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54的網紅吳佩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馬的神邏輯 剛邊剝著茶葉蛋邊看新聞,見馬英九語出:鳳山本來就比較綠,能夠達到55比45的局面,對國民黨來講是雖敗猶榮,傻眼的我,手中的蛋跟著 #傻落桌面。 藍委賴士葆則說,罷捷沒有過是在預期之內,但在幾個指標值,蔡英文選總統時鳳山拿了13萬票、高雄市長陳其邁選時拿8萬票,現在只有拿到6...

  • 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7 14:37:28
    有 60 人按讚

    馬的神邏輯
      
    剛邊剝著茶葉蛋邊看新聞,見馬英九語出:鳳山本來就比較綠,能夠達到55比45的局面,對國民黨來講是雖敗猶榮,傻眼的我,手中的蛋跟著 #傻落桌面。
      
    藍委賴士葆則說,罷捷沒有過是在預期之內,但在幾個指標值,蔡英文選總統時鳳山拿了13萬票、高雄市長陳其邁選時拿8萬票,現在只有拿到6萬多票,對民進黨來說是大幅衰退。
      
    昨晚開票後,有媒體報導,地方和挺藍群組第一時間流傳 #民進黨在鳳山大挫敗的訊息,內容直指6.5萬不同意票對比綠營2020立委許智傑拿11.4萬票,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13.8萬票,2020市長補選陳其邁8.8萬票,堪稱 #綠營史上最低票,#不是摔到樓地板,是住進地下室。
      
    順著馬賴及藍營的邏輯,如果昨天罷捷不同意票超過市長補選的8萬2698票,標題可能會是:黃捷支持度超過市長等級,2022年將代表綠營直取市長大位?!
      
    昨日的不同意票數比起李眉蓁在市長補選所獲3萬3561票,超過1倍有餘,藍營推出的資深議員,其支持度竟慘輸新人黃捷,卻沒能檢討自己,自嗨一片,也是奇景。
      
    儘管蔡英文表達其挺捷態度,民進黨的動員強度如何,若說政治圈的外行人看不懂操作也就罷了。此役民進黨府、院、黨高層,僅在口頭或紙上(臉書等社群)發言,前去奧援的多具中央或地方民代身分,英、賴、蘇有跑來幫黃捷站台或合照嗎?沒有!熱鬧程度直比縣市長選舉等級,但實質的組織動員,當然遠遠不敵單一選區時投入的資源。
      
    甚至,那六萬多的選票,不乏自主性選民,他們出來投下反對票,目的是想阻止挺韓支持者繼續胡搞瞎搞。
      
    2008年縣市未合併前,鳳山是縣政府所在地,是縣區最繁榮的地方,縣市合併後,包括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和衛武營陸續啟用,文山特區更加繁榮熱鬧,除了缺少大型百貨公司或購物商場,鳳山的生活機能比起原市區不遑多讓,知名連鎖餐飲、各類潮牌名店紛紛進駐,便是看準鳳山倍增的消費能力。
       
    高縣過去由民進黨長期執政,馬英九卻曾在此拿下逾五成的選票。2008年參選總統,在鳳山的得票數10萬6274票(53.08%),長昌配9萬3929票(46.91%);2012年馬吳配9萬5531票(46.82%),不敵蔡英文的10萬3396票(50.67%),若加上宋楚瑜2.49%,藍綠比趨近1:1。馬說鳳山本來比較綠,他當年又是如何贏的?
       
