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鼻胃管移除評估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鼻胃管移除評估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鼻胃管移除評估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鼻胃管移除評估表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88的網紅職能治療師王志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近遇到好幾個中風四五年的病人,放棄人生開始長時間臥床。 曾經他們也是花了很多力氣跟精神,努力練習到可以「走」得不錯。 但為什麼經過了四五年,結束一切的訓練、中西醫治療後,對人生失去信心,選擇臥病在床呢? 這樣的照顧家庭,通常氣氛非常的死寂。家人再愛,也自顧不暇,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放棄、疏離又...

  • 鼻胃管移除評估表 在 職能治療師王志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5 10:00:36
    有 263 人按讚

    最近遇到好幾個中風四五年的病人,放棄人生開始長時間臥床。

    曾經他們也是花了很多力氣跟精神,努力練習到可以「走」得不錯。

    但為什麼經過了四五年,結束一切的訓練、中西醫治療後,對人生失去信心,選擇臥病在床呢?

    這樣的照顧家庭,通常氣氛非常的死寂。家人再愛,也自顧不暇,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放棄、疏離又或者是責備,力不從心。

    深入了解互動後,我從家屬與病人之間的互動,歸納出幾種放棄而退化的原因:

    一、錯誤期待及比較
    家屬對病人評價大多是「懶惰」、「被動」、「不認真」。這樣的評價來自於訓練進展緩慢,結果不如預期。

    「他的腳就是不抬高」
    「走路不要駝背!每次都要提醒」

    其實中風影響的,不只有肌肉張力、動作控制能力、嚴重的甚至影響感覺、知覺、認知能力,甚至是性格與脾氣。每個中風患者的中風位置、嚴重程度不同,有的可以短時間完全恢復,有的即使努力練習,卻仍然一輩子要與中風後遺症共存。

    喪失的能力,若是大腦損傷沒有恢復,或是沒有神經代償(此說法亦存爭議),那麼再怎麼努力訓練,效果也非常有限。復健可以針對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動作靈敏度、精確度訓練。想想那些透過訓練而有良好表現的芭蕾舞者、舉重選手、馬拉松跑者、樂器演奏家或是魔術師,都是在指導下透過大量練習從「可以」到「更好」。但若是中風所導致的能力喪失,透過誘發仍無法出現,那麼練習效果恐怕事倍功半,讓家屬及病人精疲力盡。

    「如果做得到,誰不想好好做?」

    接受現況與鼓勵,反而可以促進病人常保嘗試與參與生活的信心。

    「哇!不錯喔!繼續保持下去」
    「你剛剛的動作非常標準」
    「再一下我們就突破囉!」
    「你剛剛怎麼做出這個動作的?我們再來一次!」

    畢竟神經的恢復即使過了所謂的黃金期,也不一定就完全停止。我看過太多兩三年後,在動作上還持續進步的案例。

    二、顧此失彼,全盤皆輸
    中風後除了找回「失去的」能力,充分發揮「尚存的」能力更為重要。

    中風後歷經急救、手術、恢復、觀察,大致上有一週甚至數月的臥床期,臥床造成的體力退化,嚴重程度不亞於腦神經損傷造成的肢體功能損傷。由於肢體功能損傷造成的生活依賴、或是參與受限,常常導致健康的肢體因為活動量大幅度降低,導致肌力衰退、動作笨拙、反應遲鈍。

    許多人復健期努力做復健,住院期間上午下午排滿滿,回到病房後躺在床上,大小便在床上,漱洗穿衣都依賴。住院住到不能住,返家後每週三天復健,其他天在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復健時很嚴格」,家屬儼然像個小老師,動作要求做的標準精確,日常生活又像是溫室園丁,坐久一點或站久一點,擔心病人太累,百般呵護。

    我在宜蘭有一個中年中風病人,中風明明可以獨立拿拐杖走路,卻連樓梯都沒爬過。訓練兩次後就搬回台北五樓的家,妻子狠下心來不準備三餐,讓先生天天下樓買,兩個月後,手掌還打不開、腳掌還沒辦法順暢打拍子的他,已能自己搭公車,還可以去運動中心spa,現在已經在準備找工作了。在台北也有一個60幾歲阿姨差不多症狀,本來請了個外勞,走路都怕跌倒,後來辭掉外勞,一個人在公寓四樓生活,三餐自理、洗衣打掃樣樣來,天天出門散步。

