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0206地震報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0206地震報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0206地震報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0206地震報告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52的網紅謝國榮-花蓮縣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方才花蓮發生5.4級地震且搖晃時間頗長,各位鄉親都平安無事嗎? 願一切平安。 ------------------------------- 第 053 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2021/07/07 19:24:58 位置:北緯 23.9度,東經 121.59度 即在花蓮縣政府南偏西方 10...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0206地震報告 在 謝國榮-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7 19:38:00
    有 210 人按讚

    方才花蓮發生5.4級地震且搖晃時間頗長,各位鄉親都平安無事嗎?
    願一切平安。
    -------------------------------
    第 053 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2021/07/07 19:24:58
    位置:北緯 23.9度,東經 121.59度
    即在花蓮縣政府南偏西方 10.8 公里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
    地震深度:7.6公里
    芮氏規模:5.4
    本報告係中央氣象局地震觀測網即時地震資料地震速報之結果。
    各地震度級

    花蓮縣地區最大震度 5弱
    鹽寮 5弱 花蓮市 4級 水璉 4級 銅門 4級 西林 4級 磯崎 4級 西寶 4級 秀林 3級 太魯閣 3級 和平 3級 光復 3級 紅葉 2級

  • 0206地震報告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3 08:03:32
    有 206 人按讚

    連3震!大家有感覺嗎?

  • 0206地震報告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9 15:44:28
    有 108 人按讚

    ★★ 大地震的破壞力眾所皆知,而台灣連16個月地震偏少 壓力沒釋放成警訊,這是非常值得大家警戒的一個現像。★★

    台灣連16個月地震偏少 壓力沒釋放成警訊!!(01/09/2020 蘋果日報)

    “..... 根據氣象局統計資料,從前年9月到去年12月為止,已經連續16個月「顯著+小區域」有感地震總次數低於50起,其中有14個月的顯著有感地震次數低於平均值。更特別的是,去年7月份顯著有感地震次數竟然掛零,創下2000年有統計紀錄以來的首例。

    由於上述情況少見,氣象局在前年12月的地震測報分析報告中提及:「已連續4個月少於歷年平均,須持續提高警覺。」在去年7月的地震測報分析報告中,因為顯著有感地震次數0次,更提及「必須密切觀察其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過去921大地震前,曾有連續2年地震次數低於平均值;2009年12月19日花蓮近海規模6.9地震,地震前曾連續10個月地震次數偏少;2018年0206地震發生前,大約有一年半地震平均次數偏少。上述統計顯示,地震次數連續長時間偏少,「壓力沒有獲得釋放」,後續可能出現大地震的機率大幅增加。

    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前主任郭鎧紋指出,從過去歷史資料推算,因為碰撞擠壓的能量,每年約有11顆原子彈能量;規模6.0地震釋放能量只有半顆原子彈,規模6.9地震釋放約11顆原子彈,所以,就算每年都出現平均2到3起規模6以上地震,但規模6.0與6.9的差異就很大。

    郭鎧紋說,台灣從2017年起開始地震活動的確偏少,現進入平靜期,目前至少累積19顆原子彈能量未釋放,若以上世紀經驗來看,最快9年、最慢64年,類似921等級的大地震可能再度重創台灣。

    郭鎧紋強調,他不是在做大地震預測,因為目前科技無法做地震預測,然而台灣的確處在一個地震比較活躍的地區,且過去3年地震情況的確比較平靜。他也提醒民眾與政府加強地震準備,例如處於活動斷層兩側的老房子應加速都更、民眾則要注意自家住宅的耐震度等等。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坦言,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是地殼最大裂縫處,也是最長斷層,地震活動本來就頻繁,「目前地震次數明顯偏少不是那麼好」,尤其大地震發生前通常先有平靜期,接著中小型地震異常增多,隨後就會有大地震,目前狀況代表台灣將進入另一個活躍期。

    李錫堤指出,台灣與西南日本同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根據日本歷史記載,西南日本每隔90至150年發生一次海溝型大地震,規模都在8以上,而上述海溝型大地震發生前,通常先發生數個陸地上的中大規模地震,之後再發生一系列陸地上的中大規模地震,然後進入平靜期。他說,台灣大地震也有類似週期,例如花蓮外海曾在1920年、也就是100年前,發生過規模8.0的海溝型強震,而這個百年地震周期即將到來,現雖然是平靜期,一旦中小型地震異常變多,可能就是強震的前兆,且海溝型地震將引發海嘯,東半部民眾要特別小心。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坦言,若從前年9月起到去年12月,台灣整體的地震總數的確偏少,但偏少的是規模5以下,反而去年一整年規模5至6的地震總計28起、比歷年平均值24起還高,而且去年也有2起規模6以上的地震,和每年平均值2.3起也是差不多,故若以釋放能量的觀點來看,整體上並沒非常異常的狀況。

    至於去年7月顯著有感地震次數竟掛零,創下氣象局2000年至今來單月未發布顯著有感地震報告的首例,陳國昌說,這種情況的確罕見,去年地震活動狀況的確比較特殊,但不代表是大地震前兆。

    包括921大地震、前年0206花蓮強震之前,都曾出現地震活動異常平靜狀況,陳國昌指出,以往若地震偏少一段時間,的確可能醞釀大一點地震,但這個理論是在921之前,而過去這20年來這種現象並不明顯,而且地震次數偏少並非地震的唯一前兆,也不應該只由單一現象來判斷或臆測,而是應該有更多現象來加強分析,這部分還需要科學界仔細去研究與探討,現在不宜妄下定論,何況全球的科技能力也無法做到地震預測,現在只能持續再觀察 ....."

    (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地震頻繁,平均每個月「顯著有感」及「小區域有感地震」總次數超過50起,但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顯示,從前年9月至去年12月,已連續16個月的地震總次數低於平均值,其中顯著有感地震也幾乎都在平均值之下,去年7月顯著有感地震竟是掛零,創下氣象局2000年至今來單月未發布顯著有感地震報告的首例。

    台灣地震活動相當頻繁,根據氣象局統計,若以30年長期平均值計算,台灣每年平均約3.4萬多次地震;近來因為系統更新、靈敏度增加,近5年平均每年地震超過4萬次。台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致災性大地震,時間稍遠的是20年前的921大地震,近期則有2018年0206花蓮大地震。....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20200119/PCWCZUPRBUEGW7HYOGFR7FPTVQ/

  • 0206地震報告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19:08

  • 0206地震報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10-01 13:10:45

  • 0206地震報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