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1968年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968年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968年香港產品中有1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渾水一片:還原香港海界爭議發展史】 (上篇)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過往在香港討論有關海洋邊界爭議,往往是香港以南的南海主權問題。事實上近年的焚船污染、明日大嶼、12人越洋、走私不斷等當下議題,都與海洋空間規劃、定界及海權問題有關,而香港早年殖民期的海界及海權作為各種海洋亂象之源,卻少有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文物探知館Hong Kong Heritage Discovery Centr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一座展覽館,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九龍公園園內。香港文物探知館展示香港的文物建築專題及最新的考古發現等;該館亦經常有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及導賞活動等,以促進大眾,尤其是學生對香港文...
「1968年香港」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Angus Chan Kin H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Angus Chan Kin H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Angus Chan Kin H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陳健豪 Angus Ch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68年香港 在 JAS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68年香港 在 Angus Chan Kin H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16:51
Powerful Actor Workshop 10-11月課程 2.1 「演員引力」🧿 🙋🏼♂️歡迎任何18歲以上人仕報讀🙋🏼♂️ 👌🏿適合有經驗表演者及無經驗人仕報讀👌🏿 「我點先可以吸引觀眾嘅目光?」 「我演出團火去咗邊?」 「我唔享受我嘅演出,點算?」 「我係邊個?點樣喺演出中表現...
1968年香港 在 Angus Chan Kin Ho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08:53:13
Powerful Actor Workshop 9月課程 2.1 「演員引力」❤️🔥 歡迎任何18歲以上人仕報讀🙋🏼♂️ 適合有經驗表演者及無經驗人仕報讀👌🏿 「我點先可以吸引觀眾嘅目光?」 「我演出團火去咗邊?」 「我唔享受我嘅演出,點算?」 「我係邊個?點樣喺演出中表現我自己?」 在...
1968年香港 在 Angus Chan Kin H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0 06:15:33
繼 2.0「演員原力」後 ,PAW 2.1 「演員引力」 Powerful Actor Workshop 八月 全新課程 2.1 「演員引力」💞 歡迎任何18歲以上人仕報讀🙋🏼♂️ 適合有經驗表演者及無經驗人仕報讀👌🏿 「我點先可以吸引觀眾嘅目光?」 「我演出團火去咗邊?」 「我唔享受我嘅...
-
1968年香港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4-15 08:00:00香港文物探知館Hong Kong Heritage Discovery Centre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一座展覽館,位於香港油尖旺區九龍公園園內。香港文物探知館展示香港的文物建築專題及最新的考古發現等;該館亦經常有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及導賞活動等,以促進大眾,尤其是學生對香港文物的認識。館內有專題展覽廳、演講廳、教育活動室及參考圖書館等設施。其中專題展覽廳入口的銅門,是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1983年拆卸重建)的大門。該建築前身是威菲路軍營S61及S62座,於1910年落成。1970年軍營改建為九龍公園,這兩幢建築於1983年成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臨時館址,至1998年香港歷史博物館遷出。其後這兩幢建築物一直空置,後經文物復修工程,成為今日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文物探知館,於2005年10月正式開放。
