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11會考錄取分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11會考錄取分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11會考錄取分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11會考錄取分數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高嘉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考生注意⚠️ 【嘉瑜再次要求檢討400分門檻 許部長承諾律師考試111年會有變革!】 🔥400分門檻的前世今生 考選部自107年律師考試起,「無預警」新增四大核心領域科目的「400分門檻」,欠缺完整評估的門檻產生許多不合理之處,抹煞考生努力,甚而扼殺了選試專業科目表現優異的人才!嘉瑜從去年開始...

111會考錄取分數 在 ????????|讀書計劃本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2:00:36

⚠️ ⚠️面試必帶: 1.證件 2.面試通知單 3.備審(自己練習用) . 我覺得我還滿擅長在人群面前發言或講話的,所以面試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優勢✨✨ 但是如果你是容易緊張或害羞的人,其實也不用太害怕~~~ 畢竟不管你練習多少次,進入到面試階段面對坐一排的教授跟一大群競爭者,誰能夠保持完全冷靜呢? ...

111會考錄取分數 在 @AirFrankie 航空面試專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02:33:52

✈️航空補習迷思?同學們!😡😡妳們被唬了! ✈️AirFrankie 從事航空補教20多年時間,非常👨‍✈️熟悉航空補習的花招及名目!就讓我點出一些吧? ❓只要準備彩妝和美姿儀態? ❓多益越高越好? ❓英文會話要上課有利英文面試? ❓要先有航空證照較易錄取? ❓光上航空就要上ㄧ年? ❓航空招募看「面...

  • 111會考錄取分數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6 09:44:20
    有 1,693 人按讚

    ⚠️考生注意⚠️
    【嘉瑜再次要求檢討400分門檻
    許部長承諾律師考試111年會有變革!】

    🔥400分門檻的前世今生
    考選部自107年律師考試起,「無預警」新增四大核心領域科目的「400分門檻」,欠缺完整評估的門檻產生許多不合理之處,抹煞考生努力,甚而扼殺了選試專業科目表現優異的人才!嘉瑜從去年開始,便不斷呼籲考選部應全面檢視現行制度,廢除400分門檻,讓律師考試更公平。

    過去兩年,考選部皆有提出400分門檻實施檢討報告,內容也都誠實地指出:「以400分為決斷分數的制度宜再檢討改進」等語,而去年年底的考試院內部會議出席並表態的7位考試委員中,更是有多達5位委員指出門檻的不合理,並坦言:「應盡快微調改進!」

    惟針對上述建議考選部不僅視而不見,更以近期正在研擬司法考試新制改革為由,「從今年起拒絕提供400分門檻檢討報告」,但經詢問考選部,得知改革具體實施時程仍須2~3年,如此放棄檢討,豈不等同將這些過渡期間的考生當成犧牲品?前考選部長蔡宗珍曾表示「加了400分門檻,不希望錄取率低於8%」,然而,連兩年下探至6%左右的錄取率,卻一再地打臉考選部的說法。

    ✅嘉瑜終於得到許部長承諾:律師考試111年會有變革!
    嘉瑜在4/22質詢時再次要求考試院及考選部檢討400分門檻,並同時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考選部不得以考試改制為由,即拒絕逐年檢討400分門檻」。不僅如此!經嘉瑜的不懈努力,許部長終於在今日質詢時點頭承諾:「律師考試111年會有變革!」

    而許部長的承諾究竟是徹底檢討並確實廢除400分門檻,抑或僅是緩兵之計實則以拖待變,嘉瑜定會負起責任,為大家持續監督!

    🔗相關連結:
    110.4.22 司法委員會
    https://reurl.cc/a5mzD9
    109.7.30記者會【考選部自打嘴巴 廢除400分門檻 律師考試更公平】
    https://reurl.cc/R6GDvG
    109.8.12嘉瑜與北大陳慈陽教授針對司法考試改革意見交流
    https://reurl.cc/7yQlMk
    109.8.3 FB律師考試400分門檻無鑑別度 讓考試變成靠運氣而非專業
    https://reurl.cc/mq5X67
    109.3.26質詢考選部
    https://reurl.cc/V3OeN6
    109.3.5質詢考選部
    https://reurl.cc/V3Oez6

    🔗新聞連結:
    律師錄取率倒退至18年前水平! 高嘉瑜要求廢除「400分門檻」
    https://reurl.cc/WdjDGZ
    轟律師考試淪賭運氣 高嘉瑜籲廢除400分門檻
    https://reurl.cc/vDrk0L
    律師考試近兩年多刷掉462人 高嘉瑜批400分門檻不合理
    https://reurl.cc/oLl085
    差1分差很大! 去年律師考錄取率6.12%
    https://is.gd/nmLVud

  • 111會考錄取分數 在 北歐四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06 07:18:00
    有 124 人按讚


