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龍之信條線上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龍之信條線上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龍之信條線上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龍之信條線上看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113的網紅DJ star 星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提升媒體素養,人人有責。 最近腦海一直想起以前新聞課,老師耳提面命的中立報導,真假新聞辨別等等。 那是多麼寶貴的課程。 媒體的影響力極為鉅大,西方國家稱媒體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的第四權。極權體制 國家往往藉法律及政治力控制第四權,自由體制國家則提倡「社會責任論」,要求媒體自 我規範,因而有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BIGW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助實況主:https://goo.gl/S4tNpZ 實況網站:https://www.youtube.com/c/BIGWEI/live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igwei/ -----每個月贊助者任務活動----- @任務名稱:BIGWEI玩巫...

  • 龍之信條線上看 在 DJ star 星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0 16:28:39
    有 54 人按讚

    提升媒體素養,人人有責。

    最近腦海一直想起以前新聞課,老師耳提面命的中立報導,真假新聞辨別等等。
    那是多麼寶貴的課程。

    媒體的影響力極為鉅大,西方國家稱媒體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的第四權。極權體制 國家往往藉法律及政治力控制第四權,自由體制國家則提倡「社會責任論」,要求媒體自 我規範,因而有倫理規範及新聞自律組織的出現。

    以往新聞學理上的經驗告訴我們,新聞首重「真實」、「客觀」、「平衡」,並且應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但回顧近年來媒體新聞報導的烏龍案件,在在都反映出媒體在一窩蜂及獨家壓力的驅使之下,在未經充分查證甚至是蓄意作假的情況下去做報導,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失,甚至形成整個社會的動盪。此一現象不只辜負人民對於媒體的信賴寄託,更有違 憲法對言論自由保障的精神。

    因此新聞記者負有呈現事實真相之社會責任,對於報導過程,除謹慎求證,力求公正外,尚需完整呈現不同之新聞角度與觀點,以彰公平。

    新聞從業人員自覺與自反,進而做到自制自治。新聞記者一方面應珍重新聞自由,維護本身職業的尊嚴,另方面則應重視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對國家利益與安全所負的法律責任。採訪活動必須符合職業操守和道德,確保新聞報導真實、客觀、全面、公正。

    作為新聞工作者和記者,我們有詮釋及發放真相的能力,需要對我們的讀者及消息來源負責。

    對讀者,我們有責任:獨立、中立、真實、可靠
    對消息來源及新聞人物,我們有責任:減少傷害、不歪曲、全面報導事件、尊重版權、商標及專利權、尊重匿名性

    道義祇是一種精神力量,並無強制執行的紀律;而法律的條文雖極其周密, 但知法犯法者仍有不少空隙可鑽,得以逍遙法外。

    因此,新聞工作者最崇高的理想是各本良知良能,在自省自律的原則之下,對於每一項新聞的報導和評論,先就其可能發生的影響 與後果,予以縝密的考慮,然後審慎落筆,庶幾無忝於職守,不愧為一個忠於國家民族和 忠於社會讀者的報人。

    所謂新聞倫理(Journalism ethics),是指媒體及媒體工作者出於自律的需求,而訂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規範。它是非官方、非法律性質、無強迫性、無處罰條款的行為準則。

    世界上第一個新聞自律組織是1916年於瑞典創立的,英國在1953年創立「英國新聞評議會」,美國於1972年創立全國性的新聞評議會,許多州亦各自成立類似組織,以調查並裁決大眾對報業的控訴。

    98年12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向行政院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正案,在第20條修正草案中增列,「製播新聞及評論,應符合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對於違反規定者,並在45條修正案中增列「處新臺幣3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的規定。

    新聞事實查證製播分析:

    1、「消息來源檢具」是新聞查證最重要規範。

    2、事後查證」是新聞查證的必要規範。

    3、內容查證」是新聞查證最基本的原則。

    4、「誰來查證」普遍缺乏明確的規範。

    5、「查證程序」在媒體自律規範中普遍缺乏。

    6、「客觀錯誤」的新聞查證缺乏明確規範。

    新聞查證規範原則:

    1、新聞查證規範在維護新聞自由與獨立。

    2、新聞查證規範做為評估記者的道德行為。

    3、新聞查證規範以不損害承諾、不妨礙公眾利益為基石。

    4、新聞查證規範在落實新聞報導真實與平衡原則。

    5、新聞查證規範做為評估記者的道德準則。

    國內新聞錯誤個案的分析建議:

    1、新聞事實查證製播規範與標準」應有一些原則與彈性。

    2、「新聞事實查核清單」應簡單可操作。

    3、詳細的新聞查證注意事項列為媒體內部教育素材。

    4、網路新聞需要審慎的查證

    5、新聞評論不納入新聞查證規範之內容。

    製播規範的四項總則分別是:

    1、新聞製播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2、新聞製播不得妨害兒童或少年身心健康。

    3、新聞製播不得妨害公共利益、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4、新聞製播不得違反真實,並恪守查證 、引述 、平衡與更正原則。

    新聞採訪作業規範

    (參考台視新聞)

    一、新聞線索 

    1.每位記者均有路線,路線上所接觸每一對象,均可能提供採訪線索,尤其是圍繞在新聞人物身旁的人,如工友、司機、勤務兵、隨員、秘書甚至傳達,其中又以首長之機要最為關鍵,故平時要勤於與之聯絡,若不能親自前往磨感情,也要經常電話問候。基層線上關係最利於掌握線索。

    2.各單位發出之新聞稿,雖可提供線索,但不能視為完整新聞,必須據之追蹤,並加入其它角度。

    3.有線索立即輸入電腦或回報,並與主管討論,以規劃整理出主軸及其他角度,以便進行相關規劃。

    4.公關稿不得原文照發,但也不可一眼都不看就丟棄,公關稿偶爾會透露重要新聞線索,尤其是解釋弊端、財務狀況、產品缺失的公關稿,記者可從中發掘珍貴的新聞線索。

    5.事件的後續追蹤follow-up亦為重要線索。

    6.他人的報導(友台、報紙、期刊及網路)均可提供線索。 

    二、採訪前出發 

    1.先了解新聞背景,弄清楚採訪對象的資料,以免張冠李戴,尤其是代線或臨時支援,先問清楚以免貽笑大方。

    2.相關資料亦需備妥,公司視聽資料處,中央通訊社資料庫、以及網路均為現成取得管道。資料經充分研讀及消化後,應可提供足夠發問與追蹤之基礎。

    3.出發前最好先與採訪單位及對象通電話,確認採訪時、地、對象及參與人士、甚至採訪主題。

    4.出發前考慮是否需要輔助文字資料,或是資料片,提早調出備用。

    5.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在出發前,先溝通採訪重點及表達方式,據以設計畫面。

    6.提早出發,以佔據較好位置,並有充分時間架設攝影器材、蒐集資訊、過濾線索、乃至捕捉突發事件,或聯絡感情。

    三、採訪現場

    1.例行的會議或活動,盡量全程守候,以捕捉完整畫面、突破狀況或觀察到更多角度。

    2.無論大小採訪,於現場就應做成完整採訪,掌握可獲得的所有資料。事後補做訪問或補拍鏡頭,不僅浪費時間,甚至可能影響播出安全,或降低後製品質。

    3.針對報導主題,多查資料,多詢問,拉開角度與視野,並隨情勢發展持續報導。

    4.永遠不要仰賴單一消息來源,同一條新聞應向不同關係人求證。

    5.採訪手段應正當,不得以要脅、誘騙或收買為之。反之亦然,不接受採訪對象之要脅、誘騙或收買。

    6.新聞事件涉及兩造,應秉持公平、客觀原則,平衡報導。

    7.在突發新聞現場(特別是社會新聞),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甚至駕駛都應接觸不同對象,已獲得不同訊息,掌握多元角度。

