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起床盥洗前從抽屜拿了拋棄式的刮鬍刀準備在洗手台前修理儀容。待我洗完臉、刷完牙後,便拿著手工皂在手心搓揉並把泡沫塗抹在嘴邊與下巴周遭。刮著刮著,怎知一個失手,刀片猛力刮過右邊下巴,白色泡沫瞬間與鮮紅色的血混雜在一塊,鼻頭忽感腥味撲至。
忍過一陣刺痛,洗淨後,連忙抬起下巴對著鏡子左右擺動,確認...
昨日清晨起床盥洗前從抽屜拿了拋棄式的刮鬍刀準備在洗手台前修理儀容。待我洗完臉、刷完牙後,便拿著手工皂在手心搓揉並把泡沫塗抹在嘴邊與下巴周遭。刮著刮著,怎知一個失手,刀片猛力刮過右邊下巴,白色泡沫瞬間與鮮紅色的血混雜在一塊,鼻頭忽感腥味撲至。
忍過一陣刺痛,洗淨後,連忙抬起下巴對著鏡子左右擺動,確認了傷口大約長1公分。步出廁所便想著該用甚麼方式處理傷口,走近鐵櫃時看到那罐被我擱置在簡便藥箱旁的使皮新軟膏。
謹慎塗抹後就不再理它。直到晚上洗澡前,才發現傷口似乎有癒合之象。睡前躺在床上拿著小鏡子與棉花棒重新給它上藥,看著軟膏的黃黑包裝紙殼,上頭寫著:「皮膚廣效抗生素軟膏」、「預防及減緩皮膚刀傷、刮傷之感染」,我的手忽然下意識地撫摸起在我肚臍上下長達15公分的傷疤。
出院後三個多月以來,每每向好友們分享我的遭遇,總已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對方一定會深感詫異(記得我總會隨身攜帶那兩顆有稜有角有個性的結石,並且隨時準備好要把我的衣服掀起來讓大家瞧瞧),畢竟只是個闌尾炎,怎會弄到必須住院兩週,甚至還被開腸破肚留下了一條玫瑰色的疤呢?
我的主治醫生對著當時躺在病床上蹙著眉頭且苦不堪言的我以及我面有愁容的家人說,通常一般人在治療闌尾炎的時候,會先選擇用抗生素的療法,把發炎的病徵壓下去後,擇日複診時再選擇要不要利用內視鏡開刀摘除闌尾,以免日後復發。而且,利用內視鏡進行的手術較簡單,傷口大概也只會有3公分,術後復原期短,也許三四天就可以出院。
但抗生素的治療也不一定會成功,機率大概是八成,醫生說。
很不巧我剛好是失敗的那兩成。甚至,我還是「闌尾異位」的小小的那2~5%的人類──我的闌尾向上延伸到大腸後方──也正因為這兩個原因,前後輾轉調養了這麼長的時間才出院。
時至今日,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一直忘了補述軟膏的功績。讓身體產生極大不適而令我印象深刻的主角們除了術後插上的鼻胃管、尿道管、引流管之外,尚有當時因縫線滲液導致不得不先拆線與而後處理時所產生的疼痛。
肚臍上方的縫線處在第三天專科護理師換藥時被發現滲出些許不應有的血水,為了怕到時候感染與流膿,護理師當場決定把兩三段縫線剪開,在未完全癒合的肉裡塞進消毒過的薄棉紗吸取其中液體。即便再薄的棉紗,經過摺疊與旋轉後,觸碰肌膚時也會變得格外有感,更遑論當時是直接壓塞進血肉之中。
一開始,護理師會抽拔出塞得緊緊的濕潤的棉紗,有幾次我還真的在懷疑這種儀式會把我的靈魂一同抽離。
塞入新的棉紗前必須先用沾過碘酒的棉花棒刮擦傷口以及其周圍,每刮一筆,其劇痛不亞於拿著利刃胡亂劃刺。每次換藥,我總是面目猙獰,打直的雙腳總是因無法忍受的疼痛而試圖彎曲,用盡全身力氣去推抵床尾架。有幾次用力抓著頭髮,轉移疼痛感;有幾次用力捏著肋骨下緣、上腹部的肉去中和消毒時的苦。
結束當下,雙手一鬆,見七八根髮絲落在我的手心裡,或者,是上腹部的捏痕紅得明顯,久不褪去。又過了兩三天,等我終於學會雙手緊握在病床左右的防摔架之後,我的頭皮以及我的皮肉才不必多受額外的自我折磨。換藥無疑是我一日中最痛苦也令人最害怕的時刻。等到終於不需再被塞棉紗吸取血水後,取而代之的是擦上軟膏等候傷口自然癒合。出院當天,最後一根引流管拔掉之後,醫師再次把我的傷口縫上。
現在無論如何回想、無論用怎樣的文字描述,也無法具現當時的痛了。也許再過不久,連這幾段畫面也會消融在大腦中,畢竟人類無法記住所有的事情。但,人對事件留下的情感會有獨特的感知。就好比藥膏,它在緩慢推移的日常生活裡,無聲息地以獨有的方式作為我與這份情感的媒介,將過去的片段串聯了起來。
