民眾的眼中顯得很遠。因為氣候變遷是加州的大火、中南半島的淹水;是非洲的乾旱、歐洲的熱浪,但氣候變遷不會影響台灣的我們的日常,所以沒關係。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還是要出國旅遊(在疫情前)。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氣候變遷真的不會影響我們嗎?本文筆者將先針對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台灣簡述,再針對我國政府氣候政策做論述,最後針對我國青年如何在這一場全球災難之中缺席做反思。

    台灣在氣候變遷中將會承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因為副熱帶地區之氣溫在改變的氣候之中,相較於其他地區上升速度屬最快的,而我國正處於副熱帶的範圍之中。

    綠色和平先前做出一份報告,其中說到當海平面在不進行任何防範措施下,將於2050年淹沒台灣多處地標。先姑且不論讀者對於綠色和平之觀感為何,海平面上升在未來一定是台灣要面對的議題,而嚴重程度取決於世界各國減排之成效,而當中當然也包含了台灣。

    再者,今年全國缺水的議題對於中南部農民及部分居民造成了不便,甚至於財產的損失。極端氣象現象從各方面科學研究顯示,在未來只會頻率增加、強度增強,那麼台灣有可能置身事外嗎?

    除非科技進步到現今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方,否則極端氣候現象必然成為台灣未來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如同前述,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之各類不確定性,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台灣其實做了不少,但還做得不夠多。

    針對我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所做的措施,應該分為兩者來檢視,第一為提出的政策及法案,第二為實際的作為。

    回顧文獻可以發現,我國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便有提出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產業、減少高碳排產業的政策與計畫。例如1998、2005、2009及2014四次全國能源會議,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08行政院永續能源綱領等等。

    而在這些會議之中也制定了各類減排計畫、能源轉型計畫、產業轉型計畫、排碳基準點,而且順勢推動了《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等法案,環保署也建立了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碳交易平台等。看似台灣走在很前面,我們的政府在過去做了眾多努力與全球肩並肩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實際上成效十分有限。

    過往研究發現,即便台灣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高耗能產業(其中又以石化工業為主)急需轉型,然而其並沒有轉型,反而有逐漸擴張的趨勢;而我國政府對於此高耗能、高碳排產業之擴張未有明顯之阻擋手段。

    當政策之推行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碳排,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政府卻未阻止相關產業擴張之矛盾現象出現時,台灣便處於一個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的處境;而其中一個造成台灣產業轉型困境之原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低水費、低電費、低油價。

    或許讀者沒有共鳴,認為油電費在過往幾年的新聞中不是常常漲價嗎?在此處筆者提供一個概念,在沒有產油的台灣,每公升汽油0.92美金,而在相同未產油的西歐各國,每公升汽油大多落在1.5美金上下;而歐盟水費平均為台灣的三倍以上,台灣電費更為世界第三低。

    我國油、電、水價之低廉,反而成為產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當原先的生產方式不會因為資源的減少而損失利益時,企業很難有改變資源使用效率的動機。

    而台灣停滯不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灣的低薪情況,在未來更有可能遭受到發展上的衝擊。因為產業沒有轉型的動機,也導致台灣產業常常只能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獲得利潤,而無法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少量商品賺取較高的利潤。

    相對的,當利潤極低時,工資也不可能提高到哪裡。面對全球趨向綠色經濟的趨勢,如果台灣持續維持高碳產業的存在,將在國際貿易上遇到一定的困難。

    歐盟預計於2021年6月討論進口碳稅的議題,並希望能於2022年正式啟用,當啟用後可能會使高污染產品進口時受到高關稅之貿易障礙。現今拜登成為了美國總統,勢必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也會加緊腳步將川普任內被削弱之環境政策重啟,而進口碳稅也是一個可能在拜登任期會推行的政策之一。若未來美國也跟上歐盟的腳步,台灣的貿易將會處處碰壁。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論上將會遭受到最多影響的青年族群,會是最在意這類議題的。在國外也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由青年組成的氣候變遷遊行。