    8.採訪現場應充分掌握人的因素,尋找可代表主題的人物切入,可使整則報導更為生色。

    新聞專業處理準則

    1.隨採隨發,立即發稿,每一分鐘都是截稿時間爭取時間快速發稿,現場採訪是重點,無論大小新聞,記者都必須在新聞現場,不可道聽塗說,更不可以做想當然耳的推測,或是在家守株待兔。
    2. 新聞發佈以正確為第一,尤其對於政府首長有關政策的聲明,處理必須慎重,不能因趕時間而有任何失誤,報導政府政策與法令時,應說明其目的,意義,及對社會大眾的影響,不可拿新聞稿原文照抄。
    3. 撰寫新聞應注意報導的完整性,對於事情的來龍去脈,應有清楚的交待,對於新聞中的專有名詞或術語,應予解釋。
    4. 對於突發新聞或情節複雜的新聞,應作詳盡而有深度的報導,必要時應配合背景說明,或撰寫解釋性分析特稿。
    5.社會上發生具有人情趣味、能激發人性光明面的新聞,應多報導。
    6. 處理爭議新聞時,應注意平衡報導原則,避免偏袒任何一方,寫作手法最好將爭議雙方的論點交織處理,而非寫完一方的意見,再處理另一方的陳述。
    7. 社會新聞應以光明面與教育性為主,特別是犯罪新聞,應嚴守新聞記者信條以及「中華民國報業道德規範」相關規定,不誇大渲染,同時應避免描述犯罪細節,未成年的嫌犯、受害婦女,未正式起訴的嫌犯,都不宜寫出全文,枝微末節的小車禍、小竊案則不宜發稿。
    8. 民意代表在質詢時,提出值得注意的問題時,不能只報導質詢內容,應儘量設法報導政府有關官員答覆或平衡,民意機關對行政單位工作提出批評時,亦應平衡處理,不失公平性。

    新聞道德標準

    可以歸納為4個新聞道德標準:

    1、不重個人私利,不為個人私利、黨派利益和地域利益作宣傳;熱心公益,深入民間 、勤求民疾、發動社會服務、促進民生福利。
    2、報導正確、評論公正;不使一字不真,一語失實,及造謠誇大。凡是是非非、善善 惡惡,一本善良純潔之動機,冷靜精密之思考,以求證實;文字圖片健康,不作誨淫誨盜 驚世駭俗的報導。
    3、守道義、行忠信。廣告之真偽良善,決不因金錢之收入,而出賣讀者之利益;生活 嚴謹愛惜名節,除絕一切不良嗜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4、廣博知識、嚴守專業精神;隨時學習,不斷求知,以求對公眾問題深入瞭解,並 奉新聞事業為吾人終身職業,堅守崗位,造福國家人類。

    對消息來源及新聞人物的道德責任
    1.減少傷害
    所有對消息來源及新聞人物有所煽動、誤導、或不顧及他人感受的情況都要減少到最低。這一點對原創報導尤其重要。為了將傷害降到最低,建議檢查下列數點:

    (1)從多個消息來源尋求證實,確保事實正確無誤。

    (2)儘可能連絡新聞事件的當事人。

    (3)不要單憑推測、預感、或瞎猜發表新聞訊息。

    (4)發表前,在腦海裡想想文章牽涉到的所有人,並想想他們每個人對該段新聞會有甚麼感受。

    2.不歪曲
    還沒有確保受訪者滿意專訪正文內容前,不要發表專訪文章,即使這意味著您可能要放棄該段專訪──冒犯受訪者,最終會傷害到新聞,記得尊重受訪者要抽空跟報業者面談。

    3.全面報導事件
    確保文章包括爭論雙方的消息來源及引述雙方的發言,以避免文章偏袒某一方。文中的所有意見最好全都是引文,新聞並沒有官方立場;但消息來源常常有自己的立場。

    3.尊重匿名性
    任何要求匿名發言的消息來源,都應有絕對的權利保護個人身份。您無須故意提出匿名的可能性,但您必須尊重匿名性的要求。要是消息來源不願意具名,不要向其無理施壓;與此同時,匿名者讓故事顯得較不可信,因此請盡量說服受訪者具名發言。一個溫和而有效的方法,是向他解釋為甚麼您希望他具名發言。但無論如何,具名或匿名,最終是由消息來源作決定。

    新聞倫理重要原則

    (一)根據Carl Hausman在「良心危機──新聞倫理學的多元觀點」書中,指出:
    專業新聞記者協會倫理規範(The Code of Ethics of th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制定於1926年,並分別於1973年、1984年及1987年3度修 訂內容。1987年修訂的版本引起熱烈爭議。該組織的內部刊物仍然在毫無顧忌地批 評這個最新的修訂版,因為1987年的修訂版刪除了自我檢查(self-censure)的條文。 修訂前的版本在結語部份誓言「新聞記者應該積極主動地自我檢討,並且要防止違反規範 中的各種行事標準。而且,新聞記者應該鼓勵所有新聞工作者相互監督彼此的行為。」

    1987年修訂版的結語指出,「專業新聞記者協會將要藉著開辦教育課程和其他辦法,來 鼓勵記者遵守規範中的基本原則,並且要讓印刷和電子新聞機構的負責人體認到,他們有 責任制定一套能夠被組織內的受雇者接受及執行的倫理規範,以做為達成工作目標的指導 原則。」

    (二)專業新聞記者協會倫理規範的其他條文,可以歸納成5大類,分別是:「責任」、「新 聞自由」、「倫理」、「精確與客觀」,以及「公正報導」。
    1.責任即是「公眾對於重大的、和公眾利益有關的事件之知之權利」,以及自由即「 不能被剝奪的新聞自由」。
    2.在「倫理」這個類目之下,有些談到明顯不合倫理的行為(抄襲是不誠實的行 為),有些條文則是列舉出一些特定的禁止行為。例如:倫理類目中的第二條指出,記者在外兼差、參與政治活動、擔任公職,以及在社區組織內服務,「如果會影響記者和媒體負責人的信譽」,那就應該避免做這些事情。倫理類目的條文也提醒記者避免收取任何免 費入場券。在同一類目中的相關條文更直率地要求記者「不要收取任何有價物品。」
    3.「精確與客觀」類目中的條文,強調記者有責任報導事件真相,以及必須從可靠的消息來源處獲得資訊,並應確保報紙的標題和內文相符。新聞照片和電視新聞應該「對事件提供 精確的畫面,而且不可在不指出事件背景的狀況下,強調任何偶發事件。」這一類目中的 條文也提醒記者,必須明確區分新聞報導和新聞評論,並且在發表評論時,必須清楚標明 是記者的個人意見。
    4.在「公正報導」方面,相關的規範條文提醒專業新聞記者協會的成員,在採訪新聞時,永 遠要遵重消息來源的尊嚴、隱私和權利。這個類目中的條文也特別提到,新聞工作者不可以「對別人提出足以影響他人聲譽或道德形象的非官方指控,而又不讓被指控的一方有機 會回應。」 有一項關於公正報導的規範條文指出,記者應該對公眾負責,而且,媒體也應該鼓勵公眾 對媒介組織提出申訴。

    何謂新聞寫作的正確性?

    (一)新聞的最低要求便是記載的正確,不正確的新聞除了被明眼的讀者譏笑,並失去對報紙信 賴外,接著便要失去報紙的榮譽和前途;在此一大前提下,記者寫稿如果常犯錯誤,他的 前途自然也就黯淡無光。

    (二)中外報人所得的共同結論,莫不以「正確」二字為新聞最重要的規範之一。

    1.中國記者信條第四條:「吾人深信:新聞記述,正確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語失實,不問 為有意之造謠誇大,或無意之失檢致誤,均無可恕。明晰之觀察,迅速之報導,通俗簡明 之敘述,均缺一不可。」

    2.美國記者道德律第一條:「新聞記者之第一責任,為報導正確的,無偏見的事實於公眾之 前。」

    3.美國報業守則:「報紙為爭取讀者之信任,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力求正確。凡為報紙力所 能及,而未能作完全與正確之報導者,此種報紙,實無可恕。」

    「正確」為新聞寫作的第一要律,然一般新聞報導,卻多錯誤,其因何在,值得我們分析 研究。

    何謂新聞客觀性?報導如何才能達到客觀、公正的標準?

