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黃埔軍校校訓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黃埔軍校校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黃埔軍校校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黃埔軍校校訓產品中有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建國前如何強化台澎的軍事防務、建國前後ROC軍武的移轉 https://wp.me/pd1HGm-np 重點整理來了♡順手轉發好嗎? 【直播EP31重點整理】🥜台澎小堅果🌰 時間:9/4(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建國前如何強化台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傳出國軍因應民國113年黃埔軍校百年校慶,官校將恢復正步訓練,在校慶時舉行正步分列式,希望重振軍威。國防部對此表示,近期正在檢討國軍基本教練等各項準則,但還在研議當中,尚未定案。包括朝野立委與軍校校友都尊重軍方對教育訓練項目的自主決定,但是國民黨立委進一步質疑,過去民進黨執政時以威權獨裁理由取消踢正...

黃埔軍校校訓 在 斌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03:15:15

高雄美人終於退伍啦😊 - 把時間轉回到四個月前 還記得入伍前那時的我超級緊張及不安 當兵前的那一個禮拜我真的是每天都在酗酒😅 很怕這樣的我進去會被別人欺負或霸凌! 也跟我身邊的朋友姐妹抱怨我真的好不想去當兵之類的話 畢竟以前的我是這樣走過來的 不想在有被男生欺負的事情發生⋯⋯ - 還記得九月初剛入伍...

黃埔軍校校訓 在 歷史哥HistoryBr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0-17 07:26:25

【改走別路還是可以上階不上台啦】 2008年,民主進步黨蔡英文主席、王拓秘書長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召開記者會,針對陳前總統遭特偵組起訴一事,發表民進黨的聲明,重申「清廉、勤政、愛鄉土」是民進黨人永遠不變的堅持。 2020年,蔡英文總統全代會演講,強調「清廉、勤政、愛鄉土」民進黨不變的承諾,...

黃埔軍校校訓 在 江啟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7-04 10:42:51

#中華民國 #黃埔建校96年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即將於6月16日慶祝建校96週年!從廣州黃埔、南京、武漢、成都,到高雄鳳山,時空環境不斷更迭,但是一路傳承的黃埔精神,永不消失!  回想陸官的起源,和國民黨密不可分。民國13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組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今日陸官的前身),...

  • 黃埔軍校校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7 19:00:18
    有 106 人按讚

    建國前如何強化台澎的軍事防務、建國前後ROC軍武的移轉 https://wp.me/pd1HGm-np

    重點整理來了♡順手轉發好嗎?

    【直播EP31重點整理】🥜台澎小堅果🌰

    時間:9/4(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建國前如何強化台澎的軍事防務

    2. 建國前後ROC軍武的移轉

    🧋🧋🧋🧋🧋🧋🧋🧋

    1️⃣建國前如何強化台澎的軍事防務
    分三個部分來討論。

    👉🏻第一個是思想上面,雖然目前ROC政權沒有老實承認盟佔代管身分,所以大部分台澎人思想都停在「保家衛國」,這個「國」是中華民國政權想代表的國家(其實是中國,但被誤以為是還沒建國的台灣)。

    其實我們要在思想上做調整,對台澎人來說要先知道史實、知道台澎法理地位,而ROC政權是不可以要佔領地人民對它效忠、進行募兵徵兵,但台澎人保衛「台澎」仍舊是必須的,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後。

    所以可以轉變一下想法,把保護的對象從國家這個轉移成腳下的這塊土地跟上面生活的人,從保家衛國轉變成「保鄉衛土」的概念。

    所以第一個是思想上改變,不管現在、過去、未來治理台澎上的政權是誰,不管它是否已經承認是盟佔代管機構的身分,也不管是否未來建立了國家,我們要保護的對象都是ㄧ樣,都是土地跟上面生活的人,這個觀念要建立起來,從衛國改變成保護家鄉跟人、從愛國變成愛鄉愛土愛人,這樣就會不會變成某個「國」的奴隸,如果有個國家的執政者是窮兵黷武,或要求軍隊把槍口對著自己的人民,那你如果沒有愛鄉愛人的觀念,你就會被操控,所以這是精神面、思想面的強化,知道要保護什麼。

