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1911辛亥革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911辛亥革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911辛亥革命產品中有17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明周文化 MP Week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魯迅誕辰】今天,是中國近代著名作家 #魯迅 140周年誕辰。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望以醫學救國;但在日本之見聞,使他認為拯救民族靈魂較救治軀體更為緊迫,決意棄醫從文。 1909年,魯迅回國,先後執教多所學校,同時在文壇嶄露頭角...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台湾旅行ですか? タピ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年は台南の安平で雙十節国慶(中華民國國慶日)の花火大会が行われました。10月10日は台湾の祝日です。vlog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中華民国国慶日(ちゅうかみんこくこっけいじつ)は、中華民国の建国記念日(開国記念日は1月1日であり、国慶節を建国記念日と訳す事を疑問とする議論もある)。別称は双十...
「1911辛亥革命」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柳采葳 Weiwe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Kell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台湾旅行ですか? タピ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11辛亥革命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11辛亥革命 在 柳采葳 Weiwe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13:17:22
🇹🇼🇹🇼🇹🇼#雙十節快樂 記得!10/10不是中華民國生日🎂 應該說是「受精日」😳 🔍 中華民國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由於武昌起義對中華民國的建立起了最關鍵的作用,北遷北京後的臨時政府在1912年9月28日通過...
1911辛亥革命 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0-17 08:42:40
國慶日雙十節10/10 是十分有意義的節日 🇹🇼🎉 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的兩個月內,中國各地的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之一。 (對,我是...
1911辛亥革命 在 Kell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03:45:13
國慶日 / 雙十節 / 雙十國慶 October 10th is the “National Da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Double Tenth Day.” . 所謂的國慶日慶祝的是中華民國的生...
-
1911辛亥革命 在 台湾旅行ですか? タピ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16 19:00:032020年は台南の安平で雙十節国慶(中華民國國慶日)の花火大会が行われました。10月10日は台湾の祝日です。vlog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中華民国国慶日(ちゅうかみんこくこっけいじつ)は、中華民国の建国記念日(開国記念日は1月1日であり、国慶節を建国記念日と訳す事を疑問とする議論もある)。別称は双十節、双十国慶、双十慶典。1911年10月10日(清宣統三年辛亥年)に発生した武昌起義を記念している。武昌起義は辛亥革命の発端となり、その2か月後には中国各地で革命運動が続発し清朝が崩壊し、アジア初の共和制国家である中華民国が成立した。
国慶日は中華民国の国定祝日の一つであり、毎年政府主催の祝賀行事が行なわれており、また世界各地の華僑による祝賀活動も行なわれている。その中でも日本やアメリカのシカゴとサンフランシスコの中華街では祝賀パレードが毎年実施されている。
ーーー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ツイッター:https://twitter.com/tapiko_taiwan
フォローはどうぞお気軽に🌼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piko_taiwan
フォローはどうぞお気軽に🌼
コメントいただけるととても嬉しいです。お気軽にどうぞ😊
謝謝大家!請給我評論
※動画右下の▼をクリック後一番下までスクロールしてください👇))
チャンネル登録すぐできます!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3Y9r2-aLUow9-u9VQf7ydw?view_as=subscriber?sub_confirmation=1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過去の再生リスト】
【台湾生活☻】プリンが簡単すぎて感動/大同電鍋買いました/暮らしvloghttps://youtu.be/cnkGjJdwgsk
【台南旅行☻】台南ってどんな所?台南グルメ・観光・お土産https://youtu.be/pjZaIchLcRg
【台湾生活☻】大行列スムージーの味は?!/豆✖まめまめしい小さな暮らし/vlo
https://youtu.be/EzySbozNdKk
【台湾生活☻】風水で金運UP/台湾南部限定バーガーショップ丹丹漢堡/スーパー購入品vlog
https://youtu.be/dyFIQ02CXKs
【暮らしvlog】マンゴー驚きの値段!/市場のマンゴーかき氷/台湾カステラ/台南「玉井・新化」/Taiwan Mango
https://youtu.be/cwssqtvSlos
台湾旅行【朝市ツアー】タピコと一緒に行ってみよう
https://youtu.be/I05P5KZPPfo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他の方の国慶節の動画
台湾・蔡総統 習指導部に“対等な対話”呼びかけ(2020年10月10日)
https://youtu.be/Kh1WFRQeblI
9 things the world should learn from Taiwan 🇹🇼 雙十國慶之台灣為何該成為國際典範
https://youtu.be/DQtIGUO4lcQ
ーーーーーー
【撮影機材】 SONY α6600 https://www.sony.jp/ichigan/products/ILCE-6600/
#台湾観光 #暮らしvlog #台湾生活 -
1911辛亥革命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15 20:00:11#歡迎光臨臺灣吧 #袁世凱 #軍閥 #國民黨
翻開歷史課本 北洋軍閥 的這個章節
(酒保先舉雙手投降)
只記得 袁世凱稱帝 以及軍閥大亂鬥,
最後直接跳到 國民黨 完成北伐
功德圓滿結束這回合
袁世凱極力拉攏歐洲列強,完成他的稱帝夢。
然而看似與中華民國毫不相干的土耳其🇹🇷
竟然成為稱帝失敗的原因?!
