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麥塊盾牌怎麼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麥塊盾牌怎麼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麥塊盾牌怎麼用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萬的網紅3Q 陳柏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3Q給台灣的提案41-47:這票投給我,我跟你一起打造未來】 距離投票只剩下不到24小時,我要把3Q的提案都跟大家報告完畢,#你的每一票都至關重要。 和那些坐著輪椅從國外被推回來的族群不同,如果你三十歲,你還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五十年以上。 你的這票,是投給你自己,是投給未來的你,和你的下一...
麥塊盾牌怎麼用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Q給台灣的提案41-47:這票投給我,我跟你一起打造未來】
距離投票只剩下不到24小時,我要把3Q的提案都跟大家報告完畢,#你的每一票都至關重要。
和那些坐著輪椅從國外被推回來的族群不同,如果你三十歲,你還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五十年以上。
你的這票,是投給你自己,是投給未來的你,和你的下一代。
【3Q給台灣的提案41:投給自己的未來】
23年前,香港人迎來了保證「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的中國,那時,他們沒有選擇。
23年後,當時的年輕人步入中年,面臨房價高昂、醫療擁擠、言論自由縮減的社會。
23年前剛出生的嬰兒,現在則在街上吃催淚彈,被毆打,被強姦,被自殺。
他們或有悔恨,但別無選擇,但是你有。
1年前,有個承諾「全台首富發大財」的煽動家,選上高雄市長,承諾他做好做滿絕不溜之大吉。
1年後,什麼承諾都沒做到的他,在凱道上煽動更多人民,接受他毫無根據的謊言。
他帶著指導解放軍作戰的吳斯懷們,帶著殺警犯、販毒犯,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號角,一起進攻我們的民主殿堂。
還好,你們如果後悔,現在還有改變的機會,拿起盾牌,站好陣線,用手中的選票就能守護台灣。
年輕的台灣人啊,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不要擔憂,不要恐懼,不用再在意動員造勢的人數,不用在乎這兩天的耳語,明天睡得飽飽,1月11日,和你的手足,和你的朋友,投下手中這張選票。
1個半月前,平常不關心政治的香港年輕人都站出來了,他們翻轉了區議會,雖然不能下架共產黨,但展現了香港的意志。
後天,只要平常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也都出來,小英可能小贏變大勝,中二選區也可以翻盤,這就會決定選舉的結果!
不要擔憂,勇敢自信,投票前行,2020,台灣會贏。
【3Q給台灣的提案42:安心當父母】
今天的首投族,到了退休時,65歲以上老人人數將接近青壯年人數,而台灣人口也將下降到1700萬人左右,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缺乏怎麼辦? 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近年紛紛強調婦女友善的政策改革,原因在於女性長期負擔照顧老幼的家庭責任,無法工作,造成高教育、低生育、低就業的矛盾局面。而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在世界上長期偏低,鄰近國家中只微幅高過日本,更急需改革!
以北歐政策而言,簡而言之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經建政策,透過普及平等公托,提升雙薪家庭比率,也大力提升婦女補助,並透過國家資源投入達到再分配與去普羅化,讓勞工達到中產階級生活水準。
以人類發展指數而言,指數越高,生育率越低,但在指數超過0.9以後,反而呈現反轉趨勢。這些高生育率國家有相當大部分是北歐福利國,如丹麥2008年時2歲以下全時托育率就達88%,瑞典達62%,挪威58%。如學者Korpi就指出「2歲以下正式托育是支持雙薪家庭的指標」。
因而丹、瑞、挪等國,婦女就業率比台灣高出30~35%!!人口減少時代提升台灣競爭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推動以婦女為中心的福利支出。包含育嬰支援、公共托育、長照配套、和強化單親補助等婦女友善政策,讓長期在職場上被壓抑的女性可以安心就業!
