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點滴醫學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點滴醫學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點滴醫學英文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陳鈺萍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吳依倫醫師專欄—精神科醫師給妳的貼心話】 新文章上線囉! 〈什麼時候,母親可以不再是職業〉 https://monisclassroom.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_21.html 謝謝依倫醫師的提醒,阿萍醫師倒是沒從這個角度思考過,畢竟研究所的碩士論文題目,...
點滴醫學英文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03:08:20
. [芬蘭-醫學生的實習點滴] - 給我的TTS FAMILY (Turku Telenovela Squad) - 之後我們遇見了另一位墨西哥女生—Catis, 大家一定可以猜到緊接著我們就去了哪裡? 沒錯,就是買酒去河邊喝酒聊天, 這就是與他們相遇的第一天。 我那時候滿是掙扎和痛苦, 畢竟在台...
點滴醫學英文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0 03:08:20
. [芬蘭-醫學生的實習點滴] - 給我的TTS FAMILY (Turku Telenovela Squad) - 一直沒有勇氣好好寫給跟我交換同城市的朋友們, 謝謝你們,好多好多的故事與趣事發生在我們之間。 現在想起來還會令人鼻酸, 記得我們喝酒、我們趴替、我們看電影、還有煮飯、和我們最後的晚...
點滴醫學英文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03:08:20
. [芬蘭-醫學生的實習點滴] - (青旅的多國體驗) - 接著加入的是兩個越南的妹妹, 雖然說是妹妹,她們的英文卻比我還流利。 她們打工賺錢,希望在這裡念書升學, 雖然不知道他們的最終目標,他們也說不清來這的理由, 也有可能是我英文不夠理解, 但也已經在這邊工作半年多了,很了不起的勇氣和努力。 她...
點滴醫學英文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吳依倫醫師專欄—精神科醫師給妳的貼心話】
新文章上線囉!
〈什麼時候,母親可以不再是職業〉
https://monisclassroom.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_21.html
謝謝依倫醫師的提醒,阿萍醫師倒是沒從這個角度思考過,畢竟研究所的碩士論文題目,是藉由母乳哺育在探索「母職」啊!從英文〝motherhood"來看,牛津字典的解釋為"the state or time of being a mother",比較貼近依倫文章中提到的概念「讓成為母親不再是職業,而是一種更輕鬆自在有餘裕的生活方式。」
下面這段是我醞釀中書稿的一部分,與大家分享~
===================
「未來,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在入學很八股的表格,關於研究計畫,引了影星湯唯說過的這句話,剛好跟STS學會2018年以來一直在發展的 ”STS making and doing” 的倡議不謀而合。醫學訓練,相當線性直觀。走大家走的路,當然是最沒阻力的,但我不想。社會上有許許多多對「醫師」這個職業應當如何的想像,所以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後,我必須不斷地去解釋,講久了,自己也懶了,乾脆微笑點頭不說。一般人認為醫師跟育兒工作比起來,育兒工作替代性較高,可以給長輩、保母或托育機構照顧。我覺得相反,婦產科醫師不差我一個,可是兒子只有我一個媽媽呀!
人都很脆弱,才會喜歡用結婚、公司、頭銜和派系、親子、兄弟這些名分區分,自己屬於某一個群體時才會安心。其實根本不需要。無論是那裡的哪個誰,每天只要過充實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湯歌劇》,阿川佐和子。
全職媽媽那段時間,投報紙或雜誌寫母乳相關的衛教文章,喜歡在頭銜加上「全職媽媽」,卻總是被拿掉,編輯認為「前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的頭銜,都比全職媽媽來得好。不服氣的我,看到小說這一段時,好想去印張全職媽媽的名片。全職媽媽不屬於任何群體,其實就是「孤獨」的一種練習。很多媽媽在這樣的過程中,容易迷失自己,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與失去自信。若現在的我可以回去跟當年的我說說話,我會想說「堅持下去,從小苗長成大樹的過程是漫長的,但是點點滴滴都是養分,日後的收穫是豐碩的,無論是媽媽或是孩子。」
當初許多無法與人說清楚講明白的,其實是性別問題,進STS所之後才有機會想清楚。在家沒「正職」八年的時間,讓我真真切切體會了一種在邊緣的處境,許許多多的感受,開心的、不開心的都有。像是跌入人生谷底,在泥淖裡翻滾一番,又爬出來的感覺。周遭很多人會說這樣是為孩子犧牲,我卻從不這麼覺得。與孩子們相互成就共同學習成長的過程,這幾年漸漸看到成果。也因為這樣的過程,重新認識自己,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一個完全拆解再重組的過程。
========================
今天大兒子學測,媽媽我昨夜竟然失眠,自己考大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緊張啊!媽媽真的是很奇妙的生物~~~😁😁😁
點滴醫學英文 在 醫師立委邱泰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人心恐慌社會動盪關鍵時刻
醫護人員都秉持著醫療專業與
奉獻熱忱 奮不顧身的救治病人
-109年8月9日下午,離開南部八縣市醫政研討會溪頭會場,再次行經鹿谷鄉,邱泰源理事長感念當年救災順利、團隊及醫學生中多位,現在也都肩負重任、持續醫療志業,特邀趙堅、羅浚晅副秘書長一起前往鄕內信仰中心「開山廟」參拜祈福。
-相傳此廟為鄭成功部將到鳳凰谷地區開墾,當地居民為感念其恩澤,於清光緒9年(西元1883年)立廟供奉,主祀「開山公」,民國26年重修,56年重建正殿,另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碑,及開山廟碑。
-參拜後,見廟庭中多位耆老,閒話家常間,竟對當年台大醫療團隊下鄉救災照護的點點滴滴,仍然記憶猶新,令人感動不已。
-面對全球1900萬人感染、70多萬人不幸罹難的COVID-19嚴峻疫情,鄕間老人家們可以在廟庭中品茗下棋、頤養天年,這是何等珍貴的幸福生活。
-台灣土地在歷經921大地震、SARS疫情、COVID-19疫情等重大災難下,從未失意、從不退讓,反而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不斷地成長茁壯。
-最可貴的是,在每一場人心恐慌、社會動盪的關鍵時刻,醫護人員都秉持著醫療專業與奉獻熱忱,奮不顧身的參與其中,不但醫治了人民身體的病痛、也治癒了人心的徬徨與慌亂,這應該是福利國家最真實也最感動人心的具體實踐。
-蔡英文總統在連任就職演說中,指示國家須建立更周全的醫療防疫及安全網络。這已成為醫界下一階段為台灣土地繼續戮力,最重要的目標。(浚晅,相片:堅)
點滴醫學英文 在 寶太太的人工智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語音辨識是目前最難在台灣醫院落實的 AI,因為台灣醫護人員說話經常中、英夾雜,溝通情境獨特,但一般語音 AI 同時間僅能解讀單一種語言,而且AI 還得學會辨識「台式英文」。
緯創醫學協助恩主公醫院發展全球第一套能同時辨識中英文「護理師版 Siri」的語音辨識系統,最讓外界驚豔。
#AI #智慧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