香港五間清真寺中以尖沙咀的九龍清真寺最大,樓高三層,一九八四年落成,可容納三千五百人禮拜,遇上特別節日,天臺也擠滿教徒。該寺按伊斯蘭傳統設計,平面呈四方形,中央有巨大的桃形穹窿(dome),四角分別豎立一支呼拜塔(minaret)。圍牆頂可見一列穹頂形狀裝飾,富有濃厚的阿拉伯風情。伊斯蘭教的教義認為,清真寺(mosque或masjid)並非奉祀神的殿宇,其字源解作「拜倒」,是穆斯林向真主叩拜的地方。寺中的禮拜殿寬敞開揚,教徒入內可在任何角落面向聖地麥加(壁龕位置)膜拜、默禱或沉思。星期五的聚禮和重要節日,到來的教徒特別多,他們在殿內排成長列坐下,按阿訇指示一起俯伏跪拜。伊斯蘭教是一神論(tawhid),清真寺不擺設雕像、畫像或供品,僅見的「裝飾」是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經文。壁龕(mihrab)上方的阿拉伯文是:「除阿拉外,再無神靈;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註),旁邊有梯級狀的講道台(minbar),供阿訇站立誦讀《古蘭經》。九龍清真寺建於上一代清真寺(1896年)的舊址上,由印度孟買的建築師卡迪(I. M. Kadri)設計,香港的印度裔建築師林嘉廉(I. A. Curreem)義務負責重建項目。歷時三年多,耗資近三千萬元,部分捐款來自海外。牆壁鋪上大理石,開了一排落地尖頂窗,有剔透的花格圖案,陽光滲入殿內,幻化成美麗光影,裏面的人亦隱約可見外面的景物。清真寺的狀觀形貌、雪白外牆和罕見設計,在繁華的彌敦道鬧市顯得份外突出。 -
1968年香港 在 JAS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4-05-31 18:31:17一毫子都唔收都幫你賣廣告!《男人唔可以窮》既作者,我朋友薛可正開鋪做點心,我梗係要幫手宣傳啦~
▶鼎點 Ding Dim 1968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ingdim1968
Address→ 14A Elgin Street, Mid-Levels, Hong Kong
Tel→ 9698 1968
店鋪簡介:
一九六八年,香港正從政治動盪的年代慢慢邁向繁榮穩定;當年才十四歲的陳師傅亦開始了他漫長的點心旅程。
過去半個世紀,人稱「黑哥」的點心大師陳師傅,遊走於城中最顯赫有名的飯店及餐館,為顧客炮製最高質素的點心。經過多年來不斷鑽研及改良,決定以精良的點心手藝,於美食林立的中環蘇豪區開設首間「鼎點」,進一步將點心藝術發揚光大。
▶薛可正:
https://www.facebook.com/sithoching
▶訂閱Jason:http://www.youtube.com/subscription_center?add_user=jstud1o
▶J的Facebook:http://facebook.com/jason9527
▶【Vlog】銀仔塞入眼對決!w/ Kei&Mai
http://youtu.be/1qvBkcozDGk
▶【Vlog】試食激辣撈麵!w/ Kei&Mai
http://youtu.be/dXdrDwsTZRs
▶【Vlog】香港仔vs日本妹 無敵估歌仔!w/ Kei@Kei&M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xUajBF6CA
▶【Vlog】香港仔vs日本妹 急口令對決!w/ Kei@Kei&Mai
http://youtu.be/q_UIMGd74A0
▶【Vlog】如何成為YOUTUBER??
http://youtu.be/sllMfRUqtfs
1968年香港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渾水一片:還原香港海界爭議發展史】 (上篇) #都市化洋謀 #9月專研
過往在香港討論有關海洋邊界爭議,往往是香港以南的南海主權問題。事實上近年的焚船污染、明日大嶼、12人越洋、走私不斷等當下議題,都與海洋空間規劃、定界及海權問題有關,而香港早年殖民期的海界及海權作為各種海洋亂象之源,卻少有人深入探討。
翻查一系列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整理過往殖民地時期有關香港「含糊」水域爭議的發展史,揭示牽涉複雜的海洋邊界政治,除了作為當時中英政治角力的前緣,亦有助我們了解現時香港水域範圍的歷史脈絡及源起。
一條海界 兩個表述
殖民地時期早年,香港的水域範圍一直未有公開確實的版本,亦引伸出有兩種不同的界線表述。
於20世紀初,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香港地圖顯示,香港水域呈「方型」界線(square boundary )。根據一份關於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當時中方海關經常巡邏於以大嶼山以西大澳水域一帶(方型界線以外),似乎更視其為中方水域。然而,早在1901年英方已有向港督提及,按照國際上的海洋慣例,一般領海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寬度應為3海里 (three nautical miles),因而,香港領海界線應呈現為「彎曲型」(sinuous),比起「方形」範圍雖然多了大嶼山以西水域,同時卻損失了東南方一大片水域,作為最早期的香港水域範圍的兩個表述。
後續1911年修訂《釋義條例》(Interpretation Ordinance) 時,由於港督的錯誤公告字眼(wording of an incorrect Proclamation),令到香港水域繼續被闡釋為方型。