    而台灣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的青年普遍對氣候變遷冷感。身旁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更少人會聯想到低薪的狀況或許與氣候議題相關,甚至身旁有人未意識到台灣今年有缺水。

    下文筆者將從四個角度,論證台灣青年在氣候變遷行動中缺席的問題:第一是「Fridays for Future遊行」,第二是美國大選的支持對象,第三是台灣青年的氣候感知與行動間之差距,第四為以核養綠公投。

    自從Greta Thunberg開始發動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後,全球串聯已經18次遊行了,而參與人數也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台灣在其中參與了五次,但參與人次卻不到5000人。

    全台扣除年紀可能太小的幼兒園及小學(雖然國外的遊行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層的身影),總共有超過250萬名學生。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有參與過氣候罷課遊行,而且這還是將參與的5000人全視為不同的人才有這個數字。這時筆者不僅要問,台灣的青年去哪裡了?

    2020年另一件國際大事為美國大選,而台灣民眾於國際民調中,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川粉聚集地。理由多半與川普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增加對台軍售並開啟中美對抗的局勢。筆者了解這些行為對台灣的利益極大,也十分贊同台美應要繼續深化關係;然而從環境政見的方面來看(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角度),川普對於世界的破壞會大於貢獻。

    比較川普與拜登的環境政策,可以發現川普主張繼續發展石油業,而拜登則主張推展綠能產業;川普也在2016至2020年的任內透過行動證明,自身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立場。台灣民眾並沒有因此而不支持川普,這便與下一點有關。台灣的民眾普遍氣候變遷感知很高,然而當真的要付諸行動時卻時常缺席,此現象極為不尋常。

    過去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民眾身處於光譜的極端位置。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擁有高感知(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我們也非常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結果,且十分危急。然而在面對氣候變遷需要身體力行時,我們常常不會有任何動作,尤其年輕人更不會有行動。同時我們也不太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高感知,卻低行動呢?

    筆者認為與當今方便的物質社會有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存在,卻因為生活上沒有影響而將它放置於代辦事項非常後面。再者,台灣的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報導時常缺乏本土元素。加州、澳洲的大火雖然讓我們為當地的人及動物感到悲憫,然而對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沒有影響,也無法產生共鳴。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繼續過生活也是顯而易見的後果。

    最後,筆者認為儒家文化、長期的威權統治及大眾看待教育的態度,也造成了今天這一個現象。儒家文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在社會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職、和樂融融;這種文化思維與社會功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不應該要打破它。

    然而這種思維卻造就了服從在上位者的後遺症,當在上位者在司其職時,平民百姓應該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使平民即便在政府運作出現問題時,大多數的時候也會保持沉默,而不逾越自身的「本分」,使監督政府的力量微弱,因此當政府無氣候變遷明確政策時,民眾也選擇了觀望。

    又台灣長期受到威權統治,導致反抗、質疑威權在社會中承平時式微,唯獨在有重大事件時,才會有人反抗專家治理的模式。此外,在台灣的文化中,讀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認真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就美滿人生,這個充斥著私利的思想導致學生不願意放棄部分的學業,投入社會進步相關運動。即便學生有意願,面對家長教師的雙重壓力,也可能因此卻步。

    在這些多重背景的影響下,台灣的社會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為並沒有即刻的威脅感知,因此時常期待政府會先帶頭做,等政府開始做了,人民再緩慢跟上就可以。

    2018年的公投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在以核養綠公投議題上,當時公投的結果為贊成方獲得54.2%的票,公投通過。然而有多少人認真看過以核養綠所提出的能源配比?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以再生能源10%、核能20%、燃氣30%、燃煤40%的能源結構供給台灣的能源。而蔡政府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則是20%再生能源、0%核能、50%燃氣、30%燃煤。