    (一)客觀性的涵義:
    是評估新聞常用的標準,社會各界對新聞的內容感到不滿意時,通常 會說:「這條新聞不夠客觀」。 就新聞理論而言,「客觀」是指一種公正、超然、及不含成見的態度報導新聞。記者報導 新聞時,往往會受知識、信仰、態度及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完全客觀。因此,客觀被 認為是新聞界的一種理想,通常很難做到。記者寫新聞時,只要能盡力排除個人的成見, 盡力做到公正,已經難能可貴。因此,也只以公正作為批判新聞的標準。

    (二)公正性的涵義:
    公正是指記者報導新聞時,以公正的立場,謹慎評估新聞事件的所有重要事實,作正確、 平衡、完整的報導。美國著名的報紙「華盛頓郵報」,在該報的編採手冊中指出,公正包 括完整、相關、誠實、用詞直接四項原則。郵報要求記者與編輯處理每一條新聞,都要仔 細思考這四項原則:
    1.公正應包括新聞的完整性。
    2.公正應包括新聞的相關性。
    3.公正應包括誠實。
    4.公正要求直接表達,避免用詞閃爍。

    (三)標準:依據華盛頓郵報所指出的四項公正原則,及新聞學上平衡報導的基本要求, 我們可以用下列四個標準來評估一條新聞是否公正。
    1.新聞中是否呈現正反雙方的意見:
    爭議性的事件,通常會有正反雙方的意見出現。一則公正的新聞報導,至少應該提出正反 雙方的代表性意見。如果只指出一方的意見,無論這種意見正面的或是反面的意見,都不 符合新聞報導公正的原則。
    2.新聞中是否呈現多方的意見:
    大眾對複雜的事件,往往會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只報導正反雙方的意見,並不見得能夠反 映所有的意見。盡責的記者,在報導爭議性事件時,應盡量反映各種不同的意見。選擇消 息來源時,也應選擇具代表性的人士。
    3.新聞中是否給被攻擊者回應的機會:
    記者報導新聞時,如果遇到新聞當事人,攻擊另外一個人,應該在新聞中,給被攻擊的人 回應的機會。如果只報導攻擊的言論,而未給被攻擊的人回應的機會,則這條新聞就不算 是一條公正平衡的新聞。
    4.新聞中是否公正處理爭議的意見:
    記者在爭議性新聞中,應把攻擊者和被攻擊者的言論,作平衡的處理。也就是說,新聞中 應以相同的篇幅及平等的待遇處理雙方的言論。如果在新聞中明顯偏袒某一人,以很大的 篇幅或是以顯著的方式引述其中一人的言論,而對另外一人的言論只作簡短引述,都不符 合公正平衡報導的原則。

    讀者可透過管道監督新聞機構?

    (一)讀者投書:
    1.讀者投書除了對無冕王具有監督作用外,也相當受報社的重視。大多數報社收到讀者指責報導錯誤的信件後,會告知相關人員,並加以查證,如果讀者指出的錯誤屬實,有的報社會 寫信向投書人致歉,並告知報社的處置措施。
    2.就新聞倫理原則而言,報社收到讀者來函指責報導錯誤,如經查證屬實,除了寫信向讀者 致歉外,還應在報上更正。更正啟事應和錯誤的新聞刊登在同一版上,篇幅大小亦應大致 相等,才是負責的作法。
    3.我國出版法第十五條規定:
    「新聞紙或雜誌登載事項涉及之人或機關要求更正或登載辯駁書者,在日刊之新聞紙,應 於接到要求後三日內更正,或登載辯駁書,在非日刊之新聞紙雜誌,應於接到要求時之次 期為之,但其更正或辯駁書之內容顯違法令,或未記明要求人之姓名、住所、或自原登載 之日起逾六個月而始行要求者不在此限。更正或辯駁書之登載,其版面應與原文所載者相 同。」
    報社收到要求更正錯誤的讀者投書,經查證屬實後,應立刻更正。如果報社未作更正,也未作其他適當處置,讀者可以提出法律訴訟或向「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陳訴。

    (二)向新聞評議會陳訴:
    1.新聞評議會對違反新聞道德之新聞、評論、節目及廣告,除了會主動審查外,還接受各界 人士的陳訴或檢舉。
    2.依據新聞評議會處理陳訴案及檢舉案第二條規定:
    「前條所定案件之直接受害當事人,得向本會提出陳訴案。媒體如有危害公序良俗或公眾 利益者,則任何個人或團體,均得向本會提出檢舉案。前項陳訴案或檢舉案,除隨函述明 陳訴檢舉要點並簽名蓋章外,均須檢具個人身分證影本或機關公文,連同刊播資料於新聞 、評論、節目、廣告等刊播日起一百八十日內,向本會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在這種情形下,新聞評議會可能對比較願意遵守倫理原則的新聞機構及記者較具影響力, 對違反新聞倫理嚴重、最需要譴責與制裁的新聞機構與記者,反而沒有太大的約束力量。

    (三)司法訴訟:
    1.多年來,誹謗一直是新聞界面臨最嚴重的法律問題。以美國新聞界為例,每年各級聯邦及 地方法院審理的誹謗案件,多達一千件以上,而庭外和解的誹謗案件更是難計其數。新聞機構被控告誹謗後,除了要花龐大的訴訟費用外,涉嫌誹謗所造成的精神困 擾,更使 新聞機構及記者遭受莫大的壓力。因此,向法院控告新聞媒介誹謗,是對抗不當報導的有 效方法。
    2.而在控告新聞記者誹謗時,不僅可以控告負責撰稿的記者,還可以控告審核新聞稿的編輯 。此外,如果社長或發行人知情或曾參與審核該新聞稿時,亦可一併提出控告。

    (四)消費者團體:
    1.從維護大眾權益的角度來看,無論讀者投書,向評議會陳訴或請法官主持公道,都是消 極的維護權益方法。這些方法通常都在錯誤已經發生後,大眾才能採取救濟行動。比較積 極的方法,是組織消費者團體(類似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組織的力量來影響新聞媒介 。
    2.在當前媒介經營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上,社會大眾接近使用媒介的權利極度受限的情況下,成 立新聞消費者團體,不僅可以監督新聞媒介的表現,也是實踐接近使用權的方法之一。民 眾可以藉組織的力量,促使媒介重視大眾的意見,改善媒介的內容。
    3.國外的經驗「顯示」,新聞消費者團體必須要能真誠的為社會大眾服務,公正的為 多數人爭取權益,才能發揮監督媒介,維護社會大眾權益的功能。如果新聞消費者團體不 能為大眾爭取權益,只為少數利益團體服務,則不僅無法敦促媒介改過遷善、提高品質, 反而可能成為威脅新聞自由、阻礙媒介進步的一股力量。

    何謂「新聞化廣告」?

