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鼓勵學生聖經金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鼓勵學生聖經金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鼓勵學生聖經金句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宅媽花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
鼓勵學生聖經金句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一名健身教練,收了不少因為看網路影片亂練結果一身傷而且絲毫沒進步的學生;我自己在研究的個體心理學網路上資訊也很多,但我為什麼自己就是教練還要花錢去進修訓練課程;又為什麼網路資訊我我仍舊還是會花錢買實體書回來,自己研讀自己做重點筆記。
.
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
.
所以我決定今日開始,每週六晚上八點都會發一到三篇本書的內容,而且是按照順序不是隨機挑選,不論將來本書是否出版,我都會一直發到結束,不想花錢買書也可以網路上看就好。
.
因為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以下開始)
.
#0_1個體心理學
.
個體心理學這名稱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多數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德勒心理學」。
.
西元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除了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
.
猶太籍的阿德勒,家庭環境算是富裕,但是他的童年卻有著相當多的不幸。阿德勒有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他是排行在老三;罹患佝僂病的阿德勒,因為自小體弱多病以及行動不便,他無法在童年時期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兄長與鄰居而感到自卑。
.
除了自身的疾病之外,阿德勒也親眼目睹了年幼的弟弟在自己面前過世,從小就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讓阿德勒立志要成為一名醫師。早期阿德勒的成機並不突出,但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逐漸進步;後來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曾經當過眼科以及內科醫師。
.
一戰時期的阿德勒擔任軍醫,當時每天要面許多的傷兵,評估這些軍人的心理狀況是否能夠重回戰場,這些經驗讓阿德勒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戰後便將重心轉移到神經學以及精神病學。
.
阿德勒發表了許多關於器官缺陷與自卑感的論文,在西元1899年,受到了精神病理學權威的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於1910年擔任該學會主席一職。
.
隨著與佛洛伊德的觀點衝突越來越多,阿德勒在西元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且正式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學會」。
.
阿德勒曾經希望透過政治來改變整個環境,然而政治並沒有他預期那麼單純,在心力交瘁下,阿德勒認為如果要達成理想中的世界,得要從兒童的教育開始著手。
.
他發表了許多關於兒童教育以及兒童行為的論文,並在維也納與德國其他地方創立了三十多處兒童諮詢中心,諮詢對象多為教師與父母,將個體心理學活用在教育機構與家庭當中,希望透過兒童的教養來改變整個環境。
.
這段期間的阿德勒聲名遠播,經常受邀到各處發表演說,並且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西元1932年成為紐約長島醫學系主任,於1934年定居美國。附帶一提,在許多介紹阿德勒的書籍中都會特別提到,阿德勒一直到55歲才開始學習英文。
.
我在某些書上所看到的說明是,阿德勒認為有些口譯翻得不夠到位,他希望能夠讓聽眾更加理解他所說的內容,而在當時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在美國,因此阿德勒才重新開始學習英文。這邊也能夠用來解釋本書後面會提到的「目的論」,不論當時的年齡或是各種條件如何,當一個人決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能夠找出方式來克服。
.
距今一百多年前,阿德勒底下門生眾多,且名聲更是與佛洛伊德不相上下。然而身為猶太籍的阿德勒,在二戰期間受到納粹的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包含了大量阿德勒的弟子。阿德勒所發表的論文與臨床講義在當時也遭到禁止,因此現今才會鮮少聽過他的名字。
.
許多倖存的阿德勒門生努力地將他的學說給保留下來,在美國也有不少深受個體心理學派所影響的專業人士,在2020年的現今,人權與自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再一次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洞見未來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0_2人生型態取決與個體所使用的「素材」
.
客觀的世界上活著每一個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主觀的世界上。這聽起來有點饒舌,這兩句話的意思,客觀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主觀上的認定。
.
例如有些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會將挫折當做是進步的動力,藉著修正錯誤讓自己能夠克服難題;而也有些人在同樣遭到挫折時,會將失敗當成是一種羞恥的烙印,並且相信自己克服不了這些問題,從此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選擇逃避。這樣不同的心態,我們稱之為「人生型態」。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人生型態選擇相對應的「素材」,所謂的素材指的是我們一生當中,所經歷過的一切,包括在我們的記憶尚未成形之前,也就是出生至三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時期。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並且明確地指出,不當的教養模式會如何摧毀一個孩子。
.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也有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稱CPTSD)的造成,多是在童年時期曾經遭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不當對待,包含性侵、肢體的虐待、言語的虐待、無視孩子的需求、否定孩子的感受、嘲笑或者欺騙孩子等等。
.
這些傷害都會烙印在孩子的身體記憶當中,當時的孩子可能才幾個月大,即便將來長大後這些記憶已經無法想起,但是當時的感受會永遠被身體給記下來。在往後的人生一但觸發了相關的條件,那些記憶帶來的負面感受就會重新湧現出來,並且使個體做出在童年時期習得的應對反應。
.
舉例來說,童年時期經常被照顧者嘲笑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變成沒有主見、附和他人的應聲蟲。以CPTSD來看,是因為個體認為講出自己的想法會得到負面的結果,為了避免發生遭到嘲笑與否定的情緒重現,必須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給隱藏起來。
.
而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孩子選擇了「表達自我會被嘲笑」這樣的經驗,當成是他人生型態的素材,因此在遇到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主流的、他人建議的、他人認同的那些「安全牌」。
.
阿德勒說一個人的人生型態大概會在五歲左右就已經成形,雖然後來也有說法是,大約在孩童八歲左右時才成形。但不論是哪一個階段,都不能夠否認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素材的重要性,這也是個體心理學一直不斷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原因。
.
一但人生型態成形後,後面要在改變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許多個體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但個體心理學以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都有提到,人生型態是後天習得的生存模式,因此也能夠透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原本的人生型態。
.
接下來我會開始藉由我的人生故事,慢慢跟大家說明「素材」對於兒童有著多大的影響。
.
#1_家庭暴力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
.
沒有新手父母應該有的,那種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也沒有現在提倡的二十四小時內,母嬰的肌膚接觸。確切的情形是如何我也無從考證,我只能夠憑想像與推測,在那狹窄陰暗的產房中,有個年輕產婦,將她的女兒給生了下來。
.
當然,她也有可能是請產婆到府接生;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我的親生母親會選擇在一個,她認為安全且隱密的場所將我娩出。
.