而這個錯誤的公告去到1950年被修訂。英方於1950年重新檢視與領海相關的條例,表示若沿用1937年英方對於《釋義條例》的闡釋,地圖所顯示的「方形」界線,只是英方租用中方領土的一條分界線(merely a line of delimitation of the area within which all territory was leased) ,並不是租用香港3海里以外的水域範圍(this did not mean that there was a purported lease of any waters outside normal territorial waters),可見,內部確立「彎曲型」的領海範圍。
參考一份1950年關於香港水域的英國解密檔案 (1950 CO 537 6036 Territorial water) 中的英方外交部內閣大臣Jim Griffiths跟港督的電報來往中顯示,因當時中日關係惡劣,為了保持當時英方中立 (neutral) 的立場。英方亦想盡量避免中日雙方於香港水域範圍發生衝突 (Jørgensen N. H. B., 2019),早於1937年至1939年,英方曾經指示香港水域要跟隨國際慣例,將領海寬度收窄至3海里。無獨有偶,1950年修訂《釋義條例》,已有英方法律意見表示當時擔心如果國、共兩軍在新海界(彎曲型)及舊海界(方型)之間的位置發生衝突,將會造成英方外交上尷尬,要盡快修例避免尷尬事件。可見,英方變動水域邊界時明顯有其政治考量。
即使已修例,1952年當時國際法庭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有關英挪漁業案(Anglo Norwegian Fisheries case)的判決 (Jørgensen N. H. B., 2019),提及使用哪種基線方式來劃定領海的爭議,促使香港律政司重提「方型」領海是否合法地代表香港水域,但建議被英方否決。其後在1958年,即使英國外交部再次表示「方型」範圍只是表示港英領土的一條分界線 (all land within the line thus shown is Hong Kong territory),但同時亦保留方型界線,聲稱為免影響航空航線。
早年香港水域邊界一直未被確實,即使在法律層面上,英方內部確立「彎曲型」領海範圍的合法性。然而,其後英方一直未有公開與中國共產黨政權講述其水域範圍,或擔心會侵犯中國領海主權。可見,香港水域一直受到變動中的海緣政治影響,經常遊走在當時國際上認可海洋慣例(彎曲型)與中英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方型)之間。
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預言?
水域範圍、基線劃定的方法及國際航海權一直是國際外交上一個十分敏感的議題。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卻緊貼住中國的領海範圍,除了香港水域定界,船隻來往香港的航道亦一直是英方十分頭痛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有被冠上侵犯中國海權的「辱華」罪名。
中方於1958年第一次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已經單方面將其領海範圍擴展至12海哩,英國宗主國當時內部表明會反對中方單方面的領海宣稱,擔心會發生圍堵香港水域的情況。
根據新界邊界及現況的英國解密檔案(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中的電報來往,當時港英內部評估,認為中方擴展領海將對香港造成「海陸空」影響,除了會收窄飛機的航道、需要重新佈線電纜和無線電纜、亦會限制海軍的演練空間,大大影響香港的船隻來往,來往公海的航道走廊更會收窄到1海里(corridor of international waters could be reduced to about one mile),形容「接近完全圍封香港」 (almost completely envelope Hong Kong)。
隨著國際共識的改變,在1972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前夕,英方亦打算將國土領海範圍的3海里擴展至12海里。翻查另一份1972年關於香港水域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 (1972 FCO 21 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當時英方內部考慮這次擴展海界,應否包括香港殖民地,並計劃在香港附近水域進行海道測量 (Hydrographic survey),明顯想放風測試中方反應。
然而,根據英國外交部及港英的內部電報來往,英方雖然一度打算在翌年與中方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提及香港殖民地水域擴展,但英方內部亦指出中方定會反對香港的水域擴展至12海里,除了因為香港擴展會跟中國水域重疊,中國亦一直視香港為固有領土,不可視香港為獨立的行政個體 (separate entity),應該維持現狀,限制今次香港擴海界。
