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本睇片👉🏼:https://bit.ly/3pzpupm
近年香港流行水餃店,韭菜豬肉餃、白菜鮮肉餃、 京葱羊肉餃等北方餃子各有捧場客。反而傳統廣東水餃鳳城水餃,被蓋過風頭。其外皮基本上與雲吞皮無異,餡料以蝦肉、豬肉、筍、木耳等為主,皮薄透,餡鮮香,比一般餃子多了份爽脆口感,雖說多年來被視作雲吞...
足本睇片👉🏼:https://bit.ly/3pzpupm
近年香港流行水餃店,韭菜豬肉餃、白菜鮮肉餃、 京葱羊肉餃等北方餃子各有捧場客。反而傳統廣東水餃鳳城水餃,被蓋過風頭。其外皮基本上與雲吞皮無異,餡料以蝦肉、豬肉、筍、木耳等為主,皮薄透,餡鮮香,比一般餃子多了份爽脆口感,雖說多年來被視作雲吞麵店配角,但城中也有不少小店,在鳳城水餃上花了心思。
北角鳳城老師傅譚國景講解鳳城水餃起源
鳳城水餃所指的鳳城,是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鳳城是舊稱,「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這說法亦傳頌多年。入行近70年的鳳城老師傅譚國景表示︰「鳳城水餃起源在順德,當年順德有好多淡水河,而河蝦出名鮮甜美味,於是有人拆出蝦肉,搭配豬肉加筍及木耳做餡,煮出來的水餃好鮮甜美味。」
水餃皮用一般雲吞皮,但剪裁得大一點,因為水餃比雲吞大隻,譚師傅補充當年水餃皮一定是手擀,入口更爽滑。餡料配搭除了突出蝦肉鮮味,亦注重筍及木耳的爽脆,當年除了是粉麵店台柱之一,不少順德筵席也會以此作單尾,但時移世易﹕「現在酒家很少製作,多數在雲吞麵店製作。」
上水50年小店 自製大地魚粉及芝麻粉
鳳城水餃在粉麵店一向不及雲吞受歡迎,但也有部份小店用心做好此物,上水的珍苑麵家就最有口碑。
珍苑有半世紀歷史,由街邊檔做到入舖,現由第二代幾位子女接手,「我爸媽不曾提及在哪裏學做水餃,不過就有聽爸爸曾在大會所做過。當年他們在街邊賣雲吞麵,到我們長大,就同時兼賣水餃、牛腩及豬手。」妹姐憶述,爸媽不會手把手教,通常教一下就要跟着做,現時雲吞水餃做法就是如此學回來。
珍苑的鳳城水餃($36),餡料選用豬肉,加上蝦、筍粒及冬菇,豬肉及肥肉則是七三比,蝦肉就視乎大細,或用原隻或用兩隻,調料就有自製大地魚粉及芝麻粉,增加餡料香氣。但珍苑並不算是傳統口味︰「外面很多店都用木耳,我就不用,因為筍已有足夠爽度,令水餃變得脆口,冬菇就帶出香味,與豬肉及蝦配合,已很足夠。」弟弟阿匹不願透露筍的產地,只透露暫時不用內地貨源,「好多時都很老身,咬下去起筋嚡口,不太好吃。」水餃濃香鮮美,惟胡椒粉味較重。
人氣雲吞麵店十大碗 旺角開分店 水餃日賣300粒
開業短短三年,但憑着真材實料,成為不少人愛店的十大碗粥麵專家,最近還在旺角開分店。店主阿樂做粉麵有26年,菜式配方由阿爺傳承下來,一代傳一代,雲吞麵固然是招牌,但鳳城水餃($38)同樣多人食,曾師傅指出,「每日的銷量暫時都是200、300粒,都算不錯,可能有些人不太接受冬菇、木耳、筍,所以雲吞銷量較佳。」
水餃餡用馬來西亞海蝦、半肥瘦豬肉、木耳絲及筍絲,還加了冬菇提香,再用大地魚粉、芝麻粉等調味,「冬菇及木耳筍絲的比例通常就六至四成之間,爽口很多,否則與食雲吞沒分別。」外皮專門找麵廠按自家配方打製,雞蛋較多,亦加了鴨蛋,麵粉則用加拿大優質麵粉。水餃皮薄透滑溜,內餡飽滿爽脆,蝦味鮮甜,菇香特別突出。
麥文記首推家用裝急凍水餃
另一家太子興記麵食家,也有不俗的水餃。三年前歷經轉手,街坊客依然不減,門口有幾個座位,旁邊還有個冷氣舖位,讓客人食得舒服點。一經過已聞到好香的大地魚味,鳳城水餃($30)大粒飽滿,餡料大同小異,都是蝦肉、豬肉、筍絲、冬菇及木耳絲,配料比例剛好,入口啖啖鮮香,爽脆鮮甜。
而最啱懶人的,一定是佐敦老字號麥文記,早前首次推出家用版急凍雲吞及水餃,每盒10粒共$75,外形飽滿,裏頭包住蝦、竹筍 、豬肉和冬菇,咬開口感豐富,非常滿足,價錢貴絕同類產品,但始終是米芝蓮推薦,想隨時在家也吃到美味水餃,不妨一試。
採訪、攝影:《飲食男女》
珍苑麵家
