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1954年戰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954年戰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954年戰爭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龍應台 - Lung Yingta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在讀的一本書❶ 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 1902年六月,奧地利畫家克林姆跟法國雕塑家羅丹在維也納喝下午茶。 曾經為德皇威廉一世當過皇家鋼琴師的葛林佛鬆鬆地坐在一架鋼琴前,手裡夾著一支雪茄;羅丹湊過去對他說:「給我們來點舒伯特好不好?」 在雪茄的裊裊煙雲裡,舒伯特的音符流轉穿梭在空氣中...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睡大 Still_Sleep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YT頻道 ▸ https://pse.is/GEJ7M FB粉絲專頁 ▸ https://goo.gl/paFXdn Tiktok頻道 ▸ https://www.tiktok.com/@still_sleepy810218 IG社交帳號 ▸ https://pse.is/G6JXB 睡大DC頻...
「1954年戰爭」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怪咖電影院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睡大 Still_Sleep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54年戰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54年戰爭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8:21:22
【里港藍家古厝③】210823 —續上篇— ◆藍雲錦 是藍鼎元六個兒子中的老大,在藍鼎元平定朱一貴後被安排來臺開墾,被視為里港藍家的「來臺定居第一代開基祖」,生平曾任福建水師提標,乾隆年間逝後更名為「國祥」,安葬在旗山鎮新光里中寮山下的「嶗碡坑」(平埔族語,意為野豬出沒處),同治年間後代重修墓園,...
1954年戰爭 在 好日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1:56:57
人起源於動物這個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擺脫的多寡;在於獸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異。 ——德國哲學家恩格斯 - 前陣子有位同事剛出生不久的小孩滿月了 從月子中心抱回家以後 就開始了無止盡的新手父母地獄 雖然嘴上講著晚上被喚醒有多崩潰 但看他難掩臭屁地分享訓練嬰兒睡過夜的...
1954年戰爭 在 怪咖電影院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1:33:00
在東京山上尋找文學家的筆跡 (註 :這篇文章跟電影沒有很大關係,主要是承接昨天的話題,繼續跟大家分享關於日本故事,這是一家我一直很想拜訪的酒店,是川端康成與三島由紀夫等文學家不眠不休創作的地方,所以這篇主要是關於文學、生活,但誰又能說文學、生活與電影無關呢?) 作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現代化、商廈林...
-
1954年戰爭 在 睡大 Still_Sleep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1-01 04:18:59訂閱YT頻道 ▸ https://pse.is/GEJ7M
FB粉絲專頁 ▸ https://goo.gl/paFXdn
Tiktok頻道 ▸ https://www.tiktok.com/@still_sleepy810218
IG社交帳號 ▸ https://pse.is/G6JXB
睡大DC頻道 ▸ https://discord.gg/WGmMgDB2pY
►商業聯繫 ▸ lance810216@gmail.com
漫威超級戰爭課程報名:
https://www.resound.global/mentors/course/5f99241be279a54e757eda94
綠界贊助:https://p.ecpay.com.tw/AD2A5
歐付寶贊助:https://pse.is/EHFG5
PayPal:https://pse.is/DSA7J
睡大的贊助帳戶:玉山銀行 808 1023979079956
#漫威超級戰爭 #睡大 -
1954年戰爭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07 23:00:11#TezukaOsamu #手塚治虫 #免費漫畫app #待在家 #人間昆蟲記 #阿童木
#漫画動画感動
Hello大家好我係呀Tsar,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漫畫app
首先示範是ipad或手機上download的那個app
基本上這個app的漫畫是90%免費
間中有些漫畫是看到第幾多冊才會開始問你收費
當然有好多不同的畫家選擇啦,
我今日要介紹的就是在日本漫畫界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被後世尊稱為「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是一位多產的漫畫家,
我將他形容為日本漫畫界的金庸一些都不為過
他是日本的國民級漫畫家、動畫製作人、醫生、醫學博士。
亦是日本現代電視動畫及其製作制度的鼻祖。
創作主題多樣化,除了他最為關注的生命主題以外,
成人主題和人與自然關係都是他反覆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為了紀念手塚治虫, 日本人起了一間手塚治虫博物館位於兵庫縣神戶寶塚,
由JR/阪急「寶塚站」行8分鐘或從阪急「寶塚南口站」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達。
大家有興趣去關西旅行的時候可以去朝聖,
因為除了日本人之外,台灣好多文化人都好崇拜他
手塚治虫的作品內涵豐富,充滿了東方智慧以及對未來的思索。
他的一生創作超過400部作品,其中當然有好出名的作品藍寶石王子,
阿童木小飛俠和怪醫黑傑克..........