養父母在透過合法的流程後,正式收養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
.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嫁給我父親不久之後,檢查出罹患了子宮肌瘤。70年代的當時,醫療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即便再如何地不願意,為保全性命母親也只能夠選擇,將她身為女人的標記「子宮」整個摘除。
.
從此之後,母親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將原本就不和睦的婆媳關係,推至冰點。
.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被祖父母寄予厚望。祖父母希望父親能夠傳宗接代,並且接手家裡的鳳梨園,繼承祖先留下的家業;結果父親卻娶了個無法生育的女人,可以想見,當年祖父母他們有多崩潰了。
.
祖父母不斷洗腦父親離婚再娶,但我的父親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辜負母親;即便祖母後來讓步表示,納二房也沒關係,只要黃氏有後就好了。但我的父親仍舊表示,既然已經娶了我母親為妻,身為丈夫的他,就會對妻子的一生負責到底。
.
背負著長輩盼不到的期望,原本生活單純的父親,學會酗酒也開始夜歸;我的童年時期經常會看見,母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角落啜泣。
.
「恁老爸佇咧外口一定有查某。」
.
母親幽幽地,對著才幼稚園大的我這麼說著;其實年幼的我,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是爸爸的朋友裡面,有個女人這樣嗎?我小小的腦袋無法明白,我只知道母親每當說著這些話的同時,眼淚也在往下掉,但她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
某天,我父親下了班又去喝酒了,當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後,硬是把已經在睡夢中的我,以及哥哥給叫醒。他要我們兄妹倆面對著牆壁跪下,然後抽出了腰間的皮帶,瘋狂抽打我與哥哥;沒有任何理由地,只因為父親想打人,於是我跟哥哥就應該被打。
.
我的母親嚇壞了,她死命地抓住父親的手,要他別再打了;我還那麼小,再打下去真的會把我打死的。
.
「擱毋停手我就死在恁的面頭前!」
.
父親被她這樣一吼給嚇到停下動作,下一秒就走向浴室洗澡、睡覺,就好像上一秒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從那一天起,這樣的戲碼一個月總要上演個一到兩次。若是那個月,父親的生活較為不順,例如任職的製材工廠停工、鳳梨價格大跌、整個作期血本無歸時,可能會有一陣子天天上演。
.
為了不在睡夢中突然被嚇醒;我學會了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立刻醒來的極淺眠技能。父親的KAWASAKI一進到家中,在二樓睡覺的我就會馬上醒來,然後視死如歸一般,等著迎接他的下一步。
.
(待續)
.
#每週六更新
鼓勵學生聖經金句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何猶太人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美國70%的財富都掌握在3%猶太人的手裡,在每個人財產都縮水的年代,只有猶太人能繼續創造財富,你只有學會猶太富豪的不景氣生財術,才有可能擺脫一輩子窮忙到老死的命運!
面對不景氣,猶太人和你想得不一樣
《塔木德》是1000多年來由2000多位猶太學者集體編撰而成的,是一部集宗教、律法、處世和經商法則的偉大經典。猶太人的致富聖經《塔木德》中有句格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猶太人認為光靠勞務報酬,做一輩子的守財奴,永遠不可能成為大富翁。他們不做死命存錢的事,因為鈔票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錢」,它的價值也不僅止於面額上的數字,他們將鈔票作為一種工具,一種能讓錢持續源源不絕流進口袋的生財器具,因此他們仔細權衡每一筆支出,他們用錢買的不會是當下的需求,而是買進未來、買進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很多人討厭猶太人,說他們是一個視錢如命的民族,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不過,與其說他們喜歡錢,不如說他們是「喜歡賺錢」,他們靠自己深謀遠慮的精明腦袋,逆轉了自己的命運,賺進令你瞠目結舌、多到數不清的財富權勢,並且樂此不疲。
猶太人擅長從困苦的日子中翻身致富,回頭看看台灣薪貧族的處境,不僅經濟市場哀鴻遍野,還要面對高失業率和高物價指數的衝擊,我們擁有的資產總額卻只比零多一點點。若是能從猶太人那兒擷取一些與眾不同的「賺錢」智慧,仿效他們「喜歡賺錢」的心態,轉換思維,或許就會發現經濟不景氣,其實沒有那麼糟糕,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費,只要懂得敏銳觀察、逆勢操作,賺錢的機會仍然無所不在。
為何猶太富翁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為了追求穩定的生活和福利而去考公務員,為什麼猶太人死都不會去考公務員?猶太人雖然是全球最富有的民族,卻也是一直在流浪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這樣的危機感使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一個警覺而奮進的狀態,也使得他們掌握了更多方式來抵禦風險。
對於猶太人來說,考公務員依然無法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這是另一種當螺絲釘的選擇,只不過這台機器從私人公司換成國家,然而,國家這台機器真的有如此穩固而萬無一失嗎?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希臘和西班牙首先削減了公務員的薪水和福利,而加拿大和古巴各國紛紛裁減了數萬名的公務員,大環境的不景氣影響下,公務員優厚的福利會拖垮一個國家的財政,當這把隨時會開鍘的刀有可能伸往你的脖子,你還會往公務員這個坑裡跳嗎?
精明的猶太人認為,公務員的存在是為了節省交易費用,而無法創造出真正的價值,私人的財富可以透過更多的投資行為創造更多未來的財富,一個公務員所提供的服務,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的價值獲得如此高的收入。他們也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通過公務考試上,這對猶太人來說反而是生產力低下的行為。
公務員的職涯向上發展性和向外發展性差,環境安逸會讓人缺乏危機意識,也無法培養能力,在目前的經濟環境體制之下,就算是穩定收入的公務員,同樣逃不過高通膨把資產吃掉的命運,卻會因為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現有福利逐漸削減,當人力精簡,公務人員的工作量也會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當景氣越來越差,政府財政收入降低,公職環境更是看不到任何未來發展的機會。
猶太人會怎麼選擇?
