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21地震次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21地震次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21地震次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21地震次數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值得大家關注!規模5以上地震今年已5次 氣象局:有發生頻繁趨勢.....(02/07/2021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今天凌晨1時36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這也是今年第5個規模超過5以上的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去年至今年期間,大規模地震確實有發生頻率較為頻繁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2021地震次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8 18:38:54
    有 23 人按讚

    值得大家關注!規模5以上地震今年已5次 氣象局:有發生頻繁趨勢.....(02/07/2021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今天凌晨1時36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這也是今年第5個規模超過5以上的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去年至今年期間,大規模地震確實有發生頻率較為頻繁的趨勢,將會持續觀察。

    今年1月起大規模地震頻繁,根據氣象局統計,1月9日台灣東部海域發生5.7地震、1月17日台灣東南部海域發生5.4地震、1月25日台灣東部海域發生5.2地震、1月28日台東近海發生規模5地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地震沒辦法預測,但可以從趨勢來觀察,去年開始大規模次數地震就比往年要多,但是中小規模地震比往年少,整體來說能量應該可以平衡,去年很多人說地震偏少要注意能量釋放沒有完全,實際上根據統計,規模5至6地震的長期平均值為每年18次,去年有25次,規模超過6的長期平均值為每年2.3次,去年則有4次。

    陳國昌說,大地震跟小地震的能量釋放程度差很多,以去年情形來看,目前看起來還沒有確切說法可以證明能量釋放未完全的說法,可能要有更多資料,但至少較大地震次數遠超過長期平均值,而今年延續去年情況甚至更頻繁,因為以規模5至6地震的長期平均值每年18次來說,一個月平均1.5次,但今年才一個多月就發生4次,加上今天凌晨就有5次,地震活動顯然比以前還要頻繁一些,至於後續會有哪些發展,還要繼續觀察。

    陳國昌指出,此次地震位置發生在隱沒帶型的地震,去年到今年之間,隱沒帶型地震發生次數非常多,今年1月9日發生的規模5.7地震,差不多也是在今天凌晨地震的位置,深度也有70多公里,1月25日也發生規模4.8地震,深度快100公里,都是屬於隱沒帶型地震。

    陳國昌說,今年台灣周邊的隱沒帶型地震比往年都要活躍,關於這一點氣象局會特別注意,但隱沒帶型地震如果規模大但深度很深,對於台灣來說可以不用太過緊張,而隱沒帶愈偏北愈深,震源位置也會愈深,因此怕的是在隱沒帶偏淺的位置發生地震,較靠近台灣的位置是在宜蘭跟花蓮交界處,如果靠近沿海或在陸地偏淺的位置約40多公里處發生規模較大的地震,就可能對陸地或都會區造成影響。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238435

  • 2021地震次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9-09 12:22:37
    有 76 人按讚


    「以核養綠」公投可行嗎?(09/07/2018 蘋果日報)

    作者:卓鴻年 / 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退休、MIT(麻省理工學院)核工博士 、核後端處置專家

    前總統馬英九、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等力挺的「以核養綠」公投,昨天完成第二階段連署書31萬多份造冊工作,送件至中選會,若經查核通過,將成為《公投法》修正後第10件完成二階連署的公投案件。該案企圖利用公投的方式放棄立法院去年通過的2025非核家園《電業法》。他們提出的理由,完全避開台灣使用核電的重要問題。

    台灣使用核能已快40年,3個核電廠已開始陸續進入除役年齡:核一廠2018年底,核二廠2021年底,核三廠2024年底。而且核四廠興建10幾年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原能會提出很多安全的問題仍然存在,馬英九在2014年停止興建,暫時封存。幾個月前,核四廠已購買的新核燃料也運回美國,本月5日凌晨再度運送第二批燃料棒至基隆港,將運往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等待買主。在這種情況下,要「以核養綠」是完全不合邏輯的。

    馬英九先生力挺「以核養綠」,故意避開核能發電的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核電廠的安全風險,二是用過核燃料的最終處置。