    鳳山政壇曾經有一顆亮眼新星,剛滿30歲的林岱樺,2001年代表民進黨首次參選高縣立委,便拿下全國第一高票7萬2609張(鳳山市得票2萬4334票),票數遠超過同選區拿下5萬9100票,排名第二的王金平。
      
    2008年,立委選制由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連任兩屆的林岱樺代表民進黨出戰國民黨的江玲君,在馬英九旋風助威下,江7萬4062票擊敗林的71450票,雙方差距僅有2612張(1.77%)。
       
    激戰過後,落敗的林岱樺在2011年參選陳啟昱轉任行政職所留下的立委名額,重返立院。
      
    如果當年是由林擊敗江,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小金剛。比起同樣擁有顏質、學經歷俱佳的黃捷,林岱樺更具基層實力與組織動員力,遇到政治大海嘯,林依舊不敵個人條件一般、靠馬英九光環加持的江玲君。經過罷免案洗禮的黃捷,戰力雖有提升,但畢竟是靠強大外援穩住陣腳,未來若要更上層樓,仍有一定的難度需克服。
      
    馬英九執政的前四年,而且是完全執政,在立院擁有過半席次,卻無法贏得鳳山的民心,短短四年內票數就掉了1萬多?甚或自2012年後,藍營在鳳山的總統和立委得票數均落後於綠營,僅由韓國瑜在2018年市長選戰一度突圍。這正說明一個重要的事實,鳳山市民選人不選黨,缺少中間選民的支持,僅靠藍綠雙方各自的基本盤是難以在單一選區取勝的。若背棄選民託付,下一次可能就被翻盤。
       
    妄想用發動韓黑民代的罷免案來為韓國瑜討回顏面,不管試幾次,不論哪一選區,選民都會用手中選票,把這些起心動念不具正當性的傢伙打回樓地板。

    #鳳山
    #罷捷
    #馬英九
    #賴士葆
    #林岱樺

  • 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6 22:46:18
    有 75 人按讚

    韓趙結盟 出師未捷
      
    罷捷投票落幕,中選會的細部數據尚未出爐,先分享初步心得與看法。
      
    😱一年內,挺韓勢力直接砍半
      
    眾所皆知,挺韓民眾連署罷捷的主因是,黃捷曾在議場質詢時大翻白眼,讓韓國瑜顏面盡失。在韓遭罷免後,他的支持者將這股怨氣轉化為提案罷免多位民代的動力,高雄第一個通過二階連署,進入投票階段的便是罷捷案。
      
    伴隨韓流崛起,#三山造勢 曾是挺韓民眾津津樂道的成功標的,不過,即便韓國瑜落跑去選總統,韓在鳳山的得票數,從2018年底的11萬8466票,降至2020年初的8萬2432票,跌幅約莫3成。到了去年中的罷韓投票,不同意只有3062票,同意則高達11萬7795票。當然,韓市府的策略是刻意低調,意圖降溫,並呼籲支持者別投票,從不同意票數,難以看出挺韓勢力究竟剩下多少。
        
    罷捷團體的策動者雖非嫡系韓家軍,然而,在通過二階連署後,挺韓各方勢力集結,連韓的心腹 #曹桓榮 也加入,儘管曾任民政局長,但他既無基層樁腳,也沒有組織動員的號召力,最後催出5萬5394張罷捷同意票。以小窺大,此役韓粉傾巢而出,外加國民黨組織動員與被若干議題驅動的民眾,對比市長當選時所囊獲票數,大幅流失了53%,也比國民黨在2020年初政黨票7萬1332張還少。亦即, #韓流勢力銳減,#也不再大於國民黨。
      
    先前的分析文曾提到,預期罷捷案不會順利通過,不過,在罷王投票過關後,情勢急轉直下,罷捷團體士氣大振,雙方自此進入熱戰,相互叫陣。黃捷選擇正面迎戰,但是該如何應戰,卻看不出其具體的策略,在退出時力後,少了所屬政黨的奧援,單兵作戰,處境危急,在友軍陸續馳援後,不論是陸戰或空戰,氣勢和戰力均明顯壓過罷捷方。
      
