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選擇相信,還是屈服命運? (8.6/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天氣之子》是一部日本奇幻動畫電影,由新海誠執導,醍醐虎汰朗、森七菜、小栗旬、本田翼配音,劇情講述叛...
《#天氣之子》選擇相信,還是屈服命運? (8.6/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天氣之子》是一部日本奇幻動畫電影,由新海誠執導,醍醐虎汰朗、森七菜、小栗旬、本田翼配音,劇情講述叛逆的高一少年帆高離開位於離島的家鄉,獨自一人來到東京生活,由於未成年身分難以找到正當工作,他只能勉為其難到一間超自然刊物出版社擔任寫手。在東京連日的滂沱大雨中,帆高遇見一位性格開朗、跟弟弟相依為命少女陽菜,並發現她擁有一個能改變天氣,讓久未放晴的天空照下耀眼陽光的奇妙能力。
⠀
在《你的名字》跳脫了過往框架,開始把作品格局拉大、在靜與動之間取得良好平衡之後,新海誠似乎也逐漸熟悉這類較為商業化的模式,進而在三年後推出以氣候變遷為主題的《天氣之子》。一直以來,雖然新海誠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獨特的元素,但故事內容多半還是聚焦在既甜蜜又帶有苦澀的青春愛戀,不論是《追逐繁星的孩子》、《言葉之庭》、《你的名字》,他都擅長透過若有似無的聯繫來突顯兩人之間的距離,讓觀眾沉浸在有些曖昧、思念,但無法更進一步的憂鬱氛圍,並深深體會到角色心中的難處,我想這正是我喜歡新海誠作品的主要原因。
⠀
常看到人把新海誠拿來跟宮崎駿比較,但我個人倒認為他風格更像是細田守,同樣都喜歡把角色設定為青少年,只不過比起細田守把故事圍繞在青春的活力,新海誠則更強調青春伴隨的苦澀與遺憾。然而這些明顯的差異在《你的名字》之後也不復存在,因此我們才能在《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中看到像是《跳躍吧時空少女》結合了奇幻、青春與愛情元素,還有如同《夏日大作戰》那種未達目標絕不放棄的精神,雖然這可能讓老粉絲有些不太習慣,但看著片中新海誠一貫存在的作者印記,與其說是這兩部作品是風格與調性的改變,我倒認為更多的是融合與突破。
⠀
從《秒速五釐米》受限於現實與時間,最終沒能符合原本期望的遺憾,到《你的名字》、《天氣之子》以 RADWIMPS 歌曲為電影帶來屬於青春的熱血;從瀧為了拯救三葉、三葉為了拯救鎮民,到帆高為了找回他沒能傳達自己真心的女孩而在鐵路上狂奔,最終迎來「讓人感動」的結果。我們雖能從中發覺新海誠開始靠向大眾,在故事安排上所做出的取捨與轉換,但也不能否認,在細膩的角色塑造與心境轉變的鋪陳醞釀之下,其作品的核心價值與最終帶來的後勁依然沒有減少,反而能引發更多觀眾對於故事的共鳴。
⠀
這次《天氣之子》正巧就介於導演過往作品與《你的名字》之間,他非常清楚自己創作的初衷,沒有刻意模仿某種風格或一味迎合大眾口味,比起《你的名字》更加掌握商業與藝術的平衡,這無疑又是新海誠的一次進化。而有趣的是,《天氣之子》大多橋段是非常不商業的,它絕對不會像《你的名字》那樣短時間就引起所有人的共鳴、最終評價也不會那麼高。就算我們知道《天氣之子》是以「能夠操控天氣的少女」為主題,電影前半段較生活化的劇情也難以讓人明白故事的核心走向,導致整部電影有點原地踏步,但這真的是個「問題」嗎?