地址:上水馬會道148號B舖
電話:2672 783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二、四至日10:30am-7pm
十大碗粥麵專家
地址:旺角豉油街66號地舖
電話:2833 635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am-10pm
興記麵食家
地址:太子基隆街51號地下
電話:2391 242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8am-3pm
麥文記麵家
地址:佐敦白加士街51號地下
電話:27365561
營業時間:12nn-12:30am
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fVQqve
#飲食男女 #香港 #香港美食 #美食 #852food #hkfood #instafood #foodie #yum #hkfoodie #鳳城水餃 #水餃 #小店 #上水 #旺角 #太子 #佐敦 #上水美食 #旺角美食 #太子美食 #佐敦美食
麥文記急凍雲吞 在 Missta愛。下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去超市買餸突然見到這個懷舊corner🤩
好多懷舊玩具和小食😍啲回憶返哂嚟~
鐵皮青蛙🐸挑竹籤🥢彈珠台🔮萬花筒♦️西瓜波🍉
麥芽糖夾餅🍯樽裝好立克🥤紅豆糕、光酥餅、芝麻餅
急凍麥文記虎蝦雲吞🦐咖喱魷魚🦑滷水鴨舌🦆蒜香雞翼尖🐔
仲有興利陳皮芫茜魚蛋☘陳皮吞拿魚蛋🐟花膠碗仔翅🥣懷舊得嚟又不失創意
我買了盒竹籤和迷你擦子膠飛行棋🛩
返屋企今晚和女兒玩
讓女兒認識一下媽媽的兒時玩意~
#那些年的小玩意 #見到特別開心 #新鮮辦館
#康怡fresh超市 #misstalovecooking
麥文記急凍雲吞 在 Katie kitchen。katie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周一落街之購物煮食小分享】(長文)
周三 大家好
相信很多家庭煮婦如我 (揮手) 最近也十分傷腦筋
既要減少外出感染 又要照顧家庭一日3餐 又要新鮮感 又要顧及均衡飲食 特別是小朋友 有菜有魚有肉有湯有水果😅
我和老公雖然只是2人家庭 但現在一日3餐也要在家(老公工作 午餐在外吃) 發現蔬果肉類去貨很快~~汗 真的要認真計劃每天餐單
圖中附上我昨天購物的圖片分享 跑了funhion、 city super 及一田 平日我也喜歡到不同超市買東西 有的貨品只有該超市才有吧
我的小分享
📌善用家中乾貨作配搭
📌急凍配菜也是好幫手
📌疫情下較不健康的罐頭也可以是好選擇
📌蔬果分先後次序
📌考慮較常煲湯的配料存貨
⭐️⭐️⭐️⭐️⭐️⭐️⭐️⭐️⭐️
📌善用家中乾貨作配搭 如(圖6)
乾貨如:海帶、紫菜、粉絲、冬菇、腐竹、雲耳、花膠、蝦米豆豉等
可保存數個月 為免餸菜單調 可以加入 或午餐湯麵也可以加粉絲、海帶、腐竹
如:海帶豆腐湯、粉絲肉碎湯、粉絲/蝦米/腐竹/雲耳炒勝瓜、節瓜、雜菜煲(粉絲/腐竹/冬菇)、海帶湯麵/烏冬、紫菜金菇湯、紫菜蕃茄湯、冬菇肉餅、冬菇杞子蒸雞、炆冬菇、腐竹炆排骨、豆豉蒜蓉排骨、豆豉炒涼瓜
📌急凍配菜也是好幫手
例如:帶子、蝦、蝦/墨魚滑、發好的海參/花膠、腸仔、丸子、雞、豬扒、雞翼、日式魚旦片、新豬肉、三文魚扒、魚柳
急凍食品就是當未能落街,已吃了3天的新鮮存貨後會出現的好配搭
如:西芹炒帶子、西蘭花炒帶子、蒜香蒸蝦飯、海參/花膠炆冬菇、腸仔/丸子湯麵、洋蔥炒豬扒、薯仔雞翼、煎三文魚扒,粟米忌廉魚柳
(以上菜式也是day 4-6可以煮的)
📌疫情下較不健康的罐頭也可以是好選擇 如(圖5)
罐頭煲存期耐一點 也是好好的配搭
例如:粟米忌廉、日式咖喱包、日式白汁包、午餐肉、茄汁豆、吞拿魚、沙甸魚、即沖忌廉湯等
如:粟米蛋花湯、粟米魚肚湯、粟米魚柳、粟米忌廉拼豬扒、午餐肉炒蛋、午餐肉湯麵、午餐肉粟米忌廉、日式咖喱/白汁配煎雞翼/豬扒、吞拿魚沙律三文治、吞拿魚意粉、茄汁豆炒肉碎/肉片
