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黑心外匯交易員的告白 評價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黑心外匯交易員的告白 評價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eila (Lizzy)看板movie標題[好雷]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Margin Cal...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Margin call) - 機會主義者的無情遊戲
圖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671124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非常適合與《大賣空》搭配觀賞。後者喧鬧,前者
低調;後者著重大環境,前者專心描繪一家公司。兩部用不同的手法勾勒
出2008年的金融風暴,背後是什麼情形。
Eric(史丹利圖奇)是在紐約金融業任職的風險部門主管,在一波裁員潮
中被裁掉。接他工作的菜鳥Peter(Zachary Quinto)完成了Eric手上的
案子,發現公司手上的有價證券曝險過高,財務狀況極度危險。消息一層
層傳上去,驚動了高層半夜緊急開會,立場不同的幾位人士對於公司應對
之道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的選擇將對整體金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是編劇兼導演J.C. Chandor的第一部作品,他的父
親在美林工作幾十年,可以想見他對美國金融業並不陌生。或許正因為這
個淵源,Chandor並未將矛頭指向這群在金融業工作的高薪族群,而是從
他們的角度觀察整件事,當然Chandor並非要觀眾同情這群人,他想呈現
的是,這些危機的成因與解決方法遠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複雜,牽涉到系統
與機制,甚至是整個社會的風氣,不是把這些金融業的人全釘上十字架就
可以解決。如果說《大賣空》的主要情緒是憤怒,那麼主宰本片的情緒則
是無助。
片中眾多角色裡,除了大老闆John Tuld(傑瑞米艾朗飾演)以外,並非
存心打算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他們只是在為自己家人與生活打算。本片
不要觀眾同情他們,它是要觀眾自問:如果你是片中人,會怎麼選擇?即
使在不可能改變整個市場、救不了任何一人的情況下,你仍會堅持所謂善
良、正義、道德的行為嗎?2008年是個榮景假象即將破掉的時刻,大家遲
早都會完蛋,如果你有機會當第一個跑出去求生的人,你要不要跑?
對於「吃人頭路」的金融業主管、小主管與小員工,善良、正義、道德那
些價值真的太遠了,就像軍人只能接受三軍統帥的命令去打仗,至於這場
仗是否道德、正義,哪是他們管得著的。片中在金融業工作的這群人,是
在做他們老闆付薪水要他們做的事情,很多公司的決定與方向並非這些受
薪階級能控制,不照上面指令做,他們根本不用在這行待了(其實任何行
業都一樣)。這群人可不是《華爾街》裡的Gorden Gekko。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市場崩盤前夕某一家公司的選擇,而是在於整個市場
怎麼會在基本面早就不行了的狀況下,還吹出這麼大一個泡沫。真實世界
與理想是很不同的,市場其實很不效率,有價證券或衍生性商品的價格,
無法如理想中那樣時時接近它該有的真實價值,甚至常常偏離得很遠。所
以大家在大多頭時high了半天,突然發現這些證券已經沒價值時,價格就
會狂瀉。片中這家公司的人,在法律上沒什麼錯,他們不過是先看壞某些
東西,所以先賣了,如果不這麼做,等到其他人發現了開始倒貨,市場照
樣會崩盤。他們唯一道德上的問題,是明知手上貨是垃圾,還賣給客人。
但是,嘿,那些客人也是市場上的專業人士,理論上當然得為自己的買賣
負責,世界上每一次的交易不都是這樣的嗎?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總不
能自己看錯了還叫對方賠吧。
所以,就算片中的幾位主角想忠於良心,當個高尚的烈士,也沒有意義,
因為問題在於系統與人性──整個系統運作機制,讓同樣的問題不斷發生
,無從停止。這不是好人壞人的問題,而是當社會有了這樣的金融體制、
以及鼓勵純粹功利主義的思考文化後,只要把人丟進去,他們就會一次又