⠀
《天氣之子》並沒有我們以往所熟悉的電影節奏,那些編劇書告訴我們應該在哪裡讓角色「發覺自身能力」、「遇到困難」、「重新振作」的制式化套路在《天氣之子》中根本不存在,但也正是如此,我們才得以在看似毫無重點的劇情中慢慢深入帆高這位角色。雖然電影並沒有明說他逃家原因,但從前段帆高臉上貼著 OK 蹦與他幾乎沒有提起家人來思考,可能跟校園霸凌、家人關係惡劣或者家暴脫不了關係。電影從他離開海島來到東京開始、經歷求職處處碰壁、受到陽菜的幫助,再到出版社工作、打聽晴女的消息,直到跟陽菜重逢,進入《天氣之子》的主線故事,我們也因此更明白帆高的處境與他內心的迷惘。
⠀
《天氣之子》表面看似跟《你的名字》一樣,都有著「控制天氣」這種帶有強烈奇幻色彩的設定,但《天氣之子》所講述的卻不光只有青春與愛情,更多的是關於「理想與體制」、「虛幻與現實」的衝突。如同片中帆高常閱讀的小說《麥田捕手》,書中講述一位離家出走的男孩在紐約遊蕩,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經歷改變、成長與思考自己生命的真理,電影巧妙的把陽菜可以操控天氣的能力、不尋常的豪雨、相信古老傳說的迷信,拿來跟電影前段寫實化的日常、陽菜在失去雙親後無可避免的經濟壓力,還有最後帆高被迫回到離島的家鄉、弟弟凪進入社福機構,三人無法共同生活的社會現實互相對比,進而在旁人對帆高提出的種種質疑與否定的情況下,突顯出他最後「選擇相信」的偉大。
⠀
全文超過字數上限,後段請到 @looryfilmnotes 下篇文章或部落格閱讀原文
⠀
#新海誠 #醍醐虎汰朗 #森七菜 #小栗旬 #本田翼 #動畫電影 #動畫 #你的名字 #言葉之庭 #追逐繁星的孩子 #秒速五釐米 #跳躍吧時空少女 #夏日大作戰 #RADWIMPS #電影 #影評 #如履影評 #天気の子 #weatheringwithyou @garageplay.tw
112繁星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鍵盤旅行:Yellowstone 黃石國家公園 ]
最近接觸的兩個娛樂項目都和黃石公園有關,一個是《鹿角男孩》,小男主角格斯從小生長的地方就在黃石國家公園;另一個是PS4的遊戲《地平線:期待黎明》,時代設定在末日後的未來,其中幾個場景就是黃石最著名的彩虹溫泉池。
2016年我們在美國走PCT,隔年2017又去了一趟,用公路旅行的方式,在中西部的各個國家公園遊歷一個多月。當時拍了海量照片,但其實幾乎沒有曝光(可能因為數量太多了,反而懶得整理)。
適逢今天美國慷慨捐贈250萬劑疫苗,於是再度打開硬碟想要神遊當時旅行的點滴。不開還好,這一開簡直收拾不了,整個人都陷入回憶裡。
//
那時候預算有限,機票、租車、油資已佔去大部分的開銷,只好省下住宿費,能露營就露營,或者乾脆睡在車上,把後排座椅攤平,擺上睡墊和毛毯就能舒服睡上一晚。飲食也很省,因為美國國家公園內的物價很高,所以我們都是在外面的超市採購食物帶進去,用登山爐頭自己簡單煮,而且吃的東西和料理方式跟在PCT上一模一樣。說來奇怪,照理來說應該吃到吐的東西竟不覺得膩,反而是用一種懷念的心情在重溫那些步道料理。
不過這趟旅行走到黃石的時候已經進入第四週,離開臺灣那麼久難免會想家,心裡覺得意興闌珊,畢竟已看過許多雄偉壯闊的風景,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官刺激,刺激到後來已經有些麻木。
但黃石畢竟還是黃石,它的園區腹地實在太廣了,從一個景點開車到另一個景點有時候得開兩個小時以上,而且能看的風景、能走的步道多如繁星,在短短一週的時間內能夠遊歷的地方實在有限,原本有些麻痺的感官到了黃石又瞬間被喚醒。怪不得有人說,99%的遊客恐怕只能參觀1%的黃石園區。
//
每個國家公園都有各自的特色,黃石的最大賣點即是顏色變化豐富的溫泉和間歇泉,因水質的酸鹼差異造就迷離的色彩,在陽光直射時特別鮮豔、亮眼,而泉水上方瀰漫的霧氣更是增添不少魔幻風情。
