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龍山寺地下街商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龍山寺地下街商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龍山寺地下街商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龍山寺地下街商家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林昶佐 Freddy Li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們龍山寺地下街、台北地下街與站前地下街,這三個商場原是中華商場和龍山商場的攤商安置戶。因為過去歷史及法規適用問題,目前全台灣只有這三個既非屬市場又非屬商圈的店家們,長年沒有中央主管機關,在申請補助時常產生疑義,過去我們已多次針對個案需求來協助他們的紓困或補助案件。 今天我請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來商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經三任市長 龍山地下街B2一樣沒人 該怎麼解決? 關於艋舺龍山文創B2發展的問題,從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市長,似乎還沒解到解決方案,就算柯市長在上一屆把這區塊的管轄單位從市場處改為文化局,希望做為台北市年輕人的文創基地,但目前看起來並不算成功。 黃珊珊議員表示,其實在去年柯市長與邰智源的...

龍山寺地下街商家 在 郭昭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11:08:05

龍山文創轉設網紅培育基地 台北市議員郭昭巖抨擊,萬華不只需要煙火式宣傳 針對「艋舺龍山文創B2」冷清,台北市文化局打算轉型設置為網紅育成工作室,長期關注萬華在地發展的台北市議員郭昭巖對此抨擊,萬華不只需要煙火式宣傳,更需要扎實長遠、與在地文化連結的計畫。 郭昭巖批評,耗資13億打造的龍山寺地下街...

  • 龍山寺地下街商家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14:42:31
    有 3,674 人按讚

    我們龍山寺地下街、台北地下街與站前地下街,這三個商場原是中華商場和龍山商場的攤商安置戶。因為過去歷史及法規適用問題,目前全台灣只有這三個既非屬市場又非屬商圈的店家們,長年沒有中央主管機關,在申請補助時常產生疑義,過去我們已多次針對個案需求來協助他們的紓困或補助案件。

    今天我請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來商討,釐清相關問題及可能解套的方式,希望能協助商家往後有更明確的制度可以依循,讓中央到地方能一起帶動、拚經濟復甦。

  • 龍山寺地下街商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6 14:57:08
    有 710 人按讚

    2021年9月6日午後2時,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艋舺龍山寺對面艋舺公園的水舞表演中。(張哲生 攝)

    1927年,艋舺龍山寺完成整修,其對面新闢建完成的艋舺龍山公園,隨之啟用,落成典禮是在當年的12月24日舉行。

    艋舺龍山公園今名艋舺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公園北面隔廣州街與艋舺龍山寺相望,西面為西園路,南面隔和平西路三段與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大樓相望;東面隔和平西路三段100巷,與西三水街市場相望,其總面積達13,618平方公尺。

    艋舺龍山寺是泉州安海龍山寺之分靈寺廟,主要奉祀觀世音菩薩。據傳,清代雍正年間有渡臺移民將所佩帶的香火袋掛在樹上,多次於黑夜裏發光顯靈,遂有建寺之倡議。

    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臺灣,在艋舺合資興建龍山寺。

    1740年(乾隆5年)艋舺龍山寺完工,由於地形為風水上的美人穴,遂於寺前開鑿一蓮花池,形成所謂「美人照鏡」。

    清仁宗嘉慶年間,臺北發生大地震,艋舺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清同治6年),艋舺龍山寺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艋舺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部分空間被移用當作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

    1919年(大正8年),艋舺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翌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大木匠師王益順、石匠師辛阿救,打造今日艋舺龍山寺樣貌的基礎。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龍山寺進行整修工程,並於寺前闢建公園,以龍身噴水池作為鏡池。

    1927年(昭和2年)12月24日,艋舺龍山寺整修工程與寺前公園之闢建均完工,並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寺前公園定名為龍山公園,為眾多臺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艋舺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大正34年)的二次大戰空襲中全毀,戰後才進行修復。

    1968年(民國57年)8月,龍山商場設立於龍山公園內,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

    1992年(民國81年),臺北市政府回復該用地為民俗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並於地下興建捷運龍山寺站與龍山寺地下街;於是龍山商場內的大部分商家於1993年(民國82年)12月遷移至萬華車站北側廣場(臺鐵萬華車站前B區)的新建大樓內,此為第二代的龍山商場;等到2004年(民國93年)萬華區行政中心大樓完工後,龍山商場內的攤商於2004年(民國93年)11月遷入該大樓的地下一樓與一至三樓,成為第三代的龍山商場,平均每層樓有30家攤位店舖,地下一樓設有通道與臺北捷運龍山寺站相連。

    1995年(民國84年),市府委託羅墀璜建築師規劃萬華十二號公園。

    1999年(民國88年)2月14日,公園開工動土,由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主持,工程費時6年。

    2005年(民國94年)1月22日,定名為「艋舺公園」的萬華十二號公園正式啟用,目前公園北側(艋舺龍山寺正對面)在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每逢整點會有15分鐘的水舞表演,入夜之後,常可看到為數不少的民眾在園內休憩。

  • 龍山寺地下街商家 在 吳沛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1 15:27:15
    有 486 人按讚