📌蔬果分先後次序
day 1-2 菜心、小棠菜、芥蘭、京蔥
day 3-4 蕃茄、南瓜、粟米、節瓜、茄子、金菇
day 5-7 西蘭花、椰菜花、椰菜、洋蔥、薯仔、西芹、紅蘿蔔
day 5-7 蔬果可以拼急凍食品 (若果未能外出添上新鮮肉類時)
📌還有盒裝豆腐、梅菜、雞蛋🥚、金菇也是好配搭呢
如:蒸水蛋、煎蛋、蔥粒煎蛋餅、蕃茄炒蛋、梅菜蒸菜芯、梅菜蒸肉餅、金菇炒瓜菜、金菇牛/豬肉卷、豆腐湯、豆腐炒肉碎、雜菜豆腐煲
📌肉類方面
新鮮牛/豬肉保存雪櫃下格或超市肉保存期約3天,所以要好好計劃先後次序和份量
如:肉碎、豚肉薄片、牛薄片、牛柳粒、豬肉切片、排骨、豬扒
day 1: 金菇豚肉/肥牛卷
day2: 豆腐炒肉碎/蕃茄炒肉碎/肉碎湯/南瓜金菇炒肉碎
day3: 蒜片牛柳粒/蒸豆豉蒜蓉排骨/蕃茄煎豬扒/冬菇蒸肉餅
📌考慮較常煲湯的配料存貨
雪耳/杞子/淮山/虫草花/蜜棗/南北杏 也是較大路 而且變化多的湯水好配搭
當中 雪耳/杞子/南北杏/淮山 可作甜湯糖水
虫草花/杞子可蒸雞或雜菜煲
南北杏/蜜棗配淮山/蘋果湯也是很家常
再加粟米及有泥紅蘿蔔基礎蔬果
其次是 圓肉/百合/麥冬/腰果/核桃/茨實/雪梨乾/蓮子/黃耳等
最後,還有新入手的茅乃舍日本湯包 作基本湯底一流 也有無印良品的湯包 很方便
定時吃素的我 冰櫃當然必有新豬肉及新的即食飯盒及炒粉
以上只是我的小小分享,喜歡的歡迎share,小小C奶分享,家的味道,沒有很花巧,一家人坐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希望大家喜歡,下回再加入食譜分享 此長文再加食譜連結太長吧 見諒🙇🏻♀️😘😘
大家要好好保重 待疫情退後 我們再抽奬遊戲吧
(忘記說:我老公也有幫手添食材的 🥰🥰🤣)
======= 🎀Kaie kitchen🎀 ========
📍page: Katie kitchen。katie world。
📍IG: www.instagram.com/katiekitchen0301
📍web: www.katieworld0301.blogspot.hk
📩mail: mo_mo0301@hotmail.com
#katiekitchen #hongkongfoodblogger #hongkongfb #hkfoodies #自家煮 #家味道 #hkblogger #hongkong #ilovecooking #2020
麥文記急凍雲吞 在 心燒食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統與地道的融合,值得學習。
[Glocal Food] 添好運在香港與新加坡
近年每到新加坡,都聽到本地人提起來自香港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但它在香港卻從未享有同一地位。深究背後的故事,其實十分有趣。
添好運在2009年成立,當年出現金融風暴,創辦人借店舖租金下跌,在香港旺角開設第一家店。在香港,這類餐廳眾多,就是米芝蓮餐廳也有不少,有些更情願被「摘星」以免應付不了顧客,似乎單單守住香港,已沒有出路。添好運走的是另一條路線,數年來相繼征服新加坡、台灣、菲律賓、越南等市場,在各地開設分店,口號是將廣式點心文化拓展海外,目前還計劃進軍日本。以新加坡為例,它進軍後短短八個月,賣出100萬個招牌酥皮叉燒包;在菲律賓這個距離廣式飲食口味更遠的新市場,也曾達到日賣4,000個的數字。這大概可從兩個層面分析:首先是傳統與現代化的融合,其次是本土與全球化的融合。
傳統與現代
添好運初期在香港開店,所賣的食品,主要是廣式點心,食材入口持守一定的品質要求。然而,添好運作為點心專賣店,必須找到現代化食肆生產模式與傳統食品之間的平衡。在全球化年代,生產及服務模式大抵以韋伯(Max Weber)的「理性化官僚體系」以及「福特主義」(Fordism)作為兩個關鍵詞。前者講求效率、可計算性、破除神秘性及去人性化,譬如快餐連鎖店、超級市場等,產品製作、陳列追求系統,食品份量、飲品容量等,都經過完美的機械調控,例如汽水機裝出一杯不多不少,服務員以千篇一律的「講稿」應付與顧客的對答。後者講求大量生產、高度分工,也是追求效率和穩定的手段之一。
