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4/1 新聞概要
18/1
-8.31銅鑼灣衝突25歲運輸工暴動罪成,判囚4年;官不接納辯方指是救護員
-猥褻6女童最細僅11歲,男警月底判刑
-被控阻差辦公,人民力量錢寶芬獲判無罪
-「有線中國組」大部分前成員加盟《眾新聞》,新中國組料3月啟播
-海洋公園轉型開放下園區,政府擬再泵水...
18/1-24/1 新聞概要
18/1
-8.31銅鑼灣衝突25歲運輸工暴動罪成,判囚4年;官不接納辯方指是救護員
-猥褻6女童最細僅11歲,男警月底判刑
-被控阻差辦公,人民力量錢寶芬獲判無罪
-「有線中國組」大部分前成員加盟《眾新聞》,新中國組料3月啟播
-海洋公園轉型開放下園區,政府擬再泵水近28億
-「鴨兔」被指抄襲Miffy,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否認
-威爾斯親王醫院隔離病房負壓系統一連兩日故障,疫情記者會隻字未提
-新增過百宗確診創一個月新高,大部分源自油麻地
-本港新增107宗確診,包括102宗本地個案,累計9661宗
19/1
-8.31太子站一文員藏彈弓螺絲帽判囚1年
-被控藏武拒捕等三罪,方仲賢擬不認罪
-高級督察區院作供,疑似便衣警停車場護送,阻記者拍照「邊個影相拉邊個」
-建制派追擊中大,斥灑粉末為「黑暴」延續
-利君雅被延長試用期月底屆滿
-梁美芬要求「再培訓」通識教師;楊潤雄指會對教師、學校及出版社「多做工夫」
-本港失業率升至6.6%,創16年來高位
-林鄭指公務員簽署效忠政府理所當然,不少大學生及專業人士仍望加入政府
-港鐵發盈警,料去年蝕48億,乘客量挫逾 3 成
-東瀛遊遣散120名導遊
-海關檢33萬個冒牌3M醫療口罩,未流入本港市面
-世衛委託獨立調查,批評中國疫情初期無積極應對
-佐敦再劃出核心區須強檢,深水埗部分劃入檢測區
-本港新增56宗確診,包括55宗本地個案,累計9717宗
20/1
-青年藏士巴拿獲准簽保 ,官質疑患癌母:有無母子證明?
-被指藏扳手鎅刀,燈光技術員獲判無罪
-認藏5枚催淚彈彈殼,聽障青年判感化12個月
-區諾軒襲警罪成上訴遭駁回
-6.9立會外衝突囚16周,中大哲學碩士生失赴耶魯機會
-「612基金」呼籲捐款,上月底結餘剩181萬,本月預計開支1,500萬
-警方以串謀洗黑錢拘7銀行職員,案件涉款達63億
-香港抗爭者「磚陣」獲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年度設計獎最高人氣獎
-特朗普卸任在即,告別演說再提「中國病毒」,稱將以某種形式回歸
-中國官方確診數字連續8天破百,習近平戴口罩視察河北
-美候任國務卿:中共想做霸主是最大威脅,香港問題美早應出手
-中國宣布制裁蓬佩奧等28人
-北區醫院隔離病房一護士初步確診
-確診個案逾半居油尖旺,增8大廈須強檢
-本港新增77宗確診,全部均為本地個案,累計9794宗
21/1
-5.24反國安法遊行一16歲學生被指天后襲擊清路障女子,擬認暴動罪
-26歲男子被指為「SUCK Channel」管理員,將被加控18罪
-譚耀宗指已接種國藥疫苗,去信中央促國產疫苗盡快供港
-施政報告致謝辯論,郭偉强:香港充斥假資訊,《衞報》是世衞報章
-TVB發內部通告,曾志偉任副總經理,王祖藍任首席創意官,拓大灣區業務
-拜登宣誓就職美國總統
-拜登上任即簽署17項命令,重返世衛、巴黎氣侯協議
-本港新增70宗確診,包括63宗本地個案,累計9864宗
22/1
-涉訛稱搜查藏毒疑犯,三警妨礙司法公正罪成判囚十周
-家庭主婦被指腳踢警員,警聲稱自己身高1.5米
-認路軌擲竹枝判囚8月,中大女生上訴遭駁回
-傳油尖旺「封區」,區議員斥政府遲遲未公布詳情「居民成代罪羔羊」
-港台中止利君雅原合約,另開120天臨時約;記協:未審先判,形同解僱
-立法會迅速通過施政報告致謝動議,建制派趁機狙擊教育界,再促課室裝CCTV
-油尖旺食環職員、小販接通知提早撤離,料政府凌晨起「封區」
-本港新增61宗確診,包括55宗本地個案,累計9925宗
23/1
-政府首次封區,油麻地四條街成受限區域,全體居民強制檢測未有結果不准離開
-區議員轟「封區」安排混亂,居民遲遲無物資
-林鄭否認封區擾民,稱居民支持,公布時間會檢討