呼應早期50年代有關中方圍堵香港水域的擔憂,英方擔心如果掀起討論,更有可能令香港航道問題惡化 (a risk that any such discussion would vitiate the present adequate though limited freedom of passage)。按英國外交部理解,中方只不過默許船隻在不進入擔桿列島5海哩範圍的前提下進入香港;如果中國「執正嚟做」嚴格實踐其12海里的主權宣稱,則連博寮海峽都不能通行 (a 12 mile limit strictly adhered to in this area would make normal surface access to Hong Kong through the Lemma Channel impossible)。最後,英方外交部為免觸動到中方神經,加上「信唔過」中方 (their good will… cannot be relied on a year ahead),建議的對策卻是避免「打草驚蛇」(let sleeping dogs lie),絕口不提香港擴海界。
直到1987年,英國正式將水域擴展到12海哩,但香港並沒有納入被擴展的範圍。在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中,亦未有正式提及香港水域擴展12海里一事(Jørgensen N. H. B., 2019)。可見,面對中方進取的領海主權宣稱,英方在香港水域邊界問題上,尤其顯得無力。
香港「渾水」邊界的潛規則
面對中國擴海界後將會圍堵香港的擔憂,根據一份有關香港水域及其爭議的英國解密檔案(1968 FCO 21 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當中牽涉中英雙方就香港海界爭議鮮為人知的權宜之計(modus vivendi)。
事緣1968年一艘美國貨船於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Lema Channel in the estuary of the Pearl River)被中方海軍的警告已入侵中方水域,檔案中有一份美國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局官員Thoms L. Hughes事後對中國共產黨於香港鄰近水域的主權宣稱(Communist assertions of sovereignty over waters in the vicinity of Hong Kong)進行一份內部評估報告,提到中方不時會「放生」來往香港的商船。
於50年代初,船隻可以經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水域,可謂當時的潛規則(local ground rule)。然而,在中方宣稱12海里領海後,於1959年曾發出達20次警告,外國商船透過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接近香港期間入侵中方水域,並禁止一切外國船隻通往萬山群島近珠江口一帶,評估報告中亦提及多次美國商船及軍艦通往香港遇上中國海軍的事件。
然而,中方不但少有採取實際軍事行動,多是「口頭」表示抗議及警告外國船隻侵犯中國水域,更沒有對外公開批評數次入侵事件。就以上例子,美方評估中國當時並不是新的「強硬路線」宣示領海主權(new harder line from Peking),只是由於過多船隻進入萬山群島內沿而作出的回應(is a reaction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ssages through the interior Lema Channel)[萬山群島內沿被中國視為內海]。
而當時美方估計中方「放生」的動機,很可能取決於政經考量,其一為不想失去香港作為(kill the goose)來往外國商船主要來往中國的航道,以及香港為中國帶來的外匯,而另一原因則是避免發生中國海軍與美國軍艦於海上起衝突。
此外,除了英方一直未有公佈香港水域邊界,中方一直並未有公開宣稱香港以西南的珠江通道12海里的精準劃界(public silence regarding the exact limits of its claim)。中英雙方基於政治考量,對於香港水域劃界及航道,更被美方稱靈活的實用主義(flexible pragmatism)。
而美方認為英方亦知悉船隻來往香港的「後路」,根據一份英方未被公開的非正式文件( informal note)顯示,除了船隻背後的註冊國家將成為影響進入香港的政治因素,英方更提及最合適的接近香港水域的航道,是經萬山群島以南以及擔桿頭島五海里以外(keep to the south of the Lima Group and five miles or more off Tam kan Head),港英政府早於五十年代,已廣傳這份文件到商船公司及中方,有共識地默許外國船隻經香港東南方水域,作為當時來往香港的「後路」。
可見,比起香港陸上的邊界,早期香港水域由定界、擴界到圍堵,可謂「渾水一片」。而當中牽涉複雜的海緣政治,亦顯示香港水域並非一條確確實實的邊界範圍,反而是中英雙方的妥協空間。而後來香港水域邊界將如何落實為現時版本?當中牽涉多少談判?而所引伸的一系列有關領海執法權以至政府管轄權的問題,將揭示香港水域日後跨境執法以至逃犯移交的爭議。(下集待續)
參考資料
Jørgensen, N. H. B. (2019). The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s Waters and China’s Baselines.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cean Law and Policy, 4(1), 1–27.
