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947年農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947年農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947年農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947年農曆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禁燒金紙、禁止中元普渡的「右昌元帥爺」 #高雄好過夜系列 #右昌元帥爺傳奇 #右昌元帥府、右昌三山國王府 (好讀網頁版:https://takaogooday.org/20180507/) 文│ 同是右昌人的小編整理 📣📣📣「右昌」地名由來 逐...

  • 1947年農曆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5-07 22:00:01
    有 71 人按讚


    禁燒金紙、禁止中元普渡的「右昌元帥爺」

    #高雄好過夜系列
    #右昌元帥爺傳奇
    #右昌元帥府、右昌三山國王府
    (好讀網頁版:https://takaogooday.org/20180507/)



    文│ 同是右昌人的小編整理


    📣📣📣「右昌」地名由來


    逐家好,今日高雄好過夜要來跟大家介紹右昌元帥爺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右昌」這個地區呢?




    右昌古稱「右衝」,位於現今高雄市楠梓區的西部,地名的由來則與鄭成功有關,「右衝」是鄭成功領臺時期右衝鋒鎮的屯墾之地,在《臺灣通史》中記載:「右衝莊:今鳳山半屏里,為右衝鋒鎮所墾。」。


    鄭氏時期所施行的土地拓墾型態可分為官田(官佃屯田)、私田(文武官田)及營盤田等,而右衝聚落就屬於營盤田,透過軍隊及眷屬進行屯墾工作,以解決當時軍糧不足之問題,同時具備護衛萬年州(今左營舊城)的功能。


    清代時期右衝聚落也是扮演重要的軍事據點,清廷將鄭氏時期的承天府,改為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右衝則改為清代右營的駐紮地。不過聚落的發展一直到清代中晚期才較為興盛,如光緒年間盧德嘉的《鳳山縣采訪冊(上)》(1894年)記載「右衝街,在半屏里,縣西北二十里,逐日為市」。說明在清代晚期右衝已形成街區,並有商業活動,聚落已從屯墾自給自足的性質轉為農業市場交易的社會形態。


    在日治時期,因高雄港的興建與工商業的發展,高雄市逐漸從農業社會轉為現代化城市。右衝聚落因高雄都市的發展,逐漸成為高雄市郊區的一部分,但整體的產業仍是以農耕及漁塭養殖業為主,尚未隨著高雄都市化轉為商貿或工業發展。就在此時右衝被臺灣總督府改名為「右沖」,而在1946年國民政府將後勁、右沖兩區合併為楠梓區,1953年因右冲的「冲」字欠雅,故改名為「右昌」以討社區昌盛吉利之意。


    📣📣📣右昌人的信仰中心-右昌元帥府


    隨著漢人在右昌地區的屯墾發展,其宗教信仰也因而建立。在右昌聚落中有四座深具歷史的廟宇分別為:右昌元帥府、三山國王府、一甲福德廟及三甲福德祠。該四座廟宇以元帥府為首,在地居民更稱元帥府為「大廟」。


    文獻中雖未註明元帥府的創建時間,但可推斷至少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時,元帥府已有一定規模,而於乾隆年間及道光年間都曾整修。目前現存記載元帥府的建造時間的資料為日治時期的〈大正四年寺廟調查書〉,但證據卻不充足。


    從廟宇中既存的四塊紀錄修築過程的碑碣可得知重修整建的經過,如「元帥爺廟增築碑記」、「元帥爺廟修築碑記」、「右昌元帥廟增建忠義閣弁言」、「重修擴建右昌元帥爺廟紀盛碑」等。透過四件碑文,大致可知元帥府在同治元年(1862)再次興修,直到昭和十年(1935)才大規模修築。該次修築是由右昌望族楊亦安先生帶領諸鄉紳集資而成,並擴大原有的規模面積,最末於昭和十二年(1937)完工。1947年元帥府又因戰爭遭到部分破壞故重新修築。到了1972年,元帥府增建了「忠」、「義」兩閣。1985年地方人士又聚集人力、物力,將原有的舊廟重新翻建,成為現今元帥府的樣貌。


    右昌人以右昌元帥府為信仰中心,主祀七位元帥(劉府、陳府、謝府、常府、唐府、陳府、張府元帥),釋迦牟尼佛、一位將軍爺公,配祀有當地家族的家神及供奉神明,如楊五使、楊六使、陳聖王、方王爺、太陽星君、媽祖、註生娘娘、迦藍尊王等九尊神明。


    右昌地區自1929年廢除中元普渡,改為春秋二祭(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及十二月除夕日,在自家祭拜祖先),而於1963年禁焚金銀紙箔。此習俗的由來是右昌元帥爺下乩指示,在農民曆中記載「1929年農7月1日起奉神指示改棄中元節拜拜。1971年奉神指示祭神禁焚紙錢及三牲酒醴葷物祭品,只准上清香供茶果而已。」此傳統風俗並未隨政治與經濟而有所變遷過,至今已持續數十餘年,右昌人更以此習俗深感自豪。元帥廟每年也會舉行一次的遶境活動,以右昌地區為核心,時間約在農曆八、九月日期不定,以祈求鄰里祥和與合境平安。外地人來到右昌,對右昌人能夠延續此習俗至今也是深感佩服。


