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4拍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4拍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4拍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4拍子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76的網紅流浪者之哥-環遊世界7大洲travel around the worl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管你是不是音樂人,但一定聽過『流浪者之"歌"』…的前奏】~~~很常在電影、電視出現,作為誇張的悲情轉折))) 很少人知道,筆者也是因為一場悲劇,而開啟"環遊世界"的人生轉折 遇到 #極端的負面情緒 用 #極端的正面行動 去填補,又有何不可? 攤開近年的社會新聞一看,所謂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80的網紅masa - mas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English comment is after Japanese. 秦基博さんの「漂流」をカバー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この曲は最新6thアルバム「コペルニクス」に収録されています。 「Raspberry Lover」とはまた違った大人の色気が漂う曲です。 1番サ...

  • 2/4拍子 在 流浪者之哥-環遊世界7大洲travel around the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4-14 00:00:30
    有 12 人按讚

    【不管你是不是音樂人,但一定聽過『流浪者之"歌"』…的前奏】~~~很常在電影、電視出現,作為誇張的悲情轉折)))

    很少人知道,筆者也是因為一場悲劇,而開啟"環遊世界"的人生轉折

    遇到 #極端的負面情緒 用 #極端的正面行動 去填補,又有何不可?
    攤開近年的社會新聞一看,所謂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比起害人或自殘的方式,更棒的是踏上""環遊世界""的圓夢之路,享受孤冷、與自己深度對談、結交世界各地好友、突破重重關卡

    接下 #演奏流浪者之歌 協奏曲,也是筆者的夢想之一
    『流浪者之歌』又名為『吉普賽之歌』,主要是描述吉普賽民族,沒有國家、世代流浪、颠沛流离…卻又擁有活潑、樂觀、能歌善舞的性格及靈魂

    #快樂到底是什麼?如何追逐快樂?
    希望以下這首曲子的連結分享,也能讓您找到答案

    《參考文獻》/百度百科

    吉普賽民族在世界上分佈廣泛,但都是從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過著清苦而又飽受歧視的生活,但這個民族活潑、樂觀、能歌善舞。作者薩拉薩蒂運用十分恰當的手筆描寫了這一民族性格的幾個側面,並使小提琴的旋律性與技巧性得到相當完美的結合。本曲中的管弦樂伴奏部分,也是作者親自編配的。

    【簡介】
    全曲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中板,C小調,4/4拍子。由強而有力的管弦樂齊奏作為開始,然後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滿憂傷的旋律。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緩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種美麗的憂鬱,以變奏和反復做技巧性極強的發展,輕巧的泛音和華麗的左手撥弦顯示出這一主題的豐富內涵。在這部分,管弦樂並不太明顯,始終是以小提琴的輕柔旋律為主題。
    ■第三部分:稍為緩慢的緩板,2/4拍子。小提琴裝上弱音器,"極有表情地"奏出充滿感傷情調的旋律,悲傷的情緒達到極點。這一旋律廣為人知。
    ■第四部分:2/4拍子,急變為極快的快板, 有與第二、三部分形成明顯對比的豪邁性,反映出吉普賽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以管弦樂的強奏作為先導,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歡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撥奏與高音區的滑奏無比歡愉;這一旋律告一段落後,又用小提琴的撥奏開始新的旋律,接著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斷奏所構成的像遊絲般的旋律,充滿舞蹈氣氛;然後以更具技巧性的撥奏再現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漸朝氣蓬勃地趨於高潮,最後像閃電般結束樂曲。

    【作者】
    帕布羅•德•薩拉薩蒂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幼年時即學習小提琴,十歲登臺演奏。1856年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並大受歡迎。其演奏技藝精湛,音色甜美純淨,因而它被後人稱為“帕格尼尼再世”。與他同一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魯赫、聖-桑、維尼亞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創作小提琴作品題獻給他。
    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獨奏曲和協奏曲,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代表作品為小提琴獨奏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卡門主題幻想曲》、《阿拉貢霍塔》等。

  • 2/4拍子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1-26 14:55:13
    有 23 人按讚


    寒風到港,這幾天天氣終於開始似到了冬季,不過另一股韓風一早已吹到香港,我是指古典音樂的韓風,而在古典音樂世界比流行音樂更早受韓風吹襲,鄭京和和鄭明勳就是一個好好的例子,之後有張永宙(Sarah Chang),而今次這位趙成珍會不會又是另一股古典韓風?