    在以核「養綠」的主張之中,反而預計燃煤比會比現行政策高,而再生能源目標比現行政策低。試問「養綠」養到哪裡了?高達40%燃媒是筆者認為在以核養綠公投中最大的、也是未傳達給民眾的問題。台灣現在的電力正好大約四成為燃煤發電,而其造成的空污問題相信居住在火力發電廠周遭的讀者多少有點感觸。以核養綠以「養綠」為名,實為推展核能,誤導民眾以為自身站在歷史上正確的那一邊。

    面對以核養綠的提出到後來的公投通過,若時任台灣青年有仔細研究此議題,不是應該要為了環保、為了未來,勇敢的站出來,在社群媒體上將被隱藏的真相揭露嗎?就如同當初同婚議題在網路上真假訊息的攻防戰一般,使議題被完整的了解嗎?請讀者回想,當時有這類的聲音出現嗎?

    對於民眾缺乏參與氣候變遷運動,理當青年應該是感到備受威脅的。對於年長一輩的人們,氣候變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太多;但對於青年們,氣候變遷正危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試想在2030年時自己會在哪裡?2050年時呢?這兩個年份是在氣候變遷中非常重要的兩年,2030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預計達成的年份,而2050年是氣候變遷重要的轉折點,是許多國家預計達到碳中和的年份,更有研究指出若無法於2050年前有效控制全球氣溫的上升,2050年將是「氣候末日」的起點。

    台灣的青年們,2050年我們在哪裡?或許剛踏入知命之年,我們終於認識的「命」或許是所剩無幾在地球上的歲月。或許有些人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日子也不會比較好過。或許有人有小孩了、有些人沒有,但台灣的下一代,尚未出世的那一代,將在更險峻的環境中生活。而今天當權的政治人物們的不作為,就是將今天的青年推向一個更危險的世界,讓未來的台灣走向風險更高的社會。

    青年們,當議題有選票時,政府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了;這一回,一起讓氣候也有選票,促使執政黨與在野黨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將青年們的未來一步一步輸掉。產業轉型不能等,綠色經濟不能等,綠能不能等,氣候變遷更不能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068

  • 2022最高溫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2-27 09:17:19
    有 1,914 人按讚

    《Forbes》12/27

    * 【韓國正式開啓禁塑令,限制彩色塑料品和PVC使用】韓國正式開啓禁塑令,限制彩色塑料瓶和常用的聚氯乙烯包裝材料的使用,促進資源循環,保護環境。但某些藥品和某些食品,若改變容器的顏色可能會讓裝的物品變質,不受限制。

    * 【美航空業連續10年盈利 12萬員工要求加薪】2019年即將結束,美國航空業有望連續第10年實現盈利。近幾個月來,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在機場和其他地方舉行抗議活動,要求加薪、更可預測的調度和更好的工作條件。美國主要航空公司明年將與超過12萬工會僱員談判勞工協議。2018年美國航空業1870億美元的總收入中,勞動力成本佔去了28%,較2008年的21%上升7個百分點。

    * 【《小鬼當家2》電視版刪除川普鏡頭 引發「普粉」憤怒[二哈]】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最近播放《小鬼當家2》電視版,其中川普的客串鏡頭被刪除,引發他的支持者憤怒。特朗普的長子也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的不滿,稱這一事件是「可悲的」。CBC週四解釋稱,這一版本是川普當選總統之前幾年就剪輯的,刪除部分鏡頭是為「能加入電視廣告時間,」原版電影中共有8分鐘的鏡頭被剪掉, 並非專門針對川普。

    * 【黑猩猩會隨音樂搖擺,除人類外靈長類動物首次發現】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日前研究發現,黑猩猩會隨著音樂節奏搖擺。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內播放8分音符節奏的音樂,觀察到7只黑猩猩伴隨音樂搖頭晃腦,打節拍等反應。隨著節奏的快慢變化,動作也跟著有所變化,動作頻率上,雄性比雌性更高。報道稱,這是除了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首次被觀測到這一行為。