在選戰中,郭台銘先生曾推出0-6歲國家養支票,但無視自己在生涯中多次養育兒女的經驗,攻擊洪慈庸委員在任期中生育,這就是無視「友善職場女性」的最惡劣案例。相比之下,蔡英文總統雖沒有漫天喊價式的浮誇政策,卻在不斷改進下,修正了公托公幼補助方式,我會在國會裡面,支持蔡總統更積極的推動照顧新手父母,友善職業婦女的政策,讓生育不再成為青年恐懼的生活負擔。
【3Q給台灣的提案43:公共托育】
公共托育一直是台灣基進關注的政策,我希望在四年內,我們能做到「公托與公幼免抽籤」的目標。
當然,我們很難將公托公幼國有化,義務化,但可以透過「準公共化」,讓父母有平等的補助基礎和多元選擇,並透過政府稽核和調查聯合抬價行為,維持市場公平性,減少「市場失靈」方式。因此,國家介入除了直接補助外,尚有維持公益調節市場的作用。亦即Richard Thaler所謂「推力」理論的地位。
另外,要透過對於民間社會的動員,促進參與和理解,並釋出多餘勞動力。並透過「政府有效投資」,減少公托的運作成本。舉例而言,所謂「青銀共照」、「二次就業」,都是嘗試釋放部分中、高齡就業者/同時照顧/被照顧者進入照顧體系,減少勞力負擔。
而在宅照顧、大家庭、社區合作社等制度,都是民間吸納照顧壓力的方式。可以透過制度設計的獎助制度來達成。而透過政府釋出閒置空間、鼓勵私營照顧服務型新創,這些都是減少市場營運成本的方式。
更具體來說,我們認為在強化公托同時,必須帶入公共運輸、公共住宅政策,並鼓勵微型創業的市場機制提供解決方案,減少父母負擔、也增加青年就業。
在0-2歲部分,以「居家型保母」和「機構型托嬰為主」,推動公正的保母推薦、管理辦法;並推動「公共社區保母」,也就是和公宅結合的「社區公共托育家園」。
在2-6歲部分,「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應以修繕活化舊校舍等現有閒置空間,達到法規安全等標準。並結合大眾運輸導向開發和公共住宅政策,在車站節點設立和社區結合的幼兒園,讓最多人能夠利用。
另外,我們可鼓勵民間提出托育和長照的新解決方案,例如法國老人院自1990年代開始推動青銀共照人力分享的制度,讓托兒所與老人院比鄰。而日本新創企業推出和媽媽工作場所結合的托嬰/工作空間。這些都能提升服務效率。
如此一來,透過政策工具,來扶助民間力量、引導市場運作,形成一個吸納足夠民意的緩衝區,逐年提升公托比例,達成女性充分就業,解決所謂的「老化、青貧、少子化,人口三位一體」問題,才是讓台灣「平等而富有」的最好方式!
【3Q給台灣的提案44:多元教育】
我們的教育,應該不僅是教育孩子而已,在許多時候,孩子遇到課業問題,不只是學習困難,而是遇到社交、情感、家庭上的其他困難,甚至身心健康問題。
因此,包含學校的心理輔導、社工、甚至語言治療師等制度,必須加強配置人數,在偏鄉學校,也需要有在幾所學校聯合起來輪駐。
以芬蘭而言,就設有「多學科小組」,由不同職類專業人員定期和班導師討論學生整體「身而為人」的需求,仍後思考學生面臨什麼問題,能得到什麼幫助。把「心理健康和福祉」看作和學業成績一樣重要,是芬蘭教育的一大優勢,然而,台灣卻因為成本問題無法這樣做。不過,如果學生中輟,或是因情緒問題,濫用物質,無法在社會上謀生,我們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將遠大於這些支出。
我認為,要達到「社會平等」,避免「青少年犯罪」,去特別關注那些落後的孩子,透過補救教學、心裡健康與社會資源協助,找出可以解決的問題,減少階級優勢帶來的不平等差異,這會對我們社會的融合有很大幫助,也將省下龐大的監獄監禁、毒品戒治等成本,畢竟投資教育,回報還是大多了!
【3Q給台灣的提案45:就職教育】
在高等教育擴張下,人人都能上大學,許多人批評大學系統與技職教育的混淆,也注意到了許多類別研究所就業的困難。
許多人認為高等教育有崇高的價值,然而,在通識與基礎人文課程以外,「就職」所需的技能,幾乎還是學子進入大學最關心的事。但大學與產業界的脈動,卻不一定緊密連結。
就拿地理位置來說,以台中為例,台中擁有台灣最重要的航太工業製造基地,但大學的航太相關系所,並不在台中。同樣的,高雄市台灣最大的造船基地,但造船設計能量與大專學系,卻集中在台北,這些都是不利地區發展的因素,不要小看地理因素,人際網路交流構成的互動,常常是促進競爭與人才流動的催化劑。
因此,科學園區結合大學研究機構的集約式規劃,或是大學復歸市區,讓大學成為帶動知識經濟轉型的樞紐,在許多國家的都會與產學規劃中逐漸成為趨勢。
台中具有國立中興大學以及許多實力堅強的老牌學校,我認為,教育部應更開放地,鼓勵地方產官學溝通,以研究型大學為樞紐,結合其他法人研究機構與廠商的研發部門,發展一地的技術特長,也能讓學生在學或畢業時,對於就業脈絡更好掌握!