猶太人的思惟受到宗教影響非常深遠,猶太教向來鼓勵人應該全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拒絕抹殺個性,他們主張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他們認為不合理的東西,甚至認為個人的力量是可以影響世界的。
《塔木德》裡會勸告猶太人應該擁有抱負和雄心:「凡是胸懷大志的人,最後總是會有所成就的。」從猶太教的觀點來說,猶太人是上帝的特選之民,是上帝挑選出來的,因而具有極高的素質,擁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他們對自己打從心底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其他民族的人,在這樣的民族性之下,他們不會選擇當一顆安逸被動等待命運的螺絲釘,景氣越糟,他們越要在危機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英國猶太人詹姆士年輕時把父親給他的一筆財產花光,他才覺醒要努力奮鬥,決心從頭做起。他從哥哥那裡借來一點錢,自己開辦一間小藥廠。他親自在廠裡組織生產和銷售工作,從早到晚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把工廠賺到的一點錢積蓄下來擴大再生產。幾年後,他的藥廠辦得有點規模了,每年有幾十萬美元的盈利。
但靈敏的詹姆士經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後,覺得當時藥物市場的發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場前途光明。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食物。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出讓了自己的藥廠,又向銀行貸得一些錢,買下「加雲食品公司」的控股權。
這家公司專門製造糖果、餅乾及各種零食,同時經營煙草,雖然規模不大,但經營類別不少。詹姆士掌控該公司後,在經營管理和行銷策略上進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將產品的規格和式樣進行了擴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等多個品種;餅乾除了增加品種,細分兒童、成人、老人餅乾外,還向蛋糕、蛋捲等發展。這樣就使公司的銷售額迅速增長。接著,詹姆士在市場領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國巴黎經營外,還在其他城市設立分店,後來還在歐洲眾多國家開設分店,形成了廣闊的連鎖銷售網。隨著業務的增多,資金變得雄厚起來,詹姆士又隨機應變,把英國、荷蘭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購下來,使其形成大集團,名聲鵲起。詹姆士的成功,正是得益於他當初對小藥廠經營前途不佳的理智分析,及時捨棄,從而轉向食品行業。可見,適時放棄也是商業經營中的一種高級智慧。
這就是猶太人。他們思想開放,崇尚自由,反對一切守舊的東西,更不會為一些僵化的觀念和傳統的做法所拘束。猶太人的性格不會被傳統的背景和勢力所嚇住,年老的拉比總是鼓勵年輕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不要害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即使是冒險也是值得的。
他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他要做的就是推翻前人帶給後人的影響,而創建一個由自己主宰的國度。猶太人的思想是開放的,他們甚至沒有國家、種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他們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和發展,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便是現代商人的原型。
當機運到來的時候,猶太人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沒有資本,沒有工具,也沒有錢的情況下,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攀登。不考薪資優渥的公務員是暫時地放棄眼前的利益,但是猶太人著眼的永遠是為了未來得到更多的利益。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只是平庸之輩。
即使只能領死薪水,還是要先買房?
每個月固定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現在景氣這麼差,老闆不賺錢,我也沒錢賺,物價又那麼高,薪水都不夠用,不負債就偷笑了,怎麼可能擠出第一桶金?」
當你這麼質疑的時候,翻翻報紙、看看商業雜誌,就會發現,事實上,和你條件相當,卻成功賺到第一桶金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為什麼那個人不是你?
因為你一直嚷嚷著不可能,同時卻不去檢討自己的收支和資產分配狀況,不改變消費習慣,不肯花精力做功課學習投資,還是讓每個月的薪水四處流散,你當然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第一桶金。
猶太人相當重視理財的概念,猶太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透過各種方式來教育他們要謹慎使用自己的資源;例如,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自己專屬的糖罐子,每個禮拜一,父母會發給他們固定、每個人都相同的糖,做為一個禮拜的用量,要怎麼分配使用,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一下子就吃完了,那別人在喝著加了糖的咖啡時,你就只能喝苦咖啡,別人有甜食當零嘴時,你就只能舔手指乾瞪眼,不然就要向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提出協議,用自己的勞力或任何東西去換取更多的糖。
猶太人常說:「賺錢不難,用錢不易。」意思是說,每一筆花費都要仔細衡量,如果花出去的一塊錢,不能幫你賺進兩塊錢,那你就不該花這筆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把小錢變成大錢的原因。對於金錢的使用,要積極的規畫,徹底執行,才有可能迎接第一桶金,然後生出第二桶金,甚至變成不斷有金錢冒出匯集的聚寶盆。
擁有保值商品,才能對抗通貨膨脹
現在全球經濟處於頹勢,各個國家為了刺激經濟,會採取「量化貨幣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中央銀行開始狂印鈔票注入市場,使得你我手上的現金開始貶值,資產大縮水,連帶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年飆升,開始通貨膨脹,薪資卻一直沒有跟著成長,換句話說,就是用你的薪水,可以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少,手裡雖然捧著鈔票,但是你將會愈來愈窮。
面對眼前的經濟局勢,感覺投資什麼都會慘賠,所以多數人無可奈何地選擇安份的守住現金,認為至少還有利息可以賺,但是不要忘記了,這同時也是「負利率」愈來愈嚴重的時期,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錢只會愈存愈薄,你的資產可能放著放著就蒸發掉了。
所以,要把現金換成可以保值的商品,像是土地、房產、黃金、鑽石,或是古董等等,其中,猶太人認為土地又比房子來得有價值,因為買了一間房子,只是和別人共同擁有房屋所在的土地,而且土地不會變動,屋子則會變舊損毀。黃金、鑽石雖然也有買賣價差的波動,但是幅度相對來說還是小的,而古董商品,因為藝術層面的價值,當然是時間愈久愈珍貴。
猶太富翁在經濟蕭條時,仍然可以繼續累積財富,就是因為他們讓資產彈性流動,從長遠來看,全球的景氣有一個循環週期,現在的景氣確實很低迷,但是將來反彈回來,中間仍有利潤,而且即使現在的企業普遍表現不佳,卻有在不景氣中依然火紅的產業,也就是說,如果你很認真地把現在的兩塊錢放在對的標的上,就有機會變成三塊錢,但是如果你把這兩塊錢緊緊的縮死在保險箱裡,那它就是兩塊錢,以後甚至變成不到一塊錢,當你驚覺自己居然一毛錢都沒享受到,就變窮了,到時候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猶太人會選擇到到國外打工嗎?
當景氣寒冬到來,失業率節節高升,每個人的所得薪資倒退回十多年前的水準時,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國外打工,以當屠夫或是到農場採草莓付出勞力的方式賺取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對他們來說,在國外一個星期同樣是工作五天,每天可以朝九晚五準時下班,一個星期就可以賺到兩萬二,為什麼還要留在台灣領一個月兩萬二這樣讓人無法生存的低薪?