-陳彥霖逝世16個月,王婆婆尚十被指阻差辦公被捕,今晨獲釋
-港台員工與馮建業會面,多次追問有關利君雅新合約,馮以「個別事件」一概避答
-陳肇始進「封區」遭警截停,徐英偉示證件解圍「政府官員,唔該曬」
-賢學思政王逸戰指10內地親友遭公安問話,FB宣布斷絕關係
-美國名嘴Larry King離世,終年87歲,早前確診武漢肺炎
-40歲男警初步確診,駐守黃竹坑警察學院
-爆疫一年累計個案破萬,增6廈強檢、3於深水埗
-本港新增81宗確診,包括78宗本地個案,累計10006宗
24/1
-被警反鎖雙手拉扯辱罵「死肥婆」,孕婦早產,男嬰留醫ICU
-城大網上畢業禮將經bilibili等直播,學生會質疑不合適
-被指辦周梓樂悼念會、重髹抗爭語句、貼文宣等,科大學生會長、副會長遭停學一學期
-封區第二日,多名居民被帶上救護車、旅遊巴,物資站撤走
-持陰性結果及手帶居民即時起可進出「受限區域」
-物資補給混亂,居民僅餘兩杯麵「接近斷糧」
-檢測近七千人,張建宗指有信心周一解封,不排除圍封其他區
-消防派員650人為紀律部隊之冠,警動員人手僅編制1.67%
-佐敦受限區檢測暫錄13宗陽性,陽性率僅0.17%
-本港新增76宗確診,包括72宗本地個案,累計10082宗
108司律一試詳解保成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晚上6:30直播的重點資料先提供給大家,各位可以先預習準備
行政法國家考試重要命題一大法官解釋與司法實務
一、大法官解釋
1、釋字第784號:有關學生之行政爭訟(1-52頁)
2、釋字第802號:跨國婚姻媒合不得要求或期約報酬並未違反比例原則(1-84頁)
3、釋字第807號:勞基法規定女性不得於夜間工作規定,違反憲法第7條保障性別平等之意旨。(上課第一本講義)
4、釋字第794號:菸害防制法第2條第4款菸品廣告、第5款菸品贊助,第9條第8款促銷、廣告丶宣傳等規定,並未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
(1-120頁)
5、釋字第788號:廢棄物清理法所課之回收處理費(課徵之構成要件、效果、業者範圍丶費率)以授權之法規命令定之,符合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1-133頁)
6、釋字第793號:黨產委員會之設置是否違反憲法増修條文第3條規定?(2-15頁)
7、釋字第787號:退伍軍人與台灣銀行優存利息給付事件(2-29頁)
8、釋字第785號:有關公務人員之行政爭訟救濟(2-55頁)
9、釋字第806號:台北市政府訂定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許可辦法(自治規則),未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以自治條例規定,亦未獲得自治條例具體明確之授權,與法律保留原則有違。(上課第1本講義)
10、釋字第797號:行政程序法第74條寄存送達生效日之規定,是否有違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要求?(3-44頁)
11、釋字第778號:藥事法規定醫療急迫情形,限於「立即」、「當埸」施與針劑或口服藥品為限,有違法律保留原則。(4-18頁)
12、釋字第808號:社會秩序維護法第38條規定,刑事法律追訴並判決有罪確定,仍處以罰鍰,構成重複處罰,違反法治國家一罪不二罰原則。(4-224頁)
二、最高行政法院聯席會議決議
1、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大法庭第5號裁定:性別平等委員會之組織,後來修法後如何適用?是否有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2-77頁)
2、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大法庭第4號裁定:稅捐稽徵法第28條於民國98年修法之溢繳稅款,其退稅請求權關於行政程序法第131條10年之規定,如何適用?(4-135頁)
3、最高行政法院108年聯席會議決議:公立高中職以下敎師之年終考核、平時獎懲之法律性質、救濟?(2-77頁)