    多地震安全風險高

    我們都知道台灣與日本相似之處是處在一個多地震帶區,而地震什麼時候會發生、地震的強度有多大、是否超過台灣核電廠的地震基礎設計,無法預測。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電廠海外的規模9級的地震,造成福島一廠3個爐心內的核燃料熔毀,甚至熔穿了爐心的底,造成大量放射性外洩,不但嚴重污染了核電廠內,也污染了廠外的住宅區、農業區、樹林;福島一廠輻射污染的地下水7年後繼續流入廠岸邊的太平洋,污染了海洋生態、魚類。

    但是3個爐心內的熔毀的高輻射劑量的核燃料要如何安全處理,仍然還是進行中。而除污過程產生的大量低階核廢物大部分還是堆積在福島一廠外圍,除污地區。是否可以讓福島一廠完全恢復到原來的天然輻射背景是個未知數。

    最近日本智庫學者專家的估計福島除污工作還需要40-50年,估計全部費用範圍從2000至6000億美元(約台幣6兆元至20兆元),台灣人口比日本密度高,尤其是新北市內的核電廠,可以承擔這麼大的社會經濟環境核污染風險嗎?

    至於如何安全的處置核廢料,包括低階與用過核燃料,在台灣是個多面性的複雜問題。幾十年來,國民黨與民進黨都試圖尋找解決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的辦法,但都沒什麼實質進展。如何暫時貯存,最終處置高輻射劑量的用過核燃料,更是困難重重。而且核電廠除役明年初就陸續開始,未來幾十年除役工作會產生更多核廢料。

    台灣到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有系統、可以讓台灣人民相信的核廢料處理的政策。放棄2025非核家園政策,繼續使用核電是個短視而且不負責任的說法。

    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是個長期的問題,來自兩個主要原因:缺乏嚴格的工業廢氣排放的法規,空污管制單位沒有認真執行現有的法規。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政府環保單位嚴格執行廢氣排放管制,要求工廠業者投資新設備,減少廢氣排放。

    至於台灣政府目前的能源政策,計劃在西元2025年後如何彌補核一二三廠停機後的電量,經濟部已經有公開說明。當然要在未來短短的幾年來提高再生能源發電量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只要有決心繼續堅持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方向,相信台灣可以順利度過未來幾年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的困擾。

    ★ 圖片說明:地圖中所顯示的,是該區域內自從1910年1月1日零時起,至2018年9月8日23點59分為止,將近109年之間,發生在台灣以及地圖所顯示的鄰近區域內,規模大於2.5的地震震央所在,以及其規模。

    地圖中的圓圈大小代表地震規模的強度大小,從最小規模2.5ㄧ直到規模7以上的超級強震,圓圈越大代表地震規模越強。

    同一個地點若曾經發生過多起地震,那麼就以規模最大的排列在最上層,地震規模越小的,就被堆疊在越下方。

    此外,依照地震發生的時間,紅色的圓圈代表發生在一小時以內,橘色圓圈代表發生在一天之內,黃色圓圈代表發生在一週之內,白色圓圈代表發生在一個月之內,灰色圓圈代表地震發生時間超過一個月。

    從地圖的左手邊的資料欄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僅只在過去109年不到的時間內,有紀錄可循的,地震規模大於2.5的地震次數就高達9791個,因為資料過多,超出地圖所能顯示的程度,因此在地圖上所看到的,是經過進一步篩選出來的,8218個規模較大的地震。

    在過去109年間,台灣所發生過規模最強烈的地震,前三名依序為,規模8.2 (1920)、規模8.1 (1910)、規模7.8 (1951),我們現在比較熟悉,很多人還有印象或曾經親身經歷過的強震,例如921大地震 (1999) 以及近幾年來的台南大地震、花蓮大地震,甚至還排不進前三名當中呢。

    這份台灣及其周邊地區自1910/01/01 ~ 2018/09/08的將近109年期間規模在2.5以上的地震分布圖,原始資料來源是娶在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地震資料庫中。詳細的地震篩選條件請參件文章下方留言區的地震篩選操作頁面截圖。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907/38119070/


  • 2021地震次數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13:19:08

  • 2021地震次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10:45

  • 2021地震次數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