    (一)新聞化的廣告的意義:是以新聞的形式刊登廣告。這種形式的廣告,通常在報紙的新 聞版或工商服務版,以新聞、花絮、漫畫或專論等方式出現。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利用讀 者對新聞的信賴,增加廣告的說服效果。

    (二)在新聞化的廣告方面,讀者應了解下列幾點:
    1.新聞化的廣告的目的,是希望利用讀者對新聞的信賴,增加廣告的說服效果。這種 作法不僅是一種欺騙讀者的行為,也違反了新聞道德規範。
    2.如果要以新聞化的形式刊登廣告,至少應該在新聞化的廣告中,以顯著的字體註明「廣 告」,或用其他的方法,告訴讀者這是廣告,而非新聞。

    (三)新聞化的廣告與新聞的差異:在於「新聞」的目的是報導、解釋與評論新 聞事件。而「新聞化的廣告」的主要目的,則是「營利」與「銷售產品」。

    「新聞化的廣告」有的是由廠商付錢刊登的,也有的是由報社的廣告業務員主動撰寫,其 目的在爭取廠商刊登廣告。

  • 龍之信條線上看 在 DJ star 星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20 16:28:39
    有 54 人按讚


    提升媒體素養,人人有責。

    最近腦海一直想起以前新聞課,老師耳提面命的中立報導,真假新聞辨別等等。
    那是多麼寶貴的課程。

    媒體的影響力極為鉅大,西方國家稱媒體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的第四權。極權體制 國家往往藉法律及政治力控制第四權,自由體制國家則提倡「社會責任論」,要求媒體自 我規範,因而有倫理規範及新聞自律組織的出現。

    以往新聞學理上的經驗告訴我們,新聞首重「真實」、「客觀」、「平衡」,並且應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前提,但回顧近年來媒體新聞報導的烏龍案件,在在都反映出媒體在一窩蜂及獨家壓力的驅使之下,在未經充分查證甚至是蓄意作假的情況下去做報導,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失,甚至形成整個社會的動盪。此一現象不只辜負人民對於媒體的信賴寄託,更有違 憲法對言論自由保障的精神。

    因此新聞記者負有呈現事實真相之社會責任,對於報導過程,除謹慎求證,力求公正外,尚需完整呈現不同之新聞角度與觀點,以彰公平。

    新聞從業人員自覺與自反,進而做到自制自治。新聞記者一方面應珍重新聞自由,維護本身職業的尊嚴,另方面則應重視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對國家利益與安全所負的法律責任。採訪活動必須符合職業操守和道德,確保新聞報導真實、客觀、全面、公正。

    作為新聞工作者和記者,我們有詮釋及發放真相的能力,需要對我們的讀者及消息來源負責。

    對讀者,我們有責任:獨立、中立、真實、可靠
    對消息來源及新聞人物,我們有責任:減少傷害、不歪曲、全面報導事件、尊重版權、商標及專利權、尊重匿名性

    道義祇是一種精神力量,並無強制執行的紀律;而法律的條文雖極其周密, 但知法犯法者仍有不少空隙可鑽,得以逍遙法外。

    因此,新聞工作者最崇高的理想是各本良知良能,在自省自律的原則之下,對於每一項新聞的報導和評論,先就其可能發生的影響 與後果,予以縝密的考慮,然後審慎落筆,庶幾無忝於職守,不愧為一個忠於國家民族和 忠於社會讀者的報人。

    所謂新聞倫理(Journalism ethics),是指媒體及媒體工作者出於自律的需求,而訂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規範。它是非官方、非法律性質、無強迫性、無處罰條款的行為準則。

    世界上第一個新聞自律組織是1916年於瑞典創立的,英國在1953年創立「英國新聞評議會」,美國於1972年創立全國性的新聞評議會,許多州亦各自成立類似組織,以調查並裁決大眾對報業的控訴。

    98年12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向行政院提出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正案,在第20條修正草案中增列,「製播新聞及評論,應符合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對於違反規定者,並在45條修正案中增列「處新臺幣3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的規定。

    新聞事實查證製播分析:

    1、「消息來源檢具」是新聞查證最重要規範。

    2、事後查證」是新聞查證的必要規範。

    3、內容查證」是新聞查證最基本的原則。

    4、「誰來查證」普遍缺乏明確的規範。

    5、「查證程序」在媒體自律規範中普遍缺乏。

    6、「客觀錯誤」的新聞查證缺乏明確規範。

    新聞查證規範原則:

    1、新聞查證規範在維護新聞自由與獨立。

    2、新聞查證規範做為評估記者的道德行為。

    3、新聞查證規範以不損害承諾、不妨礙公眾利益為基石。

    4、新聞查證規範在落實新聞報導真實與平衡原則。

    5、新聞查證規範做為評估記者的道德準則。

    國內新聞錯誤個案的分析建議:

    1、新聞事實查證製播規範與標準」應有一些原則與彈性。

    2、「新聞事實查核清單」應簡單可操作。

    3、詳細的新聞查證注意事項列為媒體內部教育素材。

    4、網路新聞需要審慎的查證

    5、新聞評論不納入新聞查證規範之內容。

    製播規範的四項總則分別是:

    1、新聞製播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2、新聞製播不得妨害兒童或少年身心健康。

    3、新聞製播不得妨害公共利益、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4、新聞製播不得違反真實,並恪守查證 、引述 、平衡與更正原則。

    新聞採訪作業規範

    (參考台視新聞)

    一、新聞線索 

    1.每位記者均有路線,路線上所接觸每一對象,均可能提供採訪線索,尤其是圍繞在新聞人物身旁的人,如工友、司機、勤務兵、隨員、秘書甚至傳達,其中又以首長之機要最為關鍵,故平時要勤於與之聯絡,若不能親自前往磨感情,也要經常電話問候。基層線上關係最利於掌握線索。

    2.各單位發出之新聞稿,雖可提供線索,但不能視為完整新聞,必須據之追蹤,並加入其它角度。

    3.有線索立即輸入電腦或回報,並與主管討論,以規劃整理出主軸及其他角度,以便進行相關規劃。

    4.公關稿不得原文照發,但也不可一眼都不看就丟棄,公關稿偶爾會透露重要新聞線索,尤其是解釋弊端、財務狀況、產品缺失的公關稿,記者可從中發掘珍貴的新聞線索。

    5.事件的後續追蹤follow-up亦為重要線索。

    6.他人的報導(友台、報紙、期刊及網路)均可提供線索。 

    二、採訪前出發 

    1.先了解新聞背景,弄清楚採訪對象的資料,以免張冠李戴,尤其是代線或臨時支援,先問清楚以免貽笑大方。

    2.相關資料亦需備妥,公司視聽資料處,中央通訊社資料庫、以及網路均為現成取得管道。資料經充分研讀及消化後,應可提供足夠發問與追蹤之基礎。

    3.出發前最好先與採訪單位及對象通電話,確認採訪時、地、對象及參與人士、甚至採訪主題。

    4.出發前考慮是否需要輔助文字資料,或是資料片,提早調出備用。

    5.文字記者與攝影記者在出發前,先溝通採訪重點及表達方式,據以設計畫面。

    6.提早出發,以佔據較好位置,並有充分時間架設攝影器材、蒐集資訊、過濾線索、乃至捕捉突發事件,或聯絡感情。

    三、採訪現場

    1.例行的會議或活動,盡量全程守候,以捕捉完整畫面、突破狀況或觀察到更多角度。

    2.無論大小採訪,於現場就應做成完整採訪,掌握可獲得的所有資料。事後補做訪問或補拍鏡頭,不僅浪費時間,甚至可能影響播出安全,或降低後製品質。

    3.針對報導主題,多查資料,多詢問,拉開角度與視野,並隨情勢發展持續報導。

    4.永遠不要仰賴單一消息來源,同一條新聞應向不同關係人求證。

    5.採訪手段應正當,不得以要脅、誘騙或收買為之。反之亦然,不接受採訪對象之要脅、誘騙或收買。

    6.新聞事件涉及兩造,應秉持公平、客觀原則,平衡報導。

    7.在突發新聞現場(特別是社會新聞),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甚至駕駛都應接觸不同對象,已獲得不同訊息,掌握多元角度。