只是,當傳統行業迎向這種現代化生產和服務模式,往往顯得格格不入,很難不犧牲掉一些傳統,產品質量也要被拖累。這解釋為何一些傳統老舖往往被大型連鎖店直接取替,而鮮有傳統行業成功更新應用現代化生產模式,將業務發展到新階段。添好運從餐廳佈置、枱椅擺放格局,以至廚房所用的煮食器材、工具,都與一般大型連鎖快餐店基本無異,但開店位置,例如新加坡五間分店,選址都是烏節路、Lavender等商業區的大型商場內,要配合食客的飲食經驗,無疑需要現代化食肆的系統。
添好運堅持了傳統廣東點心的食材及製作方式,例如負責拓展海外市場的蔡和平,曾接受雜誌訪問透露,其點心均「即叫即蒸」,「新鮮現造,且不使用中央廚房,食材不過夜,用不完就丟,寧願做少一點賣少一點」。我們大抵都試過一些急凍包裝點心,用微波爐重新「煮」熱,雖然快捷方便,但只能果腹充飢,可以想像與「即叫即蒸」點心的分別,而且價格與以「平民化」見稱的添好運,大概相差無幾。在現代化追求「快」的年代,添好運卻堅持採用「慢」的生產方式,並且也達到了「快」的效果和收益,說明傳統的「慢」還是有其價值,滿足到現代人的某種失落了的享受。
本土與全球
另一方面,新加坡華人有不少來自中國廣東省,廣式點心基本能迎合他們口味。新加坡一直都有以廣式點心作主打菜式的餐廳,例如分別在1974年和1988年開辦經營的紅星酒家和香港仔點心之皇。不過,添好運在新加坡掀起一股「排隊購買熱潮」,且今天新加坡華人有大部份是第三、四代,單以華人飲食文化淵源解釋添好運的成功,並不全面。
值得注意的反而是,添好運往海外拓展,有一套「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理念。「全球在地化」所指的是,即使最強大的文化霸權,在進入一些文化較弱的地方,要為當地人接受,亦必須對自身作適度的調節。例如美式連鎖快餐店進入亞洲,在餐點份量就作過適度減少,配合美國人跟亞洲人的食量差別,也會推出熱湯、飯等,迎合亞洲人飲食習慣。
添好運在海外開設分店,一般會調節餐單以配合不同地方的口味。例如在台灣開設分店,就嘗試以台灣肉臊、櫻花蝦等地道食材創作點心;在新加坡,則嘗試結合新加坡小吃喇沙和港式雲吞,創作「喇沙碧綠雲吞」,又參考新加坡地道菜式辣手螃蟹,創作「辣椒蚧芋角」。我們可質疑這些創作已非傳統的「廣式點心」,但亦可視之為傳統廣東點心與海外飲食文化融合的變奏,在東南亞推廣了「廣式點心」的飲食傳統。
添好運正正體現了「全球在地化」的調節協商中,如何既取得海外市場認可,同時保持本身的飲食文化傳統和原則。其創辦人接受雜誌訪問時指,「曾經試用全球各地不少麵粉,發現香港麵粉最適合做點心,採用加拿大麥,由香港師傅調配,相反,例如用美國麵粉,蛋白質太多,做出來叉燒包太韌」。頂着國際金融中心的稱號,香港在過去數十年都相當「趕急」,假若跟隨那種高速的邏輯製作和經營廣式點心,或者不會在香港、以至海外取得成就。
當然,添好運初期在香港,只限於「街坊生意」,其口碑得以廣傳,並且衝出香港,也是拜飲食指標《米芝蓮指南》將其列為一星食肆、貼上全球化標記所賜。有趣的是,《米芝蓮指南》的出現,本身也是個全球化趨勢下的產物。《米芝蓮指南》由法國輪胎製造商米芝蓮公司出版,最早在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出現。一間食店若只固守在香港,其一類點心製作和食肆經營模式,容易被參考複製,而事實上當下香港亦出現不少小本、家族式經營的點心餐廳,卻難以成為添好運那樣的「全世界最便宜米芝蓮餐廳」。一個品牌,通過新港兩地的互動,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沈旭暉 梁振嶽 Lianhe Zaobao 2015年2月
延伸閱讀:全球化咖喱小店
https://www.facebook.com/…/a.9090005724674…/96542205682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