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g加速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g加速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g加速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g加速度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事證!核四海域或有90公里活動斷層 最近僅距5公里!! (09/23/2019 NowNews今日新聞) (記者賴志昶/台北報導)核四爭議在台灣懸宕30多年之久,近期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在政見中再提重啟核四,引起社會熱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反核團體今(23)日表示,根據最新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備知識: 1.重量與質量的差別 影片重點: 1.由F=ma我們可以知道力的導出單位是kg*m/s/s,也做N(或nt, 牛頓)。 2. 1牛頓的力可以使1kg的物體產生1m/s/s的加速度。 3. 1達因(dyne)的力可以使1g的物體產生1cm/s/s的加速度。 4. 1牛頓=100000達因...

  • 1g加速度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28 14:13:05
    有 134 人按讚

    新事證!核四海域或有90公里活動斷層 最近僅距5公里!! (09/23/2019 NowNews今日新聞)

    (記者賴志昶/台北報導)核四爭議在台灣懸宕30多年之久,近期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在政見中再提重啟核四,引起社會熱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反核團體今(23)日表示,根據最新的專家判讀,有一條最長延伸到海外90公里的活動斷層可能存在於核四海域,其所產生的加速度絕對大於目前核四的耐震設計標準0.4G,對核四的威脅不言可喻,「重啟核四是把台灣帶入一個巨大的災難」。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當初2011年311大地震後,時任立委田秋堇要求核能設備總體檢,因此當時馬英九政府重作核四廠區與周遭海域的地質狀況調查,但是在2014年正式封存核四後,就不對外公布這份資料;不過,在學者這幾年要求下,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5月29日與9月2日召開會議,並在2日做出新的結論。

    陳文山表示,新事證證明在核四周邊海岸發現的F2地質構造,不排除微活動斷層;原本鄰近核四海域只被台電認定為「線型」的F4、F5、F6、F7、F8,都確認為活動斷層;F4、F7、F8等活動斷層應該連為同一條斷層,且F2也不排除是與前述活動斷層相連。

    陳文山強調,這個科學新事證的出現,一改過去台電僅願意承認核四海域的地質構造都只是「線型」的認知,也確認核四附近海域10公里內,至少有一條40公里以上的活動斷層;同時,這條斷層若延伸到海外,最長長度可到90公里;且如果F2確認為活動斷層,核四與活動斷層的距離將縮短至5公里之內。

    陳文山最後指出,如此新事證不論F2最終是否被認定為活動斷層,這條延長90公里的斷層,其加速度據外界推測,需至少1G、2G的耐震係數才能負荷;但是核四目前耐震係數設計僅為0.4G,在啟封之後很難能夠安全運轉。

    「重啟核四是把台灣帶入一個巨大的災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呼籲,核四本身就是一個危險的設備,其耐震建設遠遠無法負荷新發現的活動斷層,應該立即終結計畫,不要再浪費公民公帑;任何擁核團體不應再以過時且錯誤的資訊來誤導大眾;台電也應該立即完整公布這份報告,讓民眾知道真相,別讓大眾在錯誤資訊下做出錯誤判斷。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表示,如同新北市長侯友宜所說,重啟核四就是假議題,核能安全也不是選舉時的口號,不能經由政治操作;而核四原本就是個先天不良的核電設備,在試營運時發生「全黑事件」,且連年傳出醜聞,「是一部弊案連連的拼裝車」。

    「今天地調所的判讀已經正式打臉台電過去的謊言。」林淑芬呼籲,人民有知情權,台電應該將這份報告應該正式公;同時,請特別人士不要作弄假議題的意識形態,要就事論事,「就安全來討論安全」。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923/3646049

  • 1g加速度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22 15:30:00
    有 26 人按讚


    台大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從地質安全看3核電廠是否延役!! (01/21/2019 蘋果日報)

    "..... 鄰近核一的山腳斷層在選址當下,未被列為活動斷層,其延役的討論,必須誠實面對地質新事證。

    這幾年台電在金山外海調查,除了山腳斷層之外,還有一條新發現的活動斷層稱為ST-II斷層,斷層長度37公里,僅距離核二廠3公里,一旦發生地震時產生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必定遠遠超過0.4G。

    核電廠不是一般建築物,任何安全性設計都必須以發生最大災害的可能結果作為最嚴格的標準。而台電也承認,若在數十年前選址時,知道這些活動斷層的存在與風險,必然不敢讓核電廠位處現在這些地點。如果都已認知到當時選址之不適當,那還適合在40年執照到期後,再延長使用20年嗎?

    雖然,「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似乎現在或未來的執政者都可以讓核電廠延役。但地質條件不會因為人民或政府的決定而有所改變。核一、二、三延役的討論,誠實面對這些地質新事證,真的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

    文:陳文山/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核一、二、三廠延役的可能性即不斷被提出討論,經濟部也啟動2個月的能源政策檢討,評估3座老舊核電廠延役的可能。但攸關核一、二、三安全的地質問題卻鮮少獲得應有的重視與討論。

    核一、二、三廠分別在1971年、1975年及1975年核准,數十年來,全球核電廠發生的重大核安事故,除了人為因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來自地質問題。尤其斷層引發大地震與海嘯,所以選址過程的活動斷層調查是至為關鍵問題,因此美國核安委員會曾訂定「活動斷層5哩內不適合有核電廠」的規定。

    目前地質界對於當時選址調查的相關文獻所知甚少,其中最重要且唯一的活動斷層調查報告,由美國地質學家柏尼刺,於1973年1至2月為核電廠地質安全進行全台活動斷層調查,在1975年發表台灣第一張活動斷層分布圖,鄰近核一與核二廠的山腳斷層及核三廠的恆春斷層在選址當下,都未被列為活動斷層。

