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讀書計畫】
最近開學了
相信大家都對自己的新學期有新的期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本篇文章將分享週計劃表
以及無印良品四色筆的抽獎活動
想參與的同學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
【計畫表製作方法】
一、計算每週讀書時間
在做計畫時先將自己不...
【如何做讀書計畫】
最近開學了
相信大家都對自己的新學期有新的期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本篇文章將分享週計劃表
以及無印良品四色筆的抽獎活動
想參與的同學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
【計畫表製作方法】
一、計算每週讀書時間
在做計畫時先將自己不能利用的時間排除
可能是學校上課、補習班、家教
或是一些既定的行程
以方框的方式把這些時間框起來
然後在中間寫上簡要的字
例如「補數學」、「看牙醫」...
可以用英文代碼能省去不少時間
接著將可利用的時間計算出來
填寫在表的左上方
這裡有個設計
由於每個人的執行效率不一
但通常都不是100%
建議可以先乘上80%左右的效率係數
作為本週可以拿來念書的總體時間
例如可利用時間為40小時、讀書時間則為32小時
二、列出讀書範圍及分配時間
計算出讀書時間後
詳細列出本週各個科目
需完成的作業或要讀的範圍
將讀書時間概略除以總科數
計算出每科平均讀書時間
例如一共有4科、每科平均8小時左右
再依照個人狀況上下調整
例如數學程度比較差讀10小時
或是數學已經有補習了可以縮短成6小時
或是有數學考試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念
最後將預計讀書時間寫在各科之後的欄位
在待辦事項前設計check box
完成各項內容之後可以打個勾肯定一下自己
另外下方也留有空白的欄位
可以提供填寫除了主科以外的科目
三、用色筆分配計劃內容
在分配的時候可能要注意的事情有:
1. 記錄重要日
在星期的下面有日期的欄位
而在日期下方有一個空白欄
是要給大家填寫重要行事的
例如可能是重大考試日、中秋節、學測報名截止日
或任何特別的日子
提醒自己在安排計畫時要注意
2. 文科、理科時間分配
一般來講人的注意力有限
除了讀一段時間可以休息外
文科建議一次讀1-2小時、理科則是2-3小時
且不同內容的知識交替會有更好效果
因此在安排的時候可以換科讀
每換一科可以適當休息起身喝杯水或
雙手搓揉熱敷眼睛再繼續下一科
3. 用筆色區別計畫性質
黑色:重複且既定的行程
例如:學校上課、補習班、家教時間等
藍色:計畫要念書的內容
例如:數p.123~140(簡明易懂就好不要太詳細)
紅色:緊急重要的事
例如:看醫生、交資料期限
綠色:休閒放鬆
例如:看電影、運動... 這樣做完計畫後
如果發現整片都是綠色
那下禮拜就知道皮要繃緊一點了XD
另外提醒計畫趕不上變化
如果真的計畫有所變更
也可以用適當方式把真正做的事情修改上去
以提供之後反省檢討之用
四、其他欄位
在右下方的欄位是提供補充資訊
可以是某某小考的紀錄
(甚至可以將考試成績填上)
也可以記錄待辦事項
例如前一天沒有讀完的書
就可以提醒自己要利用
一開始效率係數以外的時間完成
例如效率係數80%、可利用40小時
就有32小時尚未安排入讀書時間
此時則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完成
當然
如果所有事情都順利完成
那這8小時就是給自己的犒賞
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
【了解課程】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
甘特圖、月計劃如何製作
或是想知道更多不同筆記的製作方法
或準備學測數學方法
甚至學測數學考試技巧的同學
都可以進一步參考老師在線上課程開的
「學測準備攻略課程」
但購課之前請先私訊老師詢問一下呦
============================
【參加抽獎】
為了鼓勵大家善用時間做讀書計畫
只要分享及標註@Mathtutorkao的同學
(系統會自動傳訊息)
或截圖分享圖片私訊老師
老師會在1-2日內
私訊週計劃表的word檔及PDF連結給同學
(word檔需下載後格式才是正常的)
同學們也可以改成適合自己的內容
例如把歷史地理公民 改成 物理化學生物
另外
有興趣獲得無印良品的原子筆的同學
可以留言新學期新期許
例如:「我要考60級分!」、「我要進步5名」、「數學一定要天天讀!」…
老師會在中秋節前後抽出2位幸運同學
獲得一套4支顏色的原子筆(藍、紅、黑、綠)
============================
相信善用時間
好好規劃完成當前的每一件小事
未來回頭看
就會發現自己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大事
#高均數學
#如何做讀書計畫
#學測準備攻略計畫方法與技巧
#讀書計畫
#時間管理 #善用時間
#111學測
111簡明表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高產出的本事》x2本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形?當你面對主管或客戶做簡報的時候,他開始眉頭深鎖,語重心長地說道:「講重點…」。當下你亂了分寸,心想我已經準備了這麼多資料卻仍被嫌棄,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職人簡報培訓專家劉奕酉的《#高產出的本事》就是你的特效藥
✍️圖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output-to-win/
.