【3Q給台灣的提案46:照顧青年】
青年不敢生育,除了剛才提過的育兒負擔,當然和低薪高房價也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我還是強調,解決北漂與高房價問題的方法,除了進一步稅負調整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產業與工作機會移回中南部,讓青年人口移回中南部,同時在新發展區域做好計劃,控制房屋供給,提供社會住宅,杜絕游資炒作,從供需面媒合解決問題,實惠且衝擊小。
現有的《國土三法》與配套法案,著眼於管制與保護的多,而未來開創的少。我認為應參考日本《國土形成計畫法》與定期檢討的 #全國總和開發計畫 之精神,以提升地方圈競爭力為目標,以子法或子計畫規範設置機能自足的廣域國際交流圈,並以「#西部都會走廊、#東部生態走廊、與環繞全國的 #海洋資源走廊」串連,用全國性的觀點,思考機場、高鐵、鐵公路網的建構,產業的戰略佈局與差異性法規鬆綁,並在各生活圈發展「#差異化吸引」魅力,讓年輕人有台北以外的多重選擇!
而當年輕人回到故鄉,我們應該優先推出公托、公運、公宅結合創業補助的一站到位政策,讓年輕人的生活、就業、育兒都沒有負擔,全力追逐自己的夢想!
【3Q給台灣的提案47:長照3.0】
蔡英文總統推動長照升級的步伐,是歷任總統最用心的,而我們也看到,經過不道4年,長照BC級據點大量成立,深入社區,加上受益族群範圍擴大,也提供了長輩更多的資源。
以預防醫學三段五級的模式而言,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減緩失能」,而是增加前段的「健康促進」,來省下未來龐大的支出。在公共議題中我們必須納入相對弱勢者的聲音,才能改變我們社區的空間與生活方式。創造對所有年齡層友善的環境,並改革城市的發展,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誠然,社區、區域到城市,會有不同的尺度,也需要不同的架構來創造改變,建立一個全人健康,全齡幸福的城市。
在高齡者繼續增加下,未來長照2.0的框架,和財物支出,終究仍會受到挑戰。我認為,我們必須及早思考,進一步減少老人失能速度,ˇ以及降低照服員需求成長量的健康促進政策。我認為,長照ABC都是以「據點」出發,我們進一步衍生出「長照ABCD」時,就要用「在地整體照顧」,把地區改造成老年人可以持續生活在此的環境,透過居民間照護意識的提升,結合「到宅醫療」、「遠距醫療」、「智慧協助醫療」,貼近居民的生活,增加社區的信任與活力。因此比C據點更貼近人的,就是「家」。長照3.0便是以每個人的住宅為據點,社區為支援環境的整體營照,也會是長照政策永續發展之道!