    三、生活沒有重心
    中風後,要參與生活,除了維持健康肢體活動度,另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找到生活重心。尤其是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更應該要及早規劃病後生活。過度重視患肢的恢復,除了事倍功半令人挫折,停止復健訓練後的生活失落,更是造成臥床的元兇。一旦長時間臥床,除了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身心更會進入緩慢的衰退,接下來骨質疏鬆、體耐力差、心肺功能低落、吞嚥能力退化、大小便失禁、關節變形肢體痠痛接踵而來,本想一了百了卻演變成苟延殘喘,全家拖累,更是令人心酸。我有一個腦幹中風全身癱瘓的阿伯,到院前死亡。從練習達到健康時每天坐起14小時、站起2小時,透過輔具的幫忙,可以站著逛花園,還外出到旗津吃海產、去六堆吃客家小吃,半年內移除鼻胃管、氣切。生活不必抽痰、翻身、拍背、管灌。還有一個極嚴重的缺血性中風,全身僵硬反射動作強,本來像植物人一樣,現在可以看電視,表達喜怒哀樂,透過站立訓練,全身張力降低,目前口水幾乎可以自己吞,70幾歲妻子跟看護,還能偶而帶出門散散心,看看湖光山色,生活多點調味。

    「生活即復健」不是生活都在做復健訓練,而是透過參與生活,保持最高的生活獨立性,善用輔具或改變做事方法,重新適應病後生活,找出生活重心,是進行患側訓練「同時」必須要一起進行的。消極的避免臥床,增加坐站時間;積極的重新培養興趣,練習生活自理,找出生活重心,從新參與,才是避免慢性失能的良方。

    #優效居家職能治療所
    #復能 #復健 #輔具評估 #居家好鼓勵
    #中風 #骨折 #失能 #長照 #站立

  • 鼻胃管移除評估表 在 雙胞胎樂樂媃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01 21:28:27
    有 1,089 人按讚


    姐姐學校的黃安宇是個很照顧學生的教官,上週卻出了車禍,拜託大家幫忙集氣,祝福黃安宇教官早日康復回到校園!

    7/25下午17:55,我的弟弟-黃安宇,在研習結束、騎單車返家途中,被一位恍神的汽車駕駛由後方撞擊輾過,地點在百齡橋頭往蘆洲方向的匝道入口處。
    第一時間送達振興醫院急診室時,安宇的同事-詩淵教官也隨後抵達。過程中,督學、主任教官也陸續前來關心安宇。
    肋骨左側斷了7根、右側8根,導致肺部受到嚴重傷害,血胸、氣胸讓肺部失去了交換氧氣的功能,使用呼吸器加上純氧進行急救,然後就進了加護中心。
    晚上10點20分,為了解決右胸腔出血的問題,開刀。
    7/26,內視鏡清除肺葉內血塊。
    7/27,裝上葉克膜。下午開始全身持續性的發抖。
    7/28,使用鎮定劑減緩發抖,下午開始24小時洗腎。
    7/29,凌晨時分,安宇的狀況又不好了。經過醫護人緊急搶救,目前回覆到相對好一點的水準,但是又比昨天差了。葉克膜裡面的零件出現提早損壞的狀況:一般可用五天,但是這個三天就要更換,醫師說是因為安的血壓偏高,對機器的壓力太大。持續性發抖的狀況因為鎮定劑和嗎啡的使用而減緩。醫師說這兩天更危險。
    7/29下午進度:
    血氧濃度上升至90,因為輸入的血小板發揮了作用。
    肺部積水未能排除,葉克膜仍須持續使用。
    意識開始恢復,聽到家人、同學和同事的聲音會有反應,應該是因為鎮定劑減量。
    整體來說,生命徵象穩定,醫護人員說是好現象。
    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有組織壞死現象,令人擔心。