    * 【歐盟給英國寫「情書 」歡迎英國隨時歸隊]】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蒂默曼斯26日在英國《衛報》上寫了一封名為《寫給英國的情書:無法切割的家庭關係》的信,對英國即將離開歐盟表示傷心,並強調歐盟隨時歡迎英國回來。蒂默曼斯在信中寫道:「我現在瞭解你了,而且我愛你,現在的這個你還有你所給我的所有。我就像是你的舊情人,我瞭解你的強項和弱點。你決定離開了,我感到非常心痛,但我尊重你的決定。」蒂默曼斯還說:「我們不會離開,而且隨時歡迎你歸隊。」

    * 希爾頓酒店是如何處理客人用剩的一次性肥皂的?扔掉銷毀嗎?當然不是!不僅被回收利用還拯救了無數孩子的生命,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酒店能樹立起企業的責任感。https://m.youtube.com/watch?v=49oZt8Sl-JA

    * 【連續第7年 安倍喊商界大佬給員工加薪:投資人才很重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呼籲商界大佬們給員工加薪,這是他上台後連續第7年呼籲此事。他表示,「投資人才很重要」,「開拓進取的精神是開啓新時代的引擎」,敦促商界老闆們積極投資開發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興企業。

    * 蘋果市值破13000億美元【蘋果週四收盤報收289.91美元創新高】聖誕節後首個交易日,蘋果收漲1.98%刷新收盤歷史高位逼近290美元,延續了近期連創歷史新高走勢。週四收盤蘋果報289.91美元,市值達13101.55億美元。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今年漲幅超80%,市值增加了約5300億美元。 ​​​

    * 【無油真的更健康嗎?韓國空氣炸鍋加熱後被檢出致癌物]】以「無油烹飪更健康」為賣點的空氣炸鍋,近年來在韓國很受歡迎。不過近日調查顯示,韓國市面上10款空氣炸鍋如果使用不當的話,會在烹飪的過程中產生危害健康的物質丙烯酰胺。測試顯示,在經過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加熱之後,有4款空氣炸鍋炸出的薯條中,被檢測出超過歐盟安全標準的致癌物質丙烯酰胺。

    * 【山寨上街!俄羅斯盜版特斯拉皮卡開售,賣666666盧布】據RT12月26日:俄羅斯盜版「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開售,售價666666盧布,約10700美元,而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售價5萬美元。俄版「Cybertruck」使用了更便宜的材料,許多手工製作,全部成本僅需8萬盧布。

    * 【2019最失敗技術榜:三星折疊屏、波音737Max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2019年最失敗技術榜,包括具有欺騙性的,以及十分愚蠢的技術等。波音失控的自動駕駛、虛假的「食品計算機」、基因編輯的無角奶牛、三星折疊屏手機等上榜。

    * 【「天行者崛起」票房超5億美元:星際大戰系列電影排名】星際大戰:天行者崛起,週二票房收入2,007.4萬美元,5天票房收入約2.27億美元,截至昨晚全球票房收入約4.81億美元。《星際大戰》系列電影問世已有42年。

    * 【在兩架飛機墜毀導致346名乘客死亡後,波音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被解雇,並可能帶走5,850萬美元】兩架飛機墜毀,造成300多名乘客死亡,一項前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流產,以及一種難以理解的頑固態度。在這之後,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丹尼斯·穆倫伯格於週一被解雇。波音公司最初宣佈,他們的737 MAX噴氣式飛機是其歷史上銷售最快的飛機,有來自全球100多個客戶的5,000份訂單。

    * 【美國前總統甘迺迷曾回信:小女孩別怕,蘇聯核試驗不會傷到聖誕老人】12月22日《華盛頓郵報》,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曾經寫信給擔憂聖誕老人的小女孩,這封信被公開。聽說蘇聯在新地群島開展核彈試驗計劃,小姑娘擔心「聖誕老人的命運」。甘迺迪在標注日期為1961年10月28日的回信中寫道:「你不用擔心聖誕老人。我昨晚和他談過,他一切都好。這個聖誕節,他又會出去巡遊的。」