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一畢業以後就失業,經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也未必是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大家都在為了五斗米折腰,「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假日做到死」,一個月才領兩萬二,這是目前「窮忙族」的生活寫照,就像是一部巨大機器裡的一顆卑微螺絲釘,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只能勞勞碌碌混日子,當零件老舊破損,只能等著被汰換。
在這種普遍悲觀的氛圍底下,國外的自由悠閒生活和較高的待遇變成了年輕人心中一個美麗的憧憬,有些人是為了夢想而去國外,有些人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是到異鄉討生活,不見得比台灣輕鬆。以到澳洲打工為例,景氣不好,澳洲的狀況也一樣差,尤其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各國的失業率變高,許多年輕人也成為背包客到澳洲打工。當地規定,外來打工者不可以在同一個雇主下工作超過六個月,所以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找新工作,若沒辦法找到,就只是從在台灣的失業族,變成在澳洲的失業族而已。
飛往國外打工一邊度假一邊賺錢的夢想就像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的淘金夢,當時發現金礦的消息從美國加州傳來,許多人認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於是紛紛奔赴加州。淘金夢的確很美,做這種夢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湧進這座城市,當時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不能盡如淘金者的意願,變得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因為僧多粥少,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一圓致富夢,反而喪身此處。
目前會選擇到國外打工的年輕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憑藉著自己的勞力,瘋狂賺錢,只想要存錢帶回台灣;另一種是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存了一筆旅費就去旅行,認識不同的朋友,體會當地的異國文化。每個人固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想要靠著到國外打工度假同時存到第一桶金就此翻身致富的人,擅長創造財富猶太人的想法顯然和你不同。
猶太人如何致富?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對猶太人來說金錢是唯一的陽光,它照到哪裡,哪裡就亮。」最開始的時候,猶太人跟每個人都一樣,沒有金錢、沒有地位,甚至沒有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流浪的猶太商人是怎樣成為有錢人的呢?他們會用行動積極創造出自己的財富。
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精明的猶太人會選擇到國外去打工嗎?他們不會。對於精明的猶太人來說,到國外打工只是賺錢的其中一種方式,絕對不是他們致富的選項。在他們的想法裡面,會認為到國外出賣勞力打工只不過是讓自己從一顆螺絲釘換到另一個地方當螺絲釘而已,他們不會只重視眼前微小的利益,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靠勞力賺錢。
有一個台灣的留學生在國外大學畢業後到澳洲工作,進入金融業從普通文書開始做起,他的第一份薪水大約是十萬台幣,後來他考到當地的金融證照,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加薪二萬,每個月是業績而定還有一至二萬不等的分紅,年終獎金另計,年假二十天。做了三年之後,他卻決定回台灣發展。
每個人都認為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台灣的薪資環境比澳洲低那麼多,福利也有差,不繼續留在澳洲過著愜意的白領生活真是個笨蛋!但是他卻認為自己在澳洲頂多只是一個高薪勞工,雖然目前台灣大部分企業所提供的薪資、福利缺乏競爭力,但是為了累積經驗,他還是選擇回台灣充電,在台灣本土的金融業他可以學到好幾倍的經驗。
尤其是當金融風暴來襲,台灣政策更是鎖國封閉,種種不利的因素,會成為他發展的良機。他決定在台灣邊工作邊考國際金融證照,之後去新加坡或香港,而不會選擇再回到澳洲,因為他了解在同樣都是亞洲背景之下,在國外工作過的外語能力和經驗就變成他的優勢,這就是運用了猶太人的思惟,在最糟糕的環境中乘勢向上發展。
當初那個留學生繼續留在澳洲,也許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卻不會有亞洲金融業的經驗,能夠提供給公司的附加價值就少了一些。如果再過十年,他對公司來說依然只是一個外國人,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也不具有競爭力,只是住在國外的一顆螺絲釘,和一般時下的窮忙族本質上沒有不同。
猶太人雖然是視錢如命的一個民族,但是真正讓他們致富的思惟,不是你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掙了多少錢,不是靠著打工去賺人生的「第一桶金」,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把錢留住多久,以及你的「第一桶金」是否能夠幫助你生出未來的「一百桶金」。
鼓勵學生聖經金句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6741-Q16760)
Q16741:
龔sir 我有野想向你學習。
龔sir 你點睇成功學?
我最近上緊股票班,而且一直睇開理財書,間吾中見到一兩句佳句都想分享一下。有時見到龔sir你po既野都忍吾住分享一下,因為實在太認同。
但最近我有朋友向我反映成功學睇得多會壞腦,價值觀會出現問題,而且好肯定咁講,成功既人一定無睇成功學既野,因為有錢到吾洗做既人一定吾洗睇成功學。
但其實我好多時分享既只不過係一d簡淺既理財知識,佢地話理財書籍都包含成功學,會壞腦。
會吾會係大家年紀20出頭,擁有我要理財既想法太似一個好物質既人?但我一向好慳家,賺埋賺埋好多都係儲蓄同買股票,點解會覺得我好有問題?
我自己係幾吾認同成功既人一定冇睇過成功學,而且我從來都冇諗過發達係成功既唯一標準,我認為達到自己既目標都係成功既一種。
龔sir你身為一位幾成功既人士,你點睇成功學?
龔成老師:
係100年前,大家對成功都是自學,無統一的方法,其後有個作者,用左20年時間,去訪間去500最強的成功人士及有錢人,發現佢地都有一些共通點,於是寫成一本書,叫《思考致富聖經》,而家仲有得賣,你可以睇,而這作者拿破崙.希爾亦成為了成功學的始創人。
有些人,可以自學或憑著本身的特質,去得到成功,但而家,我地已經有野可以跟,點解唔學?點解唔跟?