    7/30上午:
    醫師今天說:安宇的血氧上升至120,肺部X光有進步
    血壓心跳穩定
    葉克膜依賴降低
    整體來說是穩定的狀態,比昨天下午好一點
    腎臟指數仍然降不下來,還是要繼續加油
    血小板、血漿、還有一個血什麼的(我忘記了)一直在補充,沒停過
    有信心
    我們都對他有信心
    上午探訪結束前,醫師集合我們,召開會議,說明醫護人員這段期間的醫療處置,說明的很清楚很仔細,我們非常感謝。會議後,我跟媽媽去看這段期間以來,每天的X光片的變化。目前右胸肺葉的左下角顏色由白轉黑,醫師說這代表右邊肺葉的功能有開始恢復的跡象。
    7/30下午:
    血氧維持120,葉克膜從5降到3,使用的氧氣濃度從昨天的100%降到中午的85%,到傍晚再降到75%,醫師說這表示對葉克膜的依賴減少,也能減少葉克膜的傷害,是好事。下午開始停止使用鎮定劑,只用嗎啡減緩疼痛,目的是讓安宇逐漸恢復意識。

    7/31上午進度:
    血氧濃度維持在120,肺部X光又更乾淨了。醫療團隊把葉克膜的氧氣濃度又下調到65,對機器的依賴再減少一點。
    主任醫師大聲喊叫安宇的名字,他有反應。我叫他的名字,他會看我,會點頭。
    主任醫師測試右手腕的脈搏是很容易摸到,表示末梢循環有改善的跡象。
    7/31下午:
    控制氧氣濃度的呼吸器功率從65%再調降到55%
    血氧維持在100
    肝指數從昨天的480降到現在的270

    8/1上午:
    安宇可以說是完全清醒了。可以微微的轉頭、點頭表達,我們說話時,他的眼神會看著說話者。
    氧氣使用濃度又下降,醫師評估葉克膜移掉的時間。
    肝臟發炎指數下降至220。
    末梢循環的改善部分,腳部可說已經沒問題了,但是手指的改善緩慢,目前有起水泡的現象。

    8/1下午:
    呼吸器氧氣濃度調降至40%,葉克膜運轉由100%調降至90%,目前血氧濃度稍微掉到90%,醫師決定先維持這樣,觀察一天。
    晚上的意識更清楚了,有情緒反應,會想說話、會流淚。
    末梢循環因爲減低對葉克膜的依賴而有持續的改善。
    明天開始逐漸停用嗎啡。

    8/2上午:
    葉克膜撤掉了!!呼吸器有稍微調高到60,血氧比昨天高一點100,肝指數有逐步下降,腎功能指數下降會慢一點,目前是維持

    8/2下午:
    肝功能指數下降至139
    腎功能指數下降至4.37
    呼吸器氧氣濃度維持55%,血氧濃度回升至100
    肺部X光有進步
    整形外科醫生說手指應該有機會保住,只是外觀可能有點醜
    意識清楚,碰他他都有感覺

    8/3晚上:
    安宇開始可以用筆談(雖然沒有力氣拿筆),會跟侄子姪女和同學挑眉毛,還想喝咖啡@@
    嗎啡已經完全停用,清醒的時間拉長,護理師讓他看電視打發時間
    會感受到呼吸器和鼻胃管的不舒服,會想動手自己拔管。醫師有把他的手腳綁起來,但是安宇的力氣大的超過醫師預估。醫師拜託我跟他溝通,不要去拔管...
    呼吸器氧氣濃度維持45%一天了,血氧濃度都穩定在100以上,醫師接下來會測試40%
    明天要開始洗腎,會換病床
    醫護人員表示傷口的感染風險還是高
    還有肋骨骨折需要等待腎功能好轉後評估手術處理

    8/4上午:
    安宇開始洗腎4小時,所以換床,就在原來的對面
    呼吸器氧氣濃度調降至40%,血氧濃度維持在90-100,已達可以撤除呼吸器的標準,但是因為昨天沒有洗腎,今天肺部積水沒有改善,所以要看今天洗腎後的檢查結果,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洗腎、要不要移除呼吸器...
    接下來醫師會規劃復健的進度
    今天安宇開始思考自己目前的狀況,擔心未來能否痊癒等問題。
    我初步跟他說明,請他配合醫師的要求,繼續努力
    8/4下午:
    安宇的精神與集中力又更好了,可以連續30分鐘對付我們這些探訪者。
    又開始和我們筆談,字跡勉強可以辨認,但是還是會因為沒力而看不懂。
    上午的洗腎後報告要到後天才會知道結果,也會根據結果決定接下來的治療方式。
    右手指頭都可以動,表示功能應該是正常的。
    呼吸器氧氣濃度維持最低限40%,血氧濃度上升至110,應該看洗腎報告的結果就能決定何時轉到普通病房了。
    晚上已經開始感覺到劇烈疼痛,開始使用止痛劑減緩疼痛。

