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鼻咽癌轉移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鼻咽癌轉移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鼻咽癌轉移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鼻咽癌轉移肺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937的網紅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診所,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鼻涕倒流是很常見的主訴🤧 一如往常,一位主訴鼻塞一個月的中年男性病人來到先生的門診⋯ 除了主訴鼻塞一個月越來越嚴重以外,這幾個月也有嚴重頭痛而且就醫吃藥也無效😢 問診時也發現病人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聽力受損 當一做基本理學檢查時, 當病人嘴巴一打開,一股腫瘤爛掉的味道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

  • 鼻咽癌轉移肺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8 12:50:02
    有 476 人按讚

    在診所,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鼻涕倒流是很常見的主訴🤧
    一如往常,一位主訴鼻塞一個月的中年男性病人來到先生的門診⋯

    除了主訴鼻塞一個月越來越嚴重以外,這幾個月也有嚴重頭痛而且就醫吃藥也無效😢
    問診時也發現病人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聽力受損
    當一做基本理學檢查時,
    當病人嘴巴一打開,一股腫瘤爛掉的味道立刻撲鼻而來😰
    馬上安排鼻咽纖維內視鏡檢查
    果然 內視鏡一進去就看到整個後鼻孔已經快被腫瘤塞滿➡️解釋了病人為什麼鼻塞越來越嚴重。
    耳鏡一看:兩側呈現琥珀色耳膜(中耳積水)➡️說明了病人與年齡不相稱的聽力受損
    再追問病人,病人才想起擤鼻涕時常常帶有血絲❗️
    而頭痛情形也一直沒有好轉,頸部觸診則是沒有摸到腫塊。

    這樣的病例依照以往經驗,
    八九不離十就是 #鼻咽癌😓

    很快安排病人切片,病理報告確定為鼻咽癌‼️
    腫瘤分期檢查顯示腫瘤已經侵犯致顱底和雙側淋巴有轉移,腫瘤分期為第三期➡️所以病人頭痛才會對之前的治療反應不佳😓
    後續將會接受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

    ⚠️台灣為鼻咽癌好發地區‼️
    鼻咽癌三大徵狀依序為
    1️⃣#頸部腫塊:大約1/3的人一開始會以頸部淋腫塊表現,一般就診時,頸部淋巴病變更是甚至可以高達7至8成❗️因為鼻咽部具有豐富的淋巴管道,癌細胞很容易經由這些淋巴管轉移到頸部淋巴結或全身其他各處,如骨骼、肺臟、肝臟等。
    2️⃣#鼻部症狀(鼻塞/鼻涕帶有血絲) :會有類似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的症狀,如:鼻塞、黃膿鼻涕、鼻涕倒流、鼻音過重、嗅覺不靈敏等等。
    3️⃣#耳部症狀(中耳積水/聽力損傷/耳鳴等等)
    4️⃣#顱底侵犯就會造成病人頭痛,鼻咽部位於頭顱中央,若腫瘤侵犯到相鄰的鼻竇、腦膜或顱腔時,便會造成頭痛。
    5️⃣#侵犯到腦神經則會有複視臉部麻痛、或造成眼球運動障礙而產生複視現象、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等症狀。

    ⚠️鼻咽癌的危險因子
    🔹#男性👦🏻
    🔹#愛吃醃漬物、煙燻物、鹹魚鹹肉,內含 #致癌物亞硝酸鹽,可能導致鼻咽癌。有研究表明,攝入大量蔬果的飲食可以降低罹癌風險。
    🔹#EB病毒感染:絕大多數的鼻咽癌細胞都帶有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多數患者血液中也感染了EB病毒。在台灣,兩歲以後之幼兒的感染率約80﹪,到了成年,感染率則幾乎達到100﹪。但大部分的人都曾受過感染,而其中只有少數人罹患鼻咽癌。因此EB病毒之感染與鼻咽癌應不是個等號。
    🔹#基因。
    🔹#家族史。
    🔹#抽菸嗜酒。
    🔹#工作環境污染:一些研究表明,接觸甲醛或木屑會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

    回顧此病人一開始就醫的病歷 都是一些門診常見的主訴,如:頭痛和鼻塞⋯
    鼻涕帶血絲則是鼻咽纖維內視鏡檢查完後
    病人很認真想了一下才說有,
    若非問診過程發現了聽力受損和理學檢查時聞到最熟悉的腫瘤爛掉味道,
    也許就錯過了替病人診斷治療的機會了⋯⋯。