    8.採訪現場應充分掌握人的因素,尋找可代表主題的人物切入,可使整則報導更為生色。

    新聞專業處理準則

    1.隨採隨發,立即發稿,每一分鐘都是截稿時間爭取時間快速發稿,現場採訪是重點,無論大小新聞,記者都必須在新聞現場,不可道聽塗說,更不可以做想當然耳的推測,或是在家守株待兔。
    2. 新聞發佈以正確為第一,尤其對於政府首長有關政策的聲明,處理必須慎重,不能因趕時間而有任何失誤,報導政府政策與法令時,應說明其目的,意義,及對社會大眾的影響,不可拿新聞稿原文照抄。
    3. 撰寫新聞應注意報導的完整性,對於事情的來龍去脈,應有清楚的交待,對於新聞中的專有名詞或術語,應予解釋。
    4. 對於突發新聞或情節複雜的新聞,應作詳盡而有深度的報導,必要時應配合背景說明,或撰寫解釋性分析特稿。
    5.社會上發生具有人情趣味、能激發人性光明面的新聞,應多報導。
    6. 處理爭議新聞時,應注意平衡報導原則,避免偏袒任何一方,寫作手法最好將爭議雙方的論點交織處理,而非寫完一方的意見,再處理另一方的陳述。
    7. 社會新聞應以光明面與教育性為主,特別是犯罪新聞,應嚴守新聞記者信條以及「中華民國報業道德規範」相關規定,不誇大渲染,同時應避免描述犯罪細節,未成年的嫌犯、受害婦女,未正式起訴的嫌犯,都不宜寫出全文,枝微末節的小車禍、小竊案則不宜發稿。
    8. 民意代表在質詢時,提出值得注意的問題時,不能只報導質詢內容,應儘量設法報導政府有關官員答覆或平衡,民意機關對行政單位工作提出批評時,亦應平衡處理,不失公平性。

    新聞道德標準

    可以歸納為4個新聞道德標準:

    1、不重個人私利,不為個人私利、黨派利益和地域利益作宣傳;熱心公益,深入民間 、勤求民疾、發動社會服務、促進民生福利。
    2、報導正確、評論公正;不使一字不真,一語失實,及造謠誇大。凡是是非非、善善 惡惡,一本善良純潔之動機,冷靜精密之思考,以求證實;文字圖片健康,不作誨淫誨盜 驚世駭俗的報導。
    3、守道義、行忠信。廣告之真偽良善,決不因金錢之收入,而出賣讀者之利益;生活 嚴謹愛惜名節,除絕一切不良嗜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4、廣博知識、嚴守專業精神;隨時學習,不斷求知,以求對公眾問題深入瞭解,並 奉新聞事業為吾人終身職業,堅守崗位,造福國家人類。

    對消息來源及新聞人物的道德責任
    1.減少傷害
    所有對消息來源及新聞人物有所煽動、誤導、或不顧及他人感受的情況都要減少到最低。這一點對原創報導尤其重要。為了將傷害降到最低,建議檢查下列數點:

    (1)從多個消息來源尋求證實,確保事實正確無誤。

    (2)儘可能連絡新聞事件的當事人。

    (3)不要單憑推測、預感、或瞎猜發表新聞訊息。

    (4)發表前,在腦海裡想想文章牽涉到的所有人,並想想他們每個人對該段新聞會有甚麼感受。

    2.不歪曲
    還沒有確保受訪者滿意專訪正文內容前,不要發表專訪文章,即使這意味著您可能要放棄該段專訪──冒犯受訪者,最終會傷害到新聞,記得尊重受訪者要抽空跟報業者面談。

    3.全面報導事件
    確保文章包括爭論雙方的消息來源及引述雙方的發言,以避免文章偏袒某一方。文中的所有意見最好全都是引文,新聞並沒有官方立場;但消息來源常常有自己的立場。

    3.尊重匿名性
    任何要求匿名發言的消息來源,都應有絕對的權利保護個人身份。您無須故意提出匿名的可能性,但您必須尊重匿名性的要求。要是消息來源不願意具名,不要向其無理施壓;與此同時,匿名者讓故事顯得較不可信,因此請盡量說服受訪者具名發言。一個溫和而有效的方法,是向他解釋為甚麼您希望他具名發言。但無論如何,具名或匿名,最終是由消息來源作決定。

    新聞倫理重要原則

    (一)根據Carl Hausman在「良心危機──新聞倫理學的多元觀點」書中,指出:
    專業新聞記者協會倫理規範(The Code of Ethics of th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制定於1926年,並分別於1973年、1984年及1987年3度修 訂內容。1987年修訂的版本引起熱烈爭議。該組織的內部刊物仍然在毫無顧忌地批 評這個最新的修訂版,因為1987年的修訂版刪除了自我檢查(self-censure)的條文。 修訂前的版本在結語部份誓言「新聞記者應該積極主動地自我檢討,並且要防止違反規範 中的各種行事標準。而且,新聞記者應該鼓勵所有新聞工作者相互監督彼此的行為。」

    1987年修訂版的結語指出,「專業新聞記者協會將要藉著開辦教育課程和其他辦法,來 鼓勵記者遵守規範中的基本原則,並且要讓印刷和電子新聞機構的負責人體認到,他們有 責任制定一套能夠被組織內的受雇者接受及執行的倫理規範,以做為達成工作目標的指導 原則。」

    (二)專業新聞記者協會倫理規範的其他條文,可以歸納成5大類,分別是:「責任」、「新 聞自由」、「倫理」、「精確與客觀」,以及「公正報導」。
    1.責任即是「公眾對於重大的、和公眾利益有關的事件之知之權利」,以及自由即「 不能被剝奪的新聞自由」。
    2.在「倫理」這個類目之下,有些談到明顯不合倫理的行為(抄襲是不誠實的行 為),有些條文則是列舉出一些特定的禁止行為。例如:倫理類目中的第二條指出,記者在外兼差、參與政治活動、擔任公職,以及在社區組織內服務,「如果會影響記者和媒體負責人的信譽」,那就應該避免做這些事情。倫理類目的條文也提醒記者避免收取任何免 費入場券。在同一類目中的相關條文更直率地要求記者「不要收取任何有價物品。」
    3.「精確與客觀」類目中的條文,強調記者有責任報導事件真相,以及必須從可靠的消息來源處獲得資訊,並應確保報紙的標題和內文相符。新聞照片和電視新聞應該「對事件提供 精確的畫面,而且不可在不指出事件背景的狀況下,強調任何偶發事件。」這一類目中的 條文也提醒記者,必須明確區分新聞報導和新聞評論,並且在發表評論時,必須清楚標明 是記者的個人意見。
    4.在「公正報導」方面,相關的規範條文提醒專業新聞記者協會的成員,在採訪新聞時,永 遠要遵重消息來源的尊嚴、隱私和權利。這個類目中的條文也特別提到,新聞工作者不可以「對別人提出足以影響他人聲譽或道德形象的非官方指控,而又不讓被指控的一方有機 會回應。」 有一項關於公正報導的規範條文指出,記者應該對公眾負責,而且,媒體也應該鼓勵公眾 對媒介組織提出申訴。

    何謂新聞寫作的正確性?

    (一)新聞的最低要求便是記載的正確,不正確的新聞除了被明眼的讀者譏笑,並失去對報紙信 賴外,接著便要失去報紙的榮譽和前途;在此一大前提下,記者寫稿如果常犯錯誤,他的 前途自然也就黯淡無光。

    (二)中外報人所得的共同結論,莫不以「正確」二字為新聞最重要的規範之一。

    1.中國記者信條第四條:「吾人深信:新聞記述,正確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語失實,不問 為有意之造謠誇大,或無意之失檢致誤,均無可恕。明晰之觀察,迅速之報導,通俗簡明 之敘述,均缺一不可。」

    2.美國記者道德律第一條:「新聞記者之第一責任,為報導正確的,無偏見的事實於公眾之 前。」

    3.美國報業守則:「報紙為爭取讀者之信任,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力求正確。凡為報紙力所 能及,而未能作完全與正確之報導者,此種報紙,實無可恕。」

    「正確」為新聞寫作的第一要律,然一般新聞報導,卻多錯誤,其因何在,值得我們分析 研究。

    何謂新聞客觀性?報導如何才能達到客觀、公正的標準?