而軍閥也並非都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
不少軍閥致力推動工商業及文化發展
北京大學的開明校風也是當時開啟的🏫
最後當時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也是軍閥啊!!
怎麼就能指著別人說軍閥好壞壞呢?
一百年前的中國
也像現在一樣受到國際局勢牽動著呢!
_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核心文獻:
唐啟華,《洪憲帝制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唐啟華,《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唐啟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書籍:
蘇全有、賀柯偉,《袁世凱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張鳴,《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臺北:遠流,2011。
張華騰,《反覆:艱難的共和之路》,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1。
張華騰,《北洋集團崛起研究,1895-1911》,北京:中華書局,2009。
唐德剛,《袁氏當國》,臺北:遠流,2002。
來新夏,《北洋軍閥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齊錫生著,楊雲若、蕭延中譯,《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臺北:遠景出版社,1985。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北京:三聯書店,1980。
🎼 版權音樂:
Hidden Agenda
Sneaky Snitch
Comic Hero_1
Simple Music to Frighten Small Children By
Laconic Granny
Bumbly March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The Builder
黑啤與啤下組織 #聯名藍牙耳機 買起來!
https://lihi1.com/3unRm
► Hifi音質+馬可龍可愛外型、貼合耳窩設計,長戴不會累
► 最長35小時電量、IPX6防水、物理降躁設計
更有中國篇 #翠茶 隱藏版(點進去看就知道多可愛)
_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1911辛亥革命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25 08:00:00武漢三鎮位於中國湖北之長江、漢江(漢水)交會處,為武昌(長江以南的市區部分)、漢陽(長江以北、漢江以南市區部分)、漢口(長江西北、漢水以北的市區部分)三城鎮的合稱,範圍即是今日的武漢市區。三城鎮同位於長江和漢水交匯處,隔江鼎立,故通稱「武漢三鎮」。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中國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暨長江中游地區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商業、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中國三大「內河航運中心」之一,也是中國客運量最大的鐵路樞紐和航空、公路樞紐之一。「黃金水道」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塊區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統稱之為「武漢三鎮」。
清中後期至民國,漢口經濟發達,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國際大都市,繁榮程度位居亞洲前列,被稱為「東方芝加哥」,而武漢也繼承這一美稱。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這裡,中華民國誕生於此。1927年,國民政府決定將武漢三鎮合併為京兆區(首都),並將其設為中國的第一個「直轄市」。同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遷到武漢,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也搬到武漢,使其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抗日戰爭初期,國民政府在內遷伊始將武漢定為臨時陪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點城市。1949年以後,武漢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廬山別墅是指位於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境內的廬山上的別墅群,主要分布在牯嶺的東谷和西谷,其中位於東谷的美廬別墅、中八路359號別墅、柏樹路124號別墅、河東路176號別墅、河西路442號別墅已於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廬山別墅具有重要的建築美學價值,並且「代表著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胡適語),是廬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徽商,又稱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稱「徽幫」,舊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徽商來自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歙、休寧、婺源、祁門、黟、績溪六縣,即古代的新安郡。六縣之中,歙和休寧的商人特別著名。徽商在宋代開始活躍,全盛期則在明代後期到清代初期。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商幫,徽商皆處於貧困山區,種地無以生存。明代《徽州府志》所說的「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確,所產至薄,大都一歲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執技藝,或販負就食他郡者,常十九。」顧炎武說: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徽人多商賈,蓋勢其然也」。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潮商與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1911辛亥革命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魯迅誕辰】今天,是中國近代著名作家 #魯迅 140周年誕辰。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望以醫學救國;但在日本之見聞,使他認為拯救民族靈魂較救治軀體更為緊迫,決意棄醫從文。
1909年,魯迅回國,先後執教多所學校,同時在文壇嶄露頭角。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雖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專制,惟政權落入軍閥之手,腐敗依舊。為推動社會、民俗、思想變革,以陳獨秀為首的知識分子,發起新文化運動,倡導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在中國發展;魯迅、胡適、蔡元培、錢玄同、李大釗等均參與其中,《新青年》雜誌則是該運動主要陣地。
1918年,36歲的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刊登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陸續發表《孔乙己》、《藥》、《故鄉》、《阿Q正傳》、《祝福》等,集結編入《吶喊》、《彷徨》兩部小說集。以筆為刀,魯迅作品擅於諷刺,多針對社會黑暗面、民族劣根性而發;有的隱晦曲折,有的幽默詼諧,有的沉鬱嚴峻,風格靈活。
魯迅一生,寫下約600萬餘字著作,在小說、散文、雜文等成就突出,影響深遠。適逢其誕生140年,不如一起細閱那些流傳甚廣的名言警句。
---
延伸閱讀:
黃碧雲新作 〈商場〉
https://bit.ly/3zj7oLG
淮遠新作及專訪:人在,歷史在
https://bit.ly/2XkbSo8
董啟章新作及專訪:寫當代的小說家
https://bit.ly/3nx0znd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文學 #現代文學 #中國文學 #中國文化 #作家 #小說 #散文 #棄醫從文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新青年 #德先生 #賽先生 #封建 #吃人 #狂人日記 #阿Q正傳 #祝福 #故鄉 #藥 #孔乙己 #吶喊 #幽默 #諷刺 #周樹人 #我就是我
1911辛亥革命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別再辛亥革命了,你聽過1911年的大颱風嗎?