一陣嗚咽。縫合。我起身,以左手攙持著捆著束腹帶的肚子,以從來不曾有過的緩慢步伐,重新走回暖陽照拂的城市裡。那天是7月5號。
鼻咽內視鏡消毒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持續加溫😨😨😨😨
社區與院內感染似乎都離我們不遠了
大家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
診所也做好完全的準備了!💪🏻💪🏻💪🏻
#看診時務必告知接觸史及旅遊史
基本的量體溫、酒精消毒外
有旅遊或疑似接觸史的求診患者
請勿立即進入候診區, 會有護理人員引導到戶外看診區
另外,
早診與夜診結束,
我們都會用高規格的「紫外線消毒燈」做消毒工作✨✨✨
清潔環境與殺菌
保護每一個來診所看診的病人
#接下來才是挑戰的開始
#勤洗手比戴口罩重要
#台中耳鼻喉科
#西屯耳鼻喉科
#南屯耳鼻喉科
#台中耳鼻喉科診所推薦
#耳鼻喉科假日看診
#鼻內視鏡檢查
#台中鼻咽癌檢查
鼻咽內視鏡消毒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獸醫朋友的認真筆記及無私分享,附帶一提,獸醫眼睛專門醫院全台就那麼幾間,剛好伊亞的楊醫師就是台大獸醫眼科研究所畢業的,桃園中壢的朋友,家中寵物有目睭問題,可以去這裡掛號診察喔!要預約啊~
註:最近有個號稱動物白內障專科的,廣告做很大⋯Hello,他可不是獸醫喔,是沒有拿到眼睛專科醫師的人醫,是拿我們獸醫病患練刀嗎?🤯
—
全台灣200多位獸醫師,拋家棄子沒過母親節,為的就是你們的貓孩子啊~
這只是重點筆記,請不要拿這個去針對你的獸醫有沒有這樣做啊,疾病一直都不能只看一個點,要用個體狀態去做鑑別診斷。
想分享的原因是:
當醫生建議你家貓老闆,得做支氣管沖洗採樣,是有原因的。還有心臟病的貓其實不太咳,會咳還是要以呼吸道為主做進一步檢查,至少讓牠拍個X光吧。
[2019貓呼吸道疾病研討會&微重點整理分享]
🌀 2018年底台灣成立了貓科醫學會,
(Taiwanese Society of Feline Medicine)
伊亞的獸醫師身為專業鏟屎官,
當然立馬就加入了~
今年第一場研討會邀請了...
澳洲梅鐸大學的老師Sue Foster,
老師講課方式幽默風趣,
雖然是兩天漫長的授課
老師總是一直面帶笑容,
提供我們最新的醫學知識,
有上到這堂課真的很開心~
🌀 課程內容從臨床症狀,
切入到上、下呼吸道疾病,
以及講授貓病毒性疾病、
寄生蟲、黴菌等等的新知,
也強調預防針的疫苗計畫與建議,
最後以胸膜腔疾病做總結~
更重要的是,
課堂中不時能夠感受到...
老師希望獸醫面對貓咪時,
要盡可能減少他們的緊迫!
不管是從門診的檢查、
治療的選擇、到住院的環境等等...
老師都希望獸醫能以...
最簡單且最少緊迫的方式進行,
完全就是個100%的貓人~
🌀 伊亞有獨立的貓診間,
並且非常嚴格的限制...
"貓診間只有貓咪可以使用!"
而伊亞的貓住院部有超大的籠內空間,
另外診間與住院部都會使用貓咪費洛蒙,
這些都是希望能減少貓咪來院就醫的緊迫,
但上完課後,我們知道還能做的更好及更多~
--------上課筆記微分享-------------
#最近決定把伊亞粉專
#設定為知識型紛絲專頁
#所以大家熱愛的筆記分享
#就直接搬過來伊亞囉
#為了尊重花時間去上課的獸醫師
#筆記僅會以重點帶過的方式分享
1️⃣ 呼吸道包括了
上呼吸道 (鼻子、鼻竇、咽、喉)
及下呼吸道 (氣管、支氣管、肺實質)~
2️⃣ 認識呼吸道疾病的症狀與聲音,
以及判斷為原發問題或繼發性問題,
皆能幫助我們定位疾病所在的位置~
3️⃣ 聽診建議先聽肺音再聽心音~
(順序反過來會很像先去吵雜的環境後,
再去聽朋友小聲地說話,容易聽不清楚)
4️⃣ 貓呼吸音極為小聲,
而聽診器與毛髮的摩擦音,
容易誤判為crackle,
請小心不要過度診斷~
5️⃣ 貓心臟病真的很少咳嗽!!!