作品多不勝數, 但是我今日推介的是五本给大人看的
描寫人性黑暗面的五本漫畫, 第一本, 首推人間昆蟲記(創作年份1970-1971),
社一部漫畫可以用兩句說話去形容,
弱肉強食昆蟲世界,光怪陸離人情冷暖
這部漫畫出了四個chapter,第一個chapter是春蟬與浮塵子
講及她自己在文學界得到成就的背後, 巧取豪奪,層層蛻變
漫畫非常之有電影感, 第一幕已經講她在再文學得獎的同時
另一邊廂有個女人看著電視的直播而吊頸
主角十枝子成功的「秘密」, 就是能夠將身邊人的勞動成果以巧妙的方式納為己有。
十枝子與周圍人的關係,就像昆蟲與樹木的關係。
昆蟲吸取樹木的養料,樹木因此枯萎壞死。
在天牛的chapter裏面, 講十枝子如何利用自己的魅力
成功誘惑她身邊的男人、女人為她做事, 達到目的。
十枝子這種集美貌、心計與危險性於一身, 在商場非常之普遍的一件事
但是以我睇漫畫來說, 即使課長島耕作, 都寫不出手塚治虫那種人性黑暗面
她寫這部漫畫的時候是70年代, 在當時社會是非常震撼
日後有好多劇集和電影都是抄襲了這種角色的心理狀態
她的狡猾和冷酷, 在她身邊的男人都望塵莫及
畢竟現實就是一個殘酷的世界, 弱肉強食, 這本漫畫寫得好到肉
當中亦有描述女主角經常回到自己的舊居,
除去所有衣服對著媽媽一般的玩偶,
這些不為外人道,在出面的虛偽, 回返到母親的懷抱
隱喻重新回到孩子般的自然天真狀態
2019年有一套美劇叫What If, 是由今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Renée Zellweger
當中就有類似的情節,漫畫是70年代製作
現在回看, 一點也不老土
在螽斯那個chapter, 十枝子將老家的屋燒毀,
在日本銷聲匿跡,遠走高飛到了希臘。
逃過去一切做過的壞事, 故事結尾,
獨自一人的十枝子望着神廟廢墟,深感寂寞。
或許是她回憶起了自己曾經扮演過的重重身份,
以及那些被她誘惑、利用又拋棄的人們,到頭來自己究竟得到啲什麼
這部漫畫, 你再聽回陳百強的一生何求, 就會了解箇中滋味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第二部我要介紹呀漫畫就是佛陀(1972-1983)
描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為僧侶的一生經歷的故事。
作品在美國受到高度評價,
並且在2004年及2005年的Eisner獎中得到最優秀國際作品獎。
手塚治虫以佛陀的一生來闡明世間相,無論是身分、情感、權力、欲望,甚至戰爭的殘酷。
釋迦牟尼親眼見證了英雄的死亡,以及愛情中的痛苦,
年輕的王子開始了解人世間生命的短暫與疾苦,
而面對這些無奈,即使是他的皇家血統,亦都無可奈何;
就算自己位高權重,但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對生死苦難,亦救不了他們。
這個漫畫我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到, 情節相當感人到流淚
雖然我自己本身是天主教, 但是我一直視佛教如一種哲學的洗練
誠意推薦, 第三步要介紹的漫畫是火之鳥(1954)
火之鳥是一部以探討「生」與「死」為核心的漫畫。
分為黎明篇(漫畫少年版)、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
復活篇、羽衣篇、望郷篇、亂世篇、生命篇、異形篇、太陽篇、埃及篇、希臘篇、羅馬篇。
故事是對輪迴、人性的描寫、探討、哲理等等,
人類為了長生不死,不斷地追尋火鳥。
火鳥是能夠浴火中重生的神鳥,代表着一個有着永恆生命的個體,
作品的時間從古代到遙遠的未來,
地點從以日本為主的地球到宇宙中其他星球,
探討生命的本質、人類的業障等等,
以手塚治虫宏大、獨特的思想為基礎凝結而成。
故事由擁有喝了就會長生不老的血液的「火之鳥」
與各個為這隻火鳥煩惱、痛苦、戰鬥,並因此擁有殘酷命運的主角們組成。
除了火鳥貫穿整部作品,另外的重要角色是個大鼻子,