    921地震之後,台灣活動斷層才進行全面實質調查,經過3次修定,最近於2010年公告的活動斷層共33條,攸關核一、二、三安全的山腳斷層與恆春斷層已列為第二類活動斷層。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地震引發海嘯導致嚴重核能事故,各國紛紛重新檢討核電安全問題,地質安全更是被關注的重要議題。前立委田秋堇於當年在立法院提案通過,對核一、二、三廠進行地質總體檢,台電開始針對山腳與恆春斷層,及鄰近核電廠海域的活動斷層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山腳與恆春斷層於1000多年來曾有活動的證據,依活動斷層定義,這2條原屬於第二類活動斷層都應修訂為第一類。

    調查資料更顯示,這2條活動斷層都延伸到外海,山腳斷層長度從35公里延長到至少100公里(已超過引發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長度)恆春斷層從16公里延長至55公里。由於斷層長度是計算地震造成最大地表加速度的最主要條件,也是計算核電廠耐震係數的依據,此發現相當大撼動了運轉中3座核電廠原有的安全評估。

    此外,並確定山腳斷層距離核一廠7公里、核二廠5公里,恆春斷層通過核三廠大門內,距離核島區不到1公里。這些地質新事證在建廠前皆未被納為核電廠耐震係數PGV的評估當中(PGV是地震時廠址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導致3座核電廠耐震係數僅為0.3G、0.4G、0.4G(1G為1倍的重力加速度);其中核一廠耐震係數僅為0.3G,還低於目前大部分縣市建築物的耐震係數為0.33G。

    而近年台電所做的耐震強化,也僅是針對台電自己定義的「停機路徑」,做相當小規模的局部補強,並無根本性地解決新發現的地質風險。而2007年日本中越沖地震,新潟縣柏崎刈羽核電廠受損,停止運轉21個月進行結構強化。

    曾有核能專家聲稱台灣核電廠的耐震係數都比美國還高,確實如此;但美國60座核電廠中,有58座是考量地質風險後,選在距離活動斷層與地震區域百公里之外,是屬於地震災害潛勢低至非常低的區域。

    不僅如此,這幾年台電在金山外海調查,除了山腳斷層之外,還有一條新發現的活動斷層稱為ST-II斷層,斷層長度37公里,僅距離核二廠3公里,一旦發生地震時產生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必定遠遠超過0.4G。

    核電廠不是一般建築物,任何安全性設計都必須以發生最大災害的可能結果作為最嚴格的標準。而台電也承認,若在數十年前選址時,知道這些活動斷層的存在與風險,必然不敢讓核電廠位處現在這些地點。如果都已認知到當時選址之不適當,那還適合在40年執照到期後,再延長使用20年嗎?

    雖然,「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似乎現在或未來的執政者都可以讓核電廠延役。但地質條件不會因為人民或政府的決定而有所改變。核一、二、三延役的討論,誠實面對這些地質新事證,真的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121/1504149/


  • 1g加速度 在 COMPOTECHAsia電子與電腦 - 陸克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0-31 14:30:00
    有 83 人按讚


    #運動感測器MotionSensors #微機電MEMS #雙軸加速度計 #運算放大器OPA

    【精準傾斜感測,加速度計與運算放大器環環相扣】

    前幾篇文章中,我們談到基於微機電 (MEMS) 的運動感測器,在工業、醫療等偵測傾斜、振動及定位用途,其實遠較遊戲、娛樂更具實質意義。今天的視頻分享,就來親眼瞧瞧參考電路的演示吧!影片中的電路設計,可在正、負 180° 內提供 1° 精準度。由於雙軸加速度計透過 x 軸或 y 軸加速產生的輸出電壓,會經由緩衝器對感測器輸出進行衰減和電位偏移,使其位準符合轉換所需;因此,這個加速度計必須具備較低的靜態電流和雜訊密度,以及出色的靈敏度。

    之後,由四通道運算放大器 (Operational Amplifier,簡稱 OP / OPA / op-amp) 對這些訊號進行位準偏移、緩衝和放大,確保訊號處於適當位準,以驅動 12 位元雙通道 SAR-ADC 輸入。將訊號數位化之後,評估軟體可處理這些數據,進而計算電路板下緣與重力向量之間的角度。此外,用戶可將元件的每個方向軸置於一個 +1G 和 -1G 場域,以實現多點校準技術、移除兩個軸之間的任何直流偏移誤差或靈敏度失配。

    演示視頻:
    《ADI:一款基於 MEMS、準確度為 1° 的傾斜感測解決方案》
    http://www.compotechasia.com/a/CTOV/2016/0715/32501.html

    #亞德諾ADI #ADXL203 #AD8608 #AD7887 #CN0189

    [本文將於發佈次日下午轉載至 LinkedIn、Twitter 和 Google+ 公司官方專頁,歡迎關注]: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ompotechasia
    https://twitter.com/lookCOMPOTECH
    https://goo.gl/YU0rHY

  • 1g加速度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3-08-26 12:15:51

    先備知識:
    1.重量與質量的差別

    影片重點:
    1.由F=ma我們可以知道力的導出單位是kg*m/s/s,也做N(或nt, 牛頓)。
    2. 1牛頓的力可以使1kg的物體產生1m/s/s的加速度。
    3. 1達因(dyne)的力可以使1g的物體產生1cm/s/s的加速度。
    4. 1牛頓=100000達因(十的五次方達因)。
    5. 1kgw(公斤重)=m*g=1kg*9.8m/s/s=9.8N(牛頓)。
    6. 1gw(公克重)=m*g=1g*980cm/s/s=980dyne(達因)。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