你想學踩單車,最好的方法是跟一位懂得踩單車的人學,跟專業,最強的人學,這是最好的。
你問身邊人無用的,你問學功人士先有用。
這正如一般人只懂問無錢的人如何致富一樣。這就是我18歲開始,唔會向老師、父母、朋友請教點致富,而是去圖書館睇有錢人的書。
------------------------------------------------
Q16742:
龔sir 你好,我係18歲year 1 學生,一直讀文科,但眼見近日股市大跌
同時受停課影響,多左時間接觸新野,想研究下股市同個人理財,但如果由0開始應該睇龔sir 你邊本書先?仲有
本人現有資金20000,打算投資落股票市場,而父母建議我入滙豐,盈富,港燈,中電,建行呢幾間公司,但20000其實吾多,想問龔sir 有何指教?謝謝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只能小注。
因此,上述的股票,對你來說並不是最適合,唯一適合的,就是盈富(2800),你可以投資。
你可以睇《80後百萬富翁》《股票勝經》。
------------------------------------------------
Q16743:
老師, 我兩夫婦各有一個物業:
大單位 (自住,市值930萬,未供完按揭約350萬)
細單位 (上年買600萬,已出租)
我剛剛以高價賣了自住單位,原因有兩個:
1) 想係疫情與反修例社會運動的不明朗氣氛下,能以高賣低買以補最小的金額更換較大面積的單位或換較優質及新的單位。
(原舊單位差不多30年樓齡,沒有會所,所以管理費很平) ,打算用1-2年租屋住去捕捉呢過機會,而因小朋友返學的地理問題,會選擇名城三期 (較近地鐵站)或大圍地鐵上蓋(兩年後先可以入伙)
i) 買到名城可以自住
ii) 買大圍站上蓋三房可以自住(兩年後才收樓),但樓價補貼金額可能較名城多150-200萬,會幾吃力, 但潛在升值能力會較高,因買樓花通常會較平宜
iii) 若買大圍站上蓋兩房就當投資或收樓後出租,以後都租樓住。
2) 另一個原因亦可以話係另一抉擇,因社會運動關係,引發出一些社會矛盾影響我對我的小朋友將在香港來的學習及生活的擔憂。
如一家人到澳洲生活及升學,就似乎應該要留現金並在合理區或平宜區將部分買入股票以增值現金流。
老師請比D意見我,因為經常都十五十六, 唔知行邊一步對我我地最好
龔成老師:
我先講方向,香港樓中短期會弱,經濟疫情等因素,香港經濟慢慢會見到更弱的一層,之後會對樓市有影響,令樓市中短期受壓,不過,這只是中短期,同時預佢跌得唔會多,之後當經濟「好翻少少」,樓價就會再向上,因為需求仍是很大。
但如果想在當中以先賣出,之後以較平的價再買翻,難度就較高,你要明白當中的情況。
因此,你的方法不是話不可,但你要面對風險,就是當樓市跌少少,你未買翻,正等佢跌更多時,樓市已向上,你要明白這是要承受的風險。
至於鐵路站上的物業,有質素的,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至於移居等問題,相信你這刻要做的,是努力儲蓄及投資,盡力在這時候提高累積財富的能力,因為你這刻仍未有明確的決定,變數仍存在,因些,這時努力儲蓄是最好的。
------------------------------------------------
Q16744:
成哥,我又有野想請教你喇,感謝你一路以來的指教!
我最近搵到一個優惠,係可以有借最多9萬,免息、免手續費(6個月內要還晒),我想借黎等平價時候買入太古地產2手、比亞迪1手、希慎1手,其他留返唔用,慢慢分6個月還,但男朋友覺得我有啲衝動,你覺得我應唔應該借好?
我而家月入$15390(已扣mpf), 可以草$4000,有$106,000係股票度,暫時無現金係手
我感覺個負債比率好似好高
龔成老師:
免息的借貸,在投資上的確是優勢,例如創造息差,你零息借得資金,投資收息股,就可以賺息差。但最大問題,就是「價格」,如果價格下跌,你賺到息差都無意義。
不過,你6個月內要還錢,其實原理就如同「將你將來6個月儲得的資金,在這刻動用」,但你要分析,這刻市況是否很平。
因此,這動作唔建議在正常時期進行,始終借貸都是有風險。如果市況出現大跌,出現便宜價,好多投資機會時,才動用這方法,暫時就唔需要。
------------------------------------------------
Q16745:
你好 龔成老師
非常之多謝你上次為我解答
最近看到你的財務自由行
令我嘅財富金錢概念完全改變了
不過當中有一啲內容我都係有些唔明白
現在我和未婚夫的金錢、資產分配也有一些不同 我們有共同儲蓄目標
希望可以在30歲之前置業或者租屋住都希望可以財務自由行
衷心希望你可以幫一幫我們
以下是我們的背景資料:
先生25歲
公務員 穩定月入$ 29000
我26歲
瑜伽導師 不穩定月入$11000-$40000
(疫情關係月入只有大概$11,000)
暫時租屋住每月$5600
今年年尾結婚
未來一兩年會生小朋友
財政狀況:
結婚開支約$28萬(暫時大概有$8萬尚未支付)
月供股票:$4000
金沙、盈富
比亞迪(由2020/5月開始)
股票:$39萬(帳面計)
有恒生、領展、盈富基金、比亞迪、瑞聲、太古
現金:已預留8萬結婚支付
余下共$6萬
我有保險投資儲蓄
月供$3900
至少要到50歲以上才可以將筆錢攞返出嚟用
先生有政府儲戶口
月供$2000
現時共有$34000
尼筆錢可以隨時攞返出嚟亦都唔需要收取任何費用,我哋有諗過攞返呢一筆錢出嚟作其他投資
我們二人由畢業至今都是靠自己
我們的家庭都是比較貧困
希望可以擺脫
做到真正的財務自由行
睇過你喺YouTube 分享自己由細到大嘅搵錢經歷
覺得你真係非常之利害
同樣都係沒有家底靠自己 的確令我好佩服
搵錢嘅同時你都要注重健康
明白到人生係要選擇 選擇用多啲時間去搵錢自然會忽略某一些事
祝你無論事業感情人生都非常完美美好
多謝你
龔成老師:
由於結婚是將要發生的事,你應該先預留足夠的資金,要預留比計算多少少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餘下就可以投資。
至於股票方面,現時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可以長線。
月供方面,都是有質素的,基本上無問題,但應該在遲少少,資金較為鬆動時,增加供盈富(2800)的金額。
你地現時25歲,打算30歲置業,這目標好合理,你地最好合共,每月儲到$10000以上,然後穩健投資,到30歲會累積到$100-$150萬,相信要完成置業目標不難。
生小朋友後會令你地的支出,你地都要盡力做到理財,希望保持每月$10000。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因此,你地這刻可以投資一些平穩增長類+潛力股的股票。
另外,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6746:
老師您好,我工作兩年,現金積蓄大概10萬,最近見到波音公司股價跌得很低,您覺得可以是開始投資的方向嗎?雖然不曾買海外股票,不知如何運作。
想先聽聽您的意見。謝謝呀
龔成老師:
波音公司(NYSE: BA)是美國知名開發、生產和銷售飛機和相關產品公司。近期疫期,令航空相關類股份大跌。
我自己無特別研究美股,比唔倒太多意見你。但這股的風險較高,投資價值只是中等。
找平宜股去投資,再作長線持有,是一個正確方向。但你必先要確認,此股是否只因疫情拖累,令佢中短期變平宜。還是出現左一些變化(可能係企業層面、或者行業上),令佢長線質素變差,所以令股價下跌。
如果你唔係好知點投資美股,其實你可以簡單買入領航標普五百(3140),佢是追蹤標普500指數之表現,可以在港交所買賣,相信是最好及方便的工具。
------------------------------------------------
Q16747:
老師,我已報讀10月份的進階班,
最近 ,亦開始練習早前學到的知識 分析一下175(吉利) , 希望老師可以指教一下.