    8/5:
    經過灌食,安宇的體力又再好一點。手腳的活動範圍都變大,左手可以稍微跟我握手,右手的開合又更好了。
    上午有軍職的同事朋友、學校教務主任和輔導主任前來探視,四嬸和二堂妹珮珍一家也來;四嬸晚上又過來,這次是和大堂妹珮玲一起來,帶了很多東西,有給媽的、有給安宇的、有給小朋友們的⋯真好。
    趁著安宇還沒有累到睡著前,把有關他的請假、薪水、傷勢、預期復原狀況、復健規劃⋯趕快跟他說明,免得他想東想西的。腎功能指數洗腎後是8,今天要問醫師問清楚點,還有就是肺積水的改善進度。

    8/6
    今天校長和各主任上午都來關心安宇,他的狀況除了血壓和腎功能指數高,其他都維持的不錯,所以護士說下午要考慮拿掉呼吸器。下午安宇趁著護士不注意時,自己拔掉呼吸器,導致喉嚨受傷,也嚇壞了來探訪的朋友和媽。
    護士說這是「加護病房症候群」,是在加護病房躺太久的人很容易就發生的狀況,需要多告訴他跟現實相關的訊息。基本上,離開加護病房就會好。
    因為安宇的突發狀況,所以今天沒有時間跟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計畫,不過他的說話能力和手腳活動表現令人訝異。

    8/7
    今天又洗腎4小時,脫水量(應該是這麼說的吧)1.4公斤,排尿量160cc,昨天沒洗腎,排尿量480cc。今天洗腎完後,收縮壓由185降到156。
    呼吸器他昨天自己拔掉後,改用鼻子插管子,氧氣濃度100%,動脈血氧維持在100以上。
    胃部持續有脹氣,腸道蠕動不良,明天腸胃科來會診後再調整治療方式。
    白血球數量都在10000-20000,而且不明原因發燒,感染科醫師更換抗生素、並抽血培養細菌,了解真正感染的細菌後再調整用藥及治療。
    情緒較昨天穩定許多,可能是因為進食狀況不好、體力不支。
    醫師囑咐要練習深呼吸。

    一直有新的關卡要努力突破

    8/8上午:
    安宇的情緒恢復正常,血壓心跳穩定,醫師要求要開始練習坐(經由護理師協助),目的是藉由活動促進腸道蠕動,提高營養吸收。
    右手指頭的傷勢復原看來不錯,也能自己很痛苦的把痰吐出來。
    胃脹氣比較緩解,目前採用連續灌食,希望能加速恢復體力。

    8/9:
    安宇上午洗腎,目的是排出體內毒素,排尿量不錯。
    下午護理師把他抬到椅子上坐著,目標2小時,實際坐1.5小時。醫師說這也說復健的一部分,他的身體出現褥瘡現象,不能再一直躺著。
    抽血檢查結果顯示安宇感染一種細菌和一種黴菌,更換治療方式。
    白血球數量降到18000。等抗生素治療發揮作用,白血球數量就會下降。
    肺部X光穩定進步。
    腸胃科會診,超音波檢查無異狀,推測目前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先前大量使用鎮定劑等藥物的副作用,需待時間排出體外才會恢復。今天有嘔吐,吐出兩週前進食的海帶。

    可以說是進兩步退一步

    8/10
    安宇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
    排尿量繼續增加,胃脹氣減緩,沒有再發燒。
    呼吸訓練和坐著的時間維持昨天的水準。
    右手水泡都乾了,腿部的活動範圍變大,灌食嘔吐減少。
    明天要抽血檢查細菌感染的控制狀況、白血球數量、腎功能指數,評估洗腎的必要性。
    我跟他說明復健的必要性,他也開始認真的配合醫師的要求。

    8/11
    安宇今天狀況又更好了點,已經可以連續說超過十個字的句子。
    排尿量超過1000cc,今天暫停洗腎一次。
    下週一驗血報告如果可以,就可望安排轉普通病房了。

    8/12
    今天排尿量繼續增加,醫師說應該可以不要洗腎了
    手指頭逐漸恢復肉色,醫師說有機會復原
    胃脹氣幾乎解除,腸道蠕動越來越好,開始排便
    依照醫師要求開始復健:練習坐著2小時,有達到目標。手腳伸展運動持續練習中,只要醒著就做,為下床做準備
    開始小口喝水,讓喉嚨和胃適應,為自己進食做準備