4、最高行政法院106年聯席會議決議:敎師法規定,大學不服教育部再申訴決定,不得提起行政訴訟(2-81頁)
5、最高行政法院104年聯席會議決議:戶籍法第48條之「催告」法律性質、不服救濟?(4-47頁)
6、最高行政法院107年聯席會議決議:違章建築處理辦法所規定之「補辦通知單」、「拆除通知單」之法律性質與救濟(4-52頁)
7、最高行政法院107年聯席會議決議:公務員考績丙等之行政處分機關究為服務機構或銓敘部?(4-68頁)
8、最高行政法院102年聯席會議決議:有關違法授益處分撤銷除斥期間的起算點(4-98頁)
9、最高行政法院102年聯席會議決議: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的起算點?(4-133頁)
10、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108年):行政機關對違法行政處分之撤銷,是否有「權利失效」法理之適用?(4-100頁)
11、高等行政法院法律座談會(109年):鐡路法於103年修法將違反加價販售車票之行為,由刑罰改為行政罰,究如何處罰?(4-240頁)
12、最高行政法院105年聯席會議決議:藥事法第65條規定,非藥商不得為藥物廣告,其實連續宣播廣告,究為一行為或多數行為?(4-240頁)
13、最高行政法院107年聯席會議決議:行政執行法第9條聲明異議後不服,究應如何救濟?(4-250頁)
14、最高行政法院101年聯席會議決議:遲到的行政處分與續行訴願(5-25頁)
15、最高行政法院105年聯席會議決議:原處分機關是否適用「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5-40頁)
16、最高行政法院106年聯席會議決議:有關公益訴訟之行政訴訟類型?(5-82頁)
三、重要修法
1、行政程序法第128條:行政程序重開(4-124頁)
2、行政訴訟法第237-18條都市計畫審查程序(5-131頁)
3、國家賠償法第3條:有關公共設施國賠之規定(5-168頁)
四、重要時事
1、疾病指揮中心所為疫情資訊公布等措施之法律性質、救濟?(4-189頁)
2、花蓮縣礦區,附近居民提起行政訴訟並經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經濟部展延20年之開礦權(4-55頁)
3、地方法規可否較中央法令作更高或更嚴格之規定,有關萊豬自治條例之爭議?(2-134頁)
以上為司法實務之考試重點,至於詳細命題方式、內容,上課時再作說明。
108司律一試詳解保成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裁判時報第108期 📌法人侵權責任之趨勢/侯英泠(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藉由最高法院之一則判決,分析其歷審之見解,聚焦在法人侵權責任之建構與分析,首先說明傳統之法人侵權責任,而我國學者在探究法人侵權責任時,時常比較德國法上往來義務之立法例,侯英泠老師亦對此有所論述,比較德國民法上之規定。詳細論述說理之後,回歸判決案例事實說明,評析判決見解,完整敘述了法人侵權責任之各個面向與學說、實務以及比較法上之見解,值得讀者仔細閱讀,必有豐富收穫。
✏關鍵詞:法人侵權責任、往來義務、往來交易安全義務、組織義務、契約保護義務
✏摘要:
被告乙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下同)99年3月24日聲請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院」)核發對原告甲之支付命令,經桃院以99年度司促字第7997號支付命令向原告戶籍地為寄送,並以寄存送達方式完成送達,惟原告甲自99年4月起已無居住於其戶籍地址之事實,桃院並於99年5月3日核發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被告乙並於100年11月17日、101年7月9日寄送繳款通知單於原告甲三重之實際住所地,原告甲重申並未申請過信用卡,並要求乙銀行提出事相關申請及刷卡紀錄。
