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0公升等於幾公斤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0公升等於幾公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0公升等於幾公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0公升等於幾公斤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味旅 Spices Journe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常用食譜單位換算表 #料理新手 #值得收藏的好幫手  做料理找食譜時,時常看見的 “一大匙一小匙”或”1T. / 1t.” 究竟是多少呢? 看了真的是霧煞煞啦!  想看懂食譜前,先來看懂單位 這篇就來講食譜中 常見的單位換算  通通列好 ~ 用幾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進廚房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

  • 200公升等於幾公斤 在 味旅 Spices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4 21:56:06
    有 51 人按讚

    常用食譜單位換算表
    #料理新手 #值得收藏的好幫手
    
    做料理找食譜時,時常看見的
    “一大匙一小匙”或”1T. / 1t.”
    究竟是多少呢?
    看了真的是霧煞煞啦!
    
    想看懂食譜前,先來看懂單位
    這篇就來講食譜中
    常見的單位換算
    
    通通列好 ~
    用幾張圖讓你一目了然
    進廚房就不需手忙腳亂
    GO!
    
    /
    
    【量杯量匙中英文對照】
    
    杯 = Cup = C.
    大匙 = Tablespoon = tbsp. = Tbs. = T.
    茶匙 = teaspoon = tsp. = t.
    (茶匙 = 小匙)
    
    ------------------------------------
    
    【量杯量匙單位換算】
    
    日式の量杯1杯 = 200c.c.
    家常用の量米杯1杯 = 180c.c.
    台灣規制の量杯1杯 = 225c.c.
    西方標準の量杯1杯 = 240c.c.
    1大匙 ( 1T ) = 15c.c. 
    ½大匙 ( ½T ) = 7.5c.c. 
    1茶匙 ( 1t ) = 5c.c.
    ½茶匙 ( ½t ) = 2.5c.c. 
    ¼茶匙 ( ¼t ) =1.25c.c. 
    *茶匙 = 小匙
    
    ------------------------------------
    
    【容量中英文對照】
    豪升 = millilitre = ml.
    公升 = litre = l.
    立方公分 = c.c.
    
    【容量單位換算】
    1公升 = 1000毫升
    1杯 = 16大匙 = 240毫升
    1小匙(Teaspoon)=5毫升 = 1/3大匙
    1大匙(Tablespoon)=15毫升 = 3小匙
    
    *ml / c.c. 其實是一樣的量喲~只是一個表示容積/ 一個表示體積
    *所有的液體中只有水的比重是1,1g水=1c.c.=1ml
    ------------------------------------
    
    【重量中英文對照】
    公克 = Grams = g
    公斤 = Kilogram = kg
    磅數 = Pound = lbs. = lb.
    盎司 = Ounce = oz.
    台斤 = catty
    台兩 = tael
    
    【重量單位換算】
    1台兩 = 37.5公克
    1公斤 = 1000公克
    1台斤 = 600克
    1盎司 = 28.35公克 
    1公斤 = 2.2磅
    1磅 = 454克 = 16盎司
    
    
    
    ------------------------------------
    
    【攝氏華氏中英文對照】
    攝氏 = Celsius = ℃
    華氏 = Fahrenheit = °F
    
    【攝氏華氏常用溫度換算】
    170℃ = 338°F
    180℃ = 356°F
    190℃ = 374°F
    200℃ = 392°F
    
    /
    
    #自己看完都覺像在上物理課xD
    漫長地整理,分類再分類,等於再等於
    刪刪減減等於這篇準備好久的文章
    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幫助的你/妳~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分享不妨給我顆愛心
    香香子絕對會痛哭流涕、感激不盡
    你們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LOVE YOU ~ <3
    .
    .
    .
    #味旅spicesjourney
    #陪你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好味道
    #常用食譜單位換算表
    .
    #廚房知識 l #廚房冷知識 EP1

  • 200公升等於幾公斤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08 19:30:00
    有 2,895 人按讚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 200公升等於幾公斤 在 雷尼 Rain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8-23 01:25:53
    有 6 人按讚


    以下是一個平凡人參加了今年度PIC大鵬灣超級摩托車訓練營落落長的心得文...文長慎入~~

    小弟先自我介紹,我是一個沒有檔車經驗,在今年二月考過重機駕照然後不知天高地厚的在五月就買了一台新款川崎ZX-10R公升級猛獸而因此背上鉅額負債導致晚上得去公園賣屁股還債的神經病(重點是賣屁股還沒人要)。

    買了車後也加入了一些重機line群或者FB社團認識了一些前輩跟車行老闆,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

    "我希望有人可以教我怎麼騎車"