    8/13
    抽血檢驗結果出爐:
    腎功能指數仍然偏高
    白血球數量降到15000
    抗生素結果還沒好
    醫師決定追加預防性的洗腎一次,協助排毒
    原本預期今天要討論轉普通病房的,也因此延後

    8/14
    安宇開始察覺並思考自身的狀況,對於轉到普通病房充滿期待,但是腎功能指數一直無法下降到好的程度,不要說轉到普通病房,醫師連預估時間都沒辦法。
    他今天的心情顯然很差,除了預約身心科醫師訪談外,得找些其他的議題讓他思考、轉移注意力。

    8/15
    今天安宇中午又洗腎,因為腎功能指數下降不佳
    傍晚有下床走了一兩步,然後坐兩小時,算是不錯的復健進度
    昨天身心科醫師跟他訪談,開了些安眠藥,今天的狀態比較穩定

    8/16
    今天上午灌食牛奶,量增加不少。
    中午練習坐了將近三小時,表現很好,護士推他去曬太陽。
    下午五時,加護病房打電話給我,說醫師同意進食軟質飲食(原來是護士長餵他吃了一塊神奇的豆腐,讓他整個人活了起來),並准許探訪時間可以讓他使用手機。
    晚上探訪時,媽餵他吃了很多稀飯,還留了木瓜給他。
    也許是住太久、跟護士混太熟,開始有特權—護士讓他把手機留在加護病房,到晚上九點還在滑手機。

    8/17
    持續觀察:
    腎功能指數
    肝功能指數
    白血球數量(現在是14700,正常值為5000-9000)
    血液中的細菌感染
    醫師說這些都有下降趨勢,但還沒到可以放人的時候。
    感覺上好像可以離開加護病房,但是又還不能... 護士用輪椅推他去曬太陽,希望能改變一下心情。

    8/18
    上午膽指數上升,橫隔膜上方有積水,醫師決定引流出來,順便化驗檢查是否是發炎的原因。
    醫師要求安宇增加營養和運動量,看看有沒有辦法改善以上的問題。

    8/19
    安宇今天血紅素因為胸腔引流而降低,在補充冷凍血漿後,有比較精神點,但是消化仍然不太好:昨天吃的木瓜竟然還沒完全消化,還有嘔吐的現象。
    今天的X光顯示胸腔的積水有效下降,橫隔膜很清楚、肺部也更乾淨。
    今天坐了兩次、合計共四小時,站立的表現也更進步。
    醫師說要增加營養和運動。我跟護理師討論後,決定在安宇能承受的情況下盡量餵牛奶以及軟質飲食。

    8/20
    胰臟指數下降了,吃了東西後易有反胃嘔吐感,僅灌食(牛奶)。早上洗腎,白血球數較低,擔心免疫力下降,病床空間拉玻璃門隔離,探視時要加穿一件隔離衣,小孩禁入。
    護理師說白血球數量偏低可能是藥物的副作用,目前處置是更換藥物,明天請血液腫瘤科和內分泌科會診。
    膽功能指數已經到正常值,肝功能指數只比標準值高一點點。
    腎功能指數還是8.38,沒有降低,排尿量減少。
    醫師決定連續三天抽血檢驗以上的數值,密切關注。
    還是進兩步退一步的狀況。

    8/21
    免疫力指數(是這樣說嗎?)有略為上升到420(指數到500以上才可免除隔離保護)目前暫時停止從口部進食,中午做腹部超音波,排尿量進步達1300,腎指數雖高,今日先不洗腎,洗腎次數由驗血結果做調整,降為一週洗二次

    8/22
    護士看安呼吸比較喘,幫他換成全罩式的呼吸罩,因要照腹部超音波,暫時無法灌食,今早看起來很累想睡

    8/23
    今天洗腎前的腎功能指數大約在8左右,較上週洗腎前的指數下降不少
    免疫指數下降至正常水平
    今天血壓、心跳又在降低了些,更趨近正常
    醫師要求安宇要多吃多動多說話,從明天開始,將餵食魚肉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