✏試讀
🟧傳統法人侵權責任
法人是否有侵權行為能力,則因法人行為能力之擬制說與實在說而有不同之見解。依擬制說,因法人本身無行為能力,自無侵權行為能力;反之法人實在說,認法人有行為能力,亦有侵權行為能力。依目前學說通說與法院實務,皆採法人實在說,認為法人之代表人執行職務之行為,即為法人之行為,其代表人以代表法人地位為侵權行為,即為法人之侵權行為。而且法人有侵權行為能力之法人實在說,亦適用於不具法人格之團體。
🟧德國往來義務立法例之參考
國內學者建構往來義務,主要參考德國侵權責任之發展,因此本文在此大略介紹之,讓德國往來義務之輪廓更加清晰化,供臺灣未來往來義務建構之參考。首先觀察德國侵權責任之往來義務發展,應同時對照契約法上保護義務責任類型之發展,兩者所欲建構之責任與保護客體大致是一致的,契約法的保護義務(Schutzpflichten)的注意義務內容,大致自侵權責任法的往來義務導出,因此在實務上,如果違反侵權責任法的往來義務,同時也會成立契約法的保護義務之違反,兩者屬請求權基礎競合關係。由於兩者所欲建構之責任與保護客體大致一致,因此,對於固有利益之保護義務應建構在契約法還是侵權責任法,屬德國過去立法技術與學說爭議之點,隨著2002年德國新債法新修正德國民法第241條第2項後,此爭議也塵埃落定,但兩個責任類型之發展也各自完善,而有請求權競合之關係。
🗒全文請見:法人侵權責任之趨勢/侯英泠(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裁判時報第108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74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8/31前,教科書滿2,000元贈好書一本:http://qr.angle.tw/svu
108司律一試詳解保成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刑法司律一試考題分析:EP6
#讀享周易刑事法
【103司法官一試刑法第62題(複選)】
甲殺死A。案經檢察官偵訊時,甲謊稱兇案當天與乙至海邊夜釣,與該案無涉,並事先要求乙為有利於己之陳述。經乙為有利於甲之證言,並為具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乙成立偽證罪
(B)乙成立偽證罪之幫助犯
(C)甲、乙均不成立偽證罪
(D)甲成立偽證罪之教唆犯
(E)甲、乙成立偽證罪之共同正犯
【108司律一試刑法第17題】
為求脫免A的罪,律師甲與被告A共同唆使證人B在審判中,就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為虛偽陳述,以便配合A的虛偽供述。下列的論罪,何者錯誤?
(A)A受訊問時所為的虛偽陳述,不會構成刑法第168條偽證罪
(B)B具結後的虛偽陳述證言,構成刑法第168條偽證罪
(C)被告A教唆證人B所為虛偽陳述,構成刑法第168條偽證罪之教唆犯
(D)甲律師教唆B係正當業務行使,不構成刑法第168條偽證罪之教唆犯
【109司律一試刑法第19題】
關於刑法第168條偽證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確有犯案之被告甲在偵查時虛偽陳述自己並未犯罪,甲成立刑法第168條偽證罪
(B)證人甲在法院作證時為虛偽證言,但未經法官告知其有拒絕證言權即為具結,依實務見解,甲不成立刑法第168條之罪
(C)刑法第168條之罪為結果犯,以判決結果確因偽證而受影響為必要
(D)證人甲偽證時並未具結,如涉及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之事項,甲仍構成刑法第168條之罪
-----------------------------------------------
【103司法官一試刑法第62題(複選)答案】(B)、(C)、(E)
【108司律一試刑法第17題答案】(D)
【109司律一試刑法第19題答案】(B)
-----------------------------------------------
【綜合分析】
今天我們來看一試命題度很高的偽證罪吧!