1911年對臺灣來說重要的事情才不是什麼發生在外國的辛亥革命,而是八月底到九月初的連續兩個歷史大颱風。兩個颱風造成死亡人數高達741人,應是目前已知颱風造成死亡最高記錄(莫拉克風災724人、八七水災667人),而當時臺灣人口不過三百多萬(約現在人口之13-15%),就知道災情有多慘。
這場大颱風也造成臺北市區城市更新,奠定現代臺北市街的基礎,也促使日本官方對臺灣全島河川進行全面性調查、修築堤防等管理措施,當時陸續修築的堤防有些到現在仍然在使用中。
#絕對該列入教科書的歷史級天災
https://www.facebook.com/oldtwcolor/posts/1882665675248207
1911辛亥革命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扭曲的歷史(李怡)
我們不能用現在已經擁有的眾所周知的資訊,去質疑當年的歷史,質疑當年人們為甚麼沒有那樣的認識,那樣的覺悟,會允許發生那樣的事。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次年蘇俄即發佈宣言,放棄其在華一切利益,得到中國社會普遍好感,孫中山提出「以俄為師」的口號。但蘇俄沒有兌現承諾,反而在外蒙古和中東鐵路問題上不斷侵犯中國利益。
十月革命後,全世界興起社會主義熱潮,四年後中國共產黨成立,再三年國民黨進行改造,聘蘇聯顧問建立列寧式政黨,採取「聯俄容共」政策,成立黃埔軍校,由中共的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準備北伐,以武力推翻合法的民國北京政權。當時全世界許多知識分子被社會主義理想迷倒,中國亦籠罩在這股追求平等的思潮中。
1911年辛亥革命後,次年成立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到1928年被北伐戰爭推翻,民國北京政府維持了17年。北伐戰爭的中途發生國共分裂,但無論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對民國北京政府都是極度醜化、妖魔化,稱之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所有歷史書寫、課本、書籍、影視,北洋政府都脫不了「軍閥混戰」、「野蠻無知」、「壓榨百姓」的形象。
歷史真相被扭曲了幾十年,直到2012年,河北大學教授王鐵群寫了一篇長文:〈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是中國民主社會的開端〉,他指稱「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的17年,是中國民主社會的開端,其民主程度雖比不上今天的台灣,但卻是20世紀中國最民主的時期。民國北京政府的總統和國會均由選舉產生,建立並認真實行三權分立制度。不是中央集權,而是地方自治。地方官員非中央任命,而是由當地公民普選產生。中央與地方清楚劃分財權與事權。
那17年也是中國大陸的學術、言論和結社最自由的時期,大量獨立媒體如《京報》、《新青年》、《語絲》、《晨報》的言論都很大膽到位,這時期催生了新文化運動。
北伐推翻了一個具自由法治民主雛形的政權後,中國就進入兩個列寧式政黨相互爭戰和輪流專權的局面。為甚麼共產黨會在當年贏得輿論、民心,並最後奪得政權呢?美國作家Barbara W. Tuchman在《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一書中提到一件事:抗戰期間,有幾位記者訪問延安回到重慶,向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讚揚共產黨人廉潔奉公、富於理想和獻身精神。宋美齡默默地凝視長江幾分鐘後回身,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們講的有關他們的話是真的,那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有嘗到權力的真正滋味。」這句話說得睿智而感傷,更預言了中國其後幾十年的歷史。沒有錯,延安時期的中共政權,在劣勢中奮發卧身嘗膽精神,確實有點像理想國,不僅吸引了許多熱血青年奔赴延安,也讓一些西方記者、作家對這個窯洞政權刮目相看。二戰後,大陸的知識人,報刊輿論,均受延安精神感召,輿情主導人心大勢,造就了中共在內戰中勢如破竹的勝利。
感傷的是,宋美齡作為當時的第一夫人,已長期享受權力的滋味,這句話顯示她已深諳「權力帶來腐化」有難以抵擋的威力。作為列寧式的威權政黨,她知道難逃這種宿命,而中國正是在性質相似的兩個專權政黨的競爭中,因此她實際上也預言了中國其後幾十年的歷史,也難逃這種宿命。
我自小成長在國難中,從現實和報道中看到的,同當時西方記者、作家和中國多數知識人看到的相似,無論現實還是文化氛圍,都接觸不到對「社會主義救中國」深入批判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