    無論你是在之前、現在或之後接觸到ROC政權的軍事教育、軍訓課、或被徵召入伍,這之中其實最重要的觀念是你要知道你為什麼而戰。

    那ROC政權的軍隊就是中國的軍隊,譬如黃埔軍校的精神等等那就是中國的東西阿,現在的所有軍校就是中國的軍校,訓練的都是中國的軍人,裡面灌輸的東西都是充滿大中國思想,譬如說軍隊的莒光日、莒光園地,到某時間就是要看洗腦影片。(莒城、即墨就是中國以前的故事)

    金門還有什麼毋忘在莒。中國難民兵來到台澎就有莒光新村等等,其實莒光這個詞背後就是反攻大陸統一中國的意思,直到現在都還有莒光園地這樣的節目,只是目前不會強調反攻大陸統一中國了,因為在動員戡亂片面的喊停後,「反攻大陸」一事就暫時喊停,可是入伍後還是會接觸到這類節目背後的價值觀。但當然ROC政權中國本質仍在,也仍是想要反攻大陸。

    對法理建國派來說就是要思考如何跟這些思想去抗衡。我們希望在還未入伍之前的年輕人可以先建立好觀念。

    保鄉衛土這個觀念在還沒建立之前我們就需要先來推廣,這可以當作一個保護罩。一旦建立起來,你進入ROC政權軍隊內就不會輕易被洗腦成功。

    再說一次,ROC政權要對付的敵人(PRC政權)其實是它自己帶來的敵人,不是台澎的敵人。台澎被扯到中國內戰裡,但台澎人的認知卻沒了解清楚,所以要建立正確的觀念。

    為誰而戰?為保衛台澎鄉土而戰,精神上的強化是第一步。

    所以你如果是為了愛ROC就會認為進軍隊要愛ROC,那你如果你不是愛ROC你進入到軍隊,你已經建立好保鄉衛土的觀點,那你入伍是要學習實用的武器知識、戰技,你要保護的是鄉土跟人,你的精神觀念改變後就會認真,而不是進去耗費時間跟光陰。

    👉🏻第二個部分,ROC政權收台澎人的稅金會買些軍武,那這個觀點也一樣,台澎自身的防衛武器的開發、製造跟維護要做好。

    你有第一個觀念知道自己進軍隊要幹嘛,然後你若進入研發軍事武器的單位,或者與所謂「國艦國造」計畫有關的企業中,你進入這些方面領域中工作,甚至是以替代役的方式進去工作,這時候你認清楚你做這件事情不是為了ROC,而是為了台澎鄉土跟人。

    ROC政權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它受到一中框架的限制,所以它跟別人買武器的時候都會很容易受到阻礙,那要賣武器給台灣的國家,可能是要找強到可以去抗衡PRC政權的國家,或者是只打算撈一筆就結束的國家,例如法國之前賣幻象給ROC政權,但法國本身也跟PRC政權有許多的合作,PRC政權就會利用這些合作機會來牽制法國。

    因為ROC政權的中國政權本質不會改變,當讓ROC政權對外代表台澎時,與承認PRC政權是合法中國政府的國家往來就很有可能會遇到困難,加上PRC政權又認定ROC政權是叛亂政權的情況下,那其它國家要跟ROC政權做交易更會受到嚴重影響。

    雖然我們知道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沒有台澎領土主權,但它的確是具有治理台澎的合法治理權。只是台澎在以ROC政權的中國政權本質為基礎的「一中」框架限制下,你就是很難買到武器。在欠缺議價籌碼的情況下,其實說起來某程度來說就是任人宰割啦!

    像ROC政權之前花了些費用跟美國買武器,當然美國不會賣給你不能用的,但她絕對不會隨便賣第一線的武器給你,甚至有的時候ROC政權會去買美國要退役的軍武。雖然美國的軍武即使是快要退役的,可能跟其他國家既有軍武比起來仍舊相當不錯,但還是二手貨。

    在還沒建國之前,我們沒有辦法在軍火交易的市場上,以一個主權國家的身分跟人家進行正常交易,如果想買武器,我們只能去找可以,且有意願運用ROC政權的「台灣治理當局」身分來突破該政權的「一中」框架與PRC政權抗衡的國家。