從武將、盜賊我王到博士等,在不同時代活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美好的梦想可以眨眼间被打得粉碎,
但整个宇宙的生命大合唱却生生不息,永无休止,就好象火中的凤凰
現在世界面對好多生離死別, 假以時日, 最壞的處境必然會過去
就等我們懷住這些充滿善良的希望, 捱到最後一分鐘,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 有一日問老師
點樣可以好似你那麼能幹, 帕拉圖二話不說,
將亞里士多德的頭浸落去河水度撳到去差不多窒息
亞里士多德不想死, 不斷掙扎, 希望在垂死之中, 伸番個頭出嚟繼續生存
然後拍拉圖對他說, 無論你遇到什麼困境, 只要你仲有一啖氣
我撳得你個頭越大力, 你的掙扎就會越強勁
繼續勇敢掙扎求存, 你仍然是有機會活得更精彩
第四部漫畫學介紹給大家是罪與罰(1949~1960),
罪與罰是一部俄國革文學巨著, 手塚治虫改變了成為漫畫
故事是講述在聖彼得堡貧民區一家公寓,住著一個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
他原本是讀法律系,有著天才般的智慧和超乎常人的思維模式。
他也在一些著名雜誌上發表了諸如"超人論"的文章,受到無政府主義毒害,思想上十分偏激。
他因交不起學費而被迫輟學,這時他遇見了小公務員馬爾梅。
馬爾梅因失業而陷入絕境,長女索尼婭被迫當了街頭妓女。
男主角為了生活,將母親給自己的一隻珍貴的手錶當掉,
當鋪的老太婆卻只得借給了他50元,甚至讓他背上債務。
他恨透了這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想到馬爾煤和她妻兒的貧窮,
又想到世上如這老太婆般不義的有錢人,他氣憤的拿起斧子,殺死了老太婆。
事後 因內心處於痛苦的矛盾衝突中,無法擺脫內心的恐懼,
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隨之泯滅了,
這是比法律懲罰更嚴厲的精神枷鎖。
他懷著痛苦的心情來到妓女索尼婭處,受到索尼婭思想的感召,
向她說出了犯罪的真相與動機。與此同時,
轟轟烈烈的人民革命正在打響,在索尼婭勸說下,
在混亂人群中大聲呼喊:"是我殺死了老太婆!"實則在世界面前對自己的控訴。
世界的複雜,社會財富的分布不均,而許許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貧富懸殊不應該成為犯罪的藉口
在這個殘酷的社會, 有時可能會做錯事,
這種懲罰, 即使你未必受法律制裁, 但是良心都過意不去
不能夠宣諸於口的內疚感, 比起法律對你的制裁,
懲罰更加大, 內心每日都在煎熬。
第五部漫畫介紹透明人(1970-1971), 這部漫畫劇情比較簡單
但是娛樂性豐富, 70年代已經講著一些好科幻的故事
非常之前圍, 講述為了報復薄情負心的女友,
肌膚呈透明狀的怪人阿拉巴斯特現身於世。
他憎恨世界上所有美麗的事物,
並且集合了透明少女亞美及不良少年阿弦等人為夥,一起向社會挑戰……
嚟緊將會是復活節長假期, 大家待在家中, 希望這五套漫畫書
可以帶給你娛樂之餘, 亦都會反思好多人生問題
下一集我會再講下一個題目, 漢源影片記得留表情符號以示支持呀,88 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今日は無料の漫画アプリをご紹介します
最初のデモは、iPadまたは携帯電話にダウンロードされたアプリです
基本的に、このアプリの漫画は90%無料です
当時の一部の漫画は、巻数を見て初めて料金を請求す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もちろん、さまざまなアーティストが選べます。
今日紹介したいのは、日本のコミック業界に決定的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後世には「日本のマンガの神」手塚父として知られ、多作漫画家、