一次集體弄出這樣的事。每個人的自利與自保行為,集合起來成為一個無
形的大反派。而每一次的金融災難,大概都只有最上面那1%(如本片的
John Tuld)可以確定能活著出來,撐到下一個機會來臨,但其他小咖一
點的就很難講了,也許只能領最後一大筆錢然後好幾年甚至一輩子都回不
來這產業、或連最後的一大筆錢都沒拿到還得接著失業好幾年。如果有看
清這點,工作時抱持的態度自然是「今天能撈就多撈點」,誰知道明天會
怎麼樣呢,這也是到頭來Tuld總是可以用錢來威脅所有重要員工照他意思
做的原因。
John Tuld與業務主管Sam Rogers(凱文史貝西主演)一席精彩談話,就
是在說明上述情形。當Tuld點出過去的金融/經濟危機發生有多頻繁時,
他在告訴所有尚存著理想的人──人的本性永遠會弄出一樣的事,唯一不
同的,只有看你是站在哪個位置。如果你是個背著房貸養家的工人或普通
受薪階級,這些危機都可能會讓你人生崩壞;對於最上層的大富翁,這些
過程只不過像大亨在賭場玩玩罷了,不管輸贏還是可以繼續吃大餐、住五
星級飯店。而且所謂的「最上層的大富翁」,其實只有很少數,其他在下
面的光鮮亮麗的高薪主管,依舊隨時可能出局吃自己,沒機會再回來。這
就是遊戲規則,以及獎懲辦法。當一隻狗明白自己如何會被獎勵、如何會
被懲罰,牠的行為模式就有了方向。人也差不多。於是一次又一次,最上
面的大富翁會做一樣的選擇,下面的金融業從業人員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其他人則等著受苦受難。
有一幕,黛咪摩爾與Simon Baker飾演的兩位主管在討論危機,旁邊一位
有清潔工,完全聽不懂兩人在說什麼,但清潔工的人生與家庭,將會因兩
人談的事情受重傷。
觀賞《黑心交易員的告白》有點像在看動物頻道。看著這些機會主義者永
無止境的自利計算,我們明白為何危機會發生,以及為何它以後還會再發
生。
John Tuld說:「這只是錢嘛,人造的,用上面印有圖案的紙,免得我們
為了爭食而互相殘殺。」沒錯,我們現在沒為了食物而拿刀砍別人了。現
在,不拿刀了。
本片收尾是收在凱文史貝西飾演的主管將他去世的愛狗埋葬,對照起來真
搭配──我們改不了整個機制與系統,只能面對一次次的悲劇循環,把罪
惡感埋起來。或許片中兩位資淺員工之一Seth的態度,最適合在金融業工
作的人採用──他在同事Peter為了將來而憂國憂民時,只淡淡說自己「
不會讓工作這樣影響我」,這樣應該會少掉很多掙扎與煩惱吧。
J.C. Chandor處理本片的手法頗為中規中矩,但劇本對話妙語如珠,字字
珠璣,值得定下心細細咀嚼。而且整體演員表現非常棒,沒有辜負了
Chandor的精彩對白,我尤其喜歡傑瑞米艾朗與黛咪摩爾對的那場戲,很
簡單但精彩無比,艾朗展現出大老闆的氣勢,外表像個紳士,卻是要告訴
摩爾,已經選定她來當這場風暴的替死鬼,他非常冷靜優雅地逼迫她接受
,起先摩爾飾演的女主管還在做困獸之鬥,但後來她明瞭大勢已去、接受
命運的那刻,完全不需言語,一切寫在她眼神裡,實在太精彩。
凱文史貝西的演技也是絕讚,例如他被迫去說服、激勵員工們做一件就連
自己也不想做的事時,他依舊完成了一場漂亮的、足以說服員工的談話,
但表情稍微地、就那麼一點點地透露出,他自己不信那套。
保羅貝特尼飾演的小主管角色雖沒那麼重要,但聽他的角色解釋完他如何
花掉一年兩百五十萬美金年薪,你真的會同情這些華爾街金童──原來賺
這樣還真的是一點也不夠用哪。哈。哈。哈。人不只換了位置會換腦袋,
其實換了年薪與紅利也會哪,許多樂透得主過去都以為自己可以很妥善運
用大筆獎金,富足過完下半生,結果拿了獎金沒幾年就成了名符其實的「
囂張沒有落魄久」,比中獎錢還要窮困。所以還是只有財產最多的那1%人
可以富足過完下半生──他們的彩金池是會吐錢吐一輩子的,不像華爾街
小主管或是樂透得主,頂多拿個幾次大錢。這就是階級哪。
註:本片雖未指名公司名稱,角色也為虛構,不過片中公司大老闆名為
John Tuld,而2008年金融風暴中倒閉的雷曼兄弟老闆名為Richard Fuld
,當時雷曼申請破產前他可是先領了一大筆獎金呢。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iTunes租片連結:https://goo.gl/hvj5Ba
--
我的部落格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zzyFilmCh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68.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2130299.A.B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