咳嗽的貓咪請往呼吸道疾病著手先~
6️⃣ 貓很少會有productive cough,
這是因為貓的tidal volume很少,
不足以將深處的分泌物咳出~
7️⃣ 貓呼吸困難的症狀,
有時相當不明顯,
臨床檢查時很容易錯過,
所以要更細心地評估~
8️⃣ 貓咪是種會忘記...
可以張嘴呼吸的生物,
因此上呼吸道的阻塞,
有時可以要了貓的命~
9️⃣ 抗生素的選擇,
請參考呼吸道疾病的共識!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53540…/pdf/JVIM-31-279.pdf
不要再濫用人類後線抗生素,
以免造成未來的感染危機~
1️⃣0️⃣ 貓頭部X光拍攝極為困難,
若飼主端的費用許可,
CT還是比較能有效診斷的工具,
且可同時釐清整個顏面的狀況~
1️⃣1️⃣ 採仰躺檢查咽喉處的狀況,
能診斷或治療許多上呼吸道異常,
而且不一定需要使用到內視鏡~
(但若為鼻腔內的問題,
使用內視鏡仍是最好的選擇!)
1️⃣2️⃣ 鼻分泌物的採樣,
僅能進行細胞學檢查,
千萬不要拿去做細菌培養,
因為這太容易培養出...
淺層具有超強抗藥性的細菌,
而非深層感染的真正病原,
並誤用了不必要且無效的後線抗生素~
1️⃣3️⃣ 慢性鼻炎和鼻竇炎...
是個會反覆發生症狀的疾病,
而且很難或幾乎無法治癒,
往往會失去飼主的信任感,
因此跟飼主在病情的解釋上,
盡量以同理心的方式讓他們理解~
1️⃣4️⃣ 面對貓咪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要知道當病情康復或是進入慢性感染時,
在貓咪緊迫下病毒們很常會開始排毒,
有些甚至可以排毒長達幾個月...
因此如何避免院內感染相當重要,
建議使用能殺除大多病毒的消毒劑~
(住院部的籠門記得要消毒,
不是只有籠內消毒就足夠,
獸醫記得要勤洗手!!!)
1️⃣5️⃣ 預防針的施打,
請遵守WSAVA Guideline的建議!
https://www.wsava.org/Guidelines/Vaccination-Guidelines
要根據貓咪未來的生活型態,
決定施打的種類多寡與頻率,
現在的建議已經不是打越多越好了~
(並要了解關於貓注射相關肉瘤的知識,
不要再打在頸背部了,拜託大家!!!)
1️⃣6️⃣ 非重症的貓咪住院時,
建議要維持光照的交替,
不要整天都開著燈,
並盡可能讓他住在同一個籠子,
否則只會增加貓咪的緊迫!
也建議如果允許的話,
皆由同一位人員操作貓咪,
並且不要在進食或玩耍時操作他~
要根據每隻貓咪的個性,
替他量身訂做操作方式,
並可參考AAFP和ISFM寫的...
貓咪友善操作原則
https://icatcare.org/sit…/default/files/PDF/ffhg-english.pdf
1️⃣7️⃣ 咳嗽的貓咪,
建議飼主拍攝X光相當重要,
很常血檢都是近乎正常,
而忽略掉胸腔內的病灶~
1️⃣8️⃣ 若有進行...
支氣管肺泡灌洗採樣 (BAL),
要會區分檢體是否有汙染,
才能幫助判斷結果的可信度~
1️⃣9️⃣ 下呼吸道的感染,
有些真的很難找到病原,
但如果有找到,往往可以救貓一命,
而某些疾病的特徵還與腫瘤很相似,
因此,即使是專業的老師...
也曾發現安樂死的貓咪,
其實並非是腫瘤性疾病...
2️⃣0️⃣ 即使貓咪沒有咳嗽、
沒有發燒、完全沒有臨床症狀,
皆無法排除下呼吸道感染...
2️⃣1️⃣ 下呼吸道感染,
很難以經驗性給藥,
飼主經費考量許可下,
建議還是要盡可能找出潛在病因~
2️⃣2️⃣ 貓所謂的氣喘,
其實跟人類的氣喘狀況不太一樣,
因此稱之為氣喘不太恰當~
2️⃣3️⃣ 對於effusion的分類,
過去其實是參考人醫老舊的資料,
分為漏出液、滲出液等等...
實證價值與研究支持的可信度幾乎是0~
甚至不同檢驗儀器不能做比較!
建議獸醫們在使用之餘,
還是要小心有些疾病不典型,
並與這些分法無法配合在一起,
而使自己陷入診斷錯誤的窘境...
2️⃣4️⃣ 我自己覺得很重要的心得,
老師他在看每一篇文獻時,
會檢討這些文獻的可信度,
包括動物的生活環境,
以及是否為臨床病例等等...
而且也並非老舊文獻就沒有價值,
有些老舊文獻的樣本數遠遠勝過於現在的,
甚至有新文獻僅是學位論文的發表,
而竟然會讓部分獸醫師誤以為是準則,
因此...閱讀文獻很好,但也要小心閱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