日本の漫画界では彼をジン・ヨンと表現できます。
彼は日本の国民的漫画家、アニメーター、医者、そして医者です。
現代日本のテレビアニメとその制作システムの創始者でもあります。
多様化する創造のテーマ、そして彼が最も懸念している人生のテーマに加えて、
大人のテーマと人間と自然の関係は、彼が繰り返し考え、議論する問題です。
手塚治虫を記念して、兵庫県神戸市高島にある宝塚に昆虫治療博物館を建設した。
JR・阪急「宝苑駅」から8分、阪急「宝苑南口駅」から徒歩5分。
関西への旅行に興味があるなら巡礼に行くことができ、
日本人を除いて、台湾の多くの文化人は彼を崇拝しているので
手塚の作品は内容が豊富で、東洋の知恵と未来への思いが詰まっています。 -
1954年戰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24 20:58:48本集主題:「高級傳令兵:劉峙將軍徐蚌會戰戰時日記」介紹
訪問: 陳佑慎 博士
內容簡介:
◆ 珍貴第一手史料,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國民黨為何輸掉國共戰爭最關鍵的徐蚌會戰?
誰該負起損失五十萬將士的最高責任?
◆ 徐蚌會戰最高指揮官劉峙戰時日記,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一九四八年底爆發的徐蚌會戰,是國共戰爭中最關鍵的戰役。徐蚌會戰,國軍眾不敵寡,損失五十萬精銳,澈底改變了戰爭的天平,更種下國府敗走台灣的因子。劉峙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在中山艦事件、北伐戰爭及中原大戰諸役獲勝連連、屢立戰功,甚得蔣中正器重,被譽為「常勝將軍」及「五虎上將」。一九四六年國共戰爭全面爆發,一九四八年六月,蔣中正任命劉峙為「徐州剿匪總司令」,為徐蚌會戰的最高指揮官,他在戰敗後受到許多責難、更在戰史上留下「無能」的汙名。
本書是劉峙從未公開發表過的戰時日紀,是極其珍貴的第一手史料,記錄徐蚌會戰期間諸事,透露出政治干涉軍事、指揮官無實權、布署及指揮失調、戰略舉棋不定、後勤補給不足、黨員精神渙散、諂媚領袖之風,各種導致國民黨全面潰敗的原因。對於民國史及國共戰爭史皆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
「軍事之機微繫於一念,政治牽制軍事固不可,而最高統帥不予前方指揮官以獨斷之權尤為失敗之根源。……國防部戰略舉棋不定,政略與戰略失調為大錯誤,徵兵之遲緩與補給之不足尤為缺乏戰鬥力主因。」──劉峙
作者簡介:原著/劉峙(1892-1971)
字經扶,江西吉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曾任黃埔軍校教官,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等多場戰事。中日戰爭時曾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被蔣中正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線擊敗。1954年到台灣,1971年病逝台中。
編者簡介:劉滌宏
劉峙四子,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柏林大學法學博士。著有《從國際法看台灣人民的自決權》、《現代國際法》(合著)。
1954年戰爭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在讀的一本書❶ 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
1902年六月,奧地利畫家克林姆跟法國雕塑家羅丹在維也納喝下午茶。
曾經為德皇威廉一世當過皇家鋼琴師的葛林佛鬆鬆地坐在一架鋼琴前,手裡夾著一支雪茄;羅丹湊過去對他說:「給我們來點舒伯特好不好?」