另一個賣點是園區內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有些物種不怕生,可以就近觀察,例如美洲野牛、白尾鹿、叉角羚、土撥鼠⋯⋯;有些則難以親近,或是兇猛得無法靠近,需要用長焦鏡頭或望遠鏡才看得見,例如狐狸、灰狼、棕熊。
那時候在園區內開車常常會見到一群人聚集,那十之八九就是有動物可看。把車停好走近過去,總是能發現一群老練的「獵人」,他們用攝影鏡頭代替來福槍,用幾百公尺之外靜靜地觀察,彼此靜悄悄地討論心得,例如園區內還有哪些優質取景點,或是在哪邊又有人目擊了什麼稀奇的野生動物。
當時我們背的相機是FUJI X-T1,搭配 18-135mm 旅遊Kit鏡,不管怎麼拉長再拉長,看見的野熊永遠是一顆模糊的小黑點,於是後來乾脆放棄,轉而偷瞄那些大砲獵人拍攝的畫面,而他們也都很大方,會轉接手機螢幕放大後分享給遊客看,或是乾脆讓你眼睛湊過去觀景窗,還會告訴你應該買什麼型號的望遠鏡CP值最高。
透過手機轉接鏡頭的畫面,我終於看見熊了,彌補前一年走PCT未能與熊相遇的遺憾。雖然影像有些模糊,而且透過科技又增加了一點心理上的距離感,但一隻活生生的大熊在你面前搔癢、擺動,甚至是發呆都帶有強烈的魔力。
親眼目睹野生動物的存在,讓人類嚮往的自由、野性,活生生地以無可撼動的真實樣貌呈現於眼前,沒有任何虛假、造作的成分,也因此才能如此震懾心靈,直探深處。
//
原本只是想找幾張照片來感謝美國,沒想到寫成這篇快兩千字的貼文,哎呀呀,全球疫情解封後又多一個想要重返的國家了 :P
——
#Yellowstone #黃石國家公園
112繁星時間 在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留言抽獎贈書活動】
那天我興沖沖地跟朋友及家人說,尖端出版邀我替《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寫序耶!
雖然不是第一次寫序,但能與赤燭遊戲 - Red Candle Games共同創辦人名稱並列在書上也還是格外感動。
沒想到...
女友「哦」了一聲。
老爸說出版社瞎了眼了。
身邊的朋友說:「《OPUS》很讚,月亮熊 (Chihwen Hsiung)也很棒,最可惜的就是找了你這白癡寫推荐序。」
所以只好來自己的粉絲專頁取暖。
以下為刊載在博客來網頁上的序文,沒有洩露遊戲與小說的劇情,純粹分享自己讀畢全書的心得。
抽獎的問題來了:「我喜歡閱讀,也經常閱讀;如果你想分享書櫃的一本書給我,那,會是哪一本?」
我會在 19 日晚上抽出五位留言的網友,贈書給你。
--以下序文--
無人深空裡的溫暖微光:「希望」
二○○八年,蘋果甫推出App Store服務時,架上僅有五百款App(應用程式),到了二○一八年,App數量成長到了兩百一十萬個,其數之多,如天上繁星。
現今,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新應用悄然誕生,各種情報與新聞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地在各大情報網站上交替轟炸,某種程度來說,人類是一種生命很短暫的機械,注意力有限,時間有度,玩家與媒體往往只能注意到排行榜前端的作品。
而原作「OPUS-地球計畫」在那樣的資訊洪流中,就像是種異數般的存在,你很難不注意到它,也很難不在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或許無法滿足所有玩家的喜好,卻是那種喜歡的人,就會愛不釋手的作品。
原作遊戲於二○一五年在App Store與Google Play雙平臺上架後,旋即在海內外引起熱烈的討論與共鳴,許多日本網友還撰寫專文探討「OPUS-地球計畫」所帶來的感動以及遊戲背後所隱含的意義為何。
次年推出Windows與Mac版本,而到了二○一七年底,「OPUS-地球計畫」準備在任天堂Switch主機上發行的消息更是在各大媒體引起震憾,開發團隊SIGONO所踏出的這一步,如同在星辰大海中設立了一座信標,為台灣的遊戲開發者帶來勇氣,向遊戲玩家們傳達感動。