    8/24
    今天上午安宇的體力看來比較好,站立的時間又恢復到一分鐘,坐著的時候也很穩定。
    上午媽餵他吃魚肉40公克+蘋果泥30公克,吃的狀況挺好的。
    我給他按摩腳底和小腿,他居然說很爽⋯⋯還不付我錢@@
    全罩式氧氣罩拿掉了,改成原來的樣式,血氧濃度維持的不錯。
    現在咳嗽也比較有力氣,能自己把痰咳出來,鼻腔內的鼻涕和血絲也少很多。
    晚上是護理長負責照顧安,她給安換了加壓型的呼吸器,因為安的肺有塌陷,希望安配合呼吸治療師的指導,能改善肺部塌陷的問題。
    安晚上跑去看夜景,老媽餵他吃魚肉,我幫他按摩腳底,真是太享受了。

    8/25
    今天看到胸部X光,橫隔膜變得更清楚,肺部也變大,護理師說是胸腔積水減少、肺部塌陷改善。
    晚上開始有飢餓的感覺,整體進食的狀況更好了。

    8/26
    食量越來越大,但是胃部脹氣也隨之而來。肺部X光看來較昨天差了點。
    精神狀態不錯。在無敵夜景房看到我們在樓下,還會揮揮手、搖擺身體來跟我們互動。
    較上週比較,腎功能指數持續好轉趨勢。希望明天驗血報告能讓醫師放安宇去普通壁房。
    中華亞運棒球賽-中韓預賽 2:1,中華隊贏的漂亮。希望安宇也能揮出漂亮的全壘打!

    8/27
    主任醫師說,安宇的狀況已經穩定,接下來將安排轉普通病房,持續目前的治療,並安排復健師

    8/28
    加護病房最後一次的探訪結束後,安宇正式從這裡畢業轉到普通病房,展開新挑戰

    整體來說,持續進步中

    醫師說,安宇能在第一時間活下來,就是奇蹟。安宇是他見過最勇敢的人。他意識是清楚的,面臨如此巨大的疼痛,從來沒有說過一聲「痛」。

    你一定要好起來
    加油,我的弟弟

  • 鼻胃管移除評估表 在 吳肇鑫~非常的急診室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5-02 18:31:36
    有 98 人按讚


    《新肝情願》

    歡迎轉po、分享和按讚,護師節(5月12日)最溫暖的祝福!

    https://m.facebook.com/HealthTaichung/posts/1641538289264282

    【慶祝國際護師節~白衣天使走過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感動由你來讚聲】
    護理感人小故事Part 6

    🌸於護理感人小故事下方留言,按讚數前3名(5月3日下午5時截止),即可獲得減糖環保福袋1份。

    ⏰本局將於5月3日下午6時前,公佈本篇得獎名單
    請名單上幸運民眾🎉於5月4日下午5點前私訊【健康就是讚】FB粉絲專頁,提供真實姓名與寄送地址🙇‍♂🙇‍♀
    <<回覆範例:姓名:魏升橘,地址42053臺中市豐原區中興路136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護理感人小故事分享:新肝情願-女兒捐肝給父親.肝臟移植故事
    作者:任惠慈護理師(童綜合醫院)