在雪茄的裊裊煙雲裡,舒伯特的音符流轉穿梭在空氣中。
做為客人的羅丹靠近克林姆的耳朵,悄悄說,「這是我沒看過的氛圍——你那悲愴又雄偉的貝多芬壁畫、你們那聖殿似的展覽館......」
羅丹不可置信地環顧四周,繼續說,「還有這個花園、這些美麗的女郎、這音樂....整個瀰漫的是一種愉悅的、孩童似的幸福......」
最後,羅丹才說到他的困惑:「這一切,究竟根源自什麼?」
克林姆點點頭,只回答一個詞:「奧地利。」
這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維也納,一個用千年累積的文明細節所織出來的時代氛圍。一齣歌劇的首演,會是城裡的清潔工在晚餐桌上熱切談論的題目。
羅丹所強烈感受到的這種「孩童似的幸福」,沒有幾年,戰爭來了,文明的細節,全毀。
正在讀的一本書,叫做The Age of Insight:The Quest to Understand the Unconscious in Art, Mind, and Brain—from Vienna 1900 to the Present.
放下書去泡個咖啡,回頭,書已經被流氓佔領。
這樣一個微小的、平靜無事的片刻——一隻孩童似的天真的貓、一張被貓當作特大號抓板的無所謂的破沙發、一本由無數個文明細節織出的關於科學和藝術的書.....可以持續嗎?我有權利要求持續嗎?
戰爭是可以把人民當籌碼、豪賭一盤的嗎?戰爭是可以當綜藝茶餘飯後隨便聊聊的嗎?
怎麼我看見的卻是文明所有細節的毀滅呢?
不管你說什麼,我反戰。
#大武山下龍應台
1954年戰爭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府城廟宇畫繪代表人物 - 潘麗水的故事。
【名單之後】潘麗水,從「反叛」到出師
潘麗水 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少年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個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觀禮的潘春源、以及適才完成儀式的他的兒子潘麗水而言,「十六歲」於他們父子倆的意義,可不只是成年而已。
潘春源在府城藝文界中頗有名氣,去年更獲得了臺展入選的肯定。不過,畫工了得的他,在潘麗水的成長過程中,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兒子:千萬別踏上畫師一途,否則只有三餐不繼的份。直到幾年前,潘麗水貼在門板上的畫稿不小心被父親發現,只好順勢表達習畫的意志。在那次的「叛逆」事件中,儘管還是得到父親口頭上的勸阻,但確實使得潘春源對兒子的繪畫天份感到驚艷。隨著潘麗水的年歲增長,勤奮練習的他,將繪畫天賦越磨越亮,因著他叛逆的堅持,父親的態度也漸漸轉向支持。而在今天的成年禮過後,潘麗水終於可以正式入行,參與父親「春源畫室」的繪畫工作了。
兩年後,潘麗水果然展現過人的天賦,十八歲的他以《畫具》一作,與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臺展。畫面中各式畫具雜陳,從傳統的筆墨硯臺、畫冊畫軸,到新式的調色盤、上有「Sketch Book」字樣的素描本,畫面上緣的水牛畫作,有可能是父親入選第三屆臺展的作品。此外,畫面的呈現理性寫實,有別於重視水墨筆法的傳統手法,應是潘春源以當時新興的、與西方近代繪畫接軌的「寫生」概念來教導潘麗水,才使得他的畫作有素描一般的栩栩如生與豐美質感──事實上,「寫生」概念的興起,也是臺灣近代本土藝術與來自中國、重視畫稿臨摹的唐山畫家,開始作出區隔的重要轉捩點。以當代的角度看待這幅使潘麗水一鳴驚人的膠彩畫作,或許能在畫面中透析出當時藝術潮流的一起一落:成長於新的概念與舊的傳承之間,青年潘麗水繪畫養分新舊雜陳,如何分解調和這些絕無僅有的累積再自成一格,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行走在這個獨特時代中,必當練就的獨門技法吧。