    🤔黃捷與綠營民代間的矛盾隱現
      
    即便有票源遭侵蝕的隱憂,鳳山的綠營民代,近兩周來陪同黃捷站路口、掃街,情義相挺,不同意票數6萬5258張,大約是小英2020年得票數13萬8172張的47%。2020年時力也推出自己的立委參選人陳惠敏,得票數1萬7466張,民進黨許智傑獲得11萬4998張,許票數的47%是5萬4049張。粗略推估,不同意票數中,可能有近萬票來自於2018年投票給黃捷的時力支持者。
      
    黃捷在2018年便拿下1萬8420票,略高於2020年時力政黨票1萬7594張與陳惠敏立委得票數1萬7466張,可見黃捷能夠吸納更多的淺綠票或中間選票。不過離開時力後,基礎票恐怕會流失泰半,即便能吸到淺綠的票,能否補足失去的部份,有待後續觀察。
      
    黃捷因為罷免案令其知名度竄升,甚至謠傳將取代許智傑競逐2024的立委寶座,從罷捷投票的結果,這項傳言恐怕不攻自破,除了入黨未滿兩年沒有參選公職資格的限制外,友好黨派此役前來支援,特別是許智傑賣力拉票的表現,綠營支持者全看見眼裡,黃捷的基層實力尚弱,加上欠下大筆人情債,要在三年後取代許,難如登天。
      
    黃捷是不是罷捷案最大的贏家?部分是!不論是知名度、聲量、選戰經驗、人脈等,都有所斬獲。現任民進黨籍議員難免擔憂,深怕票源流失,一去不復返,在動員力道上有所節制,此乃人之常情。綠營支持者出來投票挺捷,不全然是認同黃捷的問政表現,甚至有不少人是擔心韓流再起,故藉此役壓制,明年也未必會轉投黃捷。倒是,若以外型、年紀以及學經歷論之,黃捷比起現任綠營民代,略具優勢,如果未來一年多能在問政上多所表現,保持熱度,的確會搶走綠營若干的游離票。
      
    最大贏家是誰?罷免案與例行性的選舉投票差異是,罷免必須先由一定人數的公民連署才能成案,推動連署者掌握了有特定投票意向者的個資,換言之,他不但知道同溫層在哪裡,透過投票結果,還能得悉哪些里或社區是潛在開發熱區,未來可以接觸或進駐,在下一場選戰尋求支持。
       
    罷捷團體在激化對立後,獲得5萬5394張同意票,比起二階連署人數4萬1683份,合格數3萬498份,超出1.5萬〜2萬張。藍營4位現任議員中,鄭安秝得票數最低,1萬9085票。罷捷同意票是鄭得票數的2.9倍,罷捷團體要角若挾這波聲勢與成績,競逐2022年議員選戰,現任者將會面臨嚴峻挑戰,其中,劉德林與罷捷發言人同出於黃國山系統,劉是否願意提前交棒,目前仍未明朗。
       
    短短半年,高雄歷經了兩場罷免和一場補選,從中可看出政黨或政治人物勢力的消長,民意如流水,但頻繁進行政治動員,刺激對立,對於市政推動是極為不利的。接下來,可能還有其他的罷免案,部分人士藉由此一途徑,欲除去看不順眼的民代,順便累積自己的政治能量或參選機會,個資被掌握事小,市庫不斷失血也還好,更可悲的是,造成藍綠雙方對立的源頭早已圖謀自己未來的政治大業,意圖掌握黨中央,為自己重出江湖暖身,人家早想忘了高雄這個傷心地,偏偏他的支持者還在高雄,這個曾讓他崛起、對其有恩的城市,繼續挑起仇恨,為他積累更多仇恨值與樹敵無數,這不叫扯後腿,甚麼叫扯後腿呢?是不是!
       