想創造出一款成功的遊戲,是件難事,過程中需要承受艱辛的薛西弗斯式的孤寂與痛苦;而要為一款成功的作品下筆撰寫改編小說就更為困難了,作者必須在既有的世界觀框架下,背負著玩家與讀者們的期待,與開發團隊一同攜手創造出更勝原作的精采作品。
而此般艱難的挑戰,對於曾獲角川華文輕小說大賞銀賞,也曾著過《Sdorica 萬象物語》系列小說的作者月亮熊來說,似是十分遊刃有餘。小說《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裡的文字如行雲流水,一旦開卷,就難以停歇。讀完以後,我不禁撐著下巴思考:「莫非這是直接拿遊戲腳本出來改寫的不成?」
許多玩家與媒體給予原作遊戲「OPUS-地球計畫」的評價與心得是:「動人」、「痛哭流淚」、「不只好玩,更要感動」、「邊玩邊哭的手機遊戲」;雖然遊戲本身操作簡易,但,過程中,隨著情節推進,玩家情緒愈發高漲,加上氛圍音樂(Ambient)的渲染,淚腺相當容易失守,在最後的章節裡,我也忍不住皺著眉頭,揉揉眼角,深怕在咖啡廳裡失態。
但是,閱讀《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的過程就更為不可思議了。
一般人或許會想,如果我曾經購買過完整版的原作,也達成了100%的遊戲進度,更在討論區上和海內外網友一起探討過遊戲劇情,那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否還有意義?這樣的想法在閱讀之初也不斷地從我的腦海裡浮現,但是,當我讀到了第二頁,這樣的疑慮很快地就消逝而去了,緊接而來的是一種無法停止下來的渴求與欲望,一頁接著一頁,一頁接著一頁地閱讀下去。
確實要佩服作者月亮熊的執筆功力,原作中既已富含魅力的角色,在其筆下,變得更為飽滿、立體,同時呈現出更豐富的面向。若說我在「OPUS-地球計畫」裡的感動是一百分,那《OPUS地球計畫 - 神話裡的故鄉》則帶給了我一百三十五分的感動,因為這次我來不及揉眼角,就落下了兩粒珍珠。
月亮熊對於文字的把握、情節的掌控、人物的刻畫、有機事物的描寫、無機環境的形容,都如臂使指,莫不制從。如果你曾體驗過原作,那這本書將為你拼上那些遺落的拼圖,許多內心臆測許久的疑問也都能夠得到解答;倘若此前沒有接觸過這系列作品,那真是太好了,盡情地隨著月亮熊的文字,徉徜於SIGONO團隊所創造的無人深空,與主角一同踏上希望的探尋之旅。
為了得到最好的閱讀體驗,建議打開「OPUS-地球計畫」遊戲,戴上耳機,讓音樂帶著你進入更深層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吧。
#尖端動漫戰隊
112繁星時間 在 STAYRE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氣很好,下午適合到 StayReal Café 偷個閒
喝杯咖啡 ☕、吃塊鬆餅或蛋糕 🍰、看看攝影展 📷...
最好的一天。如此完美。。。。😋
.
.
.
.
.
.
現實情況:
「無編!!! 17年的檢討報告呢!!! 今天下班前寄出來!!!!」
【少年A的奇幻漂流】 阿信攝影作品展
『午夜前醒來 迷惘如海 繁星忘了燦爛
我們是小孩 都曾是小孩 誕生在這艘船』
.
少年A以相機為眼,從2007到2017,
多場奇幻漂流歷程,沿途風景的各種滋味,
收納進方框,讓時間悄悄釀成回味。
.
小船前方靠岸,你,準備好加入下一場奇幻漂流嗎?
現在,邀請你進入少年A的奇幻漂流世界
.
把言語換成相片 帶來你的身邊
【少年A的奇幻漂流】攝影展 台北漂流站
12/23-1/14,StayReal Café 台北敦南店 快閃登陸!
-
StayReal Café to be with you 🙂
|台北敦南店|▶ http://tw.istayreal.com/stor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