若說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在曙光乍現的同時,一場清晨的陣雨也跟著來到。1940年代,戰火沿著東亞島鏈接連燒了起來,被日本帝國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臺灣島,也間接受到影響。時局的動盪可說是潘麗水在1934年正式出師以來,面臨到最嚴峻的情勢。這時的「麗水師」早已娶妻生子,然而,政府推行的「寺廟整建運動」、「正廳改善運動」直接衝擊了畫師的工作機會。神佛畫像的需求驟減,在萬分的不得已之下,潘麗水只好兼在臺南田町的「戎座」、西門町的「宮古座」負責戲院看板的繪製,這段經歷磨練了他日後的繪畫技法,在處理人物、畫面安排方面,都顯得生動許多。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1945年空襲警報頻繁地響起,潘家疏開到臺南鄉間的蘇厝一帶,畫師的工作也隨之暫停,改以磨番薯粉等零工維持家計。儘管同年戰爭結束,潘麗水也不敢直接辭去戲院穩定的工作。直至1954年,因戰事凋敗的民間活力才漸漸回溫,使得廟宇修復、廟畫委託的案件增多,潘麗水毅然決然拋棄了廣告看板,重回他心心念念的廟宇畫繪之業。
1954年重返本業以降,潘麗水的繪畫生涯可說是如日中天,在1985年停筆稍歇以前,他在府城與南瀛地區留下數以百計的作品。臺南市武英殿、麻豆代天府、高雄三鳳宮、臺北保安宮等地,都能見到他的重要作品。在長達一甲子的畫師生涯中,潘麗水從一個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學畫的小男孩,到取得父親認同後進入畫室工作、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甚至最終在府城民俗史與臺灣美術史的座標系統中,標示出一個名為「麗水師」的恆久位置。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當時亟力反對的父親、堅持己見的孩子,兩人始料未及的吧?
撰文|鄭韶昀
圖說:潘麗水,《 畫具》,1929,絹本膠彩,71×100cm。圖像引用自,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頁24。
參考資料: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徐明福,蕭瓊瑞,《雲山麗水:府城傳統畫師潘麗水作品之研究》,(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圖片出處:
〈畫具〉原圖黑白: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五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台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1 )
〈畫具〉附檔彩圖: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名單之後
本文同步刊載於:https://www.gjtaiwan.com/new/?p=22421
1954年戰爭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名單之後】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 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穿著狀元服的少年們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群排排站的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觀禮的潘春源、以及行隊中他的兒子潘麗水而言,「十六歲」於他們父子倆的意義,可不只是成年而已。