我已看過 最近三年的年報 .
2017 . 2018 的eps高增長原因大概是 經營50%權益領克合營公司 , 及早前的低油耗購置稅優惠刺激下 帶動了銷售量 .
但我有樣野唔太明白係 2017吉利提早贖回優先票據 ,同埋我發覺佢每年都會 出售一些子公司 我想問 咁樣既舉動係有咩意義?
2019 eps明顯回落 ,而負債亦高左 , 研發電動車的成本亦增加 . 銷售量亦下跌 . 但見到出口既銷售量亦算不錯. 中美貿易戰都對佢有一定既影響 . 但我相知是中短期,佢最近同LG合營研發電池 我相信吉利175都有一定的成長
分析:
平均eps : 1
PE:11-15倍 (已對比同行)
現金流: 唔係好識計 好似好難計咁, 佢今年盈餘 8億. 我計到是57 - 61億左右 .
合理價: $11-15
緩衝:$10-16 (但未考慮疫情對中國冒影響)
唔知咁既正唔正確?
希望老師能指點
另外 想問 659 同 1038 既質素會否改變? 當有依啲外在因素影響企業盈利下,調整既百分比應該要點做?
謝謝你抽空
龔成老師:
吉利汽車(0175)有質素的,你估值上都接近,我會保守多少少,在你估值上減少多15%。現金流部份,要從經營、投資和融資現金流一個整體咁睇,這部份大致正常。
你見倒佢有時會出售一些附屬公司,其實係一些內部重組動作,主要係想令不同範疇營運更有效率,是正常的。亦都有可能是想增加現金,以提公司作發展之用。
此股現價合理,中短期中國車市唔會強,但長遠來說,這企業有質素,有品牌,基本上是不差的,可分注投資。
新創建集團(0659)有質素的,佢係是新世界發展(0017)的基建及服務旗艦,業務遍及中國內地、香港、澳門。
整體的質素,算是不差,但又未到最高級別。近期的肺炎對佢有一定的影響,相信中短期仍弱,不過長期來說。仍是有投資價值。
現價合理,分注投資可以,但這股不建議太大注。同時要耐心等好轉。
長建(1038)是香港具規模及多元化的上市基建公司,並在國際基建業穩據重要地位。
雖然近期佢跟隨大市回落不少,但這股質素依然存在。但睇翻現時歐洲情況,相信會令佢中短期表現較弱。
要預2年左右先至會開始回勇,此股仍值得長線持有。
10月進階班見!
------------------------------------------------
Q16748:
另有些問題想請老師指教一下,本人是家庭主婦,我倆夫婦年紀都接近40,有兩個小朋友,分別10歲和4歲,先生月入約4.5萬,每月大約可儲$1.5萬,有一個單位(已供完),一個車位(已供完),1/3舖位的業權(已供完),三項加埋約值$1900萬。
問題如下:
1. 我自己有兩份人壽儲蓄保險已經供完了很久,用了十年時間才回了本,現在踏入第十四個年頭才開始有每年大約4.x-5%的回報,想問現在應該繼續持有,還是退保將錢投放落股票市場買收息股好?心水收息股有3988,2388同6823。
還是老師有更穩陣的收息股提議?這筆款項是繼退休金和强積金後,另一份用作支持老年生活的資金,所以想以保本和收息為主。
(因為本人當年買的是大新保險,現已變成泰禾保險,最近泰禾集團又傳出有財困問題,令代銷商暫停其保險銷售。所以擔心將來保險公司倒閉會血本無歸,才萌生退保念頭。)
2. 之前用了大約35萬買入股票,並打算長線持有,老師可否幫忙看一下,以下股票比例是否太分散,還是應該只集中某幾隻股比較好?
11 (300股)買入價$136.6
939 (5000股)$6.66
1928 (1200股)$31.5
12 (2000股)$31.65
1299 (600股)$69.2
823 (700股)$69.5
1211 (1000股)$44
3988 (10000股)$3.9
3. 現有大約$35萬現金可以再投放股票市場,以上股票哪幾隻可以再增持?12,823,2388適合再增持嗎?
4. 想開始月供股票,$10000分配成以下組合可以嗎?
$4000 2800
$2000 66
$2000 2388
$2000 1211
5. 以下股票,如果給老師選擇,二選一,老師會點揀?或有更好的選擇?
11 or 2388
27 or 1928
12 or 1038
1299 or 2318
700 or 9988
6. 老師我應該加按物業或車位套現去買收息股嗎?
7. 請問怎樣可以看到公司的估值?什麼是溢價?每股淨值即是每股的實際價值嗎? 一隻股平或貴是看每股淨值嗎?是如何計算出來?在哪裏可以看到恆指市盈率?
不好意思!太多問題想請教老師,還望見諒!