    早前趙成珍與柏林愛樂在香港演出,相信也有不少香港樂迷看過他的演出,而我沒有到這場音樂會,所以我沒法對他演出有任何評價,所以只好聽聽他新推出這張彈奏Debussy(德布西)鋼琴音樂的新CD。

    德布西的音樂是相當奇特,他的音樂不是描述,而以音樂引起聽者的聯想與共嗚。因此,不同人因為各自的處境不同,所以對德布西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也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要欣賞德布西的音樂要以感性的心來感受,放開所有理性與分析,這樣更會溶入不同音樂家帶你進入不同的德布西世界內。就是因為這樣,如這個趙成珍的德布西《Image》就留給大家感受,不想給大家一個框架所束縛。以下是一些有關《Image》『映像』第一集,也譯為『印象』或『意像』的相關資料,給大家一些音樂本身的背景。

    “《Image》是德布西創作的鋼琴曲與管弦樂曲,共有4集,第1、2集為鋼琴曲,第3集為管弦樂曲,第4集為鋼琴曲『被遺忘的映像』,這一集在他生前沒有出版。

    1903年7月,德布西與杜蘭出版社訂定契約,預定譜寫3首鋼琴曲與3首雙鋼琴曲或管弦樂曲,總共6曲兩套『映像』。在此以前,西班牙鋼琴家李嘉圖‧威涅斯(Ricardo Viñes)於1901年在私人場合聽到德布西自己彈「水的反光」與「運動」兩曲。不過當時的「水的反光」後來毀棄,與現有的樂曲不一樣。

    當時所計畫的樂曲是:

    『映像』第1集:1.「水的反光」2.「拉摩讚歌」3.「運動」4.「伊貝利亞」5.「悲傷的吉格」6.「輪旋曲」。

    『映像』第2集:1.「飄過樹葉的鐘聲」2.「月落荒廟」3.「金色的魚」(4-6未定)

    上面兩集,1-3都是鋼琴獨奏曲,4-6是雙鋼琴曲或管弦樂曲。

    然而這個計畫暫時停下來,其間譜作『版畫』(1903)與『海』(1905)。在這段期間,德布西因婚姻問題失去許多朋友。1905年7月到9月之間,他與愛瑪逃到英國義本(Eastbourne),在該地推敲『映像』第1集。這時「水的反光」更換為現在的曲子,可能寫『海』的經驗影響到這件事。最後,不依當初的6首曲子,而由3首鋼琴獨奏曲構成『映像』第1集問世。他對這集作品很有自信,曾說「其位置在舒曼之左或蕭邦之右」。1906年開始著手剩下作品之作曲,1907年7月,『映像』第2集完成。當初預定寫雙鋼琴曲的3曲則把曲名稍作變更(「悲傷的吉格」改為「吉格」,「輪旋曲」改為「春之輪旋曲」),並把「伊貝利亞」與「吉格」的次序掉換,改為管弦樂曲逐漸完成。不過,德布西去世後,幫忙寫「春之輪旋曲」管弦樂譜的友人卡普萊(André Caplet)採用的次序為1. 「春之輪旋曲」2.「吉格」3. 「伊貝利亞」。


    『映像』第1集:德布西於1905年完成交響詩『海』之後,完成兩組各由3曲組成的鋼琴獨奏曲集『映像』已如上述。這時他已經確立印象主義風格語法,接『海』之後,以『映像』開闢更為獨創的境界。第1集的首演,於1906年3月由威涅斯舉行。

    1. 「水之反光」(Refletsdans l'eau,也譯成「水中倒影」)很慢的小行板(Andantino molto)4/8拍子。

    這首樂曲常被說是受晚輩作曲家拉威爾『水的嬉戲』的影響,不過比拉威爾的樂曲富於詩情,繪畫要素也強。到處灑上纖細的快速音句,釀出很巧妙的光輝與陰影。是德布西創作的許多以水為題材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首。要演奏還相當難,需要很高的演奏技巧。

    『映像』曲集中,有許多首是把某件事物給人的映像寫成音樂,「水之反光」正是其典型的例子。此曲中的音樂要素會引起你怎麼樣的水的映像,那是很主觀的,跟別人所得到的映像不一樣都沒關係。一面想水的映像一面聽音樂,那會讓你得到更大的樂趣。

    開頭右手暢流似的和音,聽來像是表現水波蕩漾與水面反射的光。左手則彈出緩慢的3個單音(降A-F-降E),這像水滴滴下來。這3個音在曲中成為很重要的主題,在樂曲最後會響好多次。這種不易算是旋律的「音的移動」,就成為一個主題而形成一首樂曲。不使用旋律,而是使用「音」本身來表現出音樂以外的事物,這種處理方法,在德布西的音樂裡常有。

    表現水的搖動、光線的輝耀、水滴之後,氣泡從水底浮上來,水流漸急而溢出。溢水還以右手的琶音成為瀑布流去。形成一個高潮後,最初的主題回來。但右手已見些許變化,似乎可以感覺到水的細微動態。