    (一)客觀性的涵義:
    是評估新聞常用的標準,社會各界對新聞的內容感到不滿意時,通常 會說:「這條新聞不夠客觀」。 就新聞理論而言,「客觀」是指一種公正、超然、及不含成見的態度報導新聞。記者報導 新聞時,往往會受知識、信仰、態度及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完全客觀。因此,客觀被 認為是新聞界的一種理想,通常很難做到。記者寫新聞時,只要能盡力排除個人的成見, 盡力做到公正,已經難能可貴。因此,也只以公正作為批判新聞的標準。

    (二)公正性的涵義:
    公正是指記者報導新聞時,以公正的立場,謹慎評估新聞事件的所有重要事實,作正確、 平衡、完整的報導。美國著名的報紙「華盛頓郵報」,在該報的編採手冊中指出,公正包 括完整、相關、誠實、用詞直接四項原則。郵報要求記者與編輯處理每一條新聞,都要仔 細思考這四項原則:
    1.公正應包括新聞的完整性。
    2.公正應包括新聞的相關性。
    3.公正應包括誠實。
    4.公正要求直接表達,避免用詞閃爍。

    (三)標準:依據華盛頓郵報所指出的四項公正原則,及新聞學上平衡報導的基本要求, 我們可以用下列四個標準來評估一條新聞是否公正。
    1.新聞中是否呈現正反雙方的意見:
    爭議性的事件,通常會有正反雙方的意見出現。一則公正的新聞報導,至少應該提出正反 雙方的代表性意見。如果只指出一方的意見,無論這種意見正面的或是反面的意見,都不 符合新聞報導公正的原則。
    2.新聞中是否呈現多方的意見:
    大眾對複雜的事件,往往會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只報導正反雙方的意見,並不見得能夠反 映所有的意見。盡責的記者,在報導爭議性事件時,應盡量反映各種不同的意見。選擇消 息來源時,也應選擇具代表性的人士。
    3.新聞中是否給被攻擊者回應的機會:
    記者報導新聞時,如果遇到新聞當事人,攻擊另外一個人,應該在新聞中,給被攻擊的人 回應的機會。如果只報導攻擊的言論,而未給被攻擊的人回應的機會,則這條新聞就不算 是一條公正平衡的新聞。
    4.新聞中是否公正處理爭議的意見:
    記者在爭議性新聞中,應把攻擊者和被攻擊者的言論,作平衡的處理。也就是說,新聞中 應以相同的篇幅及平等的待遇處理雙方的言論。如果在新聞中明顯偏袒某一人,以很大的 篇幅或是以顯著的方式引述其中一人的言論,而對另外一人的言論只作簡短引述,都不符 合公正平衡報導的原則。

    讀者可透過管道監督新聞機構?

    (一)讀者投書:
    1.讀者投書除了對無冕王具有監督作用外,也相當受報社的重視。大多數報社收到讀者指責報導錯誤的信件後,會告知相關人員,並加以查證,如果讀者指出的錯誤屬實,有的報社會 寫信向投書人致歉,並告知報社的處置措施。
    2.就新聞倫理原則而言,報社收到讀者來函指責報導錯誤,如經查證屬實,除了寫信向讀者 致歉外,還應在報上更正。更正啟事應和錯誤的新聞刊登在同一版上,篇幅大小亦應大致 相等,才是負責的作法。
    3.我國出版法第十五條規定:
    「新聞紙或雜誌登載事項涉及之人或機關要求更正或登載辯駁書者,在日刊之新聞紙,應 於接到要求後三日內更正,或登載辯駁書,在非日刊之新聞紙雜誌,應於接到要求時之次 期為之,但其更正或辯駁書之內容顯違法令,或未記明要求人之姓名、住所、或自原登載 之日起逾六個月而始行要求者不在此限。更正或辯駁書之登載,其版面應與原文所載者相 同。」
    報社收到要求更正錯誤的讀者投書,經查證屬實後,應立刻更正。如果報社未作更正,也未作其他適當處置,讀者可以提出法律訴訟或向「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陳訴。

    (二)向新聞評議會陳訴:
    1.新聞評議會對違反新聞道德之新聞、評論、節目及廣告,除了會主動審查外,還接受各界 人士的陳訴或檢舉。
    2.依據新聞評議會處理陳訴案及檢舉案第二條規定:
    「前條所定案件之直接受害當事人,得向本會提出陳訴案。媒體如有危害公序良俗或公眾 利益者,則任何個人或團體,均得向本會提出檢舉案。前項陳訴案或檢舉案,除隨函述明 陳訴檢舉要點並簽名蓋章外,均須檢具個人身分證影本或機關公文,連同刊播資料於新聞 、評論、節目、廣告等刊播日起一百八十日內,向本會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在這種情形下,新聞評議會可能對比較願意遵守倫理原則的新聞機構及記者較具影響力, 對違反新聞倫理嚴重、最需要譴責與制裁的新聞機構與記者,反而沒有太大的約束力量。

    (三)司法訴訟:
    1.多年來,誹謗一直是新聞界面臨最嚴重的法律問題。以美國新聞界為例,每年各級聯邦及 地方法院審理的誹謗案件,多達一千件以上,而庭外和解的誹謗案件更是難計其數。新聞機構被控告誹謗後,除了要花龐大的訴訟費用外,涉嫌誹謗所造成的精神困 擾,更使 新聞機構及記者遭受莫大的壓力。因此,向法院控告新聞媒介誹謗,是對抗不當報導的有 效方法。
    2.而在控告新聞記者誹謗時,不僅可以控告負責撰稿的記者,還可以控告審核新聞稿的編輯 。此外,如果社長或發行人知情或曾參與審核該新聞稿時,亦可一併提出控告。

    (四)消費者團體:
    1.從維護大眾權益的角度來看,無論讀者投書,向評議會陳訴或請法官主持公道,都是消 極的維護權益方法。這些方法通常都在錯誤已經發生後,大眾才能採取救濟行動。比較積 極的方法,是組織消費者團體(類似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組織的力量來影響新聞媒介 。
    2.在當前媒介經營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上,社會大眾接近使用媒介的權利極度受限的情況下,成 立新聞消費者團體,不僅可以監督新聞媒介的表現,也是實踐接近使用權的方法之一。民 眾可以藉組織的力量,促使媒介重視大眾的意見,改善媒介的內容。
    3.國外的經驗「顯示」,新聞消費者團體必須要能真誠的為社會大眾服務,公正的為 多數人爭取權益,才能發揮監督媒介,維護社會大眾權益的功能。如果新聞消費者團體不 能為大眾爭取權益,只為少數利益團體服務,則不僅無法敦促媒介改過遷善、提高品質, 反而可能成為威脅新聞自由、阻礙媒介進步的一股力量。

    何謂「新聞化廣告」?

    (一)新聞化的廣告的意義:是以新聞的形式刊登廣告。這種形式的廣告,通常在報紙的新 聞版或工商服務版,以新聞、花絮、漫畫或專論等方式出現。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利用讀 者對新聞的信賴,增加廣告的說服效果。

    (二)在新聞化的廣告方面,讀者應了解下列幾點:
    1.新聞化的廣告的目的,是希望利用讀者對新聞的信賴,增加廣告的說服效果。這種 作法不僅是一種欺騙讀者的行為,也違反了新聞道德規範。
    2.如果要以新聞化的形式刊登廣告,至少應該在新聞化的廣告中,以顯著的字體註明「廣 告」,或用其他的方法,告訴讀者這是廣告,而非新聞。

    (三)新聞化的廣告與新聞的差異:在於「新聞」的目的是報導、解釋與評論新 聞事件。而「新聞化的廣告」的主要目的,則是「營利」與「銷售產品」。

    「新聞化的廣告」有的是由廠商付錢刊登的,也有的是由報社的廣告業務員主動撰寫,其 目的在爭取廠商刊登廣告。

  • 龍之信條線上看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08 18:30:22
    有 38 人按讚


    三和大神

    (注:在中國網絡上看到這篇關於中國底層人的文章,很快就被中方刪除了,現在貼回來與大家共賞)