    我相信每個重機新手在考過了駕照後騎了一陣子之後一定會有的心得就是 :真正的學習是你上路了才開始。

    我記得剛考過沒多久我就跟個前輩跑去上坡沒車的路邊白斜線角落練習重機的上坡起步,這只是因為駕訓班根本沒考這個項目,自然也沒教這個區塊,導致我平日得六點就出門以免上班顛峰時間的車潮讓我卡在地下道的上坡階段接著熄火倒退嚕造成連環車禍登上狂新聞榜首,搞不好還會得到"10R三寶"的榮譽稱號。

    然後呢,我就開始看了一堆的youtube影片啦、問了一堆前輩啦、網路看了一堆的討論啦、外掛卡普屁股位移腿往外伸重心轉移blablabla~~反正就是個菜到菜蟲都不想吃的那種菜鳥咖就是了。

    接著呢,看著影片的過彎教學,胡亂的實際操作得到的只有驚嚇跟恐懼,因為真的不敢壓車,跟著車友"RV跑"山路每到過彎就用20的時速龍頭轉向來過彎,甚至有一次想亂壓車還彎不過去直接出線到對向車道的險象環生。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每認識一個前輩都會說我很希望有人能教我騎車。然而,有98%的前輩都是跟我說,他們的技巧都是摔出來的,喔天殺的老天鵝,小弟我買這台車就去賣屁股了你還跟我說要用摔的方式練喔?直到我認識了另外兩位車業的老闆,他們各自給了我兩個最中肯的說法 :

    1.練車不要去山路練,練車去賽道練
    2.我根本不會去聽那些訪間土法煉鋼五四三經驗的過彎跟練車方法,我連討論都懶得討論,當年我在練車光繳的教練費就花了幾十萬,難道我是白痴嗎?

    因為這兩句話,我毅然決然的決定參加了這次的PIC大鵬灣超級摩托車訓練營。

    對我來說這次的訓練營花費頗重,因為人在中部,我得前一天就搭車下去$$$,然後還要住一晚旅舍$$$,還有運車下去的費用$$$,還因為下賽道得要買正式長賽車手套跟賽車靴$$$,當然最重要的還有訓練營的學費$$$,這兩天一夜的行程,哩哩摳摳加起來就噴了兩萬多了,但是如果你問我花這個錢值得嗎,我以過來人的身分來說,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仍舊會毫不猶豫的點頭參加。

    接下來切入正題吧,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形容大鵬灣超級摩托車訓練營,我會說"功夫一點訣,點破不值錢",但是很抱歉,你不去親自被教學,你永遠點不破,可是你要記住你的"生命"是很值錢的,錯誤的騎乘方式與不正確的過彎壓車你就是在玩命,對!不要懷疑!你就是在玩命!

    一早到大鵬灣賽道就先上簡報介紹與教學,簡言之,我花了兩萬多元得到的只有四點。
    (小弟天資駑頓,只選了對我來說最深刻印象的四點)

    1.逆操舵
    2.騎乘姿勢
    3.APEX
    4.過彎中煞車用法

    1.
    逆操舵很重要!!
    逆操舵很重要!!
    逆操舵很重要!!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一切的過彎壓車都是從逆操舵開始,而不是靠著你扭著翹臀轉移身體重心來達成,你扭到痔瘡破光出血都沒用,但是重點是什麼?重點是你的學習力,所謂的學習力是什麼,是你單純透過觀看youtube影片的教學,你到底真的懂影片要傳達的意思嗎?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著名的重機教學影片:彎道射精~阿不是,是彎道聖經,在youtube的簡體字版彎道聖經裡面將逆操舵稱之"推胎",講過彎,這部影片他第一個就是在講逆操舵,這是唯一能讓機車轉向的方法,他說用一隻手指都可以簡單的完成,過彎就是這麼的簡單,很好非常好,然後你看完了你真的懂了嗎?我是不懂,但是我去了這次訓練營,當面的教學與講解,我就茅塞頓開了,接續的實際騎乘體驗,過彎的壓車變成是一種自然的律動,這樣的壓車幅度帶來的順暢感是讓你感到很安心很安全,你感受得到車身慣性行徑的自然感,而不再是緊張的不安,不再是彷彿你得吃力的壓制你胯下的那台數百公斤的猛獸往下傾,我當下就可以理解在報名本次活動前看到的FB宣傳文章裡面附件連結,那個新手受訓後騎乘錄影的影片,不誇張我就變成了他,真的就這樣被教學後,過彎壓車就是這麼自然而且令人著迷的饒富趣味,因為我這個菜鳥也做得到了,而你經歷過這樣的醍醐罐頂,你再回頭去看彎道聖經,我跟你說你發現你終於看得懂影片裡面真正的重點的當下,你會開心得在彎道射精。