    所以在這情況下,我們絕對必須強化自己自己軍武的能力。

    法理建國派想的是不管建國前還是建國後,我們都需要可以掌控自己製造軍武的能力,這樣才不會受制於他人。所以應該要支持、去推動自己的軍武跟研發,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自己的軍武自己做。

    當然,我們不是要標新立異,也不是要變成什麼軍火大國之類的,所以在研發時要注意與既有武器的結合匹配。譬如現在用的大多是美式武器,那我們在研發的技術,也要能配合這些武器,並且可以進一步努力將武器做得更好,這樣才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進步的速度。最關鍵的是透過發展軍武的技術,從裡面累積經驗增強台澎的實力,假如跟別人買的東西不合用,我們也會有技術可以去修改。

    研發時也要清楚知道台灣的狀況,台灣是海島,有天然屏障。所以要發展的一定是以海空為主,絕對不是陸軍,台灣有很多高山,所以是易守難攻,而且台澎上沒有像中國那樣的大平原,我們都市化程度也很高,所以不太會發生陸軍大會戰。那要研發武器要著重的焦點就是海空部分,對船艦的武器去研發。所以不用去研發大會戰,這根本不適合台灣。

    陸軍的部分要思考怎麼精兵化,去妥善利用台灣這邊的地形,跟台灣高度都市化的地方要怎麼運用。那如果像農村地方,就是強化行動力、快速移動。

    我們要針對我們最需要的防空、防海部份去研究,這樣才可以把錢用在刀口上。

    👉🏻第三部分,民間自我防衛的能力。
    #民防

    我們在談自我防衛能力的時候,除了軍事武器還有民防的部分。

    以法理建國派來說,就是在精神思想方面來讓台澎人改變觀念,而民間防禦的部分,則要建立一個民防團體的架構。

    如果今天萬一台灣被攻擊了,不管是誰來攻擊,如果說軍隊在最前線,但敵人從後方滲透了進來,那在這情況下,一般民眾遇到這情況要怎麼處理?

    所以說在這個地方民間的自我防衛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核心精神還是一樣的保鄉衛土保護人民。

    很鼓勵大家去學一些自我防衛的技術,例如防身術等等。現在有些團體有成立民防組織在教大家這方面的技術,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進去主要是去學技術、技巧,雖然有人說「攻擊是最好的防禦」,但防禦的技巧、技術也是很重要的!至少要知道當有武器朝自己攻過來時,要怎麼閃躲。

    🧋🧋🧋🧋🧋🧋

    2️⃣建國前後ROC軍武的移轉
    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會說這些軍隊、武器都是ROC政權的,你要怎麼拿?

    所以還是回到第一點建立正確的觀念是很重要的。有正確的觀念就會意識到ROC政權是盟佔代管身分,它保護佔領地跟治理台澎人是合理合法的。

    ROC政權當時的難民兵流亡到台澎時,它拿的武器其實是很爛的。美國跟ROC政權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有在台澎駐軍,也帶來了很多武器,就算美軍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於1980年廢止後撤離,也留了很多東西下來,其中也包含技術移轉。這些武器技術是美國用於防禦台澎的,台澎建國後當然應該留下來繼續用。

    ROC政權花了很多錢去跟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買武器,也花了很多經費做軍武技術的研究。這些基本上都是為了保護台澎而花台澎人繳的稅金取得的,所以這些是屬於台澎、應該用於台澎的東西,是屬於台澎人的,不是ROC政權的。ROC政權拿台澎人的錢,製造武器保護台澎ok。但在概念上,這些武器的所有權是屬於台澎人的,不會是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的國有財產。所以台澎建國後ROC政權它不能夠帶走軍武。

    建國前台澎人使用這些軍武也沒問題。至於建國後,基本上,在法理建國派提出的建國程序中有個階段一定會出現:也就是ROC政權老實承認盟佔代管身分。一旦ROC政權老實承認這件事,那原本保護台澎的中華民國政權軍隊中的台澎人,就應該要改隸屬盟佔代管區的「台澎自衛隊」,而用於保護台澎的軍武的所有權則移轉到自衛隊手中。當然,這個自衛隊必須受盟佔代管機構的指揮。

    換句話說,在台澎住民行使自決權建國之前,一旦ROC政權承認自己在台澎的真實身分(盟佔代管身分),不管是軍隊、軍事武器還是技術,就會跟受制一中的ROC政權脫鉤,移轉有權治理台澎的盟佔機構。等建國完成後,就會移交到新建立的國家手中。