首先,就偽證罪行為主體的認定上,由於本罪為身分犯,只有證人、鑑定人、通譯能具備主體資格,能成立偽證罪的正犯,本案的「被告」是無法成立正犯的,最多考慮共犯(詳後述)。
其次,偽證罪亦屬「己手犯」,因此實務認為,就正犯的類型上,只有「直接正犯」這種情形,無法成立間接正犯或共同正犯。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4227號刑事判決即指出:偽證罪係屬學說上所謂之「#己手犯」,「己手犯」之特徵在於正犯以外之人,雖可對之加功而成立該罪之幫助犯或教唆犯,但不得為該罪之間接正犯或共同正犯,亦即 #該罪之正犯行為,#唯有藉由正犯一己親手實行之,#他人不可能參與其間,#縱有犯意聯絡,#仍非可論以共同正犯。此因證人於法院審判或檢察官偵查時,於案情有重要關係,供前或供後具結,而為虛偽陳述者,構成刑法之偽證罪。數證人於同一案件各別具結而為證述,其具結之效力,僅及於具結之各該證人,所為之證述是否於案情有重要關係,是否虛偽陳述,應依各該證人之陳述事項內容而定,各自負責,不及其他證人,#無由成立共同正犯。
再者,實務認為,偽證罪亦屬「形式犯」、「抽象危險犯」,不以判決結果確實受到偽證影響為必要,可參考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2114號刑事判決:偽證罪為 #形式犯,以 #抽象危險 為已足,不以結果之發生為要件,其已有偽證行為,無論當事人是否因而受有利或不利之判決,均不影響偽證罪之成立。
另外,關於證人未獲告知拒絕證言權,是否會影響偽證罪之成立?實務認為,如果法官或檢察官不當剝奪證人的拒絕證言權,該證人於此情況下所為之具結程序即有瑕疵,此時應認其具結不生合法之效力,縱其陳述不實,亦不能遽依偽證罪責論擬。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7297號刑事判決即有明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與其有前條第一項關係之人受刑事追訴或處罰者,得拒絕證言」。九十二年二月六日修正公布、同年九月一日施行前之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三款規定:「證人有第一百八十一條情形而不拒絕證言者,不得令其具結。」。修正後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二項規定:「證人有第一百八十一條之情形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上開規定旨在免除證人陷於抉擇控訴自己或與其有一定身分關係之人犯罪,或因陳述不實而受偽證之處罰,或不陳述而受罰鍰處罰等困境。證人此項拒絕證言權與被告之緘默權同屬不自證己罪之權,為確保證人此項權利,法官或檢察官有告知證人得拒絕證言之義務;#如法官或檢察官未踐行此項告知義務,#而逕行告以具結之義務及偽證之處罰,#並命朗讀結文後具結,#將使證人陷於上述抉擇困境,#無異侵奪證人此項拒絕證言權,#有違證人不自證己罪之原則。#該證人於此情況下所為之具結程序即有瑕疵,#為貫徹上述保障證人權益規定之旨意,#自應認其具結不生合法之效力,#縱其陳述不實,#亦不能遽依偽證罪責論擬。
最後,關於教唆偽證罪的成立與否,考試很愛命題的是:犯人(被告)教唆他人於自己案件中有重要關係事項具結並虛偽陳述,該犯人是否構成教唆偽證罪?實務採肯定見解,如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865號刑事判決所示:被告在訴訟上固有緘默權,且受無罪推定之保障,不須舉證證明自己無罪,#惟此均屬消極之不作為,#如被告積極教唆他人偽證,#為自己有利之供述,#已逾越法律對被告保障範圍,本院二十四年上字第四九七四號判例謂「犯人自行隱避,在刑法上既非處罰之行為,則教唆他人頂替自己,以便隱避,當然亦在不罰之列」,乃針對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二項頂替罪所作之解釋,尚不得比附援引,藉為教唆偽證罪之免責事由之理由等情。
同學們瞭解以上見解,偽證罪在一試的考點大致就能掌握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