老師,不好意思!問漏了一條問題,就是兩小兒子有兩份人壽儲蓄保險,每年約有4.x-5%回報,請問我應該繼續持有還是退保,將資金轉去買收息股或月供股票?待他們長大時用。
萬分感謝
龔成老師:
1)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故以你年紀,應該保持增長力會較好,工行(3988)和香港電訊(6823)這類收息唔適合你。
人壽儲蓄保險已供完,每年又有額外4%至5%回報的話,你可以持有,唔洗退保。而且香港對保險業監管係唔錯,一般都唔易倒閉,政府要求保險公司有一定償付能力充足率,其實香港買保單算係安全。
2) 有少少散,但最大問題係太集中係金融業,而且絕大部份都在銀行股,如工行(3988)、恆生(0011)、建行(939)。咁會有過度集中風險,當行業一出事,你整個組合就會有重大打擊。暫時免強可以,但唔好再加注銀行股住(第4點之月供計劃除外)。
3) 以你年紀恆基(0012)、領長(0823)、金沙(1928)和中銀香港(2388)都可以,但由於你已很多銀行股,故中銀香港暫時唔好直接加注。
4) 這組合可以,中銀香港可照供。
5) 其實佢地質素都好相近,但以增長潛力計,我會選中銀香港(2388)、銀娛(0027)、恆基(0012)、平安(2318)和騰訊(0700)
6) 用這方法去賺息差係可以,但現時股市未到最平宜,有機會"賺息蝕價"。而且往後加息,都會令你息差優勢減少,你要知道這個風險。
7) 公司估值要講在課堂上都要數小時,簡單而言係睇企業質素、行業前景、財務狀況等,去評估出佢大約價值。
"溢價"是指支付的實際金額,超出股票本身價值或面值部份。而"每股淨值"是指每股佔淨資產價值,佢係一個公司價值參考指標,但只係評估價格的其中一部份。
"恆指市盈率"在一般投資相關網站可以找到。
至於你小朋友的人壽保險,你要知道這4%至5%是否保證。另外,我地月供以盈富基金(2800)計,連股息平均年回報約10%,故相信月供一些平穏增長股(如盈富),長線會比保險回報好。
------------------------------------------------
Q16749:
龔成你好,有留意你的意見,現在有點問題想請教你:
我27歲,月入$25000,之前投資10萬股票821,當時見股市跌,就入多10萬,總數20萬,價位0.325。但股價飄忽,現在股票跌至0.270。請問我應該轉去投資其他股票還是繼續持股?
我打算下年結婚,手頭上想預多點資金,怕會蝕晒,請問我應不應該全部賣出然後轉去投資其他穩定股票?
如果應該,20萬想分散投資幾隻相對穩定的股票有推介?
感激指教,實在後悔胡亂投資,令自己處於兩難局面,遲下有時間會報名你的股票班學多點投資知識,一定要打穩信心和基礎,謝謝。
龔成老師︰
滙盈控股(0821)主要從事提供經紀及融資服務;企業融資及其他顧問服務;保險經紀服務;資產管理服務及自營買賣。
此股市值和生意額都唔高,再加上過去幾年,年年虧損。如果有上我堂的同學,一定會知道此股無任何投資價值。你最好全數沽出,轉至其他優質股上。
另外,你下年就結婚,如果那20萬都係預左會用在結婚上,咁就不宜作任何投資,宜較多持有現金。
若言這20萬不在結婚預算中,你可以先用盈富基金(2800)作為你投資目標,佢係包括50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有助你平衡風險。
現時大市在合理區底部,你可以動用沽出滙盈控股的資金之一半,用分注形式去慢慢入貨。
至於其餘資金,我建議你上完我堂,或者到你有一定能力,才買其他股票。
------------------------------------------------
Q16750:
你好,我留意左你專業一段時間,同有睇你既書,老師可以幫我分析下,我現在的情況?
我29歲,收入22200,每月供樓支出13000 保險1100
樓是和家人一起供的
我還有機會達成財務自由?
還有我是澳門的讀者
澳門的房價 租金回報 唔可以抵過還款系未不易投資。
我現在大約有15萬現金
龔成老師:
現時的資金不算多,你要著重之後財富的累積,先有機會做到財務自由,而這刻你物業對你的作用並不算大,保持現時的狀態就得。而你最好每月能儲到$8000以上,即是一年可以儲到$10萬。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做月供股票,每月$5000
。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2000。
另外再加1、2隻(每隻$15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6751:
老師你好,我知我問的太遲 我比人騙左買老千股 已經輸左錢 心情好差!點算?
另外,想問下1212利福國際,而家有幾手在手。
龔成老師:
你最重要睇翻企業質素,本身有無業務,之前有無錢賺,上年盈利多少,如果盈利好少,但你用一個好高的價買,就是貴。如果是年年虧損的企業,就更加不宜投資。
至於利福國際(1212)這股有質素的,只是中短期疫情令佢較弱,佢可以守到,但你預中短期股價都會較一般,長遠仍是不差,只要你持貨不是過量就無問題。
------------------------------------------------
Q16752:
你好老師,正睇緊你既財務自由行,第六個章節 「...買入時時機...」正正就係依加;但我係投資新手
如果手頭上預20萬係股票市場上,你會認為依加最值得入手既係邊幾隻?
心急想問下你係因為..怕我睇哂你既書後,依段咁值得入手既時期就過了。感謝你,希望得到你既回覆。
龔成老師:
你預現時大市的估值,在合理區的底部,你買入股票可以,但就要同時留有現金。
由於你是新手,暫時只建議你動用$8萬入市,你可以分注投資有質素的股票,長線持有,如果不懂選股,就投資盈富(2800)。
另外,現時你都可以考慮太古地產(1972)、金沙(1928)都有值博率的。
另外,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6753:
阿sir 80萬富翁你講溝貨係錯誤觀念,而分段吸納就係唔會超出預算。
咁我想問月供都好似等同溝貨,兩者有咩分別?
龔成老師:
你其實已講出了重點:「預算」。
月供股票是一個長期策略,例如你打算每月供金沙(1928)$2000,這投了你每月可儲蓄資金的10%,你就要分析,在長遠的財富組合上,這股票應該佔你多少?
你應該預早「設定」好該股的比例,又或投入資金的上限,這就是策略。
而溝貨,第一,散戶不理企業質素,第二,這是比原本打算投入的資金更多,並沒有「策略」。
這就是兩者的分別。
------------------------------------------------
Q16754:
請14同12邊隻比較好,兩隻咩價位是便宜
老師另外我現在已有股票是1211,14,1972、823,3918,1113,1212各小小注
請問這個組合會不會唔好?
龔成老師:
兩隻都有質素,現價都有投資值博率,恆基(0012)會比較平衡。你預跌多5%-10%開始平。
至於你持有的組合,無問題,長期持有就得,你可以加入盈富(2800)以平衡組合風險。但要留意股市上落較大,要同時留有現金。
------------------------------------------------
Q16755:
龔Sir 你好
背景:27歲 月入17000 月存9000
其實到底是不斷買入比較平 跌得多的舊經濟股好(如12,27,1211,14,2388),還是買入超貴但未來三年確定性高的消費、物管、新經濟、電商果類比較好?