麥塊盾牌怎麼用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女警的心聲
Dear all:
經過幾天的沈澱,
我寫出我看到的、
我感受的、我珍惜的
與您們分享
歡迎轉給您的朋友們
「法在心中無代替
法在手中有意義
不忍法字流水去
誓與法治站一起」
我其實是個對基層同仁
頗機車的小主管
我會主動撤銷員警疏誤的舉發單
再把缺失拿來勤教檢討一番
也會盯著員警舉發錯誤率唸個沒完
把錯誤的地方一講再講⋯⋯
心裡想的是
寧願分局自己教育,
也不願員警上了行政訴訟庭,
被法官認定舉發有瑕疵
分局同仁上過勤教
大概都聽我分享過這2句話:
「愈擁有別人不懂的專業
愈需謙虛
愈掌有令人敬畏的公權力
愈需謹慎 」
摘錄自2011年2月遠見雜誌
司法院大法官許宗力先生
寫給青年法律人的一封信
這2句話自此刻在我的心扉
奉為圭臬
3/24凌晨,我在行政院現場
跟著分局長執行行政院場內
靠天津街這一側廣場驅離勤務
眼看著滿場坐著的學生大聲呼口號: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一句又一句,
其實我很有壓力也不免害怕
我拿起我的小麥克風
對著後方同仁大喊:
「各位,我們是中華民國警察,
讓我們依法行政,捍衛法治……」
後方許多來自不同單位
穿著保安裝備我不認識的同仁們
跟著大喊「依法行政,捍衛法治」
「依法行政,捍衛法治」
一句又一句
那一刻,
我們才剛集結完成的部隊開始推進,
我覺得是同仁有力的這一聲聲
「捍衛法治」
讓我們有了穩定的力量
即使那滿場靜坐的學生或民眾
是令我心情沈重的
分局長拿著大聲公狂喊
請民眾自行離開
我自己拿這支小型麥克風
扯著喉嚨一直請同學回家了
不過滿場靜坐的同學們動也不動
放軟了身軀拉緊了雙手
他們說自己手無寸鐵
不過7點多媒體播出行政院前
鐵拒馬被剪斷時好像不是這樣的
因為勤務來得太急
女警人數不夠多
我屢屢把麥克風交給身旁男警
兩隻手扳開幾隻糾纏在一起的手
幾回合下來已經是氣喘手麻
平日討厭自己高達60公斤的體重
此時恨不得有100公斤重
以便移動這許多身型
比我壯碩的女同學們
為了開出一條通道,
我和前導持盾牌的同仁們
一直被推擠跌倒
眼看同仁們手中盾牌快被搶走
我們死命拉住盾牌不肯鬆手
跌成一堆
同仁手中的警棍始終沒有揮出
推擠開道過程中我請民眾離開
有位男性民眾對我大吼:
「妳憑哪一條法律叫我離開?
哪一條?」
我回他:
「因為行政院是集會遊行禁制區」
當然他並沒有離開
西湖所所長和幾位同仁
跳上去窗台上帶下三位
把國旗倒披在身上的民眾時
一陣陣扭打
我們在下面嚇出整身汗
從數公尺高的小小窗台摔下來
應該沒死也半條命
幸好同仁顧著自己也拉著民眾
安全下了窗台
好幾次因為民眾被拉開重心
不穩跌倒
立刻有幾位同仁圈圍上去
一直喊不要踩踏到
然後再把學生拉起來
請他們自己離開
分局長一直在前頭勸著民代
重複著請民眾自行離開
像錄音機跳針般的話語
當然,也還是沒有民眾理他
在我身旁一次次的勸離架離抬離…..
我看見員警們喘著氣彎著腰...
腳步又沈又重,我看見民眾掙扎著
扭動著抗拒著
抬離過程同仁體力耗盡臉色慘白,
也許情緒控制不很好
也許推擠過程中動作有待檢討之處
但我們盡力了
我們努力在伸張公權力時
也謹慎地使用公權力
保五總隊、新北永和
和新店分局的伙伴們
陪伴我們在這一分區驅離
我們彼此並不認識
但是我們臂膀上揹著的共同警鴿
是提醒我們必須捍衛法治的立場
我知道我們在這一場驅離勤務中
所擁有最大的武器
不是警棍警械警盾拒馬蛇籠噴水車
是保護我們所有在這一塊土地上
生活的人民免於恐懼
且共同珍視的「法治」
清晨7點多,
我和這一區驅離同仁們
從忠孝東路結束任務
回來行政院廣場癱軟在地
我仰望天空清澈湛藍,
民主的天空如此自由自在
我知道我穿上這一身制服
無論怎麼做都會受到指責
是維護法治與正義的信念
限制了我行動的自由自在
但我相信我們
執著嚴正執法的信念
也正是這一塊土地上人民
得以自由自在生活的後盾
我無怨無悔
真理是時間之子
它們總姍姍來遲
依舊眾聲喧嘩時