    繼續罷,繼續鬧,高雄人對韓國瑜的壞印象,將從此牢牢印記。
      
    #黃捷
    #罷捷
    #韓國瑜
    #韓趙結盟

  • 2018高雄市長選舉得票數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8 12:28:06
    有 44 人按讚

    🤔首戰告捷 VS. 骨牌傾倒 地方政治賽局系列文(一)
      
    上週六,王浩宇遭罷免成功,輿論焦點立刻又轉回高雄。因為近乎一年投 #4次,從去年初0111總統、立委大選,66罷韓,到815補選市長,市民一年內歷經三場全國注目的選舉。
      
    2月6日罷捷是否成功,很可能關乎地方政局未來的穩定性。國民黨策動的反萊豬公投,也打算在各地策動罷免立委,黃捷這一戰,除了是替罷韓復仇,無疑也是開啟下一波罷免風潮的試金石。
      
    鄰近的 #台南市議會,今天召開 #臨時會,110年度總預算同樣卡在議會的高雄市,65位議員中,半數以上 #無要無緊,反正薪水照樣入袋,距離下一場選舉尚遠,篤定屆時多數的選民會忘了跟他們算帳。
      
    趁此空檔,我們先來進行黃捷罷免案的賽局分析,聊聊各方勢力的盤算與布局。
      
    首先,回到王浩宇罷免案,罷王的屬性其實較雷同罷韓,都是討厭或仇恨的全面動員。韓國瑜背棄對於高雄市民的承諾,當選沒多久落跑去選總統,加上一些令人難以苟同或傻眼貓咪的言行,去年中被拉下來,同意罷免的票數中,不乏投票讓他選上市長的人。
      
    王浩宇崛起的軌跡很奇特,2014年,才25歲的他,以1萬6269票,9.06%得票率,第二高票當選中壢市議員,票數僅次於魯明哲。2018年,1萬6292票 8.68%得票率,僅次於國民黨魯明哲,邱奕勝,拿下第三高票。這兩次選戰,他都是披綠黨的戰袍,票數均勝過傳統的民進黨參選人。
      
    罷免王必須越過8萬1940票門檻,最後同意票8萬4582票,驚險過關,以中壢的選民結構(32萬7758人)與各方動員的能力來看,不算是壓倒性大勝。桃園雖然是綠營執政縣市,但操盤者在策略上選擇低調冷卻,未動員支持者投票反制,當然這也跟王本身較有關係;若真要動員,效果可能很有限,不僅輸了裡子,連面子都掛不住。故對於有意角逐更高權力位置的首長,每一步都得謹慎為之。
      
    表面上,黃捷是挺韓人士目前在高雄唯一成功推動的罷免案,種下第一顆甜蜜復仇的果實。這一戰,不僅事關黃捷個人未來的政治前途,也成為能否順勢圍起挺韓,甚或藍營勢力反撲的關鍵。
      
    👉罷免未過關只是最低標
      
    儘管目前有跨黨派民代與首長站出來挺黃捷,各方也評估罷免案不會過關。但霸王成功後,讓藍營士氣大振,加上國民黨目前地方黨部高層多屬好戰、主戰派,同意票數恐怕不至於落在低檔。同意票愈高,即便罷免未過關,對黃捷仍舊有傷,也會間接影響2022鳳山各黨議員的提名布局。
      
    要成功罷免黃捷,需過7萬1957票同意票門檻,約是她當年當選議員的1萬8420得票數的3.9倍。2018年韓國瑜選市長在此區拿下11萬8466張;2020年總統大選得票8萬2432張、李雅靜參選立委8萬6127票;同意罷韓11萬7795票,不同意3062票;李眉蓁選市長獲得3萬3561票。
      
    罷捷第二階段連署書送進4萬1683份,有效票3萬498份,高於2萬8千份的要求。有效份數趨近於李眉蓁在去年8月的得票數。
      
    從以上數據,扣除天候等自然因素,初步大概可抓出,罷捷的基本票約莫有 #3萬3561張,#高標 則落在李雅靜的立委得票數 #8萬6127票。
      
    未完待續〜〜
      
    #黃捷
    #王浩宇
    #韓國瑜
    #李雅靜
    #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