1950 CO 537/6036 Territorial water
1962 CO 1030/1334 Status and boundaries of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
1968 FCO 21/547 Dispute with China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
1972 FCO 21/1024 Territorial waters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Hong Kong
1974 FCO 18/154 Hong Kong territorial waters
💪 研究自主 月捐撐起最新專研系列: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
1968年香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作選篇(之52)
除憶詛咒
(此文原刊於2017年12月8日,重刊稍有增刪。)
羅馬帝國時代的元老院曾經通過一個對已故人士的懲罰立法,就是要消除這人在世的一切行狀,銷毀他生前出現過的文字、雕像等記錄。這項立法被稱作「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在當時,這是最嚴重的恥辱。
歐威爾1948年的小說《一九八四》,創造了Unperson一詞,是指一個人不僅被當局殺害,而且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信息、照片、文章也被一同抹去,不留一絲痕跡。因為依照極權國家大洋國的「雙重思想」原則,這樣的人應該被完全忘卻,即便是親人和朋友也不應該記得他的存在。
歐威爾的寓言也成為了預言,被共產國家不斷予以實現。而且這些極權國家沒有像羅馬帝國那樣為除憶詛咒立法,而是逕由行政手段執行,又或在專權下各地均「識做」而執行。
有一張由畫家董希文在1953年創作的油畫《開國大典》,描繪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建政那一刻。在接下來十多年,這幅油畫遭到多次修改。原畫站在前排的政府副主席高崗,到1955年高崗事件發生後,董希文奉命在畫中把他刪除,原位以一盆花代替。1968年文革期間,董又奉命在畫中把劉少奇除掉。1970年,董已病重,就由他的學生把畫中的林伯渠剷除。
記錄真實影像的照片也不斷遭到除憶的命運,儘管那時候還沒有電腦改圖功能,因此改得很著跡。毛澤東作狀為建水庫而拿鋤頭的照片,原有站在旁邊的彭真,文革爆發後,同一照片的彭真不見影了。毛澤東與林彪並坐發表講話的照片,林彪事件後同一照片只剩老毛一人了。四人幫被「一舉粉碎」後,《人民畫報》報導毛喪禮,一整排人中間就有幾個位置突兀地空着。
2018年香港教育局要恢復中史課程,10月底公開課程大綱,被記者問到何以沒有提六七暴動、六四等事件,負責課程修訂的專責委員會主席、中大歷史系教授梁元生說,這是很笨的問題,上述事件在中國歷史發展中並不重要,「六七年你在哪裡?」
以歷史事件發生時「你在哪裡」作為沒有把事件列入教科書的理由,是很笨的答案。絕大部分歷史事件發生時,現在的人有誰在那裡?這種話出自平常人之口可以說無知,出自歷史專家之口就是無恥了。這回答也顯示了,不管如何荒誕,中史課程就是要貫徹中共黨慣常說的「不要糾纏歷史上發生的不幸事件」,或不要搞「歷史的虛無主義」,也就是除憶詛咒的洗腦歷史教育。
除憶,實際上一定給這個國家、民族、社會帶來詛咒。作家柏楊說:「忘記罪惡,尤其是忘記政府政黨之類的集體罪惡,罪惡一定會再來,再來到自己身上,或後人的身上。」捷克作家昆德拉說:「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美國華盛頓為納粹屠殺猶太人而建立「浩劫博物館」,創立者在博物館落成儀式致辭說:「遺忘,就意味着將受害者再殺害一次。我們沒能阻止他們第一次被殺害,我們絕不能容忍他們被殺害第二次。」