    左手的8度開始彈奏旋律時,音樂又呈高潮,到兩手彈奏琶音時,達到最高潮。之後慢慢轉調,進入安靜的氣氛。從這附近開始,音樂的氣氛有點像『貝加馬斯克組曲』的「月光」。

    最後,開頭的主題流出來結束此曲。

    2. 「拉摩讚歌」(Hommage à Rameau)很緩慢的緩板(Lentet grave)3/2拍子。

    這首樂曲是1901年出版的鋼琴曲集『為鋼琴』(Pour le piano)第2曲「薩拉邦舞曲」(Sarabande)的姊妹作品。兩曲的樣式相同。薩拉邦舞曲是莊重而節奏緩慢的舞曲。先是盛行於中美,後來傳到西班牙。在巴洛克時期,是構成組曲的基本舞曲。德布西的這首作品,既沒有西班牙風格,也沒有法國氣息,沒有古代氣氛。

    此曲雖有拉摩之名,但曲中毫無拉摩的影子;反過來說,為什麼跟拉摩沒什麼關係的作品,卻有「拉摩讚歌」之名,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不過德布西譜此曲時,正好在某雜誌寫稱讚拉摩的文章,此曲是否跟這事有關則不得而知。德布西很稱讚拉摩的歌劇,但對他的大鍵琴樂曲是否有興趣,也不很清楚,好像很重視。

    德布西要求此曲「開頭要像供奉。然後如同『薩拉邦舞曲』,像節拍器一樣」…。

    開頭以雙手彈奏的單音旋律結束後,懶洋洋的和聲接下去。不久氣氛一變,出現無法敘述的好像在談非現世世界觀的和弦。然後反復此曲唯一含有最強音的琶音與和弦,並再現開展部分。最後的十數小節是莊嚴而寂靜的世界,以最最最弱奏(pppp)結束。此曲樂譜只有5頁,速度又慢,因此或許不難彈,但有不少10度和弦要克服,這一點可能較難。德布西說,「要大大張開手指」,還說「絕不許以琶音彈奏」。

    這曲可由許多詞句描述,悠然、甜美、寂靜、寂寞、參悟…,究會給你什麼映像?

    3. 「運動」(Mouvement)動盪的(Animé)2/4拍子。

    在這首樂曲中,在鍵盤上呈現觸技曲似的忙碌移動。這有如預見現代音樂。那細碎的節奏,繼續不斷的在振動,以體現樂音的色彩效果。

    以右手單手開始後不久,左手進來。這時有一個節奏細碎、固定不變的由16音符形成的3連音符音形,繼續不斷忽而在右手,忽而在左手出現。這在中間樂段偶爾離開這固定不變的音形外,從頭到尾都出現在音樂裡。這像瘋狂的蜜蜂掉進蜂蜜罐裡,雖然狂飛,還是飛不出去一樣。這無窮動的音樂。”

  • 2/4拍子 在 C.Ying Music 鋼琴老師/音樂/藝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11-14 22:04:41
    有 17 人按讚

    104/11/14 [上課紀錄]
    舞曲是根據舞蹈所寫成的樂器曲或聲樂曲, 大家可能都聽過圓舞曲、西班牙舞曲、探戈舞曲、小步舞曲等等.........
    今天思穎彈奏安格雷斯(法文Anglaise) , 是屬於比較少見的舞曲。
    安格雷斯舞曲是快速2/4拍子舞曲,源自法國,17世紀流行於英國。
    演奏曲目: Anglaise- Mozart

  • 2/4拍子 在 masa - mas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28 20:00:06

    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English comment is after Japanese.

    秦基博さんの「漂流」をカバー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この曲は最新6thアルバム「コペルニクス」に収録されています。

    「Raspberry Lover」とはまた違った大人の色気が漂う曲です。
    1番サビの『デリカシーのない~』の前が2/4拍子なので、
    それに慣れるまでは弾きながら歌うのが少し難しいかもしれません。
    なおストロークは原曲の通りではなく、曲の雰囲気に合わせてアレンジしています。

    拙いカバーですが、この動画が皆さんのカバーのご参考になれば幸いです。

    ※「コペルニクス」のmasa-masa弾き語りカバーリスト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RCxUfnPxuwJixRuSRGN143eITm9jGMS

    *-*-*-*-*-*-*-*-*-*-*-*-*-*-*-*-*-*-*-*-*-*-*-*-*-*-*
    Thank you so much for watching!

    I did a cover of Motohiro Hata's "Hyo-ryu(Current drift)".
    This is included in new 6th album "Copernicus".

    This is mature and sexy song different from "Raspberry Lover".
    I wonder if "Delicacy~" that is 1st hook is bit difficult to sing while playing guitar until getting used to because the its front is "two-four time".
    About the stroke pattern, it is not same as an original, I made my own version of it according to atmosphere of this song.

    Although my unskilled cover, I hope this video will help for your guitar cover.
    Thanks my friends!
    *-*-*-*-*-*-*-*-*-*-*-*-*-*-*-*-*-*-*-*-*-*-*-*-*-*-*

    #秦基博 #漂流 #コペルニク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