    【15元吃住30元買性服務﹕墮落年輕人在集體等死】

    毫無盼頭的人生是什麼樣﹖

    如果非要總結﹐我想答案大概是﹕“一切皆可放棄”。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放棄了生計﹑身份﹑尊嚴﹑所有社會關係﹐

    在高歌猛進的城市角落打造了一處墮落天堂。

    同時﹐他們也被滾滾向前的時代車輪無情碾過。

    1

    做一天工﹐闊以玩三天

    深圳﹐距離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龍華新區﹐有一個叫做三和人才市場的地方。

    這裡常年遊蕩著一批被稱為“三和大神”的人。

    他們共同信奉著“做一天工﹐闊以玩三天”的精神信條。

    打工永遠只找日結﹐賺得百來塊工錢後﹐便開始實踐“吃喝嫖賭抽”五字真訣。

    不論當下物價如何攀升﹐在三和﹐生活成本被壓縮到了極限水平。

    大神們手提藍白大水﹐抽五毛一根的紅雙喜散煙。

    花2塊錢﹐可以吃上淋著古怪顏色醬油的腸粉﹔再加3塊﹐就能來碗飄著青菜﹐偶爾能發現肉絲的掛逼面。

    吃飽喝足後﹐大神們鑽進昏暗污濁的網吧﹐追逐各自的精神家園。

    1塊5每小時﹐8塊錢通宵﹐地球不爆炸﹐他們不挪窩。

    結束了遊戲裡的腥風血雨﹐一排人呼呼大睡﹐東倒西歪﹐宛如喪屍。

    想睡得有儀式感點﹐花個十幾二十塊便能喜提床位。

    30平米的簡陋房間﹐密密麻麻地擺滿雙層鐵架床。空氣裡瀰漫著汗臭與尿臊味。

    被褥枕頭許久未換﹐臭蟲陪睡也是常有的事。

    但對大神而言﹐只要能充電﹑有WiFi﹐這些都不是問題。

    人才市場附近﹐龍華公園的隱蔽處﹐30—50元就可以潦草地解決性需求。

    三和人管這叫“修車”。

    眼看錢花差不多了﹐大神們不得不開啟高階修煉模式。

    天為被﹐地為席。

    海信人力資源市場﹐每到晚上﹐都會變成“海信大酒店”﹐床位供應十分緊張。

    當“掛逼”狀態都不可持續時﹐餓了幾天肚子的大神們﹐才會再次起身﹐打個臨時工。

    但漸漸地﹐他們連日結也不想做。時長日久﹐人就像報廢了的汽車﹐再也難以發動。

    要搞錢﹐野路子依然有。

    賣血﹑賣手機﹑賣銀行卡﹐甚至以80—150元的價格賤賣身份證。

    在庸常生活的巨大陀螺上﹐失去身份的大神被離心力甩得越來越遠。

    無可變賣的時候﹐他們會鋌而走險給非法企業做法人。或者“擼小貸”﹐一不留神背上數十萬債務。

    朝不保夕的日子教會了大神抱團取暖﹐

    三和的QQ群﹑貼吧里﹐時常有飢腸轆轆的人求救﹐可憐巴巴地討一個盒飯。

    團飯失敗﹐又不願意開寶箱(翻垃圾桶)的老哥﹐常常會餓到昏厥﹐癱在大街上進行光合作用。

    這樣的生活狀態﹐讓猝死變得稀鬆平常。

    當網吧裡有人被蓋著白布抬出來﹐三和大神從四面八方湧來﹐擠滿整個街道。

    為徹底掛逼的老哥夾道送行﹐已經成了這裡“不成文的規矩”和“最後的禮儀”。

    每個圍觀的大神都心有戚戚﹐不知道下一個被“送行”的會不會是自己。

    2

    大神是怎樣煉成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神也不是一天練成的。

    作為四肢健全的年輕人﹐最初來到深圳﹐大多也怀揣著淘金夢﹐希望能夠打拼出一片天地。

    但很快﹐他們發現一切都跟預想的不一樣。

    進廠以後﹐日復一日的機械性流水線﹐每天十幾小時的體力壓榨﹐撲滅了身上的青春火焰。

    身心一天比一天疲軟﹐而工資﹐卻不見長進。

    他們想到自己的父輩﹐幾十年的歲月全都投擲在車間﹐任勞任怨地接線路﹑擰螺絲﹐攢夠錢了回到農村﹑蓋房子﹑生孩子﹑老去。

    對能夠接收到更多信息的年輕一代而言﹐這條道路顯然喪失吸引力。

    為了逃離現實巨大齒輪的暴力碾壓﹐他們終日聚集在三和﹐徘徊﹐張望﹐流離失所。

    比起大戰黑廠的艱難心酸﹐“做一玩三”的日結模式讓憋屈的靈魂重新舒展。

    他們忘掉前途﹑未來﹐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裡結婚生子﹐稱王稱霸。現實的種種煩惱﹐全都拋諸腦後。

    當初離家是為了掙錢﹐如今在城市的夾縫裡苟且偷生﹐家鄉自然也成了不願回首的閉塞之地。

    30多年前﹐他們的父母來到這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謀生﹐成為第一代農民工。

    如今﹐他們成為了第一代大神﹐睡在父母曾鋪就的馬路上。

    3

    “我恨三和﹐但終究離不開它”

    在成為NHK的三和紀錄片拍攝對象時﹐宋春江已經很久沒有正經吃過飯了。

    他的人生軌跡在三和頗具代表性。

    混跡多家大廠﹐但都堅持不下去。後來陸續嘗試過會所服務員﹑保安﹑治安員等職位﹐共同點是累﹐工資低﹐且枯燥乏味。

    生活沒有起色﹐他很快就膩了。

    流落到三和﹐低廉的物價讓他心醉神迷。

    泡在網吧幾個月﹐為了買遊戲裝備﹐他在網貸平台貸款3萬﹐希望賣號賺錢﹐但碰上賬號被封﹐他血本無歸。

    貸款還不上﹐他索性扔掉手機卡。後來身份證也賣掉﹐被人拿去辦了3家非法公司﹐註冊資本1500萬。

    為此﹐他經常調侃自己是身家千萬的大老闆。

    “去年﹐我還有一點點鬥志。今年﹐一點也沒有了。”

    意志力這玩意﹐很多人以為有開關控制。關個幾天﹐隔段時間還能再打開。

    但實際上﹐它會鏽蝕﹑腐化﹐等過了某個臨界點﹐還會“叮”的一聲驟然斷裂﹐然後人就被強大的慣性拖拽著前行。

    對此﹐經常與宋春江混在一起的李磊和趙偉也深有感觸。

    “來了這﹐你會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幹活﹐到最後﹐你會離不開﹐就像吸毒一樣。”

    紀錄片播出以後﹐宋春江做直播賺了錢﹐漸漸還清債務﹐還回老家補辦了身份證﹐天南地北的觀眾通過直播鼓勵他﹐希望他早日上岸。

    這些說教給他莫大壓力。

    他算過一筆賬﹐就算一個月工資5000塊﹐在老家蓋棟房子也要20多年。

    太慢了﹐他不能堅持。

    而且直播也挺折騰﹐他沒有才藝﹐只能尬聊﹐總覺得對不起觀眾。在被人污衊是團飯狗以後﹐很快又把手機賣了。

    那點人生轉機被時間抹平﹐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離開三和真的很難嗎﹖

    是的﹐很難。

    但這難處不在於沒錢﹐沒身份證﹐而在於已經癱瘓的精神世界﹐再難重建。

    回到那個異常悶熱的夜晚﹐在掛逼餐館裡﹐記者問宋春江﹐

    你還有夢想嗎﹖

    宋春江嬉皮笑臉地答道﹕“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夢想﹐早沒了。”

    “那你老了以後怎麼辦﹖”記者又問。

    宋春江抖著腿﹐苦笑一聲﹐很快又擺出那副渾不吝的姿態﹕

    “老了......就死了唄﹐沒辦法。”