潘春源在府城藝文界中頗有名氣,去年更獲得了臺展入選的肯定。不過,畫工了得的他,在潘麗水的成長過程中,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兒子:千萬別踏上畫師一途,否則只有三餐不繼的份。直到幾年前,潘麗水貼在門板上的畫稿不小心被父親發現,只好順勢表達習畫的意志。在那次的「叛逆」事件中,儘管還是得到父親口頭上的勸阻,但確實使得潘春源對兒子的繪畫天份感到驚艷。隨著潘麗水的年歲增長,勤奮練習的他,將繪畫天賦越磨越亮,因著他叛逆的堅持,父親的態度也漸漸轉向支持。而在今天的成年禮過後,潘麗水終於可以正式入行,參與父親「春源畫室」的繪畫工作了。
兩年後,潘麗水果然展現過人的天賦,十八歲的他以《畫具》一作,與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臺展。畫面中各式畫具雜陳,從傳統的筆墨硯臺、畫冊畫軸,到新式的調色盤、上有「Sketch Book」字樣的素描本,畫面上緣的水牛畫作,有可能是父親入選第三屆臺展的作品。此外,畫面的呈現理性寫實,有別於重視水墨筆法的傳統手法,應是潘春源以當時新興的、與西方近代繪畫接軌的「寫生」概念來教導潘麗水,才使得他的畫作有素描一般的栩栩如生與豐美質感──事實上,「寫生」概念的興起,也是臺灣近代本土藝術與來自中國、重視畫稿臨摹的唐山畫家,開始作出區隔的重要轉捩點。以當代的角度看待這幅使潘麗水一鳴驚人的膠彩畫作,或許能在畫面中透析出當時藝術潮流的一起一落:成長於新的概念與舊的傳承之間,青年潘麗水繪畫養分新舊雜陳,如何分解調和這些絕無僅有的累積再自成一格,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行走在這個獨特時代中,必當練就的獨門技法吧。
若說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在曙光乍現的同時,一場清晨的陣雨也跟著來到。1940 年代,戰火沿著東亞島鏈接連燒了起來,被日本帝國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臺灣島,也間接受到影響。時局的動盪可說是潘麗水在 1934 年正式出師以來,面臨到最嚴峻的情勢。這時的「麗水師」早已娶妻生子,然而,政府推行的「寺廟整建運動」、「正廳改善運動」直接衝擊了畫師的工作機會。神佛畫像的需求驟減,在萬分的不得已之下,潘麗水只好兼在臺南田町的「戎座」、西門町的「宮古座」負責戲院看板的繪製,這段經歷磨練了他日後的繪畫技法,在處理人物、畫面安排方面,都顯得生動許多。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1945 年空襲警報頻繁地響起,潘家疏開到臺南鄉間的蘇厝一帶,畫師的工作也隨之暫停,改以磨番薯粉等零工維持家計。儘管同年戰爭結束,潘麗水也不敢直接辭去戲院穩定的工作。直至1954年,因戰事凋敗的民間活力才漸漸回溫,使得廟宇修復、廟畫委託的案件增多,潘麗水毅然決然拋棄了廣告看板,重回他心心念念的廟宇畫繪之業。
1954 年重返本業以降,潘麗水的繪畫生涯可說是如日中天,在 1985 年停筆稍歇以前,他在府城與南瀛地區留下數以百計的作品。臺南市武英殿、麻豆代天府、高雄三鳳宮、臺北保安宮等地,都能見到他的重要作品。在長達一甲子的畫師生涯中,潘麗水從一個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學畫的小男孩,到取得父親認同後進入畫室工作、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甚至最終在府城民俗史與臺灣美術史的座標系統中,標示出一個名為「麗水師」的恆久位置。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當時亟力反對的父親、堅持己見的孩子,兩人始料未及的吧?