【當人們過度關注輸入,卻忽略了輸出】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取得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容易。許多人追逐著吸收更多的資訊,卻很少回頭思考,自己處理這些資訊的方式跟技巧。在職場上也常見到,投影片充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表,卻讓人抓不到其中的重點。
然而,光是擁有一堆資訊還不夠,你還得學會如何消化吸收,轉化成別人看的懂的東西。因此,懂得把資訊的「輸入」轉化成有價值的「輸出」,讓每次的「產出」都能講到對方心中的「重點」,就成了每個職場人必備的關鍵技能。
究竟,我們該如何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講重點」技巧呢?
.
【《高產出的本事》是一本必讀之作】
.
最近上市的《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就是談論「化輸入為輸出的產出技巧」的翹楚。這本書的作者是職人簡報培訓專家劉奕酉,我長期追蹤他的Medium專欄,他是我目前看過能將簡報做得既精簡又精美,而且總是直指核心重點的人。
他曾經說過:「在大數據時代,能夠自主思考、表達觀點並採取行動,也就是能運用自身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產出的人,將會是未來能存活得更好的人。」人們欣賞能夠化繁為簡、講話總是提綱契領的人。這種人讓人感到「有料」。
在這本書裡,作者毫不藏私地提供高效產出的祕訣:八個表達框架、四個圖解模板、產出內容的鑽石架構、五種產出之後的應用方法。這本書的內容豐富、論述精準、舉例貼切,是一本非常適合擺在辦公室的案頭書。
以下,我除了簡述書中部分的精華,還會結合我自己在職場帶領團隊的經驗,另外挑出「八個表達框架」特別著墨,用一張圖整理成「八個講重點的訣竅」。希望能讓你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講話「有條有理」、總是「講重點」的人。
.
【為什麼要學「優勢輸出」模型?】
.
懂得把雜亂無章的資訊,整理成結構化、條列式精闢見解的人,在職場上的優勢會越來越大。我很推薦作者提倡的「優勢輸出」模型,他強調掌握這套優勢輸出模型的人,在未來會無往不利。
在〈專業有價、產出有值;有本事產出,就能讓價值兌現〉這篇文章裡,作者將這個模型分為四個步驟:定位、重組、產出、場景。
.定位方向:釐清產出的目的、對象,並選擇合適的框架。
.重組架構:根據框架來組織合乎邏輯、簡明扼要的表達內容。
.產出內容:將表達內容轉化為完整結構的產出內容。
.場景應用:把產出內容應用到各種不同的場景之中。
那麼,學會優勢輸出模型的人有什麼好處?作者說:「首先,省下了構思架構的時間;其次,有了框架做為架構,也可以除去不必要的素材蒐集,又進一步提升了效率。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自然更有餘裕去產出內容、優化內容,也更可能發揮巧思與創意。」
.
【如何「講重點」的8個訣竅】
.