    【芬蘭教育新聞: 高中生的壓力?】
    很巧,昨天才在看日報的高中老師投書,今天芬蘭國家廣播電台YLE就出了一篇探討高中生壓力的文章。

    文章開頭講的是一個高一女生,壓力大到常常哭泣,覺得高中對自主學習有很多要求,但是她的時間永遠不夠用,根據過去幾年來的研究調查,芬蘭高中生的壓力的確是逐年增加中。

    根據2017年的芬蘭高中學生身心健康調查,有13%的高中學生覺得壓力過大。

    要先說在前面的是,調查本身的樣本數,回答調查的學校有363間,共約35000人回答,當時電子問卷系統正好出了點問題,回答的人數也被之前幾年的調查少,雖然大約有超過50%,但不能代表全貌,只能做為參考。僅管如此,我覺得有些現象很有趣,還是先寫下來做個記錄,方便之後追蹤。

    當時的調查結果,發現高中與高中之間的結果差異很大。有些高中,甚至40%的學生都覺得壓力過大,有些高中,則只有個位數的百分比。

    調查列出了全芬蘭高中生身心疲乏比例最高的高中,大約30個,

    有趣的是,並不是如一般人所想的,只有明星學校或大城市競爭激烈的高中學生會壓力過大,雖然首都區的明星高中是上榜了、有特殊重點(如體育)的高中上榜了、但是也有芬蘭偏鄉小村小鎮的高中上榜,結論是: 目前還找不出原因,為何哪些高中的學生壓力特別大,至少跟城市大小、學校大小、基礎教育的成績單平均分數並沒有直接相關。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女生很明顯的比男生更容易感受到壓力過大,有些高中裡,覺得壓力過大的女生比例可能高達30%,男生可能只有個位數。可能因為如此,有些女學生明明有能力走向數學或自然科學的道路,卻刻意決定不選,因為數學和物理是高中生們最常感受到壓力的科目。

    文中一位教育學者則指出,其實男生也會感覺壓力,只是男生的感受和處理方式不同。女生比較容易在競爭大的環境下低估自己的能力,而且將表現不夠好的原因歸究在自己身上,男生如果遇到同樣的狀況,可能反而是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覺得是環境或學校的問題,因此輟學的可能性也更高。

    有受訪老師強調,壓力其實也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有壓力本身不見得是壞事,但是壓力不等於身心俱疲,後者是學習上的壓力已經明顯影響日常生活事物,且需要尋找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協助。

    既然從名單中的學校地點、大小、和入學時的成績高低,都無法找出為何這些學校學生壓力大的原因,記者就去問這些學校的校長了,大約一半的校長有回覆問題,總結的校長觀察,高中生會壓力過大的原因,很可能是:

    -高中課程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跟基礎教育(一到九年級)的落差又太大,於是有些學生一開始無法適應這樣的落差。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2015年高中才剛換了新課綱,學生還在適應期,才剛差不多適應好,這會高中法又改了,今年秋天會實行新的高中法,而且以後大學入學會更看重學生的高中會考成績,有些學生兩年前在決定自己高中學習科目時,還不知道會有這樣的新變動(高中選的科目和會考成績會更直接的決定大學的錄取率),這樣的變動也會帶來新的壓力。

    -有些校長則表示,已經在加強學校心理輔導的工作。今年秋天將會再有一次全國性的「高中生身心健康調查」,如果結果顯示高中生的壓力持續提高中,那真的就是警鐘了。

    說了半天,這則新聞本身其實沒有結論,只是陳述之前調查的狀況,和推測可能的原因,但還是因此讓我忍不住思考一些事情。

    -無論是什麼改革,立意即使是好的,也需要資源的配合支持,據說芬蘭前任政府不斷砍教育經費,沒有資源的配套補充,再好的立意可能都會變成老師和學生的壓力。

    -今秋新的高中法,讓高中生更可有彈性的修大學學分,目的是讓高中和大學有更直接的銜接,也減少高中生自己決定「休息一年尋找未來方向」的比率,換句話說,就是要大家「早早確定志向、早早畢業、早早入社會工作」,其實有些聲音對這一點是反對的,覺得讓年輕人少了探索未來的時間。

    -反對的聲音也包括: 擔心這會讓芬蘭學習有壓力的年齡層下降。以前學生們是高中快畢業前,忙著準備不同科系的大學入學考,熱門的科系如醫學系或法律系也是有「補習班」的,據說還很貴。但是,將來既然會更加看重高中生畢業會考的成績,那學生們可能一進高中就要先多少確定自己的科目選擇,因為這些都會影響畢業時會考哪些科目,會不會還沒進高中就先開始為未來而焦慮了呢?

    坦白說,我目前對芬蘭高中的教育和制度了解不多,畢竟和我自己的孩子還距離很遙遠,我相信在那之前又會再有新的課綱,所以目前也不打算花太多時間研究這一塊,倒是看了這篇報導,嗯,以家長的心態來說,是先看我們城市的高中有沒有在壓力榜單上? 還好目前是沒有,雖然我也不確定他將來會不會選擇讀這所高中。

    無論如何,教育都是環環相扣的,這篇先留著當作參考,再等候後續的相關新聞報導。

    https://yle.fi/uutiset/3-1076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