    傳說中國古代扁鵲為兩位心臟陰陽失調的病人互換心臟,雖然不知真實性如何,但醫學上對於器官移植的努力卻從未停止過,自人類第一例肝臟移植成功,從此肝臟移植的手術讓許多瀕臨末期肝硬化、肝癌的病人,獲得重生的機會。
    老蔡是一個肝癌的患者,雖經多次血管栓塞治療,但身體每況愈下,最後醫師認為「肝臟移植」是最後也是唯一的治療選擇。起初,老蔡的太太與文文的婆婆非常反對,認為女兒文文才二十多歲!說什麼也不願意讓文文去冒險﹗老蔡雖也覺得自己年輕時不顧家庭,實在沒有顏面要求女兒,割下肝臟來救自己,但他不想死啊﹗文文私下也表示,她願意捐肝救爸爸,但卻不知如何讓母親與婆婆同意,這讓她十分為難與痛苦。
    我們都了解,當家人中有一個人失去健康,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候,整個家庭都會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我看得出來文文的孝心,但不曾開過刀的她,其實對手術仍是十分害怕,而文文家人,除擔心手術風險外還有醫療費用的問題,我私下問了手術費用,和社工討論後,主動協助申請「急難救助金及民間基金會」補助金,解決他們擔心的醫療費用,同時也說明手術程序、提供傷口引流管的照片、解說傷口換藥過程、疼痛評估量表等,針對疑問之處給予解答,並請之前肝臟移植後的病友到院現身說法,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心路歷程,在一次次的解說下,歷經一連串的考慮,文文終於說服了眾人,同意她捐一半的肝臟給爸爸。
      手術當天,我握著老蔡與文文的手拍拍肩,說:「輕鬆點,就當做是進去睡一覺」!「上帝會保佑手術一切順利的」,在家人的擁抱,及眾人的祝福下,兩人進入了手術室。時鐘滴滴答答的走著,手術門外焦急的家屬來回不停的走著,突然間文文的媽媽焦急地跑回護理站找我,護理長:「是不是裡面有狀況,不然怎麼文文還沒有出來」﹖我扶著她坐下,要她先別著急,我於是打電話至開刀房,原來文文正在縫合傷口,準備進入手術恢復室了。這下子媽媽才安下心來,很快的文文首先被送回病房,而老蔡歷經了十多個小時,很順利的完成肝臟移植手術,接著送回了加護病房,至此兩人手術都平安順利。
    術後文文身上有兩條引流管、鼻胃管及中心靜脈導管,還有肚子上長約十多公分的倒L型傷口,文文一翻身就痛啊!根本無法入睡,文文的媽媽、先生及婆婆在旁心疼不已,常常來回護理站,我進入病房,握著文文的手說:「麻醉退了,一定很痛吧」﹖文文瞇著眼睛,皺著眉,露出痛苦的表情,「讓我來幫你打一劑止痛針,會好一點」。文文點點頭,我順手將她的被子蓋好,把電燈關上,「好孩子,沒事了,好好睡吧」,不多久,文文不再皺眉,很快入睡了。隔天我為了讓文文能早點下床,先將病床搖高至一半,「喔!好痛!不行,不行」,文文說甚麼也不願意,我坐下來,握握文文的手,「加油喔,相信我,慢慢練習好嗎」﹖文文吸了口氣,點點頭,我小心地搖高床頭,讓她坐起來,下午她已經敢下床站立了,第二天在媽媽的攙扶已能下床走路了。一連幾天換藥時,我一面慢慢的將肚子上的膠布慢慢移除,一面向文文說明傷口及引流管的狀況,「傷口很大吧﹖我不敢看」,我說:「傷口很漂亮喔,這是你愛爸爸的勇氣喔」!逗得全家都笑了。
    老蔡在加護病房也已經拔除氣管內管了,即將轉出加護病房,我接到通知後立即將病房進行紫外線消毒,並安排父女倆同住一間,由於老蔡還處於被保護的狀況下-還必須隔離一週,因此在病房門外張貼了「隔離須知」,門外也備妥了「隔離衣、手套及口罩」等設備,我再三叮嚀,這段期間禁止訪客入內,且入內前要洗手、穿隔離衣及戴口罩,只准老蔡的太太一人,在病房裡照顧。老蔡的太太對於一下子要同時照顧兩位病人,心裡很是煩惱,我察覺到她的苦惱,主動帶來一本「肝臟移植手冊」,我告訴她照護的原則,從飲食、傷口、活動,一直到服用抗排斥藥,這才讓老蔡的太太放心。
    很快的,父女倆已逐漸恢復健康。出院前,老蔡誠摯地說,現在的他要重拾新的人生,也才真正體會「肝哪好,人生才是彩色」的道理。老蔡的太太也說,幾個月前,她們每天都愁眉苦臉,擔心老蔡已經走到人生終點,沒有希望了,如今看到獲得新肝得到新生命的老蔡,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健康的活著,實在是太感謝了!尤其是護理師們耐心與細心的照護,這份護病情緣、感恩之情,讓他們永銘在心。因此,他們已經報名參加本院的肝移植病友會,願意現身說法,投入肝病防治推動工作。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我在心中祝福著他們。對我來說,幫助這些瀕臨死亡的肝病患者,在經過肝移植手術後,能脫離病痛、恢復健康,獲得重生,繼而回歸正常的生活,是件最快樂的事。尤其出院的肝友及家屬們都會在回診的時候,到病房來,向我聊聊他們的近況,這些閒話家常的訴說,都是我和肝友們深厚情誼,看到肝友們換肝後重新展現生命的活力,讓我獲得許多正向能量,「我以我的職業為榮,我將奉獻所學,往後將更盡心盡力服務我所有的病患」。期待每一顆植入的「新肝」,都能讓每一個家庭的「心肝」重展笑顏迎向新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