(如安踏、李宁、飛鶴、雅生活、碧桂園服務、中海物業、ATM三個電商巨頭)
因為我發現即使我平價買入這些舊經濟股,未來市場資金不怎流入果d股份,只會越買越跌。即使五年後價值修復, 回報也不會太高,主要變作收息用,但當中的機會成本就大。
反觀強勢板塊之所以強是因為對未來行業增加的確定性,未來滯脹對其影響輕微,即使進一步惡化到通縮,也不像舊經濟公司咁容易倒閉。
1. 如果以價值投資的方式,很有可能全倉都是舊經濟股(平,有折讓,有一定質素),而不會買到新經濟類(貴,有溢價,對未來期望大),按這一邏輯,是不可能買到像騰訊或舜禹光學果類超級大牛股,因為他一直成長過來都必定是高溢價,老師怎解決這問題?
2. 我月供的都是有質素的舊經濟股,到現在還是虧損,近期買入很多新經濟類股,最終追平虧損,我是續繼買入更多新經濟貴股,還是貧平買入舊經濟股好?
3.因為失本金小,舊經濟股的派息也就total千幾到幾千,倒不如買高成長股好?
龔成老師:
1)其實最重要睇長遠的企業質素、前景。
如果是舊經濟股,只要是有質素的,長遠都不會差,但本身的增長力不算強,所以得到的回報是平穩,不會太高。
至於新經濟股,表面上回報好好,但最後的情況,仍要睇佢的業務真實面,這刻市場以「預期」模式去睇這些新經濟股,如果過幾年,佢地的業務不如預期般高增長,股價會大跌,這反而會出現虧損。
所以,說到尾都是分析企業長遠的業務發展,基本因素,市場會自然地因為佢到時的情況而進行估值調整。
2)你應該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同時,如果你持有的是有質素的股票,就唔需要太擔心中短期股價。
3)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
Q16756:
你好 我想問下 你既股票賣出時機係咩 因為我想知道 長期持有係升幾多先會賣出 唔該你
龔成老師:
賣出不是建基於「賺多少」。
當股價遠超過企業的價值時,可以考慮賣出,但如果是優質股,則只會賣出部分。
另外,當大市過熱時,同樣可以賣出。
原則上,優質股可以一直持有,但當見到價格比價值明顯高時,就有可能進行賣出這動作。
------------------------------------------------
Q16757:
龔老師你好,小姓賀,今年35歲,一家三口,無生活及工作壓力。本人從未有投資股票經驗,近日心血來潮,在唔影響現實生活情況下,決定用上限15萬作為投資股票市場,當交學費及累積經驗。
一口氣買入以下股票:
0145 日清 1手@6.21
0939 建行1手@6.19
0005 匯豐1手@39.00
2313 申洲國際 1手@92.50
買完後餘下10萬本金可投資,想5萬作長線,5萬作短線,分別有什麼建議嗎?
謝謝回復,不勝感激。
龔成老師:
首先,唔建議短炒,因為這根本無法賺錢。
至於上述股票,本質不算差,但你一次過用資金在同一時段內買入,就會有價格風險。另外留意翻,唔好太集中在同一行業,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組合。
餘下的資金,你可以投資盈富(2800),我相信會比較適合你,但就唔好太心急入,要慢慢用資金,將買入價平均,減少買入價風險。
另外,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6758:
Halo 龔SIR 大半年前已經留意開你分享一啲投資心得,多謝你無私既分享同鼓勵。小弟對投資仍探索緊,有問題想請教你
1.大約1年前至今,小弟抱住銀行股實無死既心態分別買左2888 @4手
3988 @16手
問題 點睇2888,會吾會回到六七水位?另外3988都你推薦一隻優質股之一啦,你建吾建議我以月供股增持?
2.另外小弟可以用$6000作月供,所以都有參考你既建議今個月都開始月供3000盈富,1000比亞迪,餘下$2000有咩建議?
P.S.小弟26歲 月入$13-14k 手頭上有40k流動資金 目標30歲左右有100萬
Thank your:)
龔成老師:
1)銀行股的賺錢能力不及過往年代,因此並不是值得大手投資的類別,最多只能在組合中作一小部分的配置。另外,你太集中在同一行業,因此會出現行業集中風險。
所以,未繠值得再增持。
2)你可以月供盈富(2800)$3000、恆基(0012)$2000、比亞迪(1211)$1000。
現時你的現金,暫時應持有,唔好心急動用,等大市再大跌時才出手。
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6759:
老師您好,想請問您對302 中手遊的看法?
該股最近股價持續探底,但其實產業前景看好,加上第一季中國疫情應該有利手遊股,可否給點意見?
我在2.49買入10手合計2萬股,今天股價盤中一度跌破新低價2.38,有點緊張呢,謝謝
龔成老師:
中手游(0302)主要於中國從事手遊發行及遊戲開發業務。佢提供多種類型的手遊,包括CCG(可收集卡牌遊戲)、RPG(角色扮演遊戲)、MMORPG(大型
多人網絡角色扮演遊戲)、SLG(模擬遊戲)等。
過往生意不差,有持續的生意與盈利增長,財務數據初步正面。
不過,上市年期不算長,這會令財務數據代表性較低,同時,行業業務波動,不確定性大,都令這股造成風險。這股如果你投資不過多,持有無問題,始終不是無質素。
------------------------------------------------
Q16760:
成哥您好
我今年26 每月供2萬落盈富(2800)到我30既時侯拎反出黎 4年後大概會有幾多增長?
因為我身邊都好多朋友有買2800
見股價都唔會大上大落 應該都幾穩陣
定係得我儲到大概100萬再大手入貨?
但現在24.650 算唔算高位?
其實所為既派息係如何計算?
假如我大手入貨 2800 買左100萬 大概81手 40500股
睇反最近派息係 0.7800
如何計算我收到幾多股息?
謝謝成哥
龔成老師:
盈富(2800)是一個組合,因此對大部分來說,都是一個不差的選擇。比起大手一次過買,你月供會較好,因為可以將買入價平均,減少風險。
所以,你保持現時的月供就得,但比較好的做法,是一邊月供,同時留到一些現金。
如果每月投資$20000,你預4年後會滾存到$120萬-$140萬。
佢每半年都會派一次息,以「每單位計」,所以,到時要睇你持有多少個單位,乘以每單位所分派的股息就得。如果你上述的假設,就會收息40500股X0.78=$31000。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