我仍堅信法治路
內湖交通組組長
蕭惠珠
3.28
麥塊盾牌怎麼用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ear all
經過幾天的沈澱,我寫出我看到的我感受的我珍惜的
與您們分享~~歡迎轉給您的朋友們~~
~~法在心中無代替 法在手中有意義
不忍法字流水去 誓與法治站一起~~
我其實是個對基層同仁頗機車的小主管
我會主動撤銷員警疏誤的舉發單
再把缺失拿來勤教檢討一番
也會盯著員警舉發錯誤率唸個沒完
把錯誤的地方一講再講⋯⋯
心裡想的是~~
寧願分局自己教育,也不願員警上了行政訴訟庭,被法官認定舉發有瑕疵
分局同仁上過勤教大概都聽我分享過這2句話:
愈擁有別人不懂的專業 愈需謙虛
愈掌有令人敬畏的公權力 愈需謹慎 ~~摘錄自2011年2月遠見雜誌
司法院大法官許宗力先生寫給青年法律人的一封信
這2句話自此刻在我的心扉
奉為圭臬
3/24凌晨,我在行政院現場
跟著分局長執行行政院場內靠天津街這一側廣場驅離勤務
眼看著滿場坐著的學生大聲呼口號:「退回服貿,捍衛民主」一句又一句,其實我很有壓力也不免害怕
我拿起我的小麥克風對著後方同仁大喊:「各位,我們是中華民國警察,讓我們依法行政,捍衛法治……」
後方許多來自不同單位穿著保安裝備我不認識的同仁們跟著大喊「依法行政,捍衛法治」「依法行政,捍衛法治」一句又一句
那一刻,我們才剛集結完成的部隊開始推進,我覺得是同仁有力的這一聲聲「捍衛法治」讓我們有了穩定的力量
~~~即使那滿場靜坐的學生或民眾是令我心情沈重的
分局長拿著大聲公狂喊請民眾自行離開
我自己拿這支小型麥克風扯著喉嚨一直請同學回家了~~
不過滿場靜坐的同學們動也不動
放軟了身軀拉緊了雙手
他們說自己手無寸鐵
不過7點多媒體播出行政院前鐵拒馬被剪斷時好像不是這樣的
因為勤務來得太急,女警人數不夠多
我屢屢把麥克風交給身旁男警
兩隻手扳開幾隻糾纏在一起的手
幾回合下來已經是氣喘手麻
平日討厭自己高達60公斤的體重
此時恨不得有100公斤重
以便移動這許多身型比我壯碩的女同學們
為了開出一條通道,我和前導持盾牌的同仁們一直被推擠跌倒
眼看同仁們手中盾牌快被搶走
我們死命拉住盾牌不肯鬆手跌成一堆
同仁手中的警棍始終沒有揮出
推擠開道過程中我請民眾離開
有位男性民眾對我大吼:「妳憑哪一條法律叫我離開?哪一條?」
我回他:「因為行政院是集會遊行禁制區」
~~當然他並沒有離開
西湖所所長和幾位同仁跳上去窗台上帶下三位把國旗倒披在身上的民眾時一陣陣扭打
我們在下面嚇出整身汗
從數公尺高的小小窗台摔下來應該沒死也半條命
幸好同仁顧著自己也拉著民眾安全下了窗台
好幾次因為民眾被拉開重心不穩跌倒
立刻有幾位同仁圈圍上去一直喊不要踩踏到
然後再把學生拉起來請他們自己離開
分局長一直在前頭勸著民代重複著請民眾自行離開像錄音機跳針般的話語
當然,也還是沒有民眾理他
在我身旁一次次的勸離架離抬離…..我看見員警們喘著氣彎著腰...腳步又沈又重,我看見民眾掙扎著扭動著抗拒著
抬離過程同仁體力耗盡臉色慘白,也許情緒控制不很好
也許推擠過程中動作有待檢討之處
但我們盡力了~~
我們努力在伸張公權力時
也謹慎地使用公權力
保五總隊,新北永和和新店分局的伙伴們
陪伴我們在這一分區驅離
我們彼此並不認識
但是我們臂膀上揹著的共同警鴿是提醒我們必須捍衛法治的立場
我知道我們在這一場驅離勤務中所擁有最大的武器不是警棍警械警盾拒馬蛇籠噴水車
是保護我們所有在這一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免於恐懼且共同珍視的「法治」
清晨7點多,我和這一區驅離同仁們從忠孝東路結束任務回來行政院廣場癱軟在地
我仰望天空清澈湛藍,民主的天空如此自由自在
我知道我穿上這一身制服無論怎麼做都會受到指責
是維護法治與正義的信念限制了我行動的自由自在
但我相信我們執著嚴正執法的信念也正是這一塊土地上人民得以自由自在生活的後盾
我無怨無悔
~~真理是時間之子 它們總姍姍來遲
依舊眾聲喧嘩時 我仍堅信法治路~~
內湖交通組組長蕭惠珠 3.28