    法理建國派主張的建國步驟是穩紮穩打的,都是計畫好的。先建立好觀念跟思想很重要,了解正確的史實很重要,有了這些知識,在進入到後面的終止代管自決建國步驟時,你就不會感到疑惑。

    如果你現在身在ROC政權軍隊裡,無論在建國前還是建國後,你做的事情其實不會有什麼改變,都是在保護台澎這塊土地及上面的居民,改變的只是你的法律上身分。

    由於一切的改變都是在「大家都理解」的狀況下依安排進行,從這角度去思考的話,自然就不必去擔心會有什麼突發狀況,法理建國派主張的建國步驟,是透過讓台澎居民理解客觀史實後,自覺產生建國意志,進而水到渠成地完成和平建國的三步驟。

  • 黃埔軍校校訓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7 00:36:59
    有 45 人按讚

    https://kamatiam.org/%e6%ad%b7%e5%8f%b2%e6%98%af%e5%a6%82%e4%bd%95%e8%a2%ab%e6%94%b9%e5%af%ab%e7%9a%84%e4%bb%a5%e5%8c%97%e4%bc%90%e5%8f%b2%e7%82%ba%e4%be%8b/

    暴動、恐怖主義指南

    //中共的歷史說,北伐期間上海工人曾發動三次武裝起義,它們最初稱為「暴動」,後來改用「起義」,也是用來建立以中共和工人為革命正統的歷史觀。//

    //中共領導人陳獨秀和中共上海區委羅亦農、趙世炎等人,因為計劃在上海發動工人暴動,推翻直系軍閥孫傳芳的統治,奪取政權,開始在工人中秘密進行武裝糾察隊的組織和訓練。但是工人糾察隊人數不多,大約二百餘人,只受過簡單的軍事訓練,槍枝和彈藥又少。面上要迎蔣,實際上則反蔣。由於這種行動帶有極大的軍事投機性,第一、二次暴動都因為倉促舉事而失敗。//

    //第二次暴動失敗後,中共在上海設立特別委員會,做為策劃和領導第三次暴動的組織。其下設特別軍事委員會,由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領導。周恩來從北伐軍中調來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的共產黨員侯鏡如,對各區糾察隊幹部施予祕密訓練,並擴充糾察隊人員。到第三次暴動前,有1,800名工人糾察隊員可以使用武器。他們擁有近三百支槍,多數是短槍,其他為杠棒、鐵鍬、鎯頭。他們在展開暴動後攻擊警察所、警察署,收繳軍警槍械,趁機擴張武力。根據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務處的情報,暴動後中共的工人糾察隊有三千人,以閘北商務印書館工人俱樂部和湖州會館為駐所,擁有步槍一千支、三挺機槍、一些炸彈和大約一千把斧頭。//

  • 黃埔軍校校訓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8 21:48:09
    有 255 人按讚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韓戰71周年史實小八卦三】

    (接續前兩篇)

    (六)廣義的抗美援朝從1949年就開始。

    解放軍在渡江成功後,其實就開始面臨「裁軍復員」的問題。此時又因金日成請求強化他的軍力,而史達林也指示予以支持,毛澤東和林彪開始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士官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

    1.最早期的一批是原「朝鮮義勇軍」(左翼抗日朝鮮族軍,蘇聯起初不許它們回朝鮮,半強迫他們加入四野作戰),1949年初改編成為朝鮮人民軍第1師中的1團(這批算志願程度最高的)。

    2.第二批是解放軍47軍朝鮮獨立團,1949年中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四師第18聯隊(團級單位)。

    3.第三批是解放軍164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解放軍166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6師

    4.第四批是解放軍獨立15師(原156師為骨幹,加入其他單位的朝鮮族成員),1950年5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7師,後改番號為朝鮮人民軍第12師,另有一個大隊編入平壤機械化步兵團。

    也就是在韓戰開始之前就有4萬解放軍老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當時的美方與南韓方並不清楚這一點,導致之後吃了大虧。