    隱身龍山寺地下街的世外桃源✌️
     
    很多朋友來到萬華,不免俗都會到有名的 #龍山寺 拜拜保平安,在龍山寺地下街也是百百種商店,任君逛逛。而在這條地下街,有個世外桃源可以讓你歇腳、喝杯台灣好茶的好所在,叫做柳隅茶舍 Liu Yu Tea House。
     
    前幾天,我來到柳隅茶舍和年輕老闆 #小橘 和她的媽媽 #柳姨 聊聊復業後龍山寺地下街的情形,以及面對疫情挑戰後如何轉型、調整。
     
    疫情間小橘利用視訊和客戶介紹台灣茶,其中不少還是歐洲客戶。小橘原本在外面上班,花了一年時間說服媽媽地下街店面要轉型,「品質比量重要」。她跑遍山上,親自和茶農溝通研究,堅持從耕種、製程、撿茶枝,每一個環節都要最好的品質。
     
    萬華在地商家在疫情期間首當其衝,每次拜訪我卻總是得到正面樂觀的回應,「遇到了就想辦法面對挑戰。」
     
    在面臨未知挑戰中,有許多的壓力和生技的衝擊,可是,在這一波疫情後的重生,更彰顯店家的生命韌性。
     
    柳隅茶舍賣的不只是茶與小點心,更是豐富的台灣茶文化,和暖暖的萬華人情味。誠摯地推薦大家有空來到萬華,可以也跟我一樣在這邊喝杯茶,放空一下。
     
     
    #吳沛憶我陪你 #萬華美食
    #喝杯台灣茶 #柳隅茶舍
    吳沛憶

  • 龍山寺地下街商家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6-14 14:41:48

    歷經三任市長 龍山地下街B2一樣沒人
    該怎麼解決?

    關於艋舺龍山文創B2發展的問題,從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市長,似乎還沒解到解決方案,就算柯市長在上一屆把這區塊的管轄單位從市場處改為文化局,希望做為台北市年輕人的文創基地,但目前看起來並不算成功。
    黃珊珊議員表示,其實在去年柯市長與邰智源的「一日幕僚」影片中,就來過艋舺龍山文創B2,當時邰智源其實就看出問題,也點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做為文創基地,年輕人負擔得起租金嗎?第二個問題是就算負擔得起租金,沒有人潮終究還是經營不下去的。當時邰智源甚至提議做成小型攝影棚成為網紅拍片基地,或是以電玩為主軸,成為電子競技重心。其實不管哪一種,重點只有一個,要有特色,人潮才會來。
    5月23日文化局規劃的「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正式啟用,提供設置攝影棚與展演空間,希望打造為自媒體人才的孕育平台,也盼成功匯聚人氣。但5/25以及6/8兩度前去場勘,不要說這個攝影棚了,整個龍山文創B2人潮依舊冷清。
    根據「艋舺數位內容實驗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場地每小時租金300元,一天從早上11點到晚上7點共8小時,收費則為1500元,由於收費相對便宜,有學校老師與學生會利用此攝影棚進行教學使用。
    針對這個沉苛已久的問題,珊珊有幾點想法供市府參考。
    一、動線規劃不良。不管是從龍山寺,還是從捷運出口,要到B2的動線,以及手扶梯入口處燈光照明不夠,都會讓旅客搞不清楚B2到底是在幹嘛?另外入口處也缺乏明顯設計,從B1往下看,只覺得灰灰暗暗,空空的,好像什麼都沒有,就會讓人打消下去逛的念頭。
    二、整體營造。老實說龍山寺地下街的問題不只是B2,雖然B1的商家,不管是算命、按摩還是宗教藝品店,都與龍山寺當地特色有關聯,但店家與商場本身也缺乏規劃,如果旅客對B1興趣缺缺,自然更不會想要往下走。
    三、「特色」很重要,重點是要能吸引人來。上週六整個B2繞了一圈,作為文創的幾個重點展區,像明華園的孫翠鳳藝棧與吳亮儀衣文創也幾乎沒人,但在這幾乎門可羅雀的環境中,卻有兩區裡頭都是人,一處是在玩類似桌游的「戰棋」,當天正在進行比賽,可以看到整個區域分成好幾組,滿滿都是人。另一處則是一群老人家在茶藝店裡也在一對一的對弈象棋。一邊是年輕人,一邊是長者,都熱衷於遊戲當中。或許從這裡可以找到適合發展的特色。
    建議可找桌遊協會以及相關產業來評估,把龍山文創發展成台北市的桌遊基地,再藉由六日舉辦桌遊競賽,應該能吸引不少年輕人。


    最後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台北車站2樓也沒什麼人,但是在微風進駐後,整個改頭換面,北車商圈活絡了,店家賺到錢,北車權利金也增加好幾倍,類似的例子也很多,建議市府可找外部這些有成功經驗的團隊一起參與把脈,聽聽業界的聲音,一起為這個區塊找出一條商機。

    #桌遊基地

    #每周末固定舉辦比賽

    #老人家下象棋也是桌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