    * 【研究證明:吸電子煙患肺病幾率增三成 同時抽卷煙風險翻倍】12月25日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顯示,使用電子煙將使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增加約30%,吸食傳統煙草將增加約156%,兩者共同使用將增加230%。數據顯示,7成電子煙用戶同時抽卷煙。截至12月17日,美國因吸電子煙導致死亡的已有54人。

    * 【史上首次!北京冬奧會將用二氧化碳制冰,目標:零排放辦奧】今年氣候大會期間,北京2022年冬奧組委會展示如何舉辦一場綠色奧運:所有場館能源均採用可再生能源、交通均採用清潔能源車輛、二氧化碳制冰能效提高30%。組委會稱爭取在奧運籌辦到舉辦過程中實現零排放。

    * 【新研究:間歇性禁食有利身體健康,或能延長壽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6日發表文章稱:間歇性禁食對人體有諸多好處,例如可以幫助減肥、預防心臟病、治療糖尿病等等,禁食的人會更長壽。但研究者稱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禁食也不適用於所有人, 建議嘗試者從一天禁食18小時開始,再逐漸過渡到一周禁食兩天。

    * 【3D打印15坪房屋1天完工!一個「3D打印社區」有點炫]】3D打印技術是時下最新潮的技術之一,用3D技術打印房屋已不是新鮮事。在墨西哥南部,一個「3D打印社區」正在建設中,目前已有兩棟房屋打印完成,當地計劃在2020年底陸續建設50棟這樣的住宅。

    * 【美國大部分百萬富翁認為1000萬美元不算富 財富稅門檻應是5000萬】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大部分百萬富翁支持「財富稅」,前提是自己沒有成為徵收對象。59%的百萬富翁表示,他們支持對資產超5000萬美元的家庭徵收財富稅。但48%的人反對將徵稅門檻降至1000萬美元。「大多數身價1000萬美元或以下的人並不覺得自己富有,所以不應該受到懲罰。但他們確實認為,身價5000萬美元以上的人是富有的,應該付出更多代價。」

    * 收入和就業最影響幸福感 【幸福感增強需要什麼?收入增加和幸福感之間的相關性普遍存在】經濟學家發現,在不同文化裡都存在著收入增加和幸福感之間的相關性。積極或消極態度只對幸福感起到暫時性的影響,而對快樂持續性有著直接影響的是經濟選擇和環境。同時身體和心理健康、環境、福利等要素也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 【中國老齡化嚴重!北京正面臨連續的退休大潮,每四個北京人就有一名60歲及以上的老人】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數據顯示,十年來,整個京津冀地區的人口增量達到1334.1萬人,其中北京和天津人口分別增長383.2萬人和383.6萬人。京津冀老齡化問題突出,每四個北京人就有一名60歲及以上的老人。

    * 【英國聖誕節網購消費創本國紀錄:共計14億英鎊,約等於雙十一的1分鐘:英國人在2019年12月25日聖誕節這天,網上購物消費共計14億英鎊,是有史以來消費最高的線上購物日,也是英國線上消費超過10億英鎊的第一個聖誕節。

    * 【反常!莫斯科遭遇最熱聖誕節,12月氣溫創百年新高:今年聖誕莫斯科沒有雪。12月24日,莫斯科溫度達到6.2攝氏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平安夜。今年12月,莫斯科氣溫創新高,打破133年來12月最高溫度。通常情況下,12月的莫斯科早已被大雪覆蓋,但今年許多植物已開始發芽。

    * 【李嘉誠疑重新佈局中國,李嘉誠旗下公司24億收購上海地產】一度撤出市場的李嘉誠,似乎開始重新佈局中國大陸的商業地產。日前,信城不動產與新加坡ARA亞騰資產就上海三林項目商場部分正式達成收購協議。交易約定,亞騰資產管理公司(ARA Asset Management,ARA)與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銀國際組成合資聯合體,共同收購三林印象城,後者是一家位於上海浦東的商場,由信城不動產於2017年接管並進行改造。本次交易價格約為24.2億人民幣(約3.47億美元),公開資料顯示,ARA成立於2002年,由李嘉誠的香港長江實業有限公司(1113.HK)創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