【名單之後】潘麗水,從「反叛」到出師
潘麗水 入選 臺展第5回
1929年八月,府城的溽暑使得少年有些不耐。今天是七夕,也是成年禮俗「做十六歲」舉行的日子。在通過儀式之後,這個青少年將不再被視為小孩子,而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了。然而,對站在一旁觀禮的潘春源、以及適才完成儀式的他的兒子潘麗水而言,「十六歲」於他們父子倆的意義,可不只是成年而已。
潘春源在府城藝文界中頗有名氣,去年更獲得了臺展入選的肯定。不過,畫工了得的他,在潘麗水的成長過程中,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兒子:千萬別踏上畫師一途,否則只有三餐不繼的份。直到幾年前,潘麗水貼在門板上的畫稿不小心被父親發現,只好順勢表達習畫的意志。在那次的「叛逆」事件中,儘管還是得到父親口頭上的勸阻,但確實使得潘春源對兒子的繪畫天份感到驚艷。隨著潘麗水的年歲增長,勤奮練習的他,將繪畫天賦越磨越亮,因著他叛逆的堅持,父親的態度也漸漸轉向支持。而在今天的成年禮過後,潘麗水終於可以正式入行,參與父親「春源畫室」的繪畫工作了。
兩年後,潘麗水果然展現過人的天賦,十八歲的他以《畫具》一作,與父親雙雙入選第五屆臺展。畫面中各式畫具雜陳,從傳統的筆墨硯臺、畫冊畫軸,到新式的調色盤、上有「Sketch Book」字樣的素描本,畫面上緣的水牛畫作,有可能是父親入選第三屆臺展的作品。此外,畫面的呈現理性寫實,有別於重視水墨筆法的傳統手法,應是潘春源以當時新興的、與西方近代繪畫接軌的「寫生」概念來教導潘麗水,才使得他的畫作有素描一般的栩栩如生與豐美質感──事實上,「寫生」概念的興起,也是臺灣近代本土藝術與來自中國、重視畫稿臨摹的唐山畫家,開始作出區隔的重要轉捩點。以當代的角度看待這幅使潘麗水一鳴驚人的膠彩畫作,或許能在畫面中透析出當時藝術潮流的一起一落:成長於新的概念與舊的傳承之間,青年潘麗水繪畫養分新舊雜陳,如何分解調和這些絕無僅有的累積再自成一格,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行走在這個獨特時代中,必當練就的獨門技法吧。
若說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向近代美術的黎明時期,在曙光乍現的同時,一場清晨的陣雨也跟著來到。1940年代,戰火沿著東亞島鏈接連燒了起來,被日本帝國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的臺灣島,也間接受到影響。時局的動盪可說是潘麗水在1934年正式出師以來,面臨到最嚴峻的情勢。這時的「麗水師」早已娶妻生子,然而,政府推行的「寺廟整建運動」、「正廳改善運動」直接衝擊了畫師的工作機會。神佛畫像的需求驟減,在萬分的不得已之下,潘麗水只好兼在臺南田町的「戎座」、西門町的「宮古座」負責戲院看板的繪製,這段經歷磨練了他日後的繪畫技法,在處理人物、畫面安排方面,都顯得生動許多。
隨著戰事越演越烈,1945年空襲警報頻繁地響起,潘家疏開到臺南鄉間的蘇厝一帶,畫師的工作也隨之暫停,改以磨番薯粉等零工維持家計。儘管同年戰爭結束,潘麗水也不敢直接辭去戲院穩定的工作。直至1954年,因戰事凋敗的民間活力才漸漸回溫,使得廟宇修復、廟畫委託的案件增多,潘麗水毅然決然拋棄了廣告看板,重回他心心念念的廟宇畫繪之業。
1954年重返本業以降,潘麗水的繪畫生涯可說是如日中天,在1985年停筆稍歇以前,他在府城與南瀛地區留下數以百計的作品。臺南市武英殿、麻豆代天府、高雄三鳳宮、臺北保安宮等地,都能見到他的重要作品。在長達一甲子的畫師生涯中,潘麗水從一個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學畫的小男孩,到取得父親認同後進入畫室工作、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甚至最終在府城民俗史與臺灣美術史的座標系統中,標示出一個名為「麗水師」的恆久位置。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當時亟力反對的父親、堅持己見的孩子,兩人始料未及的吧?
撰文|鄭韶昀
圖說:潘麗水,《 畫具》,1929,絹本膠彩,71×100cm。圖像引用自,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頁24。
參考資料: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徐明福,蕭瓊瑞,《雲山麗水:府城傳統畫師潘麗水作品之研究》,(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圖片出處:
〈畫具〉原圖黑白: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五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台北: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1931 )
〈畫具〉附檔彩圖:
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1)
#名單之後
本文同步刊載於:https://www.gjtaiwan.com/new/?p=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