讓我們思考一個情境:當你在執行專案或任務時,無論你要跟主管匯報進度、尋求協助、展示成果,要注意的是,主管當下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快速、清楚地表達出事情的全貌,再直接切入其中的重點,這時候你就需要一些框架的輔助。
書中談到的「八個表達框架」,很適合用來把事情的全貌說清楚。以下,我用一張圖把這八個框架整理在一起,在每個框架裡,我用藍底色標出來的項目,就是主管心中「最重要的事情」(範例),讓我們分別來看這些範例。
1.重點框架
最泛用的框架之一,把你想表達的重點濃縮成三個(盡量不要超過),掌握「三的原則」,當事情不超過三個的時候,對方會比較有耐心聽完你講的重點。當然,最後別忘了重申,你講完這三個重點的結論是什麼?這個框架可以靈活運用到以下每一種框架裡。
2.清單框架
當你想要表達的事項,非得超過三個的時候,請開始「分類」。你如果想講10件事情,就試著把項目拆成三個大類別,每個分類再配置小項目(例如3:3:4)。同樣地,跟主管強調的重點,就以三個「大類別」為主,其他的小項目已經不是他最關注的重點。
3.時間框架
用時間來表達一件事情,可以分為:期間、階段、步驟。以「期間」為例,區分為過去、現在、未來。通常而言,如果事情的進度沒有落後,老闆只會關心你「未來」要做什麼。如果事情真的落後了,你就多講一點「現在」做了什麼安排,「未來」能不能追趕回來。
4.空間框架
用空間來表達一件事情,可以分為:距離、性質、規模。以「距離」為例,區分為遠、中、近。把事情用距離的方式表達(國外、國內、同縣市),有助於看出全貌,再從「近」的事情出發,說你的行動和計劃,同樣可以用「三個原則」講出三個行動。
5.主題框架
許多人熟知的黃金圈法則,從為什麼、如何做、做什麼,由內而外說明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做法、和結果。對我們自己而言,「為什麼」的內在動力固然很重要,但主管時常關注的重點反而是你「做什麼」和有什麼「結果」(除非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指派你做這件事情…)。
6.議題框架
這是一種很嚴謹的表達方式,總共有四個步驟:論點、理由、實例、重申。我認為最重要的在於「論點」本身,後面的眾多理由、實例、重申,都是為了支撐論點而存在。記得讓自己的表達圍繞著論點走,不要離題了而不自覺。
7.問題框架
闡述一個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這四個步驟來表達:情境、衝擊、課題、對策。這四個順序並沒有一定,你必須評估當下的狀況,最希望讓主管知道的重點是什麼?然後把希望強調給主管知道的項目「移到最前面講」。
8.課題框架
描述一個課題的時候,通常會用背景、任務、行動、成果,來依序交代。背景、任務、「實際完成」的行動和成果,通常是簡單帶過就好。如果事情進展順利,主管最關心的重點就是「計劃預期」的行動和成果,記得強調這個部分。
為什麼作者要提供這麼多「框架」讓我們參考使用?他說:「框架,可說是將『解決問題的過程』抽象化後的輪廓,能幫你跳脫這種漫無目的的摸索,替你創造邁出第一步的機會。」框架讓你有跡可循、讓你有勇氣踏出第一步。
此外,學習這些框架,就像是練武功的人學習蹲馬步一樣,屬於基本功的鍛鍊,唯有當你真的去使用、去練習,才能將這些框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如果心中沒有這些基本泛用的框架,就很難將繁雜的資訊整理成有條理的重點。
.
【什麼樣的「圖解框架」容易讓人秒懂?】
.
當你開始運用許多種不同的表達框架時,記得搭配一些「圖解」來輔助說明。作者用這篇文章〈一流商務人士的思考術:懂得用框架解決問題,加速思考到產出的品質與效率〉的「圖解框架」為例,說明在不同的情境下,你都可以運用這些圖解框架來講重點,讓人一眼就看懂(樹狀圖、流程圖、矩陣圖、文氏圖、散佈圖)。
例如,當你使用這些圖解框架來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還可以針對裡面想要「強調的重點」(圖中橘色)的部分,進一步深入說明。作者也提醒:「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你可以先把馬步打穩,然後再發展出自己的招式。
.
【後記】
.
雖然,這種整理重點的產出能力並非一蹴可幾,但有了《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的幫助,會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如今,我持續向作者的文章學習,如何思考讀者的需求與文章定位、如何設計出思緒縝密的行文架構、如何用簡單的圖表呈現複雜的概念。
對於受雇者而言,這本書可以幫你增進簡報技巧、改善你的企劃提案、精煉你的說話內容。對於自雇者而言,無論是作家、講師、部落客等內容創作者,也絕對能從這本書中受益許多。
懂得將雜亂的資訊精煉之後輸出,才能將資訊化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再用各種框架把知識傳遞給別人瞭解,成為善於講重點的人。這不只是一種職場技能,也是一種必備的生活習慣,除了會改變你職場的軌跡,也會提高你視野的高度。
.
講重點的關鍵就在於:在對方分心之前,就切入重點。
.
【抽獎辦法】感謝 樂金文化.富者樂金
1、抽出「2本」《高產出的本事》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如何產出命中重點的簡報」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9/22(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9/24(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111簡明表 在 台灣魚乾女x日本豆芽男的懶人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數饅頭
前幾天跟媽媽視訊時,媽媽一開口就說:ㄟ!還有八天你就回來了噎。昨天我算還有九天!
今年剛規劃回台時,更改了一次時間,那時她還說:你爸問你為什麼要晚一個禮拜回來?
永遠都酷酷冷冷的不正面表達自己情感的媽媽,竟然能夠用簡明的語言表示她在等我,可見她真的很想我。
所以今年暑假也撥了三週決定回台當女兒賊。(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