    (七)美軍初期戰鬥慘不忍睹,「少爺兵」的印象傳遍共黨陣營

    到大田戰役為止,美軍24師傷亡逾半,其中超過3000人陣亡,之後在南部的河東郡,美軍29師3營被人民軍6師(即原解放軍166師)前鋒突擊,全營覆沒,逾半陣亡。主因是美國第一批援軍是當時駐日美軍,士兵都是戰後去日本「當大爺」的新兵(真正經歷過大戰的美軍,反而在戰爭一結束時,絕大多數就迫不急待地解甲回家),而朝鮮人民軍的事實主力則是解放軍四野改編而來,多數經歷過四平、長春、遼瀋、平津等地的決戰,戰鬥經歷豐富,素養高,而且行動迅速。不過美軍初期潰敗的印象,讓共黨軍隊錯誤地真以為美軍通通如宣傳般是「少爺兵」。

    這錯誤認知很快就會讓共軍付出驚人代價。因為戰事爆發後,許多大戰時期表現優異的美軍軍士官都被召回,釜山環形防衛圈的美軍已經和大田戰役或河東突擊的美軍完全不是相同檔次。

    ※在同時期韓國國軍損失超過7萬人,凸顯出原先多數只有警察任務與治安作戰經驗的韓軍部隊與經歷過國共內戰大規模野戰、攻城戰的原解放軍部隊戰力差距有多大。

    (八)朝鮮族援軍變成陣亡人數的爛帳

    北韓中央政府因一度被迫「疏散」,導致其動員資料變成大爛帳。另外,在聯軍攻入平壤後,北韓把名義上的9個師撤到東北「整訓」,當時就有發動朝鮮族青年參軍。之後隨中共「志願軍」大量入朝,又有朝鮮族成員被派到北韓部隊中以協助「聯繫」或補充已經空洞化的北韓部隊。然而因北韓上層領導的指揮根本更「瞎」,真正具有指揮戰鬥經歷的金策又因煤氣中毒身亡,北韓部隊在上層瞎、中層與士兵在沒有老兵帶領下就派上火線,損失慘重,只好又補入新兵,處於不斷空洞化的消耗,導致整體損失更為驚人。然而這些編入人民軍的朝鮮族陣亡人員,當然不計入志願軍烈士。這也是所謂的韓戰中國死亡人數(鄧小平曾説韓戰中,中國死了40萬人)和志願軍烈士總數差異的最大原因。

    (九)共軍手榴彈擊落美機是真的

    這不是神話宣傳,而是「無間道」。1952年美軍在中共「志願軍」戰俘中尋找反共份子,特別是黃埔軍校學生,藉以徵召組織敵後偵查人員(他們熟悉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組織、單位、呼號,不容易露餡),其中一位被找上的是陸官23期(大陸上最後一期)的張文榮。張文榮視此為以英雄身分回大陸的機會,故表現積極意願,更流露出之後想返台繼續為國府效力的希望。美方不疑有他,因為當時確實有好幾位陸官畢業的志願軍戰俘希望能在為美軍效力後,回歸國府陣營,他們都是屬於成都失陷時,被陸官成都分校教育處長李永中一起指揮「包裹起義」的人。美方將他們派往仙甲島受偵查訓,之後在1952年2月19日,美軍3架C-46飛機載著這些志願軍裝束並佩掛手榴彈的偵查人員前往鐵原地區空投,但張文榮卻在跳傘下機的那一刻往機艙裡丟手榴彈,炸掉美軍飛機。該機美方僅有哈里森軍士長也緊急跳傘逃生成功。有人認為張文榮成了雙面間諜,但當時美方認為他的動機可能是想回大陸,不想去陌生的台灣,所以在最後一刻又變了心。對美軍而言這是慘劇,但他們仍然繼續進行類似任務

    (十)韓戰中的主要傷亡方仍是韓國人

    雖然韓戰中韓國一度崩潰,生產也大半停滯,舉國幾乎靠美國「養」(1950.6-25 ~ 1951年秋季間),美軍也為事實上的主力,但韓軍本身還是承擔許多衝擊,累計陣亡超過15萬人,另外輔助部隊「國民保衛軍」又因貪汙問題與寒冬聯軍潰散時顧不上,有9萬人因此而死。韓國平民也因北韓佔領期間抓丁10萬人、保導事件大屠殺、北韓屠殺、逃難中死難等原因有近百萬人死亡。

