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19台灣之星雙11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19台灣之星雙11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19台灣之星雙11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19台灣之星雙11產品中有40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

 同時也有27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2分之一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蔡玉治、劉雨柔、洪棠、陳艾琳、張艾亞、Eason、楊晨熙 各國代表:夢多、法比歐、馬丁、賀少俠、宇炯龍、舞陽、肯納、...

2019台灣之星雙11 在 生命中充滿無限可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2:52:13

#全台最大菇主題餐廳 【菇神】位於台中新社的菇類主題複合式餐廳,提供菇類火鍋、合菜現炒、下午茶及菇類門市。空間寬敞舒適、餐點健康美味,還是寵物友善餐廳,無論是朋友小聚、家庭聚餐或各式慶祝餐會都非常適合的大型餐廳👍👍👍 上個星期才開心慶祝母親節,想不到這週台灣的疫情急驟升溫,暫時不太建議大家外出,...

2019台灣之星雙11 在 YEH 小葉 ⁂ 新竹 美食旅遊頻道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9 16:28:36

// LAZO藍佐牛排 ▪️10%服務費 ▪️水資30元/人 ⏰11:30–14:00/17:30–22:00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三路一段228號 LAZO藍佐牛排於2019年初開幕 行政總主廚Thomas曾是維多利亞酒店 旗下N° 168 PRIME 牛排館主廚之一 一直以來是口袋名單 今年就選...

2019台灣之星雙11 在 台灣。蝦米龍。美食、旅遊、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19 19:27:58

【台南】 丼飯種類變化多端,我們在這一篇裡面精選了幾間我們曾經享用過的丼飯,有肉肉份量超級多的肉肉控雙拼丼飯、有巷子裡的烤鰻魚專家製作出來的鰻魚丼飯、有最多人喜愛的生魚丼飯,還有很特別的肉燥飯專家製作平價好吃的肉燥丼,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道吧! ---------- 【#町昌肉燥飯】 營業時間...

  • 2019台灣之星雙11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10:51:27
    有 11 人按讚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 2019台灣之星雙11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10:49:28
    有 32 人按讚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 2019台灣之星雙11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20:00:24
    有 913 人按讚

    「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或許這類型的電影把觀眾都變成了殭屍。」——《#沙丘》導演丹尼維勒納夫
     
    隨著《沙丘》於各地盛大上映,劇組團隊馬不停蹄地進行全球宣傳之際,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接受外媒《El Mundo》採訪時,宣稱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此言論一出,就把漫威「主題樂園」式的論戰再度翻攪出來,成了今日影迷們最熱的議題之一。
     
    丹尼維勒納夫是這樣說的:「也許問題在於,我們面對太多的漫威電影了,而這些漫威電影只是複製貼上,或許這類型的電影把觀眾都變成了殭屍。不過,現在的電影市場我們仍舊可以發現很多有價值的巨型高成本電影,我認為還不能悲觀。」
     
    丹尼維勒納夫近年接連交出《雙面危敵》、《怒火邊界》、《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等口碑不俗的作品,除了在獎項上有所斬獲之外,製作成本更是一部比一部高昂。丹尼維勒納夫沉寂多年後的新片《沙丘》改編 1965 年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同名經典科幻小說,此片由傳奇影業製作,更找來《一個巨星的誕生》編劇 Eric Roth 、《普羅米修斯》編劇 Jon Spaihts 共同撰寫劇本,由華納影業發行,斥資 1.65 億美金。
     
    卡司方面,更有提摩西夏勒梅、辛蒂亞、蕾貝卡弗格森、奧斯卡伊薩克、喬許布洛林、傑森摩莫亞、史戴倫史柯斯嘉、戴夫巴蒂斯塔、哈維爾巴登、夏綠蒂蘭普琳和台灣男星張震等人。
     
    《沙丘》扛著華納兄弟年度旗艦大作的招牌,卡司與製作團隊皆是一時之選,理所當然,資方並不希望賠本虧錢,也因此在科幻包裝下,充斥所謂的「市場商業」元素,而商業元素恰恰正是漫威系列作品所再三強調的,也令外界討論《沙丘》的藝術性,
     
    然而,丹尼維勒納夫進一步提到:「想想看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商業電影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藝術觀點,因此也能具有政治意義。我從來不覺得擁有一筆龐大的預算時,對於我想做的事是某種損失或是障礙。然而,誰說高預算的電影不能同時具備藝術性?我認為像克里斯多福諾蘭、艾方索柯朗這樣的人就能夠做到。」
     
    上一位抨擊漫威影業,並引發眾議的重量級大導,大概要回溯到 2019 年的馬丁史柯西斯。當時馬丁史柯西斯宣傳新片《愛爾蘭人》接受採訪時,將超級英雄電影比喻成一種「主題樂園」,更表示表示漫威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電影「不是電影」,無法讓人們傳遞感情或是內心體驗。
     
    當時這番言論也引起各界討論,有贊成當然也有反對,包含山繆傑克森等好萊塢影人出面回應,山繆傑克森當時在《綜藝報》表示:「電影就是電影。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番言論也無法阻止任何人繼續拍電影。」
     
    此議題今年又因為丹尼維勒納夫的表態掀起論戰,丹尼維勒納夫也在另一個媒體《French outlet Premiere》表示:「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漫威電影,問題在於,所有這些電影都是用同一個模具製作的,有些電影人或許可以加一些顏色變化,但他們都是從同一個工廠中被產製挑選的,這些電影是非常公式的。」
     
    從票房來檢視,當代觀眾的確非常熱愛丹尼維勒納夫口中的「公式化」電影,漫威自從 2008 年推出《鋼鐵人》之後,便打造獨樹一格的宇宙觀,且深受觀眾好評迴響,目前全球影史票房前 10 名漫威就佔據了其中 3 名,包含第 2 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 27.97 億美金、第 5 名《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的 20.48 億美金、第 8 名《復仇者聯盟》的 15.18 億美金。傲視群雄的票房實力,使之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片廠。
     
    而今年推出的《黑寡婦》以及正在熱映中的《尚氣與十環傳奇》也都開出不錯票房,尤其《尚氣與十環傳奇》以 9467 萬美金的成績打破北美勞工節連假的開票紀錄,目前北美累積 1.52 億美金、全球則有 2.64 億美金的表現,在 COVID-19 疫情之下實屬不易。
     
    至於憑藉《游牧人生》大放異彩的趙婷,執導的漫威作品《永恆族》更將接棒《尚氣與十環傳奇》,預計於今年 11 月上映。可以想見,只要觀眾對於漫威作品仍舊買單,未來「主題樂園」的電影之爭會不斷被談及並引發相關論戰。
     
    最後,關於《沙丘》續集的未來發展,丹尼維勒納夫最近表示:「如果真的有《沙丘》續集,對我來說將是一個瘋狂的遊樂場,就像純粹的感受電影樂趣一樣。我不想代表團隊中的每個人說話,但我會說我們真的在這部電影中創造了一種家庭的感覺,讓每個人重新團結,那是天堂。」
     
    不過,《沙丘》續集是否真的能如願誕生,仍要看其市場表現,不只是院線成績,更也要能在華納旗下的串流平台 HBO Max 獲得成功。因此決定華納兄弟是否繼續製作《沙丘》系列的關鍵因素,仍舊是票房與觀眾反應。
     
    至於《沙丘》是不是與漫威電影不同,還要待觀眾走進戲院,親眼見證了。
     
    📝9 月 8 日《沙丘》試片結束後,寫了一篇短評,提供讀者參考👉https://bit.ly/3hJC7L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