    大家有機會到右昌的話,或許可到右昌元帥府參拜一下,認識這位「威靈赫濯」的右昌元帥爺。


    推薦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YouChangYuanShuaiMiao/

  • 1947年農曆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2-22 10:46:53
    有 40 人按讚


    這是攝於日治初年(1895年9月19日)的台北城承恩門(北門)與城牆,拍攝者為日軍隨軍攝影師小川一真,當時他站在城外甕城高處往南拍攝城內景象,城門以南為清代的撫台街(今延平南路)一帶,城門旁的城牆上無城垛是因為甕城的城牆已有城垛,後來日人在拆除甕城後,便將城門旁的城牆加上城垛,並在城門旁建了一間哨兵室(類似現在學校門口旁的警衛室),請參見:https://goo.gl/Yfv7TS。

    這原本是一張黑白照片,後經徐丹寒先生以數位技術將之處理為彩色,讓120多年前的台北城內建築型態更加清晰地活現眼前。

    清末,隨著北台灣茶葉生產和貿易興起,清政府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興建台北城,其正門「承恩門」在1884年竣工,由於此城門位在台北城的北側,而俗稱北門。當時在大稻埕上岸的商旅,大都從北門進入台北城。

    日軍於1895年6月7日從北門攻進台北城,並於6月17日舉行「始政式」,象徵日本正式統治台灣。

    明治28年(1895年)9月19日,日軍之隨軍攝影師小川一真站在北門外的甕城上,往南拍下這張照片,城內景觀一覽無遺;由石板路引導入城後即達撫台街(今延平南路),前方建築群為城隍廟(1907年遭日人拆除,後於1947年在武昌街現址重建),更遠處為布政使司衙門(今中山堂附近武昌街與延平南路口),畫面中可以看到布政司衙門西側欽差行臺(1894年完工)的兩根旗桿,整體呈現出典型古中國南方城市的模樣。

    台灣省城隍廟簡史:

    1879年,臺北正式建府,首任臺北知府陳星聚積極整建臺北府城,除了興築臺北城城廓外,也籌畫於城內建立臺北府的文教與政經中心。

    1881年,臺北府衙門在撫臺街後方,府直街和北門街口(即今臺北市延平南路與漢口街附近)興建臺北府城隍廟,而淡水縣城隍則附設在府城隍廟內。該城隍正式掌管臺北府,因此神格定為「府城隍」。

    光緒11年(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光緒18年(1892年)邵友濂巡撫將臺灣省會遷至臺北府,依制城隍廟併同升格為省級祀典規制。

    1895年乙未戰爭後,臺灣的日治時代開始,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總督府以市區改正為由,約於明治40年(1907年)拆除城牆,接著還將臺北府城隍廟、臺北大天后宮等具有漢文化的中國式建築拆除。

    據城內耆老口述及臺北市文獻會資料顯示,原清代臺北府城隍廟之府、縣城隍神像,一由檀越匿於家中櫥櫃避禍,另餘分遷艋舺地藏庵(現該廟虎邊神龕仍奉祀府、縣城隍各一尊)及大稻埕稻江霞海城隍廟(龍邊側室)暫祀;其中暫祀大稻埕之其中一尊,即現該廟「府城隍老祖」,後由松山地區信眾迎至松山供奉,於日治時期建立了松山昭明廟(2002年8月8日更名為臺北府城隍廟)。故原清代臺北城隍廟之神尊自此分於城中、艋舺、稻江、錫口等處繼續發揮神威。

    1945年二戰結束後,城隍信仰恢復公開祭祀,地方仕紳鳩眾在台北市武昌街一段14號的原「清淡水縣署舊址」延續香火,重興祀典,並於同年10月將藏於壁櫥的神像,請出公開祭祀,以及開始整理廟貌;此後訂定每年國曆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為慶祝聖誕千秋日,並依古制隆重舉行「城隍祀典」以示崇敬。

    1946年秋,鎮殿泥塑寶像已塑好,但臺灣行政公署當局因考量該廟廟址接近政府中樞,而暫緩其設廟申請,直至1947年初才允許現址(台北市武昌街一段14號)之申請。後於1947年農曆10月重興落成,入火晉座,並續雕一尊木造軟身神像供每年10月25日遶境出巡。

    由於當時已無臺北府之編制,全臺灣的行政單位為臺灣省,加上臺北市是省會,因此將城隍爺定位為「省城隍」,廟名則定為「臺灣省城隍廟」。

    圖片提供:徐宗懋圖文館 https://facebook.com/hsuchungmaostudio436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