    解放軍在1950年11月以後始終為共黨方主力,但這不代表北韓損失輕微。北韓軍在第一批援朝骨幹被消滅後就打回原型,平壤-元山戰役時,15萬的北韓守軍高達90%陣亡或被俘,而聯合國軍傷亡不到2.000人。之後北韓軍雖然靠持續動員與蘇聯裝備武器補充,但一直沒脫離空洞惡性循環。前面提到,北韓因中央政府曾經疏散,故很多資料遺失,但就兩點可以看出北韓人員損失之重:

    1.韓戰爆發前夕,北韓人口為960萬人,停火協定簽字時,人口只剩850萬人。

    2.韓戰爆發後1個月,北韓在其領土與佔領區內「動員」的志願兵就達74萬人。

    3.1954年3月,蘇聯駐北韓使館回報北韓戰後統計「人口損失」原因:空襲—28.2萬人,南逃或失踪—79.6萬人,向其他共黨國家疏散—8萬人,在停戰線成立後改為南韓領土居民—4萬人,動員參軍—60萬人。

    這區區幾字「動員參軍」的人口損失,默默地說明北韓軍隊實際損失慘重的情形。如果加計中共讓朝鮮族解放軍或青年改編成人民軍的數目,損失更加慘重。

    ※停戰線在東部比38度線推進不少,戰後南韓淨得是3,900平方公里。

    (十一)「橫濱瑪麗」的悲劇真相很可能是軍官死在韓戰

    1948到1950,橫濱有位頭牌小姐西岡雪子,會英文、會畫畫,談吐舉止出眾,一位美國軍官對她如癡如醉,送了她定情的翡翠戒指,韓戰爆發後他向她保證,他一定會回來。但軍官失信了,她只好回去接客,她開始只穿純白色的蕾絲裙,戴著純白的蕾絲手套,清秀的臉上抹滿厚厚的白粉底,描著厚厚的眼影和眉毛,塗着鮮豔的紅脣。但隨著她年歲漸長,在一般人們眼裏,這不像女神,更像一個怪物。一般的說法是美國軍官被召回後就沒有回來失信了,但更殘酷的可能是那位軍官很可能已經死在韓戰。因為當時美軍馳援韓國,老練的解放軍射手與迫砲手(不管是1950年就改編入朝鮮人民軍的解放軍或之後成建制開入的志願軍),都會先對軍官射擊,以造成部隊混亂,所以沒有戰地經驗的年輕軍官經常在初次遭遇的突擊中就陣亡。