    2.騎乘姿勢

    仿賽類跑車的騎乘姿勢不同於一般機車或者是街車,常常都聽到有人說趴著騎很累很不舒服,手也很酸,但是這次在訓練營我被教導了正確的騎乘姿勢我才了解到有多麼重要

    a.握把的手掌姿勢應該是有點像斜向的方式握著油門,手掌兩側的肉塊輕貼著平衡端子,這樣的握法真的可以達到很細膩的油門控制幅度,我結束訓練營後跟一樣騎重機的同事分享這個要點,連他都嚇到,因為縱使有看過MOTO GP有車手這樣握,但他也不知道其中道理,自然而然也不會去採用這樣的握把方式。

    b.仿賽車騎乘時手臂不要打直而是應該下彎身體讓手臂彎曲,這樣才能夠輕鬆的推動把手施展逆操舵,而且身體重心不會因為手臂打直導致都往龍頭把手壓,等於用你的手臂在支撐自己的重量,這樣手不酸才奇怪,然後腳尖稍顯內八方式踏著腳踏,這樣有助於你雙腿夾緊,這樣你身體的重心會放低,會跟車子的重心更一致,身體往前傾也才不會因為遇到坑洞蹬傷自己的脊椎。

    姿勢重要嗎?小弟說說自己親身經歷吧,因為小弟的幾個摯友都在高雄,所以此次訓練營回程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機車運回去,而是從大鵬灣騎上高雄找朋友,接著又騎回台中,兩百多公里的路程,因為我被教導了正確的騎乘姿勢,在快速道路上的直線段,我發現我居然兩手臂可以完完全全的放鬆不出力,僅僅只有手指要控制油門離合器這些區塊,兩手臂真的是完全可以放鬆不使力,當然,仿賽類騎長途腰跟頸一定還是會酸累,但是騎乘回家後,我的雙臂真的幾乎沒有疲累感,所以你說姿勢重不重要?

    3.APEX很重要但是我是菜鳥,也沒跑過大鵬灣,我連經過的是幾號彎道都記不住,更別說APEX該放在哪裡,現階段對我來說APEX是還在摸索的區塊,因此不多加詳述。

    4.過彎中煞車,簡言之,不想摔車別在過彎重急用前煞,別以為ABS是萬靈丹,沒有任何摔車可以去對ABS求償。

    以上四點是小弟膚淺的取經重點,或許還有很多當天講的額外細節是我程度不夠還無法頓悟,但是光是就這四點對我來說一切都是值得的,ok那我講完了您也看完了所以都了解了,Ya~~也不用花錢去參加訓練營了,我這篇文章真是佛心來的阿!!!那恭喜你,你就變成以前那個坐在電腦螢幕前看著youtube學習的我, 因為你無法確定我所描述的跟你所理解的是否同步,接著就是一樣騎乘的恐懼輪迴甚至摔車時還會靠杯那個網路上菜鳥文寫得落落長,結果都是唬爛,如果變成這樣真的不要背後一直罵我,抱歉嘿,除了被女人舔耳之外我對耳朵癢完全沒興趣。

    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是參加訓練營的心態,心態很重要,我是一個人獨自下大鵬灣,沒有朋友沒有老手做陪,一個小菜鳥就這樣參加訓練營。一到大鵬灣放眼望去的98%都是公升級怪獸、神車,義大利猛獸一堆,什麼848到989到1199到9999999都有,碳纖維改裝像是不用錢似的,然後有帶妹子去的每個都很漂亮是怎樣你們這些混帳來賽道放什麼閃!再漂亮也比不過我們親切的Gina漂亮好唄~~好啦離題了,所謂心態很重要的意思是,不要去管別人的目光,不要去管別人騎得多快,記住,走出這個大鵬灣沒有什麼人會記得你,但是你逞強做危險高速行駛或者過彎導致摔車,大家才會記得你。我在下午的賽道練習過彎時都被黃牌妹子刷卡,這都沒有關係,因為我可以盯著前方座墊上的翹臀何樂而不為(?),其實重點是我覺得來這邊就是帶著學習的心態,有這樣的場地讓你練過彎騎乘,你就好好的專注在自己的技巧練習,慢沒有關係,安全扎實的去體會上午所學的來運用,這些才是自己的,沒有人一出生就是羅西,重點是你要好好把握花錢所得到的安全場地,可以在一個很安全的場地做練習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真的完全不用去管那些老手會不會嘲笑你騎得很菜過彎很慢入彎太快出彎太慢,這樣你只是擾亂自己的專注力學不到東西而已,但是透過賽道的安全性下的練習,我可以深刻體會前輩所說的練車不要去公路山路練,也更能體會Gina所說的公路非賽道的論調,可是相對下透過賽道的練習經驗,確實可以讓自己在一般道路上行駛得更安全輕鬆,但是拜託不要以為跑過賽道了,平常遇到那種90度轉角的巷口然後路口紅線還停一大台休旅車遮蔽視線你給我來個高速逆操舵卡普過彎,然後被對象來車撞了,出事了又在靠杯那個網路上菜鳥文寫得落落長,結果都是唬爛,如果變成這樣真的不要背後一直罵我,抱歉嘿,除了被女人舔耳之外我對耳朵癢完全沒興趣。