    跟先生回家都會combined meeting🤭,分享一下遇到的案例教學相長,這個案例一聽到就覺得很有教育意義,麻煩先生紀錄下來,詳細的理學檢查還是能夠發現貓膩、進而獲得正確的診斷才有正確的治療‼️

    以前都說AI人工智慧比醫生還會唸書,以後醫生都要被淘汰了?!但我相信醫生的經驗跟細膩是無法取代的❗️
    一直都認為診斷就是一門藝術🎨🌟 診斷正確才能真正對症下藥啊🤓👨🏻‍⚕️🕵🏻

    #蔡慶諭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

  • 鼻咽癌轉移肺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6 11:32:19
    有 92 人按讚

    #精選熱文【他每天喝精力湯、慢跑…卻癌症復發!名醫曝問題關鍵 透露自己起床必吃「2樣東西」配開水】
      
    罹患鼻咽癌的患者童先生,在罹癌後改吃素,每天打精力湯、喝亞麻仁籽油,而且每天都慢跑、練氣功。不料卻在接受化療多年後復發,經過名醫幫他做的營養分析後,才發現問題⋯
      
    名醫分享自己早上起床,一定會吃「2樣東西」配上300cc的白開水,醒腦又養腸,且多年下來過敏症幾乎不發作!一起來了解⬇️⬇️⬇️閱讀全文
    -------------------------------------------
    🎁加入康健LINE好友,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https://maac.io/1g5Nl

  • 鼻咽癌轉移肺 在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6 15:24:14
    有 29 人按讚

    【魚油好處多,劉博仁:補充足夠的EPA及DHA很重要】

    你是否定期補充魚油呢?魚油裡的omega-3含有EPA 、DHA脂肪酸,可幫助體內抗發炎、抗腫瘤、抗過敏。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名醫劉博仁提醒,現代人吃omega-3 多半吃得不夠,他分享自己和病患的經歷,告訴我們該如何正確吃。

    🌸加入大人社團LINE,實踐美好退休生活>https://bit.ly/36kt8ub
    ⭐訂閱美好生活報,30秒成為大人社團團友>>http://bit.ly/36EizjN

  • 鼻咽癌轉移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1 18:58:15

    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鬥士想起了自己生命最初的樣貌,並憶起誕生剎那就明白的生命意義。
      
    ★罹癌,讓我變得堅強、更懂得感恩。—─洪翊玲 / 胃癌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整個腹腔,一天之內被六位醫生宣判剩下半年不到的生命,經歷多位醫生對瀰漫型胃癌的消極態度,她該如何在只有百分之四的存活率中展現奇蹟?
      
    ★這段經歷,使我學會與自己相處,成為更好的人。──潘怡伶 / 乳癌
      才剛適應新婚人妻的身份,一夕之間被強制加上了癌症患者的新身份,甚至被剝奪了當人母的權利。面對癌症的未知與恐懼,怡伶該如何調適自己,重燃希望?
      
    ★罹癌是老天爺的任務,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翁崇益 / 鼻咽癌
      生日這天得到的生日禮物竟然是「癌症末期」,經過多次的治療發現癌細胞仍不停轉移,甚至被醫生宣告痊癒的機率不到百分之十,他如何擺脫死神的通緝,迎向新的人生?
      
    ★免疫治療時代來臨
    認識免疫療法:免疫系統在身體內的角色
    治療新希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治療臨床應用:黑色素瘤、肺癌、胃癌、肝癌、泌尿道腫瘤
    免疫治療Q&A:副作用、效果、免疫力的預防與提升
      
    本書特色:
    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困境,你會絕望放棄,還是破繭重生,擁抱新生命?
    十位抗癌勇士積極正向面對疾病,展現蛻變後的自己。
      
    十位抗癌鬥士的宣言
    ★放下不安與擔心的包袱,新的世界就在等著你!──賴壽香
    ★生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葉明祥
    ★唯有喜樂的心,才是抗癌成功的關鍵!──洪翊玲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活出精彩。──康琬琪
    ★累的時候,可以抱怨、哭泣,但千萬不可以放棄!──陳佩蓉
    ★面對癌症,妳永遠不是自己一個人!──潘怡伶
    ★生命可貴,懂得愛自己,步調變慢,把握當下。──林彥伶
    ★癌細胞教我的事,每天都要說我愛你!──伍釗宏
    ★將痛苦的「毒」,轉變為歡喜之「藥」的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張慶彬
    ★永不放棄的百分之一,相信就會有奇蹟!──翁崇益
        
    編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