延續六四等所有記憶,就是為了不讓這國家、這城市帶來除憶詛咒。那是真正的愛國愛港。
1968年香港 在 陳健豪 Angus Ch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werful Actor Workshop
10-11月課程
2.1 「演員引力」🧿
🙋🏼♂️歡迎任何18歲以上人仕報讀🙋🏼♂️
👌🏿適合有經驗表演者及無經驗人仕報讀👌🏿
「我點先可以吸引觀眾嘅目光?」
「我演出團火去咗邊?」
「我唔享受我嘅演出,點算?」
「我係邊個?點樣喺演出中表現我自己?」
在舞台上、螢幕、銀幕中,看到的往往令我們聯假想投入到如果自己參與當中會如何處理,但當自己真正面對演出情況的時候,我們總是表現得措手不及、感到混亂、令我們的演出暗然失色。
繼2.0「演員原力」後 PAW 2.1 「演員引力」,Angus 將設計一系列劇場練習,並透過即興演出,讓學員了解演出的重要元素,讓學員了解自己、享受成為自己之餘,增強自信及面對演出的能力。
費用:早鳥優惠$3200,優惠期至2021年9月15號(原價$4000)
名額:十名 (額滿即止)
*熱愛表演者優先
課堂日期
10月
25、29號
11月
3、5、10、12、17、19號
(共8堂)
課堂時間
2000-2200(2小時)
上課地點:觀塘
*有意參加者須填表報名及填寫報讀原因以作甄選
*本人保留一切權利
報名表格📥
https://forms.gle/WArPzDFSebrNyBxH8
Link in Bio
報名者將收到電郵回覆確認🙆🏻♂️
如有任何有關課程問題,請隨時inbox 私訊📭
Facebook Page : 陳健豪Angus Chan
Ig: azangushk
——
導師簡介
陳健豪 Angus CHAN
近期演出
演戲家族x香港舞蹈團 音樂劇《一水南天》
導演作品
演戲家族x香港青年協會 音樂劇《拾光盛宴》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榮譽)學士,主修表演。
曾參與校內演出作品:《帝女花》、《哈姆雷特》等。校外演出包括:文化交談<利瑪竇> ;海團劇場<遺忘了的撲滿>(創作演員)、<捉迷藏>(創作演員);演戲家族x香港舞蹈團《一水南天》;演戲家族《遇上1941的女孩》、《戀愛輕飄飄》;神戲劇場《EQUUS》、《仲夏夜之夢》;英皇娛樂《奪命証人》;同流《心靈病房》;爆炸戲棚《我們的青春日誌》;7A 班戲劇組《7》、《美人魚手記》、《幸福太太》、《灰蘭》、《失戀,我們分手吧!》;一路青空《馬騮俠》;劇場空間《歷史男生》、《勝者為王》、《布拉格·1968》;香港戲劇協會《礦井下的彩虹》; 騎士創作《觸‧一瞬》、《加班吧!絕地任務!》、《江戸無雙》、《紫。迷。藤》、《我愛足球》;香港藝術節《黑天鵝》;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泰特斯》、《馬克白》;夢飛行合家歡劇團《阿信的故事》、《長腿叔叔》;A2創作社《火鳳燎原之亂世英雄》;王子制作《天生不是女人》(編劇、導演及主演);春天舞台《南海十三郎》、《小海白》、《喝彩》;焦媛實驗劇團《心太野》、《野玫瑰之戀》、《我的快樂時代》。
曽參與電影:<明月幾時有>、<天水圍的夜與霧>、<下一站天后>。
音樂錄像: 陳奕迅<葡萄成熟時>、張紋嘉<最佳男主角>、葉宇澄<瑪利與偉業>
�
憑《哈姆雷特》及《心靈病房》榮獲2007年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悲/正劇)提名及2017年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悲/正劇)提名。
Photo by:Bean P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