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知識🎬
⚡️⚡️類型電影是什麼?⚡️⚡️
類型電影是指在風格、主題、結構等各處展現出類似特徵的電影,並吸引一部分特定觀眾。常見的類型電影分類有歌舞片、驚悚片、愛情片、警匪片、恐怖片等等,只要一提起,就能給人非常鮮明的印象或可預見的期待。而類型電影的蓬勃與否直接取決於電影產業的「產量」,...
電影小知識🎬
⚡️⚡️類型電影是什麼?⚡️⚡️
類型電影是指在風格、主題、結構等各處展現出類似特徵的電影,並吸引一部分特定觀眾。常見的類型電影分類有歌舞片、驚悚片、愛情片、警匪片、恐怖片等等,只要一提起,就能給人非常鮮明的印象或可預見的期待。而類型電影的蓬勃與否直接取決於電影產業的「產量」,簡單來說就是要有足夠多樣的電影以及足夠的數量,才能將之分類。因此一個國家的「類型電影」是否盛行,也就間接相當於該國的電影產業是否成熟。
另外,一部電影若在剛出世時就隸屬某一類型,便等於確定擁有了某一部分客群,加上類型電影又有可以大量複製的可能,因此它蘊含了無限的商機,成為各電影創作者與片商非常願意投入且喜愛的項目。
但「類型電影」這樣的觀念同時是種「包袱」,可能使創作者受到俗套侷限,若一味固守類型「公式」,更可能扼殺創作者原創力,以長期來看將大大傷害電影產業的多元發展。因此可以說「類型電影」的出現與盛行與否,是一把鋒利的雙面刃。
⚡️⚡️台灣類型電影的沿革簡介⚡️⚡️
1970年代
台灣多以愛情三廳(餐廳、客廳、咖啡廳)的瓊瑤式電影、武俠江湖、抗日愛國等電影佔據電影市場,但隨後由於相同的模式重複操作多年,加上社會快速工業化的影響,上述三種電影的內容逐漸與觀眾現實生活脫鉤,這也直接影響票房收入,直至1970年代末期上述電影市場全面萎縮。此時面對一夕之間消失的觀眾,某些台灣電影人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開始使用「灑狗血」、「腥羶色」等內容嘗試找回觀眾,將台灣電影短暫帶入歷史中「最黑暗的一頁」。
1980年代
當然,使用1970年代末期的「黑電影」作法絕非長久之際,在1980年代,台灣開始出現一批以「社會寫實風格」為主題的新生代電影工作者,當中以侯孝賢、楊德昌等為重點人物,拍出許多題材新穎、貼近生活又富有美學的電影作品,如《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讓台灣電影產業重新點亮一線曙光。此時期被稱為「台灣新浪潮電影」時期,而此時期由於是上個世代(均值又類似的電影)的反動,因此有著「反」類型電影的色彩參雜其中。
1990年代
此年代台灣電影產業雖然新浪潮電影導演的美學越趨成熟,卻面對不少巨大挑戰,例如1989年台灣開放外國電影進口、1998年好萊塢電影在台灣的配額與拷貝限制方面全面開放、2001台灣加入WTO後通過電影法相關修正案,上述變化造成此時台灣對外片進口幾乎沒有限制,國內電影市場環境變得尤其競爭,因此國片製片量開始一路下滑、台灣電影產業也逐漸萎縮低迷。
2000年代
正值電影產業低潮,許多導演轉向投入廣告、MV或紀錄片的製作拍攝,雖然此時有風靡全台的恐怖片《雙瞳》出現,但仍沒辦法給片商足夠的信心將觀眾帶進戲院。此時開始盛行小成本、適合操作的紀錄片,而一系列紀錄片中也有不少佳作,例如《生命》、《無米樂》等。
近年
台灣劇情片值到2008年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出土,才開始找回票房號召力,對於台灣的電影產業,實則值得紀念的一頁。在這之後,台灣電影產業的劇情片才重新起步,慢慢運轉,並開始嘗試各種不同的類型電影,從《那些年》一系列的青春愛情電影,到《志氣》、《KANO》的運動類型,到近期的《樓下的房客》、《返校》、《女鬼橋》等驚悚鬼片,台灣電影產業正嘗試各種不同的風格,悄悄走出低谷,並逐漸茁壯,朝各類型百花齊放的方向邁進。
值得思考的問題:
1.一部電影通常包含各種元素,像是類型A+B,究竟要如何分類?取決於各元素的比例嗎?
2.你支持類型電影的蓬勃發展嗎?其商業考量或既定「公式」是否影響電影原創性與藝術創作?
ps留言寫下想法或是給我一點建議也好,第一次寫這種文章~~😊😊
#movie #movies #moviescenes #電影 #成長日記 #電影成長日記 #影評 #電影推薦 #電影心得 #genrefilms #那些年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海角七號 #返校 #志氣 #youaretheappleofmyeye #capeno7 #taiwan #detention
1980年代台灣電影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影公司攝影組臥虎藏龍
早期有三林一賴
都用他們的眼睛與技藝
見證1950-1980年代台灣電影發展史
除了先一步辭世的林鴻鐘
如今都已年近九十
其中最年輕的林文錦
最近出版了珍貴的回憶錄
細說重頭
眾所週知的李屏賓
亦曾走過三林一賴的時代
他怎麼解讀前輩攝影師呢?
7月20日星期一早上十點
歡迎來台北市青島東路七號
國家影視聽中心放映室
參與《掌鏡人生》新書座談會
強烈建議:
年輕導演、年輕攝影師
電影寫手、電影粉絲
別錯過了見證傳奇的機會
1980年代台灣電影 在 羅翔 Steven La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母親節必練曲目 "世上只有媽媽好"
快來下載樂譜練起來吧:D
吉他譜:https://youtu.be/j4VeCqItd1s
《媽媽好》,又稱《世上只有媽媽好》,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文歌曲。該曲是1958年香港電影《苦兒流浪記》的主題旋律,由李雋青撰詞,劉宏遠譜曲, 劇中主演蕭芳芳主唱。1960-70年代,該曲亦被鳳飛飛、鄧麗君等當紅歌手翻唱。1980年代台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再次使用這首歌作為插曲,電影在中國大陸廣受歡迎,由此該歌曲紅遍兩岸三地,至今已成為中文經典兒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