    說完他咧嘴大笑﹐其他人也跟著哈哈哈。

    笑聲碰在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4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大神”

    說起三和大神的掛逼生活﹐很多人都是抱著獵奇心態﹐居高臨下地憐憫或者批判他們。

    但實際上﹐我們和大神之間﹐距離真的很遠嗎﹖

    恐怕並沒有。

    去年下半年﹐我在一家狼性十足的公司工作。

    公司離住處較遠﹐加上地鐵站限流﹐每天必須六點半以前起床﹐才能勉強保證不遲到。

    高峰期的地鐵像一隻隻巨型怪獸﹐成千上萬的人在怪獸體內碰撞擠壓。

    面容猙獰地憋個幾十分鐘以後﹐精氣神被抽走﹐汗水逐漸發酵﹐體味交叉感染。

    地鐵車門打開﹐人們就像它的排泄物一樣﹐連綿不斷地湧出。

    出了站﹐被大太陽一曬﹐感覺整個人快要化開。

    進辦公室﹐屁股剛挨上椅子﹐馬上要開早會。

    复盤﹑規劃一番後﹐兵荒馬亂地開展工作。

    這期間還得應付從天而降的臨時任務﹐假嗨的集體活動……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沒有經歷過太大的社會震盪﹐或者背負什麼時代傷痕。

    但就是無數這樣喪喪的細節疊加在一起﹐已經在無形中將我們挖空。

    為工作熬到凌晨三四點的日子裡﹐什麼遠大理想都被捶扁了。

    我對未來失去想像力﹐最大的心願無非是睡個好覺。

    每次下樓看到房東兒子窩在大廳沙發里玩手機﹐厭世情緒尤為強烈。

    這閒散的狀態他可以持續到死的那一天。

    甚至可以說﹐整棟樓的租金夠他們世世代代都以這樣輕鬆自在的狀態生活下去。

    我們的終點﹐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但是我想起﹐有天看《奇葩說》﹐蔡康永講家裡有個晚輩跑來問他﹐想做個廢物﹐可不可以﹖

    他很為難﹐說﹕“如果你覺得做廢物是人生最想做到的事情﹐你就當廢物吧。”

    但緊接著又說﹐

    “其實人生完成一些事情﹐很有意思。”

    “有一天你如果發現﹐你什麼都沒有完成﹐可是已經來不及的時候﹐你心中真的沒有一絲惋惜﹖”

    “你要把你的人生丟去做廢物﹐你真捨得嗎﹖”

    如果年少時把對人生的種種設想全都摁滅﹐我們可能會被更大的悲傷淹沒。

    只是慶幸因為年輕﹐我們還能在中場休息後﹐重新找到返場機會。

    4

    至暗時刻﹐滑下去還是忍一忍﹖

    最近幾年﹐在高壓焦慮的轟炸下﹐很多年輕人都習慣把喪文化﹑佛系精神搬出來﹐聊以自慰。

    沒錯﹐這是一劑很好的麻醉藥。

    但它不應該成為安撫慾望的唯一方式。

    即便在三和﹐也有人試圖尋找其他出路。

    跟大神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深圳待了18年的陳用發。

    早年一起機械事故﹐奪去了他整條右臂。

    之後﹐他用寥寥無幾的賠償金開了一家名為左撇子的早餐店﹐練習用左手操持一切事物。

    這一開﹐就是8年。

    “因為你沒有右手了﹐你不可能老是怨天怨地嘛。”談到身體的殘缺﹐陳用發已經釋然。

    “事情只要你想做﹐總歸是有辦法的。”

    剝雞蛋﹐做腸粉﹐ 磨豆漿……他單手操作﹐動作卻幾乎一氣呵成。

    如今他娶了妻﹐生了女兒﹐早餐店的生意不錯﹐偶爾還能接濟一下遠道而來的老鄉。

    儘管內心深處﹐他對深圳沒有多少歸屬感﹐覺得自己終究會是一個過客。

    但為了避免女兒成為留守兒童﹐並且能有在大城市受教育的機會﹐又似乎還有無限的動力打拼下去。

    社會階層日漸固化的時代﹐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可怕的﹐恐怕是底層連進入上層的慾望都被消滅。

    三和大神走紅網絡﹐有人說他們的存在是對庸俗社會價值“一種消極無聲的反抗”。

    說實話﹐這有點強行昇華的嫌疑。

    就像《超脫》裡﹐劉玉玲沖自暴自棄的學生喊的那句﹐

    “不在乎誰不會啊﹐但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去在乎呢﹖”

    三和大神乍看無拘無束﹐其實早已被囚禁在隱形的壁壘當中。

    生活剛抬起腳﹐他們就順勢往地上一趴。

    這是沉淪﹐不是反抗。

    他們口中的自由﹐是任由泥潭將自己吞噬的自由。

    看不到明天﹐也看不到其他任何可能性。

    6

    活在塵世﹐每個人都難免被生活摔打

    沒有人可以拯救夾縫中的三和大神。

    我們所能做的﹐是不讓自己變成三和大神。

    這其中的關鍵﹐

    或許就在於陷入低潮的時候﹐是將所有責任推給不公的命運﹐還是抓緊那些讓你負重前行的東西。

    這些東西不一定有多崇高﹐它可能是自我實現的野心﹐也可能是為了家人﹑朋友……

    無論哪樣﹐去承受﹑去撐住。

    哪怕到最後﹐付出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但只要內心的火種還在﹐小如螻蟻的我們﹐就已經戰勝了寂寞的命運。

  • 龍之信條線上看 在 BIGWE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4-16 00:48:34

    資助實況主:https://goo.gl/S4tNpZ
    實況網站:https://www.youtube.com/c/BIGWEI/live
    臉書粉絲:https://www.facebook.com/ilovebigwei/

    -----每個月贊助者任務活動-----
    @任務名稱:BIGWEI玩巫師3
    @任務內容與完成條件:想看巫師3劇情!玩到破關!
    @任務時間期限:無期限
    @任務失敗懲罰:沒有失敗懲罰
    以上是台主自虐回饋任務遊戲!(":"後面是範例)

    -----本台聊天室規章注意事項-----
    @.嚴禁禁止:酸人語言、打廣告、洗頻之類,違規者刪除留言!警告不聽者封鎖!
    @.請勿散播個人資料,一律刪除禁言300秒!警告不聽者封鎖!
    @.請勿問台主灌水問題,例如:住哪、幾歲、體重之類無關遊戲一律刪除!
    @.本台語音軟體:Discord https://discordapp.com/

    -----簡介-----
    直播主:BIGWEI
    年紀:一位老人!
    管管名單:小滅(jacky)、LJ、芸兒、高興就好、犇犇、睫毛

    -----本台語音規章注意事項-----
    1.實況主房間有限制聊天人員,可以嘗試向台主要求開麥(請在語音聊天室打),遭拒絕請勿生氣或留不雅的字眼
    2.極需要聲音的類型遊戲,非玩遊戲者進入絕地求生頻道時請盡量關麥
    3.進入語音如有遇到任何人對你說一些不高興的話,可以私訊台主或客服人員(youtube管管),請不要悶在心裡,自己也不好受
    4.私下搞小團體或是騷擾人,經警告後不聽勸踢除語音!嚴重者封鎖!還有開玩笑程度要自己能承受的起因為互相
    5.玩任何遊戲請勿做出無理由離開遊戲的事情,如有特殊原因請盡快在文字頻道打出原因
    6.本台是歡樂台,和台主及其他觀眾一起玩時不要太認真,但玩笑不要開過度!
    7.不要要求台主要開什麼遊戲
    8.請勿在台主實況中使用Discord打電話給他
    9.如果你在其他網站看到詆毀本台的言論,不用理他,反正本台不在意外界評論
    10.如你有其他朋友也想加入語音,請聯絡客服人員並提供他的Discord ID
    11.感謝你看完,希望本台能帶給你歡樂
    沒注意看本台規章一律禁言300秒!

    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bigwe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