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vs選系 【💡選校篇】
⭕️選校優點
能夠享有學校的豐富課程/師資資源
又或是潛藏的人脈資源
像是修通識課的時候或是參加社團總會認識到不同科系的同學
而且通常跨領域的課程也會相對比較充足
部分國立大學因為名氣較大、待遇較優
相對能夠招募到較優的師資
❌選校缺點
在大學四年可能必須與自己興趣缺...
選校vs選系 【💡選校篇】
⭕️選校優點
能夠享有學校的豐富課程/師資資源
又或是潛藏的人脈資源
像是修通識課的時候或是參加社團總會認識到不同科系的同學
而且通常跨領域的課程也會相對比較充足
部分國立大學因為名氣較大、待遇較優
相對能夠招募到較優的師資
❌選校缺點
在大學四年可能必須與自己興趣缺缺的科系相伴
若真的非常喜歡某間學校
可能尚未知道自己志向或是分數不足以進入喜歡的科系
而先進入該校分數較低的系所之後再考慮轉系/雙主修/輔系
為了進名校放棄自己的理想科系
在大學四年必須與自己興趣缺缺的科系相伴
若尚未有明確志向 建議做好功課後
選一個自己覺得能接受 想嘗試看看的科系
千萬不要選一個自己完全沒興趣的科系‼️
大學課外活動多 欲準備轉系的人
需有較佳的意志力督促自己念書
轉系通常會要求在校成績到達一定標準才能夠轉系
若選到自己興趣缺缺的科系 讀書沒有動力
該如何達到轉系門檻呢?
➡️若選了校但科系不是好的或是後來發現不喜歡怎麼辦?
可以轉系/雙主修/輔系
或是就讀完大學四年後拼研究所
但就算以上都失敗
至少在完全大學裡也可以學習到非常多的知識
擁有十分多的資源可以去利用
同時拓寬自己的視野
認識到各領域的人才
➡️誰適合選校
對未來尚未確定自己目標
選填志願時可以選擇自己不排斥的科系
在大學多方探索像是多修其他科系的課程/參加社團/實習等
找出自己的興趣及目標
不要等到進入職場後,才開始摸索自己的興趣
在大學裡探索自己的興趣會是更務實且風險相對低的作法
還沒十足確定自己興趣或產業趨勢前
蠻建議大家「選校」優先於「選系」
畢竟現在這個時代真的需要多元學習
單一科系所學往往不足以應付
像現在程式語言就成為蠻多人都會學的選項
刪除掉自己不喜歡的科系
記得先好好上網爬文做功課
了解自己有興趣的科系需要學什麼樣的科目
未來出路是什麼等等
其實大部分的學生可能都還不那麼確定自己興趣
大家可以多參與營隊或是台大杜鵑花節,政大包種茶節
或請教師長親友或是學長姐了解想選的校系所學內容
畢竟可能是影響一輩子的事再者他們也會用自己的學習經驗給予你一些建議
✅無論選校還是選系,都有其優缺點
我們能做的,就是釐清自己的想法
好好上網找資料、聽聽相關科系的學長姐分享
認真分析比較各校各系所的優缺 課程內容
即使是相似的科系課能會因為學校不同有些許的差異
可去看看該學系的課程規劃或是課程地圖
可大致對於該科系有更深的認識
再選填自己的志願、替自己安排最恰當的選擇
作一個你不會後悔的選擇吧!
-
若喜歡此篇文章內容可以按讚留言‼️
新朋友也可以追蹤👉 @_yolo_jin_
#科系 #大學 #高中 #110學測 #繁星 #學測 #指考 #個人申請 #選校選系 #選擇 #學測英文 #學測數學 #學測國文 #學測社會 #學測自然 #考試 #學習 #學測就上 #學測戰士 #考試準備 #學測準備 #筆記 #學測倒數 #指考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