    =========2021韓戰小八卦集福編最後感言

    #草菅100萬人民與1000人民的性命一樣都是草菅人命
    #刁難BNT疫苗的人請記得金日成愛喝伏特加
    #你們以後一定會見面

  • 黃埔軍校校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30 15:17:03

    傳出國軍因應民國113年黃埔軍校百年校慶,官校將恢復正步訓練,在校慶時舉行正步分列式,希望重振軍威。國防部對此表示,近期正在檢討國軍基本教練等各項準則,但還在研議當中,尚未定案。包括朝野立委與軍校校友都尊重軍方對教育訓練項目的自主決定,但是國民黨立委進一步質疑,過去民進黨執政時以威權獨裁理由取消踢正步訓練,現在想恢復,要說明清楚恢復的原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30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黃埔軍校校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0-12 08:00:00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中國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堂和海軍學校校舍。民國13年(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而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迄今。因校址設於黃埔長洲島,通稱黃埔軍校。軍校在此辦到第七期,1930年9月遷往南京,後又遷往成都和高雄。長洲島位於珠江中央,四面環水,環境幽靜。島內築有多處炮臺,與魚珠炮臺、沙路炮臺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能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難攻,便於學習與練武;由於當時滇、桂軍閥盤踞廣州,為避開軍閥的控制和幹擾,需選擇交通不便,遠離市區的地方;還有島上有清陸軍小學堂的校舍,略加修葺,即可使用,還可節省人力和資金。因此孫中山決定把軍校設在長洲島上。軍校大門坐南向北,面臨珠江,在牌坊門額上書有白底黑字的「陸軍軍官學校」橫匾,是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手筆。門前有兩個哨崗,後面的兩間房子是衛戍室。大門內正面有一幢走馬樓,稱為校本部。校本部是一座嶺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築,兩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即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東西兩側,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對稱。四排房子之間以走廊連通,四周有圍牆,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全校自總理、校長、黨代表之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六部,機構總數約40個,還設有學員宿舍、飯堂、展覽室等。但1938年在抗日戰爭中,遭日本戰機炸毀。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於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1965年,做了較大修繕基本恢復原貌。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國家文物局批覆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積10,600平方米,耗資2000餘萬元,復原了孫中山、廖仲愷、周恩來及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各部的辦公室和課室、師生的飯堂、寢室等,但由於趕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質量隱患。2005年,又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將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和「不趕工期」兩大原則。1995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0年,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建築。黃埔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樸實。校門於196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重新修建。在二門門口掛著一副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二門右側牆壁上,掛著蔣介石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軍校大門綵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者來」。孫中山逝世後改為總理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黃埔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創辦時在原陸軍小學堂祠堂式大門前面增建歐陸式大門。中山故居即「史跡陳列室」,原為清朝廣東海關黃埔分關的舊址,稱為學海樓。磚瓦混凝土混合結構兩層,建築面積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舊址目前已免費參觀,但需領取參觀券,每天限人數2000人。逢週一閉館,每天 9:00 到 17:00 開放參觀, 16:30 停止入館。舊址低層分別開設「黃埔軍校史跡」、「黃埔群英館」和「北伐戰爭中的黃埔人」三個主題共六個展館。其中黃埔群英館為展示在黃埔軍校的學生和教官的油畫,其他均為展示黃埔軍校歷史內容,只是史跡為黃埔軍校的歷史年表,黃埔人為以人物為主軸介紹黃埔軍校的歷史。而舊址後一排房屋作為黃埔青少年訓練營成員的臨時宿舍,第二排為訓練營的集合教室。

  • 黃埔軍校校訓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10-07 08:00:00

    黃埔軍校,是中國軍事家的搖籃,國民革命的聖地。它與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皇家軍事學院、俄國伏龍芝軍事學院被稱為世界四大著名軍校。 中國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學員走著兩條不同的道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葉劍英、聶榮臻、陳毅、徐向前和林彪。有人說,中國現代戰爭是黃埔軍校師生自己打自己。這結論是簡單了一些,但從戰爭雙方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主要將領看,也有一定的道理。這些歷史事實使軍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此,吸引了不少各界人士來此參觀與研究。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政府幫助下創辦的一所新型的軍事政治學校。1924 年6 月16 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在開學演講中提出“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作為辦校宗旨。軍校有三位最高的領導人:校總理孫中山、校長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愷。軍校在長洲島共辦了 7 期,1930 年遷往南京,後又遷往成都和臺灣。
    紀念館是兩層洋房式中西結合的建築,原為清朝末年的海關樓,牆上嵌有“孫中山先生故居”字樣。1952 年維修時,把木樓梯從西側改到室內。樓內陳列的《小樓昨日》、《孫梅軼史》和照片以及其它陳列物,可以比較詳細地瞭解到軍校昔日的風采,還有孫中山和他的日本友人梅屋莊吉的故事。孫總理紀念碑建於1928 年,1930 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說是獨具匠心,構思非常巧妙的。它遠看猶如一個巨大的“文”字聳立天穹。孫中山名文,碑上的“文”字則暗含了孫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親愛精誠”,“親愛精誠”是軍校的校訓。 大家請看碑座:底下7 級,上層5 級,中間隔有較長的平級將其截然分開,這7 級代表軍校在此地辦了7 期,而5 級則代表軍校師生共參加了五次戰役,且全部獲勝。 請抬頭望這座銅像。 宛如他生前站在講臺上講述“三民主義”的原理。銅像是孫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他委託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最後由於經費困難,只鑄成四尊,一尊放在這裡,其餘三尊則放在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和澳門孫中山紀念館。四尊銅像都是一模一樣的,均高3.9 米,重約1 噸。 請看碑身四周:正面刻有“孫總理紀念碑”六個隸體大字,是胡漢民的筆跡。東面刻著“和平、奮鬥、救中國”。碑身背面刻的總理像贊,它是孫中山革命一 生的寫照,也是師生繼承孫中山遺志的誓言。西面刻的是總理訓詞。1927 年國民黨定都南京後,“總理訓詞”便成為中華民國國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