    最後我要說的是安排規劃的部份,不才小弟理工科工程師個性,對於行程規劃這類的安排都習慣排出SOP,也非常非常感謝Gina對於我這個大鵬灣新生的照顧與協助,簡單列出我自己的幾樣排程給大家參考

    ======這是分隔線========

    活動前一天搭高鐵到左營

    搭乘Gina提供的的共乘計程車,200元/人到大鵬灣飯店

    司機電話0986-908-622(要事先約時間)

    然後到Gina事先幫我訂房的大鵬灣飯店900元/夜

    入住前跟櫃檯先預定隔天早上飯店到大鵬灣賽道的計程車

    活動當天早上從大鵬灣飯店搭乘計程車200元/人到大鵬灣賽道

    另外因為我是一個人然後我回程自己騎車回去,所以我是穿著車靴,提袋著安全帽背個背包去搭車,這樣是最輕便的行李配置,也不影響我仿賽沒車廂的回程騎乘。

    但是!!其中有一個重點!!切記!!

    報名活動繳費後會收到一封mail,裡面的注意事項一定要閱讀!!
    報名活動繳費後會收到一封mail,裡面的注意事項一定要閱讀!!
    報名活動繳費後會收到一封mail,裡面的注意事項一定要閱讀!!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尤其新手沒去過又沒人帶領的,不符規定無法下賽道的區塊非常重要一定要看,長手套賽車靴合格安全帽還有連身防摔衣一定要準備,如果沒有連身防摔衣可以跟Gina溝通用租借的,500/件,但是不是每個size都有,這區塊我也在先前就跟Gina都預定好了,而當天我在活動當日要從飯店出發前剛好也有一位首次參加訓練營的獨立車友同時在櫃檯退房,就跟我共同搭計程車,他帶個小背包就進大鵬灣,沒安全帽沒防摔衣沒手套沒車靴,我跟他下計程車走進大鵬灣賽道閒聊才曉得他完全不知道這些裝備會影響上場,結果就是他早上聽完簡報就只能回台北了....我最後只看到他跟我揮手說掰掰的身影....

    ======這是分隔線========

    好啦哩哩摳摳說了一堆,Gina姐我有完成諾言寫了心得文,寫得這麼長我相信應該夠誠意了,最後還是非常感謝恒典與大鵬灣兩大單位創辦了這樣的訓練營體驗,更感謝台灣重機界名人加菲貓大哥與所有教練團隊的用心教導,你們真的是很棒的教練團,每一位都非常細心親切而且主動的關心每一位學員並且不厭其煩用心的講解,如同加菲貓教練所言,不透過摔車的方式一樣可以達到有效的學習,我可以深刻感覺到各位教練對於學員騎士們安全區塊的重視更勝於純粹技巧的傳授,因為一切的技巧都應該是基於安全的狀態下去展現,最後要說的是很現實的區塊,一日訓練營學費到底貴不貴,甚至12月份的加賽兩日課程六萬多到底貴不貴,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去查查看國外一個三天兩夜的專業賽道課程報價多少,換算一下一天的單價,你就會知道恒典真的算是佛心來的了,喔對了如果真的Hen~~有錢的話可以去報名BMW德國的安駕課程,為期兩個月~只要170萬喔喔喔喔~~~有去的歡迎來此分享心得~~

    最後的最後感謝當天的攝影團隊,給我這個新手留下帥氣的照片記錄,分享給大家,我就是那位左下角完全沒對到焦的黑暗騎士(?),另外分享小弟人生第一個壓車後的輪胎戰績,也許對老手來說這根本沒有滿胎哪有什麼稀奇,但對我來說卻是我重機生涯裡很重要的一個紀念~

    希望所有騎士都能安全開心地享受騎乘的樂趣

    謝謝恒典與大鵬灣的教練與工作同仁,你們辛苦了~~

    感謝你們對於台灣重機生態的努力與堅持,謝謝